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苏联的卫国战争、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均付出惨重的代价,苏联牺牲了两千七百万人,英国卖尽了海外资产,两国战后的社会状况也不理想,某些方面甚至出现某种下降和衰落,他们却信念坚定,坦然无悔。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国家民族如果连安全都不能保障,发展又从何谈起呢?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在阐述人权时,不是一向将生存/安全置于首位么?
  国际社会从来没有象国内社会那样摆脱无政府状态。20世纪的国联与联合国属于国际协调组织而不是世界政府,其职能、权力和权威均十分有限,对成员的福利乃至生存不承担明确责任。即便国际社会有时存在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特定时代的霸主强加于人的。因此国际竞争远比国内严酷暴烈,落后者挨打,软弱者可欺。
  在确认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前提下,一个容易产生的误解在于想当然地断定大国比小国安全。事实上往往相反,大国之间的利害关系更为复杂,因而往往比小国更不安全。它们可能相互争霸,如20世纪的美国和苏联;它们的巨额财富可能成为强盗的猎物,如19世纪的印度;它们可能成为霸权游戏中的棋子,如拿破仑时代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新兴大国(包括复兴大国)的对外关系尤其微妙,无论它们有意或无意,都难免冲击原来的霸主,后者则竭力阻挡、压制前者,如15世纪的英国和西班牙。
  其中后三类大国的遭遇,中国都不能幸免。辽阔的幅员和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使我们成了近、现代列强竞相淘金的宝地,除了不知深浅的日本力图独吞以外,其余均感到无力独占而“协议”瓜分。有些人以为这是不幸中之万幸,其实象公娼一样被迫对所有衣冠禽兽开放,何幸之有?进入冷战时期后,我国仍树欲静而风不止,成了两大阵营和美苏两超之间寸步不让的战略要地。同时,两超内心里谁也不欢迎世界最大的新兴国家登场表演,有如心胸狭隘的先生压制那些可能赶上甚至超过自己的学生。此外,随着英、法、德等老牌帝国的相对衰落,地理位置又安排我国与当代世界的几乎所有大国(包括现代意义上一衣带水的美国)为邻,在某种意义上不幸地成了全球的中心。种种因素聚合在一起,我们的复兴之途注定山重水复,艰险悲壮,国家的生存实在是来之不易。几十年来几代爱国人士屡屡发出“灾难深重”、“举世罕见的祸乱”之类的感慨,实在是言之不虚。因此,象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成为强国,否则还不如小国走运。而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强国没有几个不是冲杀出来的。所以存亡关头就要坚决打,甚至象抗美援朝那样,在友邻受到外部威胁时不惜以攻代守打出去。该出手时不出手,无异于弃权投降,甚至束手待毙。[12]
  中国虽然不希望战争,但決不惧怕战争。孙武子的后代岂怕达仗。若如此,则中华民族就没有生存的资格。
  美国不可能在对中国的战争中真正取胜,美国与中国的战争至少是对美国国力的巨大消耗,甚至可能使美国像罗马帝国、大英帝国那样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
  “九一一”事件后,对美国的未来走势,国际社会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美国将就此步上往日帝国的后尘,走向衰落;也有的认为,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历史上任何帝国都无法比拟,所以将长期称霸全球。其实,只要用辩证的眼光检索历史和透视现世,我们就可以发现,既然有兴盛,那就必然有衰落,这是难以回避的规律。全部的人类历史表明,民族国家的边界热涨冷缩,变动不驻。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个千年帝国,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永远领先于其他社会。纵观历代大国兴衰史,从古罗马帝国到大英帝国,发展强盛比较快,衰落也在旦夕之间,尤其是当达到势力顶峰的时候。拿破仑帝国曾非常强大,因企图征服世界而土崩瓦解。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也很强大,也因企图统治世界而自取灭亡。
  历史规律是无法抗拒的。美国在过去的10年中,虽然获得了霸主地位,也风光了一时,然而,它霸气有余而霸德不足,可以说,美国的霸业没有带来新朋友,反而得罪了自己的一些老朋友,也树立了不少新敌人。放眼天下,虽然到处可以见到美国的战舰战机在巡弋(美国霸主地位的象征),可是国际上近两百个国家中有多少是美国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呢?坦诚地说,除了少数几个属于盎格鲁-萨克森种族的成员国(英加澳等)随从外,其他国家没有让美国放心的。
