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中国“伯克希尔”,狗蛋的梦想!!!

就最近的行情,狗蛋已经放弃了任何市场上“头、顶”之说,精心研判个股是当前重要的任务。因为在狗蛋看来,既然认定本轮行情是 “以人民币升值为背景,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前提,以GDP的增长为基础的“超牛”行情” 的性质 。其“底”: 人民币升值开始,升值前的一个月!!!其“顶”:人民币升值高位,结束后的半年内!!!一句话:人民币升值不止,行情难以止步!!!



“东施不效颦”,方不亵渎个性;“邯郸不学步”,难以泯灭个性。虚拟资本市场,“投资理念是投资的灵魂”,只有坚守“理念”不动摇,“知行合一”,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慢随天上云卷云舒”。以“成长”去战胜恐惧。

寻找中国的“伯克希尔”类的票票,是狗蛋的任务。

狗蛋,作为一名中国小散,相信,RMB升值背景下的中国股市时代,中国土壤里正在培育中国的“伯克希尔”。

天方夜谭?狗蛋觉得不是梦想!!!

让我们一起寻找,并期待中国“伯克希尔”的降临。按照巴菲特 “价值投资、长期持有” 的投资哲学。一旦目标明确,“放弃投机, 理性投资,长期持有”,才是享受“中国伯克希尔”财富的不二法门。



2007年3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下简称“伯克希尔”)收盘价为10.83万美元/每股。

1、世界上最贵的股票。

“伯克希尔”10万美元/每股,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股票 ,10万美元一股,这不是神话而是现实。 从1964年至2006年,该公司股价增长约1万倍,也就是当年投资1万美元,现在已经变成一亿美元。而投资人在此期间,除了耐心等待外,什么都不需要做。

2、全球最大规模的投资公司。

2002年伯克希尔的总资产规模1695.44亿美圆,超过排名第二的埃克森石油公司(1526美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资产规模相当于二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889亿美圆) 。2003年可以买下中国股市的全部流通股(1621亿美圆),还多出74亿美圆。

伯克希尔,原为纺织品公司。1962年,股价为每股7美元,巴菲特买入。1969年,沃伦·巴菲特将其改造为投资公司,并亲自出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共有60多家公司,涉足保险、家具、地毯、珠宝、餐馆和公用事业等多个领域。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总资产已高达1983亿美元。

3、全球最精干的管理总部。

“伯克希尔”总部坐落于美国的一个中等城市奥马哈,总部租借的办公面积只有6246.2平方英尺。 “伯克希尔”总部的管理人员只有二个人:巴菲特和芒格。公司董事会成员只有七位,董事年薪900美圆。公司总部所有员工仅14人,但他旗下企业员工超过13万人。

4、四大经典投资案例。

(1)、可口可乐:投资13亿美圆,至2003年持有15年,盈利88亿美圆,增值6.8倍。

(2)、华盛顿邮报:投资1000万美圆,到2003年持有30年,盈利12亿,增值128倍。

(3)、吉列公司:投资6亿美圆,到2003年持有14年,盈利29亿,增值近5倍。

(4)、政府雇员保险:持有20年,投资4571万美圆,盈利23亿,增值50倍。

4、全球最贵的投资课堂。

从1965年—2003年巴菲特把股东大会变成了投资课堂,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15000名股东前往奥马哈聆听他的投资智慧。

参加股东大会的条件是至少持有一股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大约需要8万-9万美圆。现在每年中国的投资人士也会参加巴菲特的投资课堂。

5、“股神”巴菲特的 “生财之道”。

巴菲特从不名一文到富可敌国,自始至终总是在资本市场上寻找着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他对利用技术分析、内幕消息进行投机总是不屑一顾,这种可以称之为过于自我的投资理念却让他长期获利。“当我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我把自己当作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者宏观经济学家。”

巴菲特在股市的成功,依仗的是他对“基本面”的透彻分析,而非对“消息市”的巧妙利用。

巴菲特说过,“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游泳。”大浪淘沙之后,市场认定的王者是巴菲特。巴菲特的简单哲学告诉我们:投资不是投机,这才是成熟市场的成功之道。

呵呵,对比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说不定,中国的“伯克希尔”就是狗蛋持有的601318和600811中的一个也!!! “大跌之后不看跌,暴跌之后不杀跌。机会是跌出来的,危险是涨出来的”,狗蛋希望市场出现大调整,以便能继续增持“伯克希尔”后选票票。

3500关,“金股”的困惑!!!

“3500关”,强势格局明显,短线仍以盘中震荡的方式化解上方阻力,后市大盘上升潜力仍然巨大,狗蛋操作仍以调整买入、持股为主。新资金买入和老资金获利减仓,高位换手构成了交易量的变化,在狗蛋看来,牛市中的“减仓踏空、甚至清仓”,是危险的方式,“保持仓位、调整品种”是操作的上策之举。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科场”。“3500关口”, 盘蓝筹的滞涨,分歧依然较大。每日进场资金达100亿之巨。这些新资金给牛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3500关”后,向上继续攻击,量能的适宜萎缩与稳定,显示持股者对后市继续看好。

狗蛋介入的601318平安,原想今日公布2006年净利润增长79.3%,会出现波澜壮阔的交易行情,波段操作,有较大机会,谁知10:30复牌后高回落,反而下跌0.06元。而昨天清仓的600497驰宏锌锗却出现除权填权行情。一来一往,收益显然减少10%以上,市场总是对的,600497没有做到一季度业绩的公布。


狗蛋做错了,狗蛋理解资本市场的能力有待深入学习,万望得到高手的批评、教导与指教。



行情总在怀疑、观望中前进,题材股总会切回到“价值+成长”的。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股谚说得好:“用金子的价格买金子不是本事,用铜的价格买金子才能赚钱。要是用金子的价钱买了铜,那就实在太可悲了……”

自己挖出来的金股,要靠“耐心的持有”的信念,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但狗蛋坚信,“金子”之所以成为金子,虽然有其价值的因素,更大程度是因为其“发现”,狗蛋不是“伯乐”,但有信心,通过学习成为“业余伯乐”,继续买入2007年成长性最好的品种,继续增仓长线品种600030、601318、600811和600050。

