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大鹏“趟出”券商破产模式新路 大鹏的破产,经历了“证监会责令关闭--行政清算--司法破产清算”的过程,这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史无前例。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大鹏证券能够进入破产程序,证监会、清算组、托管机构、最高人民法院、法学界的权威集体出动,为的就是在毫无法律条款支撑的情况下,让大鹏证券顺利“死亡”。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它开启的将是中国券商破产模式的新路。 据悉,大鹏证券除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破产外,深圳中院试图在大鹏证券破产这一程序上再次探索一条新路。据了解,本次的破产清算组由三家律师事务所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组成,这种破产清算的做法充分借鉴了香港的清盘人制度的做法。 大鹏行政清算组组长庄穆在宣判现场指出:深圳中院受理大鹏破产案,是券商综合治理的一个历史性突破,大鹏的破产将可能为其他被责令关闭的券商处置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接近证监会的知情人士透露,大鹏的破产程序可能成为其他被关闭券商的样板。 清算组一开始并没想让大鹏破产 一位全程参与了大鹏证券清算的人士透露,刚刚开始清算工作时,没有人知道大鹏证券的窟窿到底有多大,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都没有想过要走破产这条路。 上述清算人士解释,大鹏证券的情况跟南方证券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南方证券可以由建银来重组,而大鹏只能破产,首先,大鹏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券商,而且从成立之初大鹏就带有明显的民营色彩,而且大鹏证券的问题很多,没有一家券商有如此大的实力能够全盘接下大鹏。 该人士补充,大家都想只要优质资产,没有人愿意要包袱,并且,大鹏证券的股权结构十分分散,没有一个大股东能够挺身而出。另外,从实际状况上说,券商再贷款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财政的资金不能全部用来解救问题券商。 大鹏破产的主动权一直在高院手中 从2005年9月份开始,证监会、清算组、最高人民法院、法学界的权威们频频在深圳聚集,探讨大鹏证券破产的最后方案。 主动权一直把握在高院的手中。作为惟一有权利判定大鹏证券破产的司法机关,高院最终在法律规定之上特事特办,与证监会及清算组达成了一致。大鹏证券要进入破产程序,除了一般性公司破产所需要具备的“资不抵债”条件之外,还要满足多项特殊条件:一是需要清算组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二是需要对证券类资产处置完毕,平稳转移经纪业务客户;三是纳入《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应当收购的债权方面,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已足额弥补,个人债权已移送相关地方政府甄别确认,具体的收购政策已经明确,下一步的收购方案、收购资金等已经落实,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明确预案;四是职工须妥善安置;五是在整个行政处置期间,没有对债权人进行个别清偿;六是公安机关专案冻结的资产已全部解冻,所有账簿已清理完毕,随时可移交法院。 证监会的态度格外明确,在几次沟通会后,10月13日即签发了《关于同意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依法申请破产的函》;经纪类业务早在6月份就已整体转让给长江证券了,职工安置也已基本完毕,因此,剩余的基本上只是较为繁琐的工作。到去年11月份,后续的各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清算组及相关中介机构开始准备报送材料。 尽管破产的最终裁定早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但是中院做出裁定的速度还是让人颇为意外。2006年1月23日深圳中院开始接收破产申请的材料申报,24日,深圳中院即做出了同意破产的裁定。 徐卫国的“大鹏帝国” 不能否认的是,大鹏证券在成立之初的前些年,确实受到了业界的瞩目。而无论大鹏的盛与衰,其掌门人徐卫国都从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93年7月,大鹏证券获准筹建,注册资金1亿元。之所以说大鹏证券是具有民营色彩的证券公司,是因为其两名大股东——深圳兆富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金策实业有限公司均为民营企业,并且徐卫国本人是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如此一来,年仅29岁的徐卫国应该是大鹏证券绝对的实际控制人。但他筹建大鹏证券的资金来源,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完全弄明白。 