  今天的美国正在老帝国的旧路上越走越远,它注定跳不出“盛极必衰”的规律。当年,拿破仑撕毁《提尔西特和约》,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希特勒废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敲响了自己的丧钟。如今美国宣布退出1972年《反导条约》,持续推行独霸战略强权政治,借反恐之名,不惜得罪整个阿拉伯世界,在全球穷兵黩武,八面树敌,无论现在有多么强大,终有一天,敌人会比美国强大许多倍,美国会耗尽国力,逐渐走上国运衰竭的不归路。
  如果没有来自内部的干扰和压力,外部的挑战不足惧。问题是美国的霸业不但有外忧,而且有内患。美国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带来一系列对经济的巨大震荡,而且这种震荡是短时间内难以平抑的。新经济的破灭,使得美国股市特别是科技股市场陷入了熊市漩涡,持续探底。这不但使得美国的财富大幅缩水,而且将会沉重打击美国的科技竞争力。而一旦新经济带动下的科技竞争力对美国经济的拉动效果消失,人们就会怀疑,美国的经济优势如何保持?没有经济优势又如何应付庞大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等等问题。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更由于多种文化最彻底的融合和交流,屡经洗礼的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强大最根本的是它有一套开放的机制,保证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公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换言之,美国的繁荣和稳定恰恰是不同文明交流、协作、融合的结果,美国的不安定因素也恰好是种族歧视和文化偏见。
  美国过去十年是靠着科技领先才取得霸主地位。9·11后为了追求绝对的安全,美国正在步前苏联的老路,为自己修建一道几乎与世隔绝的铁幕,更准确地讲是心灵的铁幕。它自以为无所不能,无端地树立敌人,出台了先发制人打击对手的战略,限制传媒的自由,收紧了移民政策,这一切使得它对世界精英的吸引力开始下降,而一旦它对世界精英的吸引力开始下降,美国的科技领先优势必然会下降(科技发展变化之快,不进则退,其他国家要赶上是很快的事情),也就是其衰败的开始。
  据美国自己的媒体报道,现在美国本土有4%的告密者,已使其有之士识感到回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时代。这无疑是它开始衰败的征兆。
  此外,还有一个常为人所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美国国内人种比例的变化趋势。据亨廷顿认定,5年之后,美国国内穆斯林的人数将超过基督徒。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西方已经没有经济的或者人口的活力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了”。据美国国情调查局的估计,到2050年,美国人口中将有23%是拉美裔人,16%是黑人,10%是亚裔人,换言之,2050年是欧裔白人由多数转为少数的临界点。[13]这对正在以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为敌的美国基督教保守势力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大英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统治了1/4的世界人口和版图,国民总产值几乎占全球70%。而今天,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球23%。大英帝国也曾十分地辉煌过,殖民地遍布全球,其面积比其本土面积大100多倍。然而,曾几何时,昔日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如今也只配作美国的小跟班。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中美上海公报30周年之际发表演说认为,“历史从来没有说世界只能有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阻止其他国家达到她那样的水平”。[14]
  19世纪中叶,美国南方各州宣布脱离联邦政府打算独立建国,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林肯不惜打了一场伤亡数百万人的南北战争,其理由很简单,“一座房子不能从中间裂开。”
  美国内战的损失是巨大的。62万青壮年死(而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韩战中共死亡57。8万人),南方首府里士满市被夷为平地。但是,长远来看,美国内战的结果是奴隶制的废除,联邦政府的强化,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为美国成为下一世纪的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
  内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建立了统一的市场,给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西部土地的开发、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先进科技的应用和欧洲资本的输入,使美国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并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新的一极。