2007-4-12

~~~~~~~~~~~~~~~~~~~~~~~~~~~~~~~~~~~

“三千五”,俺不走!!

这是一个“黄金”的季节,也是“风险快速积累”的季节。大盘径直行至“3500整数关”口,缺口没有回补,在技术面行股者犹豫、恐惧的痛苦中,成交量再度刷新,“天量复天量,精彩的博取”呀!!!下午1:30,“3500关前”快速洗盘回落后拉升,大盘蓝筹做多势能,量价配合极为理想,市场强势态势依旧,继续引导市场健康前进。

狗蛋在“3500”认同需要一次大级别的调整,以确保行情更高更远。但调整的性质仍为“调整”,不可能是“头部”,而且是否在“3500点”调整,作为新手,无能判断,顺势而为,仍然持股为主。即使“狼真的来了”,打狼即可。

600497中华业绩第一股,其价格连续盘升,后续成长性虽维持,其产品的价格大幅提高已有限,特别是公司管理层的资金管理方式,狗蛋不感苟同,按照计划“150元以上清仓”,换入2007年稳定成长最大的板块。

金融(特别是保险、券商股和参股券商板块),一季度业绩大幅预增,伴随着牛市的延续,其未来成长性放大定然,继续利用调整增持600030、600811,601318将12日公布业绩与年报,鉴于良好的业绩与未来高额的现金流,以及技术面突破震荡走势,继续增仓,波段操作。

“股指期货”16日将正式实施,何时开展,尚无定论,按照计划,整体以做多为主。

狗蛋深蕴老子的精髓“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在资本市埸谁也别希冀自己盆满钵溢,鱼头鱼身鱼尾“统吃”,要知取舍,懂放弃,“该住手时就住手”。所谓“放弃”是智慧,又是德的体现。

狗蛋需要牢记的是“要战胜股潮,须先克服自己在技术上及修养上的弱点.努力做到克制自己,培养出冷静沉着的功夫,静观股潮涨落的序幕”。

流动性过剩趋势有增无减

  近两年来流动性偏多、过剩、泛滥,已经成为当前央行调控首要目标之一,并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所谓流动性主要表现于货币量过度增加,银行体系中资金泛滥,这是多年累计的结果,据有关资料统计反映,M2/GDP比率从1988年的115%上升到2003年的163%,2006年所占比率大约达到180%左右,其比例高于全球近5倍,比全球第二的印尼70%高出两倍多,比全球平均数40%多的比例高出4至5倍。

  在1994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前,从外汇占款项下投入基础货币,大约占广义货币(M2)增长量的50%,汇改当年上升到87%,2003年外汇占款所形成的货币供应量首次超过全部广义货币供应量, 2005年和2006年,大约是广义货币增长量的1.5倍和2.1倍。



  金融机构贷款占M2(反映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指标)的比重,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80%以上,大幅度下降到今年2月份的65.5%,并且仍有下降趋势。再从代表货币价格的市场利率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看,7天平均拆借利率依然维持在2%左右,接近10年新低。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1年一季度货币及准货币供应是11.89万亿元,2002年一季度15.96万亿元,2003年一季度19.05万亿元,2004年一季度22.51万亿元,2005年一季度25.77万亿,2006年一季度30.35万亿元,估计2007年一季度要突破35万亿元,换言之2001年至2007年,货币供应量年平均增长20%以上,在过去6年半时间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大约是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酝酿金融危机的4倍之多,80年代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两倍之多,反映金融体内货币流动性规模之大,流动性过剩越来越大。

  截至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2003至2006年外汇储备新增额为7798.9亿美元,同期贸易顺差额为3369.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43.2%,而同期非贸易顺差外汇流入则占到56.8%,为4429.4亿美元,在我国利用外资增速持续下降情况下,说明这些外汇相当一部分是热钱,为此央行需要投放超过3.6万亿元的基础货币,按5倍货币乘数计算,理论上形成18万亿元的广义货币,由此可见,非贸易顺差的外资流入,是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因素,

  据摩根士丹利分析,约有3000亿美元热钱滞留在中国,而且这种趋势仍在有增无减,如此大规模热钱流动,对我国经济扰动能量是巨大的,开始流入阶段时随着流入量增大,推动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当热钱流入量超过我国经济承受能力,则引发信贷紧缩、通货紧缩和经济下滑,这样一来,就给我国虚拟经济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房地产市场等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与风险。

  在全球化金融市场中过剩的流动性和资产在亚洲市场“过度美元化”,从1996年至今由11万亿增加到30.7万亿美元,债券市场规模从5万亿增加到12.3万亿美元,股票市场市值7.4万亿美元增加到14多万亿美元,流入亚洲市场的外资则从2500亿增加到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也不断增长,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国际资本特别是“热钱”,不但处于无序状态,而且流动性泛滥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加之亚洲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和完善,间接融资比例过高,以及货币和期限双错配问题严重。

  由此可见,过多的流动性货币追逐资本品的股票市场,投资者信心增强,带动证券市场活跃,大盘持续震荡上涨,只要影响货币流动性的基本因素尚未得到改善之前,那么市场资金与股票之间的估值关系依然会持续。但是流动性局面不会无休止维持下去,总会发生转折,给金融和资本市场能否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隐患。

重看瑞信6800点报告

  仅两机构超前预告3500行情



  瑞士信贷:中国内地股市规模5年内将翻两番

  摩根大通:结构牛市并无改变 年底有望冲到3500点

  4月12日,大盘近期连续上演逼空行情,尽管早盘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双双压盘,但市场做多量能仍相当充足,在一批二线蓝筹带动下沪综指顺利冲破3500点大关,终盘报收于3531.03点;深成指也逼近10000点大关,终盘报收于9964.78点。

  截至目前,深成指、深综指、沪深300、中小板指已连续10连阳,上证50指数更是连续14根阳线。如此强劲的牛市行情超出了许多人预料,流传已久的“大调整”迟迟没有到来,中国股市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我们暂且不对目前的行情做出判断,也不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在沪综指站上3500点关口的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哪些机构或分析师预测的最准确最有价值。用已经发生的事实来验证曾经作出的预测,这样或许更能让投资者明辨那些分析最有道理,哪些判断最有价值。

  在“Google”上输入“预测 3500点”能找到大约3800条搜索结果。遗憾的是,这些结果大部分都是说的最近两三天的事情,查找两周前的搜索结果,含有“3500点”预测内容的仅有不到20条结果。

  事实上,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些搜索结果发现在三天前做出3500点预测的机构有几十家,分析师更是多不胜数,可以说几乎所有机构和分析师在本周内都做出了3500点的预测。

  但是,在两周前预测出上证综合指数将上涨至3500点的机构只有9家,它们分别是:东方证券、申银万国、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万国测评、北京首放、杭州新希望、德鼎投资、武汉新兰德等(注:可能有更多机构在两周前做出3500点预测,但资料所限这里无法一一列举)。

  但是,这些机构3500点预测是在4月初才发表的,距离今天才不过两周的时间,当时上证综合指数已经处在3200-3300多点的位置,因此这种短期预测对投资者的参考意义不大。

  我们继续往前追溯,看看哪家机构或哪位分析师最早做出了3500点预测,从网上的搜索结果看,一个月前预测出上证综合指数将上涨至3500点已经寥寥无几,我们能找到的只有东方证券和银河证券。

  追溯到两个月前,几乎已经无法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搜索结果。但是,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中国研究部主管龚方雄在今年2月初的一个预测却引起了我们的重点关注,他在2月3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明确说出了“2007年上证综合指数将上涨至3500点”这样的话。当时沪综指的点位大约在2700-2800点。

  龚方雄的观点应该受到重视。他带领的摩根大通亚洲研究团队在《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的2006年全亚洲(除日本)研究团队调查中,击败了连续五年获得机构投资者排名第一的瑞银,夺得大陆及香港等地区的“最佳团队”,龚方雄获得了“中国最佳分析员”称号。

  继续往前追溯更有惊人的结果,瑞士信贷更是做出了中国股市未来的惊人预言。投资银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在2006年9月初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未来5年里将见证“一次大爆炸”,其市值将为目前的四倍,并使香港的重要性降低。由于沪综指是一个市值指数,市场规模翻两番也就意味着股指将增长4倍。这也就是说,沪综指5年后会从目前的1700点连翻两倍增长到6800点!

  这份报告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毕竟去年9月份时上证综合指数还不过处在1700点位置上,在当时的环境下,上涨到6800点即便不是“痴人说梦”至少也让人觉得前景光明的有些恍惚。如今在网上几乎已经搜索不到这份报告的相关报道,不过,本网当时发表的一篇评论如今还可以继续查看到:专稿:瑞士信贷中国股市翻倍论背后暗藏玄机。

  瑞信并不是一家普通的投资机构,该机构曾经在《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的亚洲(除日本)研究团队调查中连续5年排名第一,他们的预测往往能与事实达到惊人的一致。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判断6800点的预测是否准确,但至少目前看已经是对了一半。

  我们在3500点的时候发表这篇文章并没有特别的用意,只是想提醒投资者在多如牛毛、众说纷纭的预测、预言中要擦亮眼睛。客观的说,国内的机构和分析师通常比较保守,而且会受到惯性思维和经验思维的影响,因此,预言失败早已经司空见惯。只是,如今已经到了3500点,下一步我们该相信谁呢?

中国经济需要股市稳健

  股市从目前的“短跑”状态转向稳健发展状态,才更有利于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健君

  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沪深股指不断创出新高。与此同时,国内外对于中国股市未来走势与发展的看法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尤其是3月份以来,市场关于股指是否虚高、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达到高潮。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近日,在北京恩必特(新智库NBT-NEWBRAINTRUST)经济咨询中心组织的“2007年金融沙龙II”上,来自全国政协、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等部委和研究机构,以及金融业界的李连仲、刘明、马庆泉、王国刚、贾康、魏加宁、张汉亚、冯艾玲、王元龙、李希荣、贺强、苑德军、谢太峰、樊志刚、蒋青海、张铭、黄明、柴青山、吴元作、李国栋等近50名专家学者,就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争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瞭望》新闻周刊从这次全封闭式的会议上得到了许多专家畅所欲言的判断和共识。与会专家对当前股市发展的现状予以了肯定,一致认为当前股市发展主流健康,强调自去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这轮牛市行情有真正的经济支撑和公司业绩支撑。