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大鹏证券的发展也随之蒸蒸日上。2000年5月,大鹏证券增资扩股至15亿元,众多上市公司都成了大鹏证券的股东。尽管股权结构分散了,但实际的控制权仍然牢牢掌控在徐卫国手中。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大鹏证券的“死亡”,完全是徐卫国一手造成的,都是他打造大鹏金融控股帝国未遂而带来的后遗症。 2000年完成增资扩股后,徐卫国随即推出了控股公司计划。通过设立大鹏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股权转让运作,大鹏控股成为了大鹏证券最大股东,随后又设立了涉及若干行业的子公司。但事实上,大鹏证券始终都是这个帝国的核心,这些公司成为大鹏证券变相获取银行贷款的渠道。而在大鹏证券出事之后,众多相关公司纷纷撇清关系,大鹏证券因此要处理的诉讼多达上百件。 一方面打造大鹏金融控股帝国资金链,一方面徐卫国却也在玩着坐庄的游戏。大鹏证券坐庄的一只著名的股票是龙腾科技(现已更名五矿发展),从1999年开始,大鹏证券一度动用11亿元自营资金和11亿元委托理财资金,共22亿元资金重仓持有龙腾科技,最高持股比例达到流通盘的90%,而该股曾为大鹏证券带来了8亿多元的浮动盈利。与此同时,他们相互之间还有更为复杂的委托理财协议。除此之外,国投资源、广电网络等也是大鹏证券重仓的著名股票。 据了解,大鹏证券投资规模最大时超过近60亿元,坐庄亏损是大鹏证券巨亏中最大的一部分,到被接管时,股票市值损失超过20亿元。2005年8月12日,在大鹏证券行政清算即将结束之际,借口患有精神疾病的徐卫国及其下属共12人,被深圳警方刑事拘留。业界猜测罪名可能是涉嫌操纵股票、侵占公款、抽逃资金等。但截至目前,尚未有徐卫国被正式起诉的消息。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传大通证券巨亏将被大连市行政接管 因巨额亏损,成立五年的大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通)将被大连市政府接管。据《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1月中旬,大连市政府委托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已经完成了对大通的全面审计,待春节过完,市政府将组建工作小组进驻,详查资产窟窿,视资产状况决定大通前途。 大连政府力保仍需国家政策支持 大连市政府人士表示,政府将尽力保住大通证券。大通作为大连惟一的券商,如被关闭将影响大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规划。至于重组方式,市政府倾向于引进新股东增资,但在具体资产窟窿未明确之前,一切都无从谈起。 但该人士坦言,除非政府在重组过程中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否则在券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很难奢谈引资成功。而地方政府主导重组在2005年券业大重组中并不多见,宁波政府重组天一证券至今仍未有成功消息传出。 大通证券严重资不抵债 此前中国货币网上披露的2005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2005年大通营业利润为-1.33亿元,累计未分配利润高达-11.11亿元,接近其注册资本11.88亿元。报表显示,2005年年末,大通证券账上现金3.8万元,自有银行存款1093万元,流动资产12亿元,流动负债达13亿元。 资料显示,大通共有20家营业部,2005年12月总成交金额深市9.5亿元排名77位,沪市22亿元排名72位,经纪业务处于中等水平。承销业务2002年才开始经营,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力有限,有吸引力的资产主要就是汇通基金管理公司的筹建牌照。 大通2005年间大量变现资产,目的只有一个——还钱。2004年年底自营证券中约4.2亿元国债,至2005年年底全部清仓;4792万股票也抛售一空;长期投资由2005年初的5.8亿元,降到年底的5500万元;基金公司筹建牌照是大通的“压箱货”,但据传现在也在抛售。 虽然处理了10亿资产,大通的总负债也仅仅只是从17亿下降到13亿,而“清仓大甩卖”的直接后果是大通所有者权益大幅下跌,由9.1亿元下降到889万元,所剩无几,而净资本为-5706万的大通已难以为继。 周正毅不是压垮大通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悉,2001年组建之时,入股大通的“农凯系”周正毅、“明天系”肖建华、“青鸟系”许振东,都是资本市场上响当当的角色。就连最小的股东仅出资1000万元的上海中路集团有限公司,也是颇有来头,其控制人陈荣是上海证券市场第一批淘金者。当时,能拉来他们入伙,大通董事长张凯华面子不小。 2003年,周正毅通过旗下农凯投资2.1亿元,以18.77%股份坐上大通单一第一大股东的交椅,炒作徐工科技的事广为流传,而大通也确实在徐工科技上栽了大跟斗,据估算,大通此举共损失7000余万元。 曾经是“明天系”源头的北京北大资源集团,出资1.5亿元持13.41%,与“明天系”关系暧昧的包头浩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持17.88%,为单一第二大股东。此外,“青鸟系”曾经的成员北京北大高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9800万元持8.76%。 