  从美国内战结束时的1865年到美西战争爆发时的1898年,美国小麦产量增加了256 %,谷物增加222 %,精糖增加460 %,煤炭增加800 %,钢轨增加523%,投入铁路运行的长度增加567 %以上,原油从300 万桶增加到5500万桶,钢锭铸件由不足2 万吨增到900 万吨。[15]
  数十年内,美国一举跃升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登上了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宝座,乃是水到渠成。
  假如当初美国一分为二,那么,今天这个不可一世的唯一超级大国,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国度,然而,美国公民在宣誓时,总是将“忠于国家”,“永不分裂”放在“自由”、“公正”前面。
  分裂性独立从来都是中央政府所不允许的,这不是仅仅在一个地区或行政辖区内搞个“全民公决”就可以合法化的,否则英国的北爱尔兰、斯里兰卡东北部泰米尔人聚居区、美国的印第安人和黑人早就各自分裂建国了。
  加拿大的魁北克闹独立也闹了20多年,在1995年10月为魁北克是否独立举行第二次全民公决中,支持独立的人为49.4%,以微弱少数失败。面对国家被分裂的危险,加拿大联邦政府果断地采取一系列法律手段。总理克雷蒂安坚定地说:“百分之五十加一票就可以分裂一个国家?这不是民主!”1998年8月,加拿大最高法院发布法规,规定魁北克不能单方面决定独立,而必须得到联邦政府和其他省份的认可。1999年12月,联邦政府又推出《清晰法案》,规定今后魁北克省再就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必须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才能生效。[16]
  在国土被分裂时,不论什么国家都会使用武力收复。英国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不惜远涉重洋与阿根廷大打出手,马岛可是在英国万里之外呢,英国那么民主的国家为什么不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与阿根廷谈判解决纷争?在国土分裂问题上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如果和平统一不成,武力统一就将成为第一选择。不是中国人好战,而是中国没有退路!
  假如像某些台湾人希望的那样,台湾在美日支持下独立,那么台湾海峡将成为冷热战交替的火药桶,两岸人民将子子孙孙陷入永世不绝的灾难之中。君不见,印巴原是一国,英国分而制之后,50多年来大战4-5次,小战年年有。今天两国拿着原子弹,人民穷困潦倒。
  武统是下策,不得已而为之。为了避免两岸的印巴化,长痛不如短痛,暂时的流血,正是为了避免日后更多的鲜血。一旦下定决心,就要依登陆方案打,只封不登陆或打外岛方案不可取,小打比大打更难。
勿庸多言,台海两岸,大陆在势上占优,现在如能走好三着棋——在国际上孤立“台独”,在国内搞好廉政和民生,在军事上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台湾和平统一不远矣。
  孤立“台独”,必须要师出有名,因此我们首先要纠正宣传上的失误,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
  “独立”是“台独”运动的口号和旗帜,“独立”和“统一”其实根本不是什么相对立的东西,而是相辅相成的。独立和统一,这正是十九世纪欧洲弱小民族和二十世纪亚非民族主义者所高举的义旗。这也是为什么“台独”口号能够蛊惑台湾民众,而大陆人民的“反台独”号召在岛内缺乏号召力,甚至引起反效果,使台湾民众误以为大陆人反对台湾人“当家作主”。
  然而,“台独”所追求的目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而是趋向于更加依附于美日军事体系。
  今后大陆方面宣传上应该从“反台独”转向“反分裂”,因为“统一”的反义词不是“独立”,而是“分裂”。“独立”的反意词,不是“统一”,而是“依附”。“台独”分子所主张的,不会给台湾带来“独立”,那种加入美日军事同盟、成为美日的军事基地的“台独”前景,只能给台湾带来对外部势力的依附、从属,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不独立”。而只有和中国统一,和十三亿同胞一起平等相待,共抗外侮,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独立”和当家作主。
  “反分裂”绝不仅仅是文字游戏,而是牵涉到国家统一的合法性和人民主权的正当性的最深层的道义基础。“台独”意识形态最根本支柱是要把其和大陆分裂的主张建立在某种道义和人民意志的基础之上。只有摧毁这种道义基础,才能够对“台独”运动釜底抽薪,才能够争取到台湾岛上的民心,--这才意味着真正的统一。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共打败国民党取得政权的要诀。[17]
  道义上的制高点将是军事行动的前提,我们在宣传战的手段越多,肯为“台独”而战的台湾军人就少。