  而且,在他们看来,此次行情发动之前,市场各方就已经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牛市特征达成了共识。因此,A股市场虽然说存在一定的泡沫,但这种泡沫在目前市场的不断震荡和回调过程中也会逐渐得以消化,市场运行仍基本正常。

  专家们呼吁,市场各方对于当前来之不易的证券市场繁荣局面应该珍惜,对于当前股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应该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的态度,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适当增加股市的供应,加快优质公司的上市步伐,研究推动债市的发展等措施,使股市稳健发展。

  资本市场的基本面健康

  “资本市场不论自己有什么规律,在波动中有多大现象上的偏差值,一定程度还是经济基本面的表现和反映。”与会专家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探索,尽管仍有不足,但其成长还是逐渐趋向成熟,对于基本面的反映也比以前更接近。

  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是尽量拉长高速增长期。这个阶段又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和金融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在此背景下运行的我国资本市场,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这个阶段的发展特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改革开放到了新的阶段以后所表现出的支撑力。

  所以,专家们认为,尽管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出现因素复杂的震荡,但从基本面来看,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应该是一个以牛市为基本特征的阶段。他们分析说,从运行态势来观察,2月27日创造的最大跌幅,原本应该对投资者产生较大影响,但现在市场又迅速回调回来并再创新高,说明短期因素的干扰还不足以影响基本面。

  在专家们看来,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对于资本市场支撑力这一条应当站得住脚。尽管中国股市未来可能还会有较为频繁甚至较为激烈的调整,但投资者真正想从股市中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一定要有大势的判断和对基本面的坚定信心。

  比如,有专家从企业角度来判断这两年股市的成长基础。1996年以后,企业大面积亏损使收益下降,但股市反而上升了。而这一次则不同,现在企业是盈利。股市基本状况的重点之一就在于上市公司,这几年企业盈利增长非常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的公司企业2006年整个盈利增长31%,2007年前两个月增长43%。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强,而上市公司的盈利平均水平要高于规模以上的企业。

  这位专家认为,这两年上市公司股票上升实际上与企业的基本面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已很少有人说股票市场是“赌场”了,只说是“泡沫”。因为,至少从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我国股票市场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增加。

  但是,专家们也指出,由于我国一些企业从来没有把投资者当作所有者,投资者从股市拿不到股利或者红利低于银行存款,一度造成了股市的退潮。可见,中国股市健康发展首先要规范上市公司,要求其将盈利真正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给股东,这样股东才能沉静下来。例如微软、IBM的股东所持股票绝少随便出售,因为这些股票可以保证投资者每年30%左右的盈利。所以,我国通过资本市场改革,就是要表现出这种状况,而这个状况对资本市场发展非常有利。

准确理解当前的股市现状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以《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标志,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二是股权分置改革;三是上市公司治理,包括并购市场的激励机制、信息披露方面的改进;四是券商的综合治理;五是发行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发行制度的改革,还包括制度的建立,A+H发行模式的成功实现;六是基金业的市场化改革,基金业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这一改革有很大关系;七是法律法规的完善,两法修订以来,有关部门根据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重新完善或补充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同时,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也面临着四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规模较小且结构不合理,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要对整个资本市场的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包括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

  第二个挑战是整个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有待完善,特别是效率有待于提高,数据分析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效率还是很低下的,这里面当然也包含监管效率。

  第三个方面的挑战是市场主体或参与者实力较差。例如上市公司的整体实力差,特别是治理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券商的综合实力差,机构投资者存在较多的问题。

  第四个方面的挑战是法制和诚信环境差、监管体制不健全。

  因此,专家们认为,明确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就显得极为重要。也即必须从2007年到2020年长期的角度来看待发展战略问题,要充分认识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将之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从中国崛起的高度来看待资本市场的发展。

  根据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总结,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战略措施应当是:建立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资本市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专家们特别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政府要干什么?哪些应该交给市场做?哪些是政府要干的?这个关系应该明确。

  有专家指出,对2006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在看法很多,到底如何评价目前的市场状况?究竟是泡沫很大、股市虚高,还是在正常地发展?市场中的看法尚不一致。但与会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相关部门和行业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之下,做了许多关键性的工作,尤其是在2005年到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打了三大战役: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证券公司的改革和以基金业为代表的市场迅速发展。应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因之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专家们就此对指数达到三千多点评论说,“问题不在于这个点位是高了还是低了,关键的问题在于资本市场经过这几年的熊市,资本市场应该在新的基础上有一个比较长期、稳定的发展局面。这并不只是国家的政治需要,也并不只是经济的需要,关键是客观现实中市场已经具备了这一基础。”

  对于目前高位调整震荡中的市场投资行为,专家们指出了借钱入市的巨大风险,但认可投资者利用自己一定比例闲置资金通过基金市场投资股市的稳健策略,并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首先,在中国资本市场基础之上的基金行业至少在未来两年到三年之间的发展势头应该是好的;其次,一个阶段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属于正常现象;其三,经过了两年多资本市场的整顿发展,股市有了较好的长期发展基础,其发展对国民经济越来越重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相一致。

  三大共识基本形成

  在此基础上,与会官员和学者在三个方面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第一,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求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一个健康有效的资本市场是中国未来经济能不能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资本市场有两大基本功能,即交易功能与融资功能。这两大基本功能在未来的中国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

  以国有银行改革为例,资本金事关银行生存,通过股票和债券补充资本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就不能保证已经改制上市的国有银行形成一个完善的资本补充机制,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发展。

  从我国海外上市的一些企业表现来看,中国众多的企业迫切需要发达的资本市场去推动其发展。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中国也完全有能力支撑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

  第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主流是健康的。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基本上属于枝节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正在增强。比如,融资结构严重失衡、间接融资比例过重的难题,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在逐步改观。

  前一段时间,理论界在讨论银行资金分流到资本市场时提出了脱媒问题。但以美国经验观察,正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脱媒危机,实际上一定程度促进了美国银行业的发展,使得银行转变经营观念,开始注重把盈利结构从过去的利息收入转向服务费和中间收入,从而为银行降低风险提供了一个很有利的环境。

  现在类似的情况刚刚在中国出现,应该给予积极关注。同时,要高度关注目前国外研究者和机构的中国股市“崩溃论”对市场的误导。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重要的是要保证其在健康的环境和道路上继续前进。

  第三,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泡沫,而主要在于供求的严重失衡。资本市场是虚拟市场,判断其状况不能像判断实物市场那样。资本市场的运作特点应该是像体育比赛马拉松那样的长跑状态,而不能是百米冲刺。