但大通内部人士表示,周仅仅是在“负重的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却并不是大通垮掉的“元凶”。该人士指出,大通没有历史包袱,问题都是自己搞出来的,不管是原大连财政证券,还是接受大连市信托业证券经营资产,抑或并入大连证券旗下营业部,都没有给大通留下任何包袱。 据悉,大通自营业务和委托理财业务的巨幅亏损,才是造成大通今日困局的直接原因。资料表明,大通自成立之日起自营规模就有3个多亿,并曾经在2004年达到6.1亿元,委托理财规模2003年达高峰期,共计17亿多元。据了解,此两项亏损合计可能超过10亿元。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三券商喜获31亿“援助” 据透露,汇金和建银的注资行动再次启动,这次被选中的三个对象分别是西南证券、华安证券和民族证券。 重庆市为西南证券“争回”20亿注资 据悉,此次西南证券的注资方案,可能是由建银投资的11亿股权投资和9亿流动性借款构成,目前该方案已由建银投资递交央行,经央行批复后再上报国务院。 据透露,西南能够获得注资,与重庆市政府的工作是离不开的,而根据协议,建银投资三年后将会退出,重庆市政府则会在本地寻找企业接手这部分股权。 其实早在2003年8月,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就曾经到西南证券调研,此后,西南证券的重组就一直在市政府的关注下进行,并且公司高层也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了调整。 2005年8月20日,重庆市西南证券重组领导小组副组长、原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副局长蒋辉当选为西南证券新一任董事长,而原董事长张引则调至重庆市国资委工作。同时,原公司总裁孙兵被聘为顾问,新任总裁曾是重庆市某区的副区长。 之后,西南证券的中层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所有的营业部负责人经过下岗后再竞聘上岗,人员的变动很大,不过目前调整已经基本结束。 华安6亿注资“美梦成真” 2005年6月,央行曾公开表示,拟向申银万国、华安证券(下称华安)发放再贷款解决流动性困难,后来央行救助券商的思路有所改变,汇金、建银的注资模式取代了央行的再贷款,而华安作为地方券商出现在了建银投资注资名单中。据了解,华安正在做两手准备。华安的注资重组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因为其与美林的合资谈判并未完全终止,因此华安一方面希望尽快得到建银投资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希望在监管政策松动时重启合资事宜。据悉,建银投资将为华安提供6亿元流动性贷款,而不采取股权投资的形式。 汇金5亿资金入股民族证券 据透露,作为中央金融工委主管的大型券商之一,与中国银河证券一样,中国民族证券也将由汇金公司注入5亿股本金,重组之后汇金持有民族证券33%股权。消息显示,民族证券获得注资的方案也已经上报到国务院等待批复。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30家券商将被“一周一家”关闭? 据悉,经过两年的大力整肃之后,2006年,监管层对券商的处置力度仍将继续,业内人士称,到2006年10月前,监管层还将以“一周一家”的速度关停约30家券商。 日前有消息称,证监会机构部某官员表示,他的案头已摆满问题券商卷宗,新一轮券商的重组和整改工作即将拉开,其推进速度和力度,可能大大超乎市场人士的预计。 在1月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已经指出,今年内基本完成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另外,在条件成熟时,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望向规范类券商推广(统计显示,2005年11家创新试点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规模达145亿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券商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据透露,券商综合治理工作还将有一些配套的措施出台,包括成立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专题工作小组、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方面对风险证券公司实施重组、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解决证券公司的流动性问题,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全力维护证券公司正常经营秩序和社会稳定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在证监会的大力推动下,以中央汇金公司、建银投资为平台的央行拯救模式仍将继续。而除了整肃行业问题之外,监管层将同时对优质券商进行扶持,“好孩子”们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传新疆证券亏损近10亿被宏源证券托管 据透露,上市公司宏源证券(下称宏源)日前已经托管了名不见经传的西域券商——新疆证券。