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fficeffice" />

11)李浪:横看成岭侧成峰

题记:股市无常道,涨跌无常理。很难有一种必胜的分析方法和投资手段。人总有疏懒的时候,到自以为找到一种必胜方法时,一不留神,便会被市场吞没。

李浪(自然这不是他本名),只是因为擅长用波浪理论来分析行情,甚至到了如痴如迷之地步,因而人称外号李波浪,简称李浪。李浪初到证券部,时值1994 年。本是熟人推荐,说他学历不高,但悟性好,肯钻研,波浪理论娴熟,颇有见地,于是我给他见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分析当前的行情。第二天他就交上来厚厚一叠纸,足足有20张,密密麻麻写满8000字。我看了几遍,才弄懂大半,里面全部是一些波浪理论的专用术语。我要他简略介绍一下观点。他说,如果视90年之前的行情——尽管那时深交所没有成立,也没有指数可参考,但可以推测出它的点位是130(综合指数)——为第一浪,91年的45点为第二浪,92年的 312点为第三浪,9211160点为第四浪,932368点为第五浪,到现在(94)下跌到的94点为一个大的循环浪,目前正在运行下跌三浪。当然也有第二种数浪方法,就是91年深交所指数出来后的最低位45点开始计算,现在是下跌二浪,也可能是第一浪的延伸,这就形成Ⅱ(b)-④,这b浪又可细分为①②③……,这是沿不规则的态势运行。那么这第二浪、或者说第五浪……。我听了半天,先还能明白意思,到后来只听见这浪那浪,脑子“浪”得象一堆浆糊,实在忍不住说,你能不能少讲点“浪”,只告诉我在今后一段时间是涨还是跌。他瞪着一双眼睛怔怔