  从这个角度来看,判断当前中国股市的状况,重点不在于有没有泡沫或者泡沫的大小,而在于其“跑”得是不是适合资本市场发展轨迹的要求。从此角度来讲,目前的股市确实“跑”得有点太快。比如像工商银行上市以后,股价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上涨一倍。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理论总结来看,在实物市场上,理想的状态或者说成熟市场的状态下是供大于求,但在虚拟市场上必然是求大于供。资本市场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在净值状态下必然是有得就有失,只有保持求大于供的状态,不断有新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才能保证一个完善的虚拟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显而易见,资本市场的价格规律和实物经济的价格规律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泡沫等问题也容易解释。比如目前的资本市场状况,由于我国股市多年的低迷,以及当前流动性的过剩,导致大量资金的闲置、缺乏投资的投向等等。这决定了必然有大量的资金远远超过正常情况下的供求格局而进入到了股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股市不可避免地增长较快。

  专家们指出,健康有效的资本市场,是保证中国经济今后几年或者相当时间内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对于股市目前比较繁荣的局面,一方面应该珍惜,不能因泡沫而简单否定,另一方面也应该采取一些切切实实的措施,把当前的股市由“百米冲刺式”的状态转到“马拉松式”的跑步状态。他们建议监管部门适当地增加股票的供应,加快公司上市的步伐,同时加快债市在中国的成长。

如何建立多层次市场结构

  当前对于建设多层次股票市场的问题,业界也争议颇多。  

    专家们的意见是,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不仅仅是场内的多层次,更重要的是场外的多层次。因为,证券交易所仅仅是证券市场的一个核心,但绝非证券市场的主体。证券市场的主体应该是范围更广阔的场外市场。

  在他们看来,我国现在已有两家交易所,如果再办第三家交易所,充其量每家上市一两千支股票,最多六七千支股票也就到头了,容量仍然十分有限。但国有企业大大小小几十万家都要股改,证券交易所是无法容纳的。毫无疑问,容纳力更强的就是发挥更广阔的场外市场。

  实际上,我国在1998年以前多层次股票市场就已经萌芽。当时以两家交易所为龙头、以两个股市为两翼,全国29家交易中心为基础的多层次的中国股票市场已初具规模。可是在1998年下文件取消了全国29家交易中心,文件规定凡是场外交易均属违法,以后就剩两家交易所。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下一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应如何建立,需要有一个总体思路。

  有专家认为,我国需要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实际上多层次股票市场是按照多层次交易规则设计的。同一个机构,有若干个交易规则若干个层次。比如,纳斯达克有四个规则就是四个层次,东京有两个规则就是两个层次。而同一交易规则,不论设几个机构是还是一个层次。像中国的A股,上交所和深交所是一个层次,都是A。在A股里怎么划分都是A,不能划出多层次。所以,主板也好,中小企业板也好,都是一个层次。

  有专家特别强调,发展多层次市场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即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实际上,股票市场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交易,是否具有可交易性是股票市场的根本制度。遗憾的是,我们长期以来却偏重到融资上去了。在我国,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上市公司、无论是券商还是投资者,都把股票市场仅当作融资市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显而易见,这一问题是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如果我们还在原来的轨道上走,尽管也可能有所谓“十年黄金期”,但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会大大下降。

  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具体分析说,当前从我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来看,“牛鼻子”问题就是发展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入市可以带动整个市场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环境依然不佳,最突出的是没有专门针对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的专业中介机构。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养老基金等等因此对入市顾虑重重。这样的话,机构投资者即使进来也很难迫使基金公司或者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和提升管理水平,只是带来虚拟的资本利得而非促进上市公司创造利润。因此,我国应当借鉴美欧经验,搞好市场基础建设,创造一个好平台以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完整的资本市场至少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对于发展债市,专家们表示,长期以来之所以不敢放开债券市场主要还是怕乱。其实对债券来说,如果企业基本面比较好就让其发债,利息甚至可以不限制。投资者看好,利息低也买;企业基本面不好,利息高投资者也不买。这样债券市场才真正活了。而且,还应该考虑该尽早推出政府债或市政债。城市化的进程确实需要很多钱,由于缺钱结果逼得不少城市靠卖土地搞发展。原本规划是将卖土地的钱用于建廉租房,结果却大都投向项目建设。所以,如果允许发行合法合规的政府债或市政债,用未来的税收还,可能会好一些。

  对于目前市场高度关注的股指期货问题,专家们认为,股指期货何时推出是当前影响市场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在沪综指三千点以上推出,很可能会引起股市的回调。因为此时推出股指期货容易做空,如果所有的股民和机构都这么看,甚至形成共识,大盘可能会暴跌。所以推出股指期货应该找一个恰当的点位,就是多空力量比较均衡的点位。

  究竟在什么点位推出股指期货比较适当?专家们认为这个问题需要研究。2006年如果上证指数在1500点或1800点附近时就推出股指期货,上证指数就有可能不会一口气上升到3000点,可能会慢慢涨而不会如此猛,因为有做空的力量在制约,遗憾的是这个机会错过了。

  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竞争力

  此次研讨会上,专家们讨论的一个热点就是如何使得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推进器”。有专家认为,现在我国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主要依靠三个市场:

  第一,场外市场。这是无形市场,是在国资委主导下的“一对一”签约。这一市场过去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现在逐渐萎缩,特别是今年“一对一”的签约搞资产调整已经取消了。

  第二,产权市场。目前产权市场上大量的产权交易就是国有产权的交易。国资委在全国认定了三家、省级认定61家,总共是64家。中央企业的产权交易只能在全国的这三家中进行,各省就在各个省认定的产权交易市场中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不论是重组,还是出售,一般增值都比评估的资产要增长10%以上,有个别的增长百分之二三百。

  第三,资本市场。国资委监管的企业,就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有770多家,在整个A股占了50%以上。这其中有很多大盘股和蓝筹股,其生产经营状况和做强做大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

  从这些年的经验看,专家们认为,利用公开的资本市场来搞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调整,应该是最好的一个场所。因为,可利用资本市场的机制堵塞国有资产流失,并促使国有企业不断地做强做大,而其他市场不具备这种机制。同样,一些好的企业到海外上市,其主要目的还是利用国际市场的机制迫使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这一点比融资可能更重要。

  现在很多国企并不缺资金,到股市上募资并不真正需要,重要的是一旦将其置身于股市之后,就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迫使其改善治理结构、信息公开透明。国有企业应该向公众透明,其公众化改革的过程就是国有企业调整和股市的关系。

  有专家强调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需要一批比较好的国有企业。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企业结构中,中央企业有194家上市公司,总股本占到22%左右。2006年中期的业绩报告显示,资本市场前20名上市公司都是中央企业,利润大概占到50%多。

  随着国有经济调整步伐的加快,很多证券公司、机构投资者都十分看好中央企业的上市公司。因为中央企业的上市公司占据的资源最多,一旦这些企业把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业绩提高是显著的。

  而且中央企业的实力比较强,还可以搞很多购并活动。国务院最近已经明确了要加快企业的重组步伐,而且明确提出能够整体上市的就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但能够注入资产的,就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把上市公司做强做大。由此可见,把上市公司做强做大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个势在必行的办法。

  毫无疑问,这些央企做强做大在相当程度上会左右中国股市的股指和股市的健康发展,这在于其盘子大、资产质量高。利用资本市场来发挥中央提出来的“三力”即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但专家们指出,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促进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年很多海外证券交易所到中国争夺上市公司,中国资本市场完全也可以吸引优秀的国际企业到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让中国的广大投资者分享其收益。

  假如英特尔、微软、三星这样的企业能够在中国上市,对中国资本市场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专家们认为,这不仅是上市的问题,更深刻的含义是推动整个资本市场一系列市场变革、推动国内的制度变革、监管体制创新等改革的推动力。这样中国资本市场才能有竞争力。对此,我们必须及早规划、未雨绸缪。


[ 本帖最后由 cool 于 2007-4-16 20:49 编辑 ]

机遇难得 尚主席宜再做八件事

作者:谢百三

  从证监会学习《物权法》谈起



  上周股市前四天迭创新高,日成交量始终维持在2200亿左右,多数股票稳中有涨,市场喜气洋洋。中国股市的大牛市完全确立,并向着更高更广的前方拓展演绎。

  切实保护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形成的资产产权

  上周证券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大事是:中国证监会领导人举行会议,学习《物权法》,尚福林主席提出:要切实保护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形成的资产产权———这是非常清醒与令人振奋的思想与理念。

  与此相对的是,从1990年上交所成立17年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实际上,投资者的身份一直得不到合法的认可,有人始终怀疑它的正当性、合理性、合法性。有人称它为“赌场”,“比赌场还不如”,直到最近,在“人大”开会时,还有代表认为它就是个“赌场”。应该说,“赌场论”实际上是在当时形势下,一种对中国股市的严厉批评。由于当时股市股权分置,黑幕重重,信息不对称,几千万投资者85%亏损被套,庄家横行,好人受气。因此,如果是“恨铁不成钢”这么批评尚可原谅;但“赌场论”也确实包含着一定程度上对股市及投资者的蔑视,否则,为什么在大辩论时,学者们都要声明一下,自己是“从来不炒股”的呢?那就是在一些人心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歧视、鄙视;在极少数人心中,投资者成了“赌徒”。