《财经时报》援引证监会机构部官员讲话称,新疆证券的重组方案很快就会出台。 2005年10月,市场风传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注资新疆证券,随着媒体曝出新疆证券挪用4亿元客户保证金的消息后,类似的传闻烟消云散。业内人士指出,受托理财业务的巨额亏损,可能是拖累新疆证券,并让其倒下的直接杀手。 至2004年上半年,其受托理财金额高达18.9亿元,同期,新疆证券亏损额为455.5万元。(由于新疆证券已经退出银行间市场,故无法获得更新的数据)以区区5.75亿注册资本金,如何化解近19亿受托理财业务可能引发的亏空,按上证指数最近几年的最大跌幅计算,亏损率保守估计在50%左右。 据知情人士透露,新疆自治区政府拯救新疆证券的工作一直未停止,工作组入驻新疆证券已有一段时间,估计在今年2、3月间完成整改问题不大,其最终结果,可能是被托管。由于新疆证券地处偏远、资源有限、情况复杂、管理成本极高。从收购方或重组方的角度考虑,重组成本过高参与其中可能并不划算。因此,一般券商不会考虑接盘新疆证券,故新疆证券的重组,极有可能是由地方政府主导。 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新疆证券的整治,原则上是自治区政府先期施以援手,然后托管、重组,总之,不会破产、关闭,而注册地同在新疆的宏源证券接盘可能性最大。另据宏源内部人士称,此次托管是多方协调的结果,期间颇多周折,但除去一些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会遭受一定损失外,托管后的新疆证券其他业务不会受任何影响。 据了解,新疆证券是一家区域性的证券公司,在新疆本地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该公司1991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金仅3000万元,至2001年4月,其资本金增至5.7470亿元,目前,新疆证券在全国拥有25家营业部。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传中信证券将入主华夏基金 据悉,中信证券将受让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下称北京国资)所持有的华夏基金(最有实力的基金公司)35.77%的股份,而在证监会对基金公司股东“一参一控”的持股限制之下,出于不触犯政策底线考虑,中信证券旗下中信基金和华夏基金可能合并成一家新的基金公司,但当事双方都没有就此问题明确表态。 当初,很多券商都想抓住国内首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上证50ETF的机会,但最后还是让华夏基金拔得头筹,此举足以显示华夏基金的实力,而且华夏收获颇丰,据有关数据,截至2005年7月,华夏基金的上证50ETF规模已突破百亿大关,成绩斐然。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华夏基金将会与中信证券旗下的某个基金公司进行合并,而购买华夏基金股权后,中信集团旗下将有三家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是华夏基金、中信证券持股比例达到49%的中信基金和中信信托持股33%的信诚基金。 如果中信证券全部受让北京国资持有华夏基金35.77%的股权,它将与西南证券并列成为华夏基金的第一股东(北京国资和西南证券以35.77%并列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证券和中国科技证券分别持股为25%和3.46%),而这与“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控股基金公司不超过一家”的规定相悖。 业内人士指出,有三种方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恰当的股权安排,使中信证券持股比例略低于35.77%,这样中信证券就不是华夏基金的第一大股东;第二种方式就是特赦中信可以控股两家甚至更多家基金公司。 但更多的人士表示,即使管理层能给予中信特赦,以中信集团推行的强势文化特征,中信证券不会选择并行开展两块相互竞争的资产管理业务。由于先收购再整合是中信集团发展的主基调,因此,业内人士认为,中信证券整合基金产业将会延续之前整合券商的模式。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传泰达1.5亿购湘财荷银51%股权 据悉,天津泰达控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泰达控股)将通过旗下天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方信托)以每股3.2-3.3元的价格,接收湘财证券(下称湘财)持有的湘财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湘财荷银)51%的股权。据测算,收购额将达到1.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这一方案正在等待证监会的最终批复。2005年,陷于亏损泥沼中的湘财被迫开始甩卖湘财荷银的股权,以回笼资金,而2005年2月,湘财荷银公开披露的股权结构为:湘财持有67%;荷兰银行旗下的荷银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持有33%。 