  “台独”意味着战争。反过来说就是没有“台独”,台湾问题就一定会和平解决。
  这二十年来大陆外交上经济杠杆用得很多,也经常有效。但有的地方也必须检讨改进。大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台商,对台商的诸多优惠政策,在实践上既有吸引台湾产业,使台湾产业“空心化”,加速两岸交流的一面,客观上也助长了“台独”的实力和声势。台湾的大资本家、大企业80%以上是台湾本土人士,这就是“台独”的经济资本。
台湾利用大陆给台湾商品的免税进口待遇这种极大的优惠,在大陆开办了很多血汗工厂,他们利用大陆低廉的人力和土地,赚得盘满钵满。
  统计数字表明,从1979到2000年,两岸贸易总额高达一千九百多亿美元,台湾获得的顺差累计一千二百八十多亿美元;二00一年两岸贸易额为三百二十三点四亿美元,台湾顺差二百二十三亿美元。加上2002年首季的数字,两岸贸易总额超过二千三百亿美元,其中台湾顺差在一千五百七十亿美元左右。[18]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贸易顺差来源地。自2001年11月起,中国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
  有人会说,台湾方面有台商向大陆投资,但是据台湾方面统计,台商投资才有300多亿美元。[19]
台湾是怎么能得到这么多的顺差的呢?比如中日贸易600 亿美元,中方逆差仅50亿美元。中美贸易600 亿美元,中方顺差超过200 亿美元,台湾难道比美国日本在经济上还厉害?当然不是!台湾是通过对大陆商品和投资的单方面制裁而做到这一优秀“ 成绩” 的!通过这种不平等贸易,台湾已经积累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没有这些顺差,台湾能买那么多武器吗?[20]
  很多台湾人暧昧的统分心态,其实真正的想法就是一方面喝大陆的奶强壮自己,另一方面借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阻绝与大陆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共同富裕。“根留台湾”的潜台词是到大陆赚钱,藏富于台湾,在这样的前提下,“等大陆经济发展到相应的水平再谈统合问题”所暴露出来的傲慢与自私,真真体现出赤裸裸言与行的严重对立。这是台湾岛民的假贵族心态,在这种心态作用下,任何一种统一的形式都会被认为是对台湾人利益的侵犯,这是“台独”孳生的土壤。
  过去台湾在贸易上大幅度依赖美国市场时,对于美国经常摆出的“301”条款,“超级301条款”一直唯命是从,但是,目前台商虽然大幅度的在市场上依赖大陆,台湾当局却看准了大陆不会用经济手段要挟台商,这种讨了便宜又想卖乖的心态使得陈水扁的执政团队有恃无恐的在“三通”、交流等问题上持强硬立场,完全视其考虑为主轴,对大陆根本不理会,因为他们认为大陆对“台湾没办法”。
  台湾当局之所以在过去两年来不断展现出这种在政治上与大陆渐行渐远,在经贸上又想占尽大陆便宜的心态,就在于大陆的态度过于宽厚,导致台湾当局和民间产生错误的理解。譬如:台湾由许文龙主持的奇美集团,过去一直在大陆的石化产品如PVC管的市场上,赚足大陆的钱,但是,在台湾,许文龙的名字常和大“台独”分子金美龄平挂,他污辱慰安妇,美化日本侵略史,捐巨额经费给陈水扁和民进党,是铁杆“台独”分子,但是,直到现在,大陆当局仍容许奇美集团在大陆继续赚钱,对于其支持“台独”的作法,似乎并未“严打”,这种信息在台湾社会流传后,一般政府官员与民众似乎也认为北京的容忍更无限制,因此也更加在其“渐进台独”的作为上,更加肆无忌惮。[21]
  现在看来,认为经济上向台湾输血,可以赢得台湾的民心,这些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所有台商实行的诸多优惠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
  中国政府应考虑并尽快地制定“经济制裁法”。“经济制裁法”是一种授权政府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  海内外法人甚至国家主体进行经济制裁的法律。制裁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企业,国家,甚至是国际机构。制裁的理由可以是多种多样,比如不平等贸易,非法金融活动,非法经营活动,破坏中国的社会经济秩序,非法参与中国的政治活动,资助中国境内的分裂分离势力,非法走私,贩卖毒品,贩卖军火,企图分裂中国的国土等等。经济制裁的形式包括吊销经营执照,禁止货品进口,禁止贷款,禁止设立经营机构等等。
  制定经济制裁法比单凭军事威慑更为灵活,更为有效,某些发达国家的军火集团仍然贪图对台军售的利益。而台湾岛也利用从大陆得到的巨额顺差来大肆购买军火。中国制定经济制裁法将可以让军火商看到对台军售将会失去中国的巨大市场,另一方面也会要求两岸贸易中消除大陆的逆差,从而削弱台湾对军火的购买力。经济制裁通过人口市场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来灵活地压制“台独”势力,从而鼓励统一力量的成长。[22]
  利用经济制裁孤立“台独”,可以有效避免所谓政治(政府)干预经济,破坏市场自由和企业的权利,打击外商信心的指责,保证政治上的主动。把对“台独”直接支持或过从甚密的老板拒之门外,切实支持统一的巧立名目给点额外优惠。台湾名副其实的老板不过几万,国安部、台办那么多人,最多一年怎么也把名单搞定了。甚至都不用明说,大家都不笨,点到为止,回去自己悟去,闷头睡一觉就明白了。资产阶级嘛,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你要对他们客气,他们会把你当傻瓜欺负。但你要一下子让他们损失几十几百亿美元,那很多人就会清醒一点了,就会想起统一,至少是维持现状的好处了。这比说无数“ 台湾同胞”, “血浓于水” ,“ 一个中国” 等等强得多。