  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实际上,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形成的资产将来有可能得不到合法保护,反正你是赌来的,得想法拿回去,于是就可以短期内集中成批量发新股,将股市从1500点砸到325点;于是就可以不顾国情,以市场价,在IPO首发中减持国有股,将股市从2245点砸到998点;种种严厉措施可以使股市成为死市、亏市;几千万投资者怨声载道。

  因此,现在中国证监会领导通过学习《物权法》,提出保护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形成的资产产权的思想、理念,确实非常重要,又一次给9000万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

  中国9000万投资者以自己的血汗工资,在股市、债市中摸打滚爬,他们的红利所得(如佛山照明,驰宏锌锗,贵州茅台等分配红利),完全是正当的合法收入,这和实业投资收入性质完全一样。理应得到合法保护。此外,投资者将资本利得又重新投入购买其他股票、证券,再得到的收入,也是正当合法的,这就如同当年的荣氏家族连续在上海开办了申新一厂到申新九厂一样合法。

  中国证监会有了这种产权观念与认同理念、思想就会处处维护市场的稳定,维护9000万股民的权益,就会成为证券市场的好当家。

  尚福林确实为民着想、敢作敢为、敢创新

  尚福林确实是中国股票市场创立以来最能干最出色的证监会主席。据悉,他一直在学习,研究美国股市、华尔街的历史。他能够上靠党中央、国务院,沟通几部委,也能理解,体贴民情。他上任以来所作的事情都比较正确、到位:如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是抓到了关键和要害,这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战略上是成功的。(当然还要看2008年“大非”涌出来这一战役是否成功)。

  此外,证监会还严令长期占有上市公司的资金的大股东,限期退还,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结果95%以上要回来了。

  又如,打击庄家,法办庄家,如新疆德隆等等,使庄家横行的局面有所收敛。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在向尚主席致意的同时,还得实事求是地指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虽然有您和证监会的历史的功勋,但也是遇到了历史的机遇:人民币升值了。

  建议尚主席利用人民币升值、流动性严重过剩形成了千载难逢的大牛市机遇,再做几件大事:

  一、推进证券公司民营化,大力发展民营证券公司。打破金融事业非国营不可的计划经济藩篱。甚至让股民也可以投资入股参与办证券公司。

  二、推进证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全世界的证券交易所大多数都已实行公司制、股份制。中国的深沪证交所实行的是一种“行政会员制”,即总经理事实上是由官方任命、批准的,辞职、上任都是官方的意思。应该有第三家民营的股份制、公司制的交易所出现,这样,就会在制度上、收费服务上向沪深交易所提出挑战、竞争,最后达到你追我赶地抢股民、为股民服务,推进这一彻底的改革。

  三、应该根据国情、让一些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大中型国营企业上市。笔者曾去河南平顶山煤矿调研,这么多的矿工,在十分艰苦的煤灰重重的矿井下挖煤,一个月仅1000多元,这么多年过去了,直到去年11月才让它姗姗上市,任何人去看一看,都心里难受。还有大量这类为中国经济贡献巨大的国企,要让他们上市啊!

  四、在人民币升值的今后10多年中,应尽可能减少、甚至中止在海外上市。毕竟以1∶7。73的比例,去卖中国的企业是很可惜的。请尚主席去查阅一下国际货币基金新公布的2006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了解一下人民币真正的巨大含金量。

  五、严禁一切外商独资企业(包括港澳台独资企业)来A股上市。在2008年“大非”出来前,在人民币可能完全自由兑换前,中国股市仍是非均衡的,总体股价仍是偏高的,这是国内居民存款转移形成的,不能随便流到海外去。美国市盈率低,不在意我们去上市;日本市盈率高,至今不让一家中国企业去上市,我们一个人均GDP很低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让海外企业来上市圈钱呢?与此同时,A+H股发行,也应考虑资产权益过多转移出去问题,联交所的很多规定已经过时了,不能让大陆境内投资者损失太大了。

  六、大胆、果断、稳妥地推进股指期货试行。在这种千载难逢的牛市中,股指期货只会使更多大资金,由于能套期保值而敢于进入市场,相信冲击不会很大。没有它,股市就是个残废少年。

  七、对创业板的推出,应慎之又慎。深圳的中小板市场,目前这么搞,是上海主板的补充,但创业板却不同,质量完全不能保证,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世界上一半以上国家创业板不成功,最严谨的德国是几开几关,最后关掉了。而且由于它是全流通的,因此,即便要试,也在2008年全流通后试行比较合适。

  八、修改国家税法,将资本利润税条款干脆取消,让人们少一块心病,很多国家是不征此税的。中国与美国不同,美国可行,有很多外资银行补救条款,中国有69%的农民,完全行不通。既然行不通,不如去掉它。

  中国遇到了千载难逢的盛世及大牛市,这个市场现在在坚定地向前推进,这是一股潮流,浩浩荡荡、滔滔向前,让我们欢迎之,参与之。

  周五报载,京城50多名经济学家、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股市运行处于正常状态,这说明股市的“泡沫论”已被多数主流经济学家所否认,一场激烈的大辩论基本胜利告终。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厉以宁:中国经济十年展望

  "只要环境和资源供给问题解决,加上内需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增长将无法阻挡。"
  经济高增长还将保持十年
  经济高增长趋势,十年内还会继续保持。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我们现在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工业化完成的标志是什么?就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建立。现在,国内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大工地,其中固然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乏新企业的建立和旧企业的扩建。因此,经济增长短期不会停下来,还会继续保持。
  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要保持高增长,有两个重要障碍需要克服:环境质量和资源供给。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高增长将遇到阻力。
  此外,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还必须依靠内需。为什么现在内需还不能够扩大呢?主要由于四个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一些家庭必须要存钱为孩子将来上学;一些家庭必须要存钱以防将来家人生病;一些家庭必须要存钱以防将来养老;住房问题没有解决也必须存钱。如此,才有储蓄不断增加,而内需扩大不断受到压制。估计在今后几年,当然可能要更长时间,这些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例如,政府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银行提供助学贷款,把上学问题解决。再比如,随着医疗改革逐步深入,我们能够做到小病由医疗保险负担,大病能够补助一大部分,这样人们的后顾之忧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当然,这要根据国家经济实力来定,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住房问题应该大量发展廉价出租房,这是稳定社会非常重要的举措。廉价出租房分三档,比如30平方米,50平方米和70平方米。大学生刚毕业,租一套30平方米的房子,问题就解决了,外来打工的夫妻俩租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就够了。
  如果上述问题能够解决,中国内需可能会有一个爆炸性突破,再加上农民收入提高,13亿人口的国家将会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到那时,我们还怕外国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假如每户增加一台电视或电脑,市场潜力将会非常巨大,足以保证中国经济增长。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会放慢速度。在未来十年,中国仍然可以保持7%-8%的高速增长。
  资本市场要鼓励发展新经济
  资本市场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大家要知道中国的股份制是在特殊条件下开始实行的,全世界没有先例。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股市现在已经步入正轨,股市已经成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不要夸大说中国股市与世界股市已经接轨,现在还没有,中国股市基本上是封闭起来的,中国企业有很多在国外上市,但外国企业在中国上市的基本没有。
  中国经济今后波动在所难免,但大势看好。人民币小步升值,含金量高了,还有中外企业所得税合二为一,这都是利好。另外,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也出现了一个新政策,就是创业板。什么叫新经济?新经济等于"技术创新+资本市场"。光有技术创新,没有资本市场成不了新经济。中国创业板为推动中国的体制创新将起到重要作用。还有自主创业,美国硅谷的情况就是这样,年轻的大学生、教员,有点儿不安分,就自己建立小公司,一旦被投资基金公司看中推上市,股价就成倍上涨。所以,我们要鼓励自主创新。在今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上市有退出渠道,不上市可以在产权交易体系中寻找到退出渠道,这样大量的民间资本可以纳入循环。这对中国未来几年经济形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汇率改革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经过近几年讨论,经济学界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即人民币大幅升值不足为取,而应小步、慢步、慎之。但是再怎么小步、慢步对对外贸易和出口都是不利的,这就要给中国企业一个信号、一个压力,再不能像过去那样,依赖人民币扭曲的汇率取得出口优势。而是要把握时机,抓紧进行技术创新,建立品牌,打通流通渠道,降低成本,这对中国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中国汇率改革会不会出现日本遇到的情况?不会!一方面,中国和日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中国处在工业化时代中期,而日本是处于后工业时期,中国还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们吸取了日本的经验教训。日本问题出在什么地方?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传统产业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自80年代后期,资金主要不是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到海外,例如到洛杉矶、夏威夷购买房地产,却没有想到房地产经济突然塌陷。中国和日本不一样,中国企业是国有企业,中国银行在改制之前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向国有商业银行借钱,国有企业就有一种心理上的想法,反正西装两个口袋,这个口袋是国有企业,那个口袋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向国有商业银行借钱,等于从这个口袋到那个口袋,能借就借,还不起就算,不良贷款是从这里滋生的。而日本银行是私人的,私人银行向私人企业放款,怎么会有不良资产?因为私人企业以夏威夷、洛杉矶的房地产作抵押,却没有想到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此外,人民币小步、慢步升值,企业有缓冲余地,而且思想上有准备。这就是我们不会出现日本情况的原因。