湘财内部人士透露,当时至少有30家机构跟湘财证券接触过,希望能够接手这块不错的资产,这其中包括福建兴业银行。 但事实上,除了价格因素,重组最终的决定权不在湘财。当初湘财与荷兰银行签署了一个排它协议,指明股东方要将股权出让给第三方时,第三方资格必须获得其它股东的同意。也就是说,重组湘财荷银必须先获得荷兰银行的同意。 据透露,荷兰银行最终选择泰达控股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就是泰达控股给出了一个非常有利于荷兰银行的重组方案:北方信托只接手湘财51%的股权,其剩下的16%股权则由外资股东荷兰银行增持,重组后新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北方信托51%;荷兰银行49%。 除此之外,泰达控股旗下北方信托曾经拥有良好的基金公司经营经验,也是荷兰银行所看重的(北方信托曾参与发起成立长盛、易方达、长城等三家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北方信托已从长盛和易方达基金公司退出,只拥有对长城基金公司相对参股的股权。 据悉,在拥有了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一整条金融资产链后,泰达控股唯独缺少基金管理公司,如果湘财荷银此次能够顺利加盟,一个以泰达控股为核心的金融控股集团雏形将初步隐现。 泰达控股控制的金融机构有渤海证券、天津北方信托投资公司、泰达担保公司、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公司等。此外,还拥有天津市城市商业银行、长江证券等三四家证券公司的部分股权,加上新开业的渤海保险、渤海银行以及即将加盟的湘财荷银,泰达控股金融梦想已经初步实现。 自2004年开始,泰达控股就致力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来整合其旗下金融资产,完成金融控股的前期准备。2004年7月,其旗下上市公司津滨发展将手中所持金融机构的股权,悉数转让给泰达控股,其中包括长江证券6.5%的股权、渤海证券3.28%的股权、北方信托4.53%的股份,以及恒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07%的股份。据悉,此次股权转让标的涉及金额高达3.134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泰达控股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第一步,把分散在旗下上市公司的各类金融资产进行整合,其目的很明确——适当的时机再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控股公司。2005年10月,由泰达控股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公司总部设立在天津的财产保险公司——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业,泰达控股为第一大股东;进入2006年,由泰达控股发起设立的渤海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泰达控股持股25%为第一大股东),而这是自1996年以来获准设立的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中资商业银行。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创智科技“窟窿”危及财富证券重组 2月15日,湖南省证券期货工作会议上,徐宪平副省长毫不留情地不点名批评了丁亮(创智科技董事长)——曾经的“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导演的创智科技(下称创智)闹剧。“政府最近收到一个紧急托管报告。这个企业(老总)很少见面,我们也不了解情况,你自己现在搞出了天大的事,就要托管,哪有出了这么大窟窿就丢给政府的道理?即使政府要托管,也要慎重”。 据悉,1月24日,创智科技传出噩耗:公司于2005年底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查和证券监管部门的检查显示,创智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创智软件园有限公司,为大股东创智集团及关联方提供违规担保5.589亿元(占2004年底净资产的66%),其中质押的2.5亿元被银行划扣,可能产生计提,预计2005年度将出现大幅度亏损,亏损金额3亿至3.5亿元。 知情人士透露,丁亮早在去年11月份,就主动向证监局和相关部门汇报了公司的情况,这样一来,既争取了重组的可能,也使自己免除了湖南资本玩家鄢彩宏、刘虹的下场。创智科技向公司所在地长沙市高新区管委会提交的报告称,目前创智科技账上已无现金流,属资不抵债,创智为大股东担保的5.589亿元亦有去无回,请求政府驰援。 目前,由湖南省地方金融证券、湖南证监局以及长沙高新区几方组成的协调班子,正在紧急处理创智科技的重组事宜。为什么创智科技这样一家早在2000年就将公司注册地南迁深圳的企业出事之后,各级相关部门仍然如此关切呢?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创智是长沙软件园的龙头企业,事关重大。