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中投的“烂苹果”

中投对黑石和大摩的投资损失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扩大而越来越大,现在看来至少是抄底抄得过早了点。

中投的问题表面上是进场抄底过早,实质是决策程序过于草率。

中投公司2007年3月开始筹备,9月29日正式宣告成立,它对美国黑石的投资却是在此之前的5月底就发生了的,也就是说,它不仅在进入筹备才两个月的时候,就提前了4个月出手进行投资,而且一出手就是30亿美元的大手笔。

据当时的报道称:这是“中投公司自主决策的商业行为”,可是,在其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尚未获正式任命的情况下,究竟是通过怎样的决策程序来完成这个所谓的“自主决策”的呢?又有谁能够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商业行为负法律上的责任呢?这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本人在中投正式成立之后两个月的第一次公开演讲中,曾经颇为具体地介绍了中投的投资决策体系,包括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董事会下设的国际咨询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楼继伟不仅明确表示 “这个体系的建设需要时间,而这些操作平台如果不建立好的话,是不能做大规模投资的”,他还说,从目前的经营能力来说,在团队组建没有完成之前,将以委托外部投资为主。不难设想,如果中投的大规模投资真的能够如楼继伟所说,也就不至于发生这样那样的“失之过早”。

可是,中投虽然于去年12月13日发布招聘境外投资管理人的正式公告,而且当月31日还再次发布选聘公告,为其管理固定收益投资组合选聘境外投资管理人,然而,离其第一个公告的发布不到7天,中投就又一次出手了一笔高达50亿美元的更大的投资,即认购摩根斯坦利最多9.9%的股份。显然,如此之大的这笔境外投资,不可能出自尚未到位的境外投资管理人之手。那么,这又究竟是由一个什么样的操作平台来操作和完成的呢?

虽然楼继伟不主张经营金融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过多披露操作信息,人们也无从更多地了解中投摩根联姻的内幕,但是,据有关媒体披露,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就是摩根首席执行官一位副手在美国留学期间结识了现在的中投总裁兼首席投资官的这一重要“人脉”。

如此看来,实际上操纵了中投这几笔大规模投资的也许不外是这样的几个要素:一是投资决策人士的海归背景,二是他们在海外目标金融机构的人脉关系或“内线”,三是海归高官和海外人脉对于美国目标投资对象投资价值先入为主的共识。在海外投资人才非常缺乏的情况下,上述要素无疑格外地显得弥足珍贵。不过,这是否足以成为中投的替代性 “操作平台”,显然是值得推敲的。我们不知道美国的那位“人脉”在向我们的中投传递摩根的股权转让意愿的时候,是否也透露过它的潜在危机。然而,就在中投收购摩根部分股权的仅仅一个月后,摩根就公布其第四季度发生了35.88亿美元的巨亏,其中13亿美元即系因次贷所致的损失。

我们现在还无从得知这次与美国民间基金的结缘与此前的决策过程有什么不同。如果这依然是依靠原来的什么“人脉”关系所触发的灵机一动,那么,这样的决策显然还是不能让人太放心的。在笔者看来,抄人家的底也不能不先筑好自己的操作平台。否则,抄底的结果可真是难说得很哪!

(星岛环球网)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7:03 编辑

和俺当初想的一样,俺就知道他们得出去交学费!
俺们国内行骗的,好歹还有个“托”,有点甜头才让你上当还好说,这一点好处没有,出门就一闷棍的洋当居然也上.......
这要是在美国鬼子身上发生,俺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会出动传说中的FBI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人有小九九,天有大算盘☆★☆
集腋成裘 只赚一点儿 知足常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