  减少贸易顺差最近成为商务部研究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减少顺差必须依靠提高工资水平。一方面,对企业来说,提高工资水平意味着支出增多。但成本增长的同时,效益也在增长。最近广东出现民工荒,广东十年工资都没有变化,谁还到那儿?留不住工人工厂效益就受损失。反过来,留住他们,工厂内部关系协调,效益也会增加。另一方面,对国家来说,提高工资水平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另外,工资水平上升将会促进人们更重视教育和在职培训。国际上一般标准是熟练技工1/3,一般技工1/3,初级技工1/3,而中国熟练技工太少,仅占5%。这对我们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讨论外汇时,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中国要不了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要6000亿-7000亿就可以。另一种观点是1万亿美元虽然很多,但被13亿人口一除人均就没有多少了。两种意见争论不休。我在会上发表了第三种意见。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占居世界第一,不能轻易丢掉这个位置,变成6000亿-7000亿,我们就变成第二、第三了,老百姓信心就会动摇。所以,第一的位置要保持不变,牢牢盯住第二位,我们可以与之保持10%-15%的差距,你涨我也涨,你跌我也花点。这样对老百姓信心有好处,而且我们迟早要谈论亚洲货币问题。对于多余外汇,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加强国内基础设备改造,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实施并购。
  新农村建设还需解决金融问题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建设新农村与现在提出的建设新农村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国有企业支柱,另一个是城乡二元结构。我们现在只改革了一个,另一个没有改。所以,二元结构是长期存在的,但二元结构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才特有的。
  50年代,山东农民到东北可以到城里做工、当学徒、开店,但没有二元结构体制。50年代后期变了,两个户口,一个城市户口,一个农村户口。60年代初提出建设新农村,就是巩固二元结构体制,农民要安安心心待在农村,所以要建设新农村。现在新农村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来的,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现在在农村,可以做农民,也可以不做。在农村建工厂,可以做职工,可以做投资者,也可以做经营者。还有现在允许农民合资办厂,也允许企业投资入股,农业产业链开始延伸,农民在这方面取得了更多的收获。
  去年,我在北京、江西、湖南等地方考察新农村。北京市平谷县产桃子,现在农民干什么?办农家乐。现在农民有两个收入来源,一个是每月经营农家乐的收入,另一个是果园年底分红。现在农村实行企业合作化。去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门派人到甘肃调查,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在加工和流通领域都实行合作,这些都是可供我们参考的经验。
  在当前农村,有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即农村金融问题。当然信用社发展是可以的,但在《物权法》中没有提到。虽然当时我们提意见,农民宅基地房子可以抵押,农民土地承包权可以抵押。在西方国家,这可以做到,但在中国,这要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进步才能不断发展。
  民营经济将占国民经济60%
  截至2005年底,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50%,境外投资与合资企业占15%,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35%。民营企业每年新增劳动力占全部新增劳动力的70%。此外,有将近70%的自主创新来自于民营企业。《物权法》的公布将会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国务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6条公布以后,民营企业觉得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但这些问题都会逐步解决,比如融资难。保守一点预测,十年以后民营经济将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为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左晓蕾:加息智斗资产价格泡沫 连续调整才有效

  ◆目前的经济问题不是一次小幅利率上调就可以解决的,中国已经进入利率上升周期,资本市场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
  今年2月份CPI增长2.7%,而去年12月CPI增长了2.8%,这些数据发布之后,使人们对通货膨胀增加的预期上升,加上受流动性过剩的困扰,央行于3月17日宣布,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上调27个基点。
  笔者认为,这次利率调整发出了比较复杂的政策信号,而目前的经济问题不是一次小幅利率上调就可以解决的。
  资产泡沫型经济危机
  传统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是通货膨胀。但是人们发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推动下的贸易自由化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推向了全世界。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长期保持了较低水平。
  与此同时,全球化加信息网络化,推动了资本的全球流动,使1980年代传统的以通货膨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发生了变化。1990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投机性资本在全球化、信息化趋势推动下的加速流动,是泡沫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都是在通货膨胀水平不高,金融自由化,大量资本流入,而利率又偏低的情况下,信贷膨胀推高资产价格,导致泡沫经济破灭后爆发经济危机的。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债券市场一直有一个困惑,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先生一直强调债市长期利率偏低。甚至有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倒挂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通货膨胀预期不高,长期利率不会上升。美联储实施长达2年多的1%的低利率以后,没有出现通货膨胀。背后的故事就是全球化以后,传统的货币供应量增大导致通货膨胀以另外一种形式,即资产价格泡沫的形式表现出来。
  事实上,传统的针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调整利率是通过基准利率的调整发出信号,让所有市场参入主体根据信号调整信贷和投资,进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利率通过成本功能,首先影响资金价格,进而影响投资收益,最后通过调整整体投资规模影响宏观经济。
  一般来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资金成本低是重要因素之一。当通货膨胀的风险变得不显著,而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不断凸显,利率作为资金成本,调整资金价格这一功能突显了出来。货币政策以通货膨胀为目标是为了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防止经济周期变化带来的经济风险。当资产价格泡沫成为经济大起大落的主要危机因素时,调整利率对遏制资产价格泡沫的作用可能被强化。
  利率调整"一箭数雕"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像日本当年那样,有可能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在外部压力下人民币稳步升值的预期被强化,资本加速流入。而股票市值20天增加3万亿,甚至出现一天一万亿的巨额增长;基金一天销售400亿,日开户数一天增加15万;银行信贷,包括个人房屋抵押贷款也有流向股市的迹象。房价上升,屡调不下。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回避可能遭遇资产价格泡沫危机的问题。
  自从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为防止投机性资本乘虚而入,利率的调整一直非常慎重,刻意保持与美元之间3%的利差,以增加资本流入的机会成本。但是在当前人民币稳步升值的预期被强化的条件下,像当年日元不断升值一样,产生了资本流入无汇率风险的环境,促使资本无后顾之忧地流入。而5%甚至更高的升值水平,与美元与人民币之间3%的利差相比,超过利差形成的机会成本,事实上已经起不到阻止资本流入的作用。
  大规模资本流入推高了资产价格。特别是2006年,股票市场上升150%,资本流入的资本利得大大超过3%的利差,超过5%的升值,利差的机会成本根本就没有遏制资本流入的意义。
  当年日元被迫升值的时候,日本政府保持低利率政策,是误以为低利率带来的低资本收益能够阻止资本流入,完全忽略了资产价格泡沫带来的短期巨大利益,对贪婪的逐利资本流入的吸引,错失了遏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时机。如果当年适时提升利率,及时抑制了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逐渐释放资产价格泡沫积累的风险,就不至于使价格泡沫破灭,引发造成严重衰退的经济危机。
  在资产泡沫形成的初期,适当提升利率可以改变预期,首先可以配合存款准备金上调,降低流动性;其次,提升资金价格合理配置资源,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的积累。
  另外,利率的调整可以推动利率市场化。央行多年来的货币政策是以货币总量调节为主而不是以利率调整为主。多次宏观调控,货币政策非常谨慎地使用利率工具,尽可能保持相对高的利差水平,使银行的坏账率不至于因为利率的变化而增加。日本的教训显示,在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时,银行在低利率下的信贷膨胀,是日本银行坏账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在目前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下,通过调整利率,控制银行的过度信贷行为是有必要的。也有利于推动银行改变盈利模式,有利于货币政策从货币总量控制向利率调整为主的转变。
  而且去年12月的CPI由于粮价的上涨上升到2.8%。1月份2.2%的CPI也高于去年同期的增长。加上煤电价格调整的压力和潜在油价上涨的压力,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存在的。
  利率的变化会对货币供应量有影响,对银行的长期贷款会有影响,对房地产业有影响,对资本市场的资金有影响,对当期的消费有影响,但是两弊相权取其轻。在目前的环境和经济形势下,对这些问题的影响都是可以缓解的和可控的。但是对资产泡沫风险积累的问题不解决,过剩流动性输入的问题不及时控制,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核心竞争力不尽快培养,就可能延误时机,酿成危机。
  连续调整利率才会有效
  至于利率调整有效还是无效,要看调整幅度和调整的频率。
  美联储在2004年6月开始调升利率,每次25个基点,一直被认为和市场预期一致,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对加息都没有太大反应。但是当第15次提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75%的时候,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接下来的两次升息,市场反应变得更加激烈。
  而此前,美联储在纳斯达克从5000点跌至1000点之后,曾经连续降息达20多次,把利率从7.5%下调至1%。
  利率一般不可能一次变化幅度很大,调整一次不论是上调还是下调,影响肯定非常有限。所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就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
  同样的道理,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已经调了四次,不排除还会继续调整。因为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对于银行十几万亿的流动性,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银行账户上的超额准备金将会明显减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流动性就见成效了。