第二,创智是微软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微软与湖南省政府合作的指定中间服务商。第三,创智前途将影响湖南唯一国有控股券商——财富证券——的重组。据悉,财富证券持有创智科技2526万股,占比达10.07%。 正如财富证券某高层指出的:如果创智出现不测,那么按公司3.28元的每股净资产折算,财富证券将损失8285万元,这对于正等待重组解困的财富证券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南证高管即使定罪也可能轻判 有消息证实,原南方证券总裁、董事长刘波,原南方证券总裁郭元先,原南方证券总裁阚治东,被深圳公安机关带走,涉嫌罪名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但是,大部分人认为,时间已经拖了很久,即使对3人定罪,也可能是轻判。 一位刘波和郭元先的故友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按一般的逮捕程序,是由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然后向检察机关递交逮捕申请,检察机关认为证据充足的情况下,会执行批捕。如果真的是直接逮捕的话,估计公安、检查机关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才直接下了逮捕令。
原南证前后三任总裁简历 刘波:1956年出生。1987年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副主任,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刘波任上证所副总经理。在“327国债事件”后,刘波继续留任一段时间之后,才出任南方证券总裁。1992年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兼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证券报常务副总编。1998年6月任南方证券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2002年2月任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4月,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元先:1954年出生。1993年4月加入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历任北京代表处副主任、人事部总经理、天津分公司总经理、总裁助理。郭元先自1997年3月至2002年2月任公司副总裁。2002年2月任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6月解职。

 阚治东:1990年起开始任申银证券公司总裁(后和万国证券合并改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直到1997年因使用银行资金操纵股价而被迫离开了申银万国。从1999年起,开始担任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02年6月21日被任命为南方证券总裁。


南方证券大事记
01年下半年起,股市急转直下,南方证券庄股亏损严重,阚治东在02年6月出任南证总裁。随即便压缩委托理财业务,南方证券开始大举挪用客户保证金偿还委托理财客户的投资本金。  03年10月,南方证券爆发大范围信用危机,委托理财客户纷纷上门索要投资本金和收益,南方证券生死悬于一线。
 04年1月2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南方证券进行行政托管。
 05年4月29日,证监会最终作出取消南证证券业务许可、责令关闭的决定,并将其行径正式定性为“挪用巨额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05年9月28日,在原南证基础上重组形成的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宣布成立,南方证券正式退出市场舞台。


阚治东曾被誉为“资本天才”
一接近阚治东人士证实,阚治东曾被誉为“资本天才”,1990年出任申银证券公司总裁,1997年因使用银行资金操纵股价而被迫离开该公司。1999年起,阚复出,任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02年6月21日,再被任命为南方证券总裁。06年3月1日,原南方证券总裁阚治东被深圳公安机关逮捕,涉嫌罪名是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曾经的猛人阚治东在南方证券一役折戟之后,或许可以说,中国资本市场猛人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据悉,阚治东是在常居地上海被深圳警方带走的。坊间一度盛传,阚治东在离开南方证券之后,自组了一只私募基金重回二级市场。但该人士表示,他离开南方证券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股票,还是回去做风险投资了。而《第一财经日报》调查得知,阚治东在离开南方证券之后,辗转北京、上海,最后与他人在深圳成立了东方现代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营风险投资、实业投资业务。


南证死亡并非阚治东一人责任