  除在国际上孤立“台独”,中国必须在国内搞好民生和廉政。正如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所说,过去如果不是北京犯了太多的政策和路线错误,新加坡和东南亚(还有台湾?)可能根本没有发展、成功的机会。[23]当然,“台独”就更没有可能。
  中国文化最大的弱点和危害是内耗或窝里斗。没有满清覆亡后的连年军阀混战,就没有日本侵略中国;没有国共内战,就没有外蒙古的独立和台湾与大陆的分离与对抗;没有反右与文化大革命的穷折腾,中国早就是一流的超级大国了。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者,小鱼也。有经验的家庭主妇都知道,烹调小鱼要用文火慢慢煎炸,如此做出来的鱼才好吃。千万不能用大火,也不能在锅里瞎搅和使劲翻铲,否则作出来的就是一盘焦糊的鱼渣。老子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象烹调小鱼,要无为而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为政者不能穷折腾,使老百姓疲于奔命,这才是治国之道。
  中国在建国几十年里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斗争此起彼伏,人民陷入互相攻讦的旋涡,搞得国家濒临破产的边缘,人民穷苦不堪,此中教训当深以为诫。中国这种级别的大国只要停止内耗,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其实力增长与积累是任何其它势力都难以阻止的。
  再说,中国人有无穷的内斗的精力与智慧,何不用在外部世界,正所谓“与其内伸十尺之自由,毋宁外张一尺之国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改革开放纠正了意识形态领先于经济建设的错误,中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走上了快车道,人民生活今非昔比,城乡建设一日千里,但官员**,法制混乱,长此以往,将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社科院胡鞍钢提供的数据,1995~1999年,**引起的损失高达1530亿美圆,占同期平均GDP的17%[24]。国民党当年兵败大陆,自身**、丧尽民心是极大的因素。
  为此,政府首先要制定和坚决执行清除**(而政府结构性的**必然导致对外软弱),协调利益关系、缩小贫富差距的相关政策,让大多数社会成员真正感受到中国正沿着一条最有利于富国强兵的道路在前进。
  美国的政治、经济、司法各种制度,大有值得中国学习模仿的优越之处,特别是运用媒体和民众参与来遏制政治**,以及司法独立传统,都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治乱世用重典”,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清除**,依法治国,切实保护私有产权,这才是实现把民众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国动力”的关键。
  两岸合则俱荣,分则俱损。“台独”即意味着战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既没拿走台湾人一分钱,也没丝毫影响你享受“民主”。香港回归,大陆人除了满足一下民族自豪感之外,并没有得到其它更多的东西。
  台湾问题越晚越困难,付出的代价就越高。如果统一最终不得不以武力方式达成的话,那么可以肯定“一国两制”对台湾来说将成为一个失去之后才知道珍贵的瑰宝。
  很多台湾人寄希望于美国的干涉上,姑且不谈这样做是否是贬低了自己的人格国格,把宝压在这上面,是最容易激怒大陆所有渴望统一的人,民意沸腾将迫使政府走上武力之途,大规模的战争和对抗,那里还有美丽岛,台湾就会变成永远的战场!在战争中,有几个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只会陪上“台独”断了香火。统一才是台湾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最佳方式。
  当台湾被解放军占领后,大陆还可能把大批台湾存有的财富转移到大陆以减轻大陆的负担。对此,大陆有名正言顺的理由:第一,台湾有一大批财产本来就是从大陆搜刮过去;第二,中央政府也有权向地方征税。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人们的愿望,基于这个愿望而为和平统一而尽力是首善之策。但是历史有时却与人们开个残酷的玩笑:善良的愿望被当作软弱的象征,同室操戈的痛切呼唤却被用作分裂的盾牌。[25]
  毛泽东有句名言:“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和平统一有百利而无一弊,然而,和平不是单靠诚意就能得来的,在没有更大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利摆在面前时,鲜有人会为一些虚幻的“大义”而主动放弃自己的切身利益。当利益显示统一更有利时,会有很多人倾向统一的,我们要做的是尽量让台湾看到拒的巨大灾难后果和统一的巨大利益,才能争取更多的台湾人民寻求统一。