  如果动用利率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其政策的作用也必须通过加快连续小步调整的频率才能显现。一年一次,一次27个基点,可能起到发出信号的作用,而不能达成实质性的影响。另外,商业银行进行利率定价和防范风险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需要央行根据经济形势,通过不断调整利率的方式,指导商业银行根据经营情况,进行贷款利率甚至存款利率的调整,提升自我调整的能力。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保持一定频率的变化,还可以帮助中国银行业跨过利率市场化这道坎。
  (作者系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谢百三:一辈子就这一次机会 A股处在牛腰阶段 (之一)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18日北大投资报告会演讲实录
  证券市场和宏观经济学的预测完全一致
  今天我们既是一堂课,也是一个报告会。今天早上我在浙江宁波,紧接着又去余姚开了一个会议。
  慈溪是全国百强县第四名,萧山是第八名。慈溪农业银行的行长在复旦读EMBA,昨天晚上我和他谈到一点多钟。我告诉大家,我去慈溪以后,感觉到中国的经济是蓬勃向上,慈溪这么一个县级市,每个家庭几乎都是一个企业。非常好。
  在这么一个县级市中有很多的五星、四星级的宾馆。到了这种地方,我就觉得自己对中国五千年来的盛事充满了信心。今天还有一家外资银行和我们谈希望给我们的讲座予以支持。他很欢迎北大、清华的同学到他们银行工作,首先要看考试成绩好不好。它有一个初步的意向,明天还要谈。如果从我们这里抽人,这家银行你们肯定愿意去的,就看你们的成绩好不好了。
  我走了几天,股市一直在涨。好像天上有一个巨大的吸引力,吸到什么位置不知道。我走了几天,涨了几天。我们重点推荐的股票吉林敖东。这几天在走横线,每次到75就可以买,83就可以跑。这样一来一去八元很开心的。你不要觉得80多块,其实很安全。吉林敖东80的价钱我认为是很低的。因为辽宁成大今天涨停板。辽宁成大有一个很好的分配方案,这没有意义。十股送三股,其实送不送都一样的,价值都在里面,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计较这些。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吉林敖东还是有投资的价值。你们不一定现在买,到了73、74可以买一点,到了83跑掉,还是很开心的。
  招商银行是中国最好的一家商业银行,它这两天在跌。因为昨天晚上美国和欧洲的银行股金融股都在跌。同学们,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的银行股该跌,因为他们已经老了,他们的业绩上不去了。我们的招商银行跟着他们跌是没有道理的。今年招商银行的利润增加了58%。今天课堂上有一位企业家,赵总。他今天从兰州和爱人一起过来听的。11月27日在这里做报告的时候,马蔚华行长做报告,我在主持。有人问,今年的利润可以达到多少,他说我不能说。我帮他说是可以达到4毛1、4毛2。不过,他后来也说,谢教授说得也在理。我可以告诉你们,招行最后的利润是0.48元。这样的银行这种价位买没有危险。他亲自告诉我。现在被美国银行拖下来了,这个市场是很愚昧的。拖下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会做股票的人都希望跌,因为他会弄清楚为什么贵,一定有道理。不会做股票的人买便宜的,便宜没好货。
  另外我们重点推荐还有一个股票是焦作万方。我走的时候这只是17多块,现在是19.91了。同学问我是拿着还是丢,我说,拿着这个股票,最后涨了还是。焦作万方和包头铝业是兄弟俩。如果包头铝业业绩不错,应该是0.4元的利润。四个季度就是1.6,大家可以算一下,19.4除1.6,市盈率应该是很低的。包头铝业现在还可以拿着。13倍的市盈率,现在钢铁都在15倍,一个铝难道还会在这之下吗?至少铝可以做飞机。
  我们看一下,焦作万方报表已经出来了。第一季度是0.35,四季度是1.4。19.88除以1.4,大家可以算一下,是14倍左右的市盈率。这个价钱还是很安全的。
  现在股市什么都会涨,只要不是傻瓜,一般都不容易碰到跌的股票。我们看深圳,470个涨,134个跌。现在大部分都会涨。叫做鱼龙混杂,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买龙不要买鱼。你要买真正有真金实银的,万一跌下来也不怕。但是如果是鱼就不值钱了,一跌就完了。像巴菲特很厉害,在非典的时候跑到香港买南方航空公司。非典也不会把一个国家弄垮,大家吓坏的时候,他来买我们的南方航空公司。这就是大投资家和一般投资者的区别。
  股市继续会往下走,从来没有一次,证券市场和我们学的宏观经济学的预测是完全一致的。会计是学微观,我们这里是学宏观。宏观比微观厉害很多。焦作万方,有一位同学发短消息说赚了几千块。我告诉大家的时候是12元左右,说了你们不行动我也没有办法。叫爸爸妈妈买股票买工商银行,工行我没有推荐过,只是说还可以。
  今天我们将碰到这种市场,我对我们学的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是充满了信心,太准了。和我们描述的一样,房地产跌不下,股市是不停的涨。
  现在我们讲一个重要的题目,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盯住美元的特殊汇率制使我们十年收益
  一、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历史。
  1、货币价格有两种。国内价格是利率,国际上的价格是汇率。
  汇率是以人民币表示的外汇价格或者是以外币表示的人民币价格。这个我们讲汇率的时候已经讲过了。
  2、从理论来讲,货币的国内外价值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长期的名义汇率是由购买力评价(PPP)决定的。可以告诉大家,美元汇率和美国购买力平价几乎是吻合的,完全一致的。但是我们国家购买力平价和汇率有重大的差距。在现实生活当中,汇率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另外在通货膨胀时,一个国家的汇率就会贬值,在通货紧缩的时候本币就会升值。
  3、1978年的时候,我们一元美元换1.7元人民币。1984年是1/2.33。1987年是1/3.72。1990年是1/3.78,1993年1/5.76。在1993年出现了一个重大的改革,就是朱镕基总理领导的汇率改革。
  93年我们碰到了一件大事。俄罗斯和美国签订了一系列的销毁战略武器的条约,销毁了很多洲际导弹。苏联红军是流着眼泪销毁这些武器的,但是没有什么眼泪值得流,因为这就证明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了。这样,世界上面临了一个特别奇怪的事情。从1933年开始,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发动了世界大战,但真正的世界大战是1931年开始(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东三省开始)。1929年是世界大箫条,实际上是产品过剩卖不掉。为什么到了1933年好起来呢?罗斯福新政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希特勒的备战。他的备战使世界经济格局变成了一只手生产军火,一个手生产黄油。这样一来,产品从供过于求,变成了供不应求。全世界各个大国都拿最大的力量生产军火。这样经济箫条过去了,但是取而代之是几千万人的牺牲。
  我们从14年的战争中,中国的老百姓死了两千万人,但是经济箫条过去了。
  从1933年到1993年,60年后又出现了一个情况,世界大战不打了。南联盟被轰炸的时候,我非常的关注。我当时每天晚上在听美国知音,看到底当时打起来打不起来。最后科索沃已经对阵在100米的时候,北约后退了。当时的领导人说,我们不和俄罗斯打,我们主要是惩罚南联盟。实际上没有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诱发因素。
  这时候发生了新的问题,全世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的冷战全部都结束了。这样军事工业要休息了。又一次出现了产品的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克林顿总统上台,宣布发展高科技。英特网、电脑、遗传基因,他原来的想法是把基因工程大大扩展。女孩子喜欢白,可以打一针,不但自己白,子孙万代也白了。欧洲就搞了欧元。上次我讲到了,60年不敢搞,93年开始搞了。
  中国是最有用的,搞了一个人民币贬值。同学们,中国最厉害,看起来土,但是就是有用。1998年大洪水来的时候。当时我过去,把口袋里的包都捐了。当时解放军有一个生死碑,当时的口号是什么,非常令人激动。真守住了,人民币也是这种情况。他们搞欧元,我们搞一个最土的方法,人民币贬值,我们不叫贬值,我们叫做并轨。
  1993年,是1/5.76。93年下半年人民币并轨,就贬到了1/12。朱镕基一看黄牛在炒人民币,把外汇储备放出来。这样马上就会落,从1/12回到11,会到9、回到8.28,在8.28这里停住了。一停停了十年。大家看5.7到8.28贬了多少?40-50%。而且是十年不动。
  同学们,我们当时并不承认,我们是盯住美元的特殊汇率制。当时我们是这样说的,中国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中央银行设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很小,就是盯住美元活动。美元升值我们升,美元贬值我们贬。对于美元来说,我们实际上盯了十年。后来我们成为了一个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但是我们不承认,因为美元在活动,所以我们也在活动。
  现在的制度,我们现在是7.72,并不是现在有的,而是盯了十年了。但是美国人、日本人,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发现。盯住美元实际上是盯住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个到底先进不先进呢?土不土呢?没有关系,主要看有没有作用。大家看我穿的衣服是很土的,但这是没有关系的,真正的本事不在于衣服。
  这个汇率制度是先进还是落后的,不是由哪个诺贝尔经济学家可以判断的,也不是格林斯潘可以评判的?他曾经讲过这个汇率制度要出问题的,结果我们没有出问题。评判的标准就是一个,12-13亿人民,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十年,崛起的经济实践来检验。
  同学们,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汇率制度,中国这个表面上很土的汇率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全正确、十分英明的。
  香港的联系汇率和这个不一样。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港币就是变相的美元。我们不是的,我们是8.28缠住你。你跌下去了,我们再买过来,始终咬住8.28。所以人民币和港币是不可能并轨的。这样,香港的股票是不可能串通的。港币是要下去的,它的钱不值钱的,人民币是要上来的。
  我们今天,回头来看这十年。我们对这个汇率制度的评价可以说是非常高的。朱镕基总理,据我知道,我在国务院调研时听他说过一句话一个汇率,一个利率、一个价格、一个股市。朱镕基总理讲了这四个东西,他说我管得最好的是汇率,1/8.28,十年不动。下次我会专门讲一个报告,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重大意义。
  当时我们对总理的话没有切肤之感,十年过去了,回头细细体会,才感觉到我国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多么的高明。可以说没有这个汇率制度,就没有如此多的出口创汇和吸引外资的巨大成果。
  大家知道,我们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2001年我们是5091亿美元,04年是1.15万亿美元。现在还在大幅度的增长,没有这么好的、似乎很土的汇率制度,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如此硕大的成果。同学们,不仅是朱镕基总理,在这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中,最有成效的就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