当01年国内股市步入跌势之时,南方证券仍然大举开展委托理财业务,许诺客户高达10%以上的收益,同时调集巨资炒股。2001年下半年起,股市急转直下,南方证券庄股亏损严重,之前以高息融集的委托理财资金日益成为巨大的包袱。在左右腾挪难以力挽狂澜之时,向有“猛人”之称的阚治东在02年6月出任南证总裁,被外界视为“临危授命”。在阚治东当月接任南方证券总裁的同时,原深圳发展银行行长贺云出任南方证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贺云于1997年之前任深圳发展银行行长,因深发展动用3.11亿元巨资直接炒作公司股票,受到证监会查处,贺云被撤职处分,并被认定为金融证券市场禁入者,禁入期五年;直至02年6月方始期满,当月即复出主持南方证券。   阚上任之初,大张旗鼓压缩委托理财业务。但“压缩”意味着归还客户巨额本息,此种情形下,阚做出的“惊人之举”,即是大举挪用客户保证金偿还委托理财客户的投资本金。至03年10月,南方证券爆发大范围信用危机,委托理财客户纷纷上门索要投资本金和收益,南方证券生死悬于一线。当时,南证客户保证金存款约为80亿元,委托理财规模也约在80亿元。04年1月2日,在举棋不定数月之后,中国证监会宣布即日起对南方证券进行行政托管,同时央行总计向南证发放87亿元再贷款,主要用于客户保证金的支付。事后经南方证券接管小组清查,公司的整个“窟窿”总计超过200亿元。

  05年4月29日,证监会最终作出取消南证证券业务许可、责令关闭的决定,并将其行径正式定性为“挪用巨额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南证随即进入行政关闭后的清算阶段。现在看来,南方证券无疑是阚治东资本戎马生涯的滑铁卢。02年,阚治东执掌南方证券的任命书掀起了资本市场的大波,在蛰伏五年之后,阚治东又回到了证券业。但是,后来所发生的事情表明,阚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老阚的风格已经无法拯救南方证券。南方证券的部分员工甚至认为,阚的到来,加速了南方证券的死亡。客观地说,南方证券的“倒”并不是阚一个人的责任,依南方证券的情况,也不是一个阚治东就能力挽狂澜的。但阚豪赌的性格,希望自营定乾坤的思维模式,却在错误的方向上让南方证券越走越远。
阚治东做出这样的选择,和他的经历以及性格有很大关系。其一,阚曾经在资本市场栽过跟头,一直希望能再次在资本市场重新证明自己。深圳市政府让他收拾南方,阚希望能迅速扭转南方的颓势。其二,阚在申银特别是在创新投期间,资本市场为阚带来巨大回报,阚相信,资本市场仍然会给南方证券带来转机。

这是04年1月2日南方证券危机全面爆发并被行政托管以来,原公司最高领导层首次被立案侦查,也是中国近年来被清理整顿的特大型证券公司中,第一次严肃追究公司高管刑事责任的司法行动。在南方证券被托管的两年中,包括原公司自营业务主管孙田志在内的一批中层人物被捕,在业内也曾掀起不小的波澜。然而,因公司出现问题年深日久,“掌门人”多有更迭,“不追究高层人士”似乎已成为一种默契。此次阚等被捕,与中央高层坚持对问题证券公司高管依法问责的指示精神相关。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阚治东上任前南证已泥足深陷 1997年,因申万炒作陆家嘴违规,时任申银万国总裁的阚治东承担领导责任被撤职。1999年,深圳市政府力邀他出任创新投总裁。南方证券关闭后,有人指责在贺云和阚治东任期内,任由一些机构抽走资金。但“实际上,基本上是股东单位要求把他们的委托理财资金拿走。作为刚到任的领导班子,自然希望能够和股东搞好关系,获得股东的支持。”因此,当股东单位要求先偿付委托理财资金时,管理层很难拒绝。   阚治东进入南方之后,这家老牌证券公司随即在股市上泥足深陷,也许此前已有端倪初现,但没有人注意到。资料显示,2002年7月,孙田志在南方证券内部会议上,向刚刚履新的贺云、阚治东汇报公司的投资情况时候,南方证券的投资总额为75.02亿元。南方证券计财部也向贺和阚上报了投资数据,总计投资规模是89.54亿元,其中自营是52.95亿元,代客理财的是36.59亿元(包括华德)。   02年10月,证监会派人赴上海、南京全面稽核南方证券的自营、代客理财业务。调查结果显示,截至02年11月30日,南方证券自营、代客理财的合计持仓成本为98.72亿元(不含国债回购),其中对哈飞持仓成本为11.95亿元,已经占到流通股的72.12%,占总股本的28.85%。   03年2月,深圳证管办要求南方证券主管投资的副总裁孙田志向证管办报告南方的投资情况,对哈飞的持仓情况做出解释。 孙田志汇报的数字相当惊人。截至03年1月28日,南方证券自营和代客理财达104.68亿元,其中包括A股99.4亿元,B股5.18亿元,国债0.066亿元。   孙田志在向监管层的解释报告中表示,持仓比例增加,主要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导致统计口径变大。二是不断偿还代客理财,导致公司被动增加持仓规模,三是华德的自营并入南方,导致规模增大。四是实现投资收益成本结转,导致持仓成本增加。五是双哈股票的配股、送股导致持仓比例增加。六是市场持续低迷,以及公司经营目标的双向约束。   一个月后,也就是2004年1月2日,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一份接管小组的资料显示,当时南方证券的账面资产约208.4亿元,扣除虚计资产及预计减值后,预计可用于偿债的资产约128.1亿元,账面负债(保证金缺口+融资性债务+非融资债务)为236.3亿,净资产-108.2亿元,预计总亏损142.8亿元。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