  简单的利诱也不一定能导致和平,和平的创造和维持必须以实力为基础,包括实力的存在和运用这种实力的意愿。美国在二战之后赢得冷战,建立霸业,靠的就是这种胡萝卜要舍得给,大棒也要舍得挥的策略。
  以武促统,以武逼和,比那些空谈和平的人更有实质性的意义。主权来自实力。不加强实力而空谈保留权力实际上等于没有权力。香港成为一国两制的香港不是因为英国人看见“一国两制”几个字大放光芒,英国当初也是准备了一大堆方案:主权换治权、共同分享主权、等等的一大堆啰啰唆嗦的方案。可邓小平一说:你不乖乖还的话我现在就派兵收回,英国不是马上乖乖的还了吗,还让铁娘子给摔了一跤?
  尽管历史上也有不战而胜的先例,但是无一不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的“城下之盟”。回顾解放军在国共内战中以和平方式解决的战役,如北平、长春、新疆、湖南和绥远等,都是在国民党军队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得以解决的。即便不是国民党死硬分子的傅作义,也是在他的嫡系主力——35军被全歼、向西流窜绥远的路被堵死,向东从海上撤退的道路被切断(即天津和唐沽被解放)、北平被解放军团团包围(连市内的东单机场也受到解放军的炮火封锁而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才同意北平和平解放的。
  从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逝世,郑经继位,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清政府就和平统一的问题,与台湾郑氏集团先后进行了10次和谈,前9 次都失败了。在清政府与台湾郑氏集团的一系列和谈中, 尽管有各式各样的讨价还价和利益冲突,但其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
  “依朝鲜例,称臣纳贡”是郑氏集团在历次和谈中提出的首要条件,也是其和谈的基本立场。郑氏集团坚持“依朝鲜例”,就是要清政府承认台湾为中国藩属国的地位,其目的在于将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这当然是清政府所不能答应的。康熙皇帝针对郑氏的分裂立场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表明了坚决反对台湾独立的鲜明态度,也代表了清政府和谈的基本立场。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康熙皇帝为实现和平统一,也对台湾方面作出了重大让步,同意了郑氏集团“不登岸”的条件,允许其世代留驻台湾,不触动其在台湾的统治地位。
  清政府为和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显示了充分的诚意,也作出过重大让步,但前9 次和谈都失败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究其原因,除了郑氏集团的坚持分裂、反对统一的客观因素之外,从清政府主观上讲,主要失误在于其和谈策略缺乏足以对郑氏集团形成致命威胁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做后盾。清政府与郑氏集团之间的矛盾,是尖锐对立的对抗性矛盾。面对这样的对手,要实现统一,武力行动应置于主导地位。在没有必要的军事压力和有效的军事打击能力的情况下,清政府寄希望于通过和谈使郑氏集团放弃对抗与分裂的立场,当然是达不到目的的。
  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满清杰出将领施琅在给朝廷的上疏中就提出“因剿寓抚”这一战略方针,其核心是以战逼和,以军事手段促成台湾问题的政治解决,尽量避免在台湾本岛引发战争。“因剿寓抚”的重点在于“剿”,军事进攻占主导地位,同时又努力寻找政治解决的可能性。二者的关系是先剿后抚、以剿促抚,也就是采取武力行动,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台湾郑氏集团接受和谈条件,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
  清郑双方的第10次和谈,是在清军强大的水陆两栖部队攻克澎湖,歼灭了郑氏水师主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才迫使郑氏集团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使和谈取得了圆满结果。[26]
  以色列前外长伊班(Abba Eban)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历史教导我们,不管是人或是国家,只有在走投无路时才会学乖。”(\'\'History teaches us that men and nations behave wise-ly once they have exhausted all other alternatives.\'\')[27]今日“台独”势力分裂中国的决心比当年郑氏集团坚定十倍,其军事实力与大陆悬殊不大,某些方面甚至超过大陆,何况中国同时还面对着一个居心险恶的、军事帝国主义的美国及其盟友——同样居心险恶的日本。大陆在军事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抑制美日台三个对手时,和平统一又有谁感兴趣?