  如果没有这个汇率制度,就没有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大家不要小看,它其实很有道理。我有没有讲过我在广州南海县实习的一个故事。为什么说这个制度很有效果呢?盯住很有效果。大家知道,我考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快毕业的时候,我们到广州附近的南海县有一个九江中学去实习。实习快完了,还有三天要走了,高中的同学就建议,说你们能不能和我们学校的老师打一场篮球。我们学校的老师是广东省优秀教师篮球队。后来我们想,我们肯定会输的。但是后来我们认真做了准备,他们轻敌大意了。他们开了一晚上的会,我没有参加,我说我不会打篮球,我只会打乒乓球。想不到当天晚上,我们组长拿了一双新鞋找我。谢百三,从今天开始,你就睡在床上不动,所有的吃饭什么的都由同学送来。我问你们要干什么?他们说我们想了半天,只有你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说我不会打篮球,他们说你有闯劲。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让我上场以后,盯住那个最会打的何老师。我上场以后,就全场盯,他跑到前面我就盯着前面。最后我们赢了16分。晚上走的时候,大家吃饭。中学同学来祝贺。后来我也很不好意思,我把他给缠住了,人家没有办法给他扔球。田忌赛马,我就是最不好的马。所以这就是盯住战略。我们盯住美元盯住了十年,我们的经济大发展,这就是盯住战略。
  后来我想想,朱镕基总理、郭树清做的这件事情,和我们当年打篮球是一样的。

谢百三:一辈子就这一次机会 A股处在牛腰阶段 (之二)

人民币开始成为世界超强货币
  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当时的汇率符合中国的国情,是切实有效的。
  二、我早就认为中国人民币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从来就没有贬值的压力,包括乌云滚滚的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
  这个观点和北京大部分的经济学家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认为人民币从来没有贬值的压力,国家不愿意给大家直说,北京大部分的经济学家的看法是错的。第二,国家也没有说透,不说。我从93年下半年开始,就注意到,因为人民币从1/5.7到了1/9、1/10。我就认为从现在开始,人民币进入了全世界的超强势货币阶段。
  94年一月份,我最早发的文章是在《万科周刊》上的。大家注意,万科里的大部分是读北大、清华、少部分是复旦的。王石特别注意用人。
  我在94年1月第一期《万科周刊》上发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不存美元》。后来添加了一个字变成了《我不存美元》。后来我多次写文章,大家注意了,98年1月1日,当时的证券市场周刊方泉请我写一篇文章,讨论大家对人民币贬值的问题。当时我发的文章是《我爱中国,我爱人民币》。后来发过多次这样的文章。
  2000年到北大作为交流学者来,我给EMBA的同学上课,我说人民币没有贬值压力,还有升值的压力。当时国务院的处长都不相信。
  94年开始起,我在报纸杂志多次指出,人民币现在起成为了超强货币
  第一个原因:94年代初,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加拿大的戈登带了大批的人员来中国调查。他们调查的结果非常可怕,他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是1/1,这是基辛格得出的结论。
  戈登得出的结论是最多1/1.5。但是这个调查使得我们非常为难。大家注意了,国家货币基金组织和迅速的认同了这种调查结果。我们非常的狼狈,他们马上说中国的汇率是错的。你加入关贸协定不能以穷国的身份加入,1比1.5,当时我们是1比5.7。更可怕的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20多位老师,在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同志的领导下,独立进行了调查。对上海的物价和美国物价、世界上的物价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是最多1元美元对2.5的人民币。这样,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人民币汇率,和购买力评价不是吻合,而是相差很大的。
  这是第一点,专家和学者的调查。有的时候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是对的。但是他们的做法是不对的。比如说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我调查,25年人口翻一番,完全是对的。但是他主张穷人不准结婚,战争这些是不对的。但是他们前面调查的结果是对的。
  第二个原因:我们在国内搞资本市场运作。同学们,一定要进入证券市场,一定要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进入会有亏损的风险,但是会冒一辈子贫困的风险。其实我不是一个很投机的人。股票我讲来讲去就讲一到两个。我可以告诉你,稳步的循序渐进,一年一年资金就在增长。同学们肯定比我聪明得多,但是现在我们怎么来实践。我们后来发现了一个问题,人民币在国内资本市场上,买国债,还有一个打新股。同学们,今天又有人问我,杨百万老师讲的摇新股,我告诉你们很难摇到的。我算了,杨百万老师有三千万,他当然能摇到。
  我们当时摇新股,买国库券,坚持十年。如果是95年开始进行的,到了97、98年就可以挣到50-60万。所以,人民币要在国内资本市场运作,含金量是很高的。还有买国库券,1995年1月份买国库券是118元,后来变成了142元。所以人民币在国内资本市场运作含金量相当高。
  第三个原因,我几次写文章,告诉大家人民币是被低估的。
  人民币含金量很高,一直是有潜在升值的压力
  我们来想想,当时那么好的市场。
  我到新加坡去两次讲学,我给你们讲过,人民币是被严重低估的。我在中国很安心,当时是2400元一个月很安心。新加坡的菲律宾女佣的工资算下来是3900-4000,但是生活水平比我低,人长得比我黑,个子比我矮。你说人民币是不是被严重低估。有些同学很想出国,你如果想出国过好日子,是大错特错了。出国要做好吃苦准备。你看现在的慈溪、余姚多好呀,一个家庭一个企业。出国多累呀,我不说了,你们一出去就后悔。
  人民币的含金量很高。我可以告诉大家,人民币1993-98年当中,我们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发现人民币还有升值的压力。为什么会有升值压力呢?
  厉以宁老师讲,学好经济学要讲三个关键点:一个是学好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弗里德曼的经济理论。第二个是经济历史。美国经济史、欧洲的经济史,现在我研究的重点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货币升值以后经济上发生的重大变化。一个博士生正在写这方面的论文,我们盯住这个在研究。经济历史对中国绝对有参考价值。第三个是统计学。厉以宁老师讲的统计学。我再加一个社会调查研究,你说一百个理论都不如一个社会调查研究来得实在。
  社会调查研究是实打实的东西。谢老师的水平高不高,你看我推荐的股票。焦作万方现在是涨了,不买是你的事,但是你可以从实践中看出来,我没有瞎说吧。吉林敖东当时我说的时候是42、43,现在是80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人民币会不会升值,有贬值压力还是有升值压力?就需要靠调查,靠实践。
  我告诉你,最容易的调查就是跑到上海外滩外汇交易中心,中国的外汇交易中心去调查就行了。
  我到上海外汇交易中心调查过好几次,我后来发现一个非常惊讶的事情。上海的外汇交易中心,每天都在大量的买进美元。同学们,上次我们学汇率那章,如果说一个国家要使本币贬值,美元升值,或者使美元不贬值,就要不停的买进美元,抛出本币。防止美元升值,就是抛美元,收回本币。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到外汇交易中心,我发现他们天天都在买进美元,周周买、月月买,年年买。什么时候买过人民币呢?从来没有买过。
  现在还在买。这就是我们中国汇率真实的情况。他们每天在交易,交易的速度不像现在这么快,为什么股票涨这么疯呢?为什么人民币始终盯住美元不动?它是这种情况。到中午还有五、六分钟的时候,上海打电话请示国家的外管局。我们向你们汇报一下,现在我们的盘口中有6亿美元,待着。最后一个传真传过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管局通知,98年××日,现在命令将盘中的6亿美元全部买掉。下面是国家外管局局长郭树清的签名,我告诉你那个名字早就签好了。还有半分钟的时候一下子全买掉了,就这样始终坚持8.28。当一个货币的价格固定的时候,一定会发生一种现象,要么多出美元,要么多出人民币。
  大家知道茅台酒刚开始的时候是三十多元一瓶,后来放开价格,当时我们北大去了20多个老师和同学,中国人民大学去了30多个。当时我们去调查,每个人买了一瓶茅台,是35元。当时是计划价格。价格一放开,70。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又买不到了,到了80。价格只要是活动的,商品的供求关系正好是供求平衡的。你不够卖我就涨价,卖不完我就跌价。现在我们的汇率是固定的,要么我们多出美元,要么多出人民币。现在我们要弄清楚,到底是多美元还是人民币,每天都在买美元,这就可怕了。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就证明一件事情,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中国的外汇储备与日俱增。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大家很激动。当时我们的外汇储备是90亿美元。1994年,我们的外汇储备是516亿美元。95年是780亿美元。96年是1050亿美元,97年是1398亿美元。98年是1449亿美元。可以看清楚,每年增加一百亿到两百亿美元。
  到了2000年,我们达到了2000亿美元。现在是越来越快。同学们,我非常担忧告诉大家,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是12000美元,大大超过了日本。为什么增加这么快?就是不停的,时时的买进美元。所以,这很显然的说明,人民币的含金量很高。不是中国政府不让美元升值,不让人民币贬值;而是中国政府不让美元贬值,不让人民币升值。
  第四点,中国外债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非常安全。98、99年出现过一件事情。人家给叶利钦出主意,说中国的领导人说了人民币不贬值,大家就不去抢了。所以叶利钦就学这个样子,说卢布不贬值。这个是没有办法的,领导人偶尔是要说假话的,这是政治的需要。所以叶利钦以为,俄罗斯也不会贬值,连涨了三天,狂贬。后来中国百姓就怕了,说叶利钦说了三次以后贬值,我们中国是不是也在开这样的玩笑呢。
  当时上海文汇报找我,我在南京搞调研。一个电话打到南京,谈了两个多小时。他们问,谢教授,我们很担心,因为卢布贬值了,人民币会贬值吗?我说,怎么还问这种问题呢?不会贬就不会贬。后来他们说,我们看到了中共中央党校的一份材料,说中国的经济学家中大部分人主张要贬值,但是也有10%左右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应该贬值。
  这里有一个谢百三教授特别的奇怪,认为不但不贬值,还会升值。所以他们很奇怪,就采访我。俄罗斯为什么贬值,它的外债超过了它的外汇储备。它的短期外债超过了它的外汇储备。短期外债就是一年以内的外债,一年以上的就是长期外债。它的短期外债超过了它的外汇储备。他们问中国呢?我说中国一点危险没有。当时我们的外债是1200亿,但是外债中只有15%左右是短期外债。这样一算就知道了。1200亿的债务,乘以15%大家注意是多少?大概有180亿左右的短期债务。我们给他们借债都是很聪明的,你们要么来中国投资,要么是长期的外债。所以一点风险都没有。
  第二天,文汇报登了一篇文章说,复旦大学的谢百三教授说,人民币现在很值钱。最重要的一点,人民币外债和俄罗斯的外债有什么区别?我讲了什么,他们没有写。最重要的问题,他们没有写。
  短期债务很少。俄罗斯是不同的,它把他们的石油拿到公海卖了,他们是什么都不管了。俄罗斯当时很年轻的一位总理,我看这位总理什么都学过,但是没有学过金融学。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当时朱镕基总理正好到美国、加拿大访问。我在网上非常清楚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朱总理说,你们不要再问我关于人民币会不会贬值。我都不想说了,我说了三次了,再说人家以为我像叶利钦这样故弄玄虚了。中国国内,人民币不但没有贬值压力,还有升值的压力。这条消息,同学给我打出来一看,我想朱镕基总理的看法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同学们你们注意,当时北京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实际上它有升值的压力。最重要是外汇交易中心,当时它在买什么呢?另外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再看看历史。江泽民、朱镕基、李鹏,中国的领导人从来没有承诺国人民币不贬值的。他们只说人民币不会贬值,但是没有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李光耀带着东盟七个国家来说,人民币坚持16个月不贬值,亚洲的金融危机就会扛过去了。但是大家注意,他不是承诺,他指出的是一个现实。坐在这里的是一位女同学,不是一位男同学。他指出的是真实的情况,人民币不会贬值,而不是说承诺不会贬值。
  据我知道,首先提出中国泱泱大国,人民币不会贬值的,不是这三位领导人,据我知道是龙永图。当时是他们提出的,党中央中宣部的人不太懂经济,就跟着一起宣传,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人民币承诺不会贬值的。但是这是根本不会贬值的。你们可以查好了。
  实际上,人民币本身含金量很高,它一直是有潜在升值的压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