  战争对台海两岸都是一种最次的选择,积极准备以实力解决可能的战争则是一种最优选择。
  要想促使台湾当局接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案,也只能在军事上使台湾当局陷入绝境,使其认识到:除了接受我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别无其他出路。否则的话,同台湾当局谈祖国的和平统一问题,无异于与虎谋皮。须知,对于顽固坚持“台独”路线的分裂势力来说,接受我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主张,也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就范的。[28]
  收复台湾而争取把伤亡降到最小,首先是做到知敌、乱敌。 所谓知敌,就是要了解敌人的各方面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向敌人内部安插间谍,孙子认为“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孙子兵法·用间篇》)花重金来使用间谍,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同时利用舆论工具对台展开政治攻势,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对台湾的政治精英,只要他们赞成统一,可让他们来大陆作官,大陆这么大,福建,上海,浙江,广东任你挑,不怕你来,就怕你不来,来的统统官升一级,反正几年一换,对素有“鸡头情节”的中国人来说,此举可以有效分化“台独”中的中高层势力,因为他们在台湾肯定是享受不到在聚光灯前如此露脸的机会的。此外,针对“台独”“以武拒统”的企图,对“台独”分子所依仗的台军要不遗余力大力瓦解、分化、收买。重赏由台驾机、驾舰来降者。如此一来,“台独”必将不战自乱。
  解决台湾问题主动权在大陆,不在美日更不是台湾,军备竞赛不可避免。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力量。只争朝夕自强是万全之计。千头万绪的核心就是一个军事的问题,一个让世界知道,你的军队,在现代化战争的条件下,在美日参战的前提下,也可以有效地渡过一百八十公里海峡的问题。其他都是细节、文字、和香槟酒的问题。[29]
  中国这种级别的大国只要能励精图治,其实力增长与积累是任何其它势力都难以阻止的。美国自身的发展早已印证了这一点:在南北战争中,当时的超级大国英国对南部邦联或明或暗的支持,令美国联邦政府十分恼火。但这并没有妨碍北方在内战中的胜利与随后美国的崛起。[30]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台湾也不是任何外国的“保护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祖国统一之日也是祖国强盛之时,但这一美好的结局要求中华民族子孙付出智慧和汗水。发展经济、抓紧备战,是中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也是和平统一唯一的希望。眼下正需要全民同心协力,以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矢志复国的锐进精神来激励自己,“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只要我们努力,“台独”不会成功,中国将走向富强。两者相辅相成。
总算贴完了,好累啊,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 呵呵
太长了,好累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哈哈哈!! 是长了点,不过资料翔实,比较系统,而且不是就台湾论台湾,站的角度也比较高,考虑到了中国周边环境的方方面面,值得一看,慢慢看吧. 不过注意休息,别累着,哈哈哈!!!!
好文
[glow=255,red,2]坐 看 云 起[/glow]
眼睛疼,回头再来看
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起来! Cut loss short,let profit run !
够出一本书了.......
好文,能不能挂一个链接上来,让大家下载啊,这样复制,很容易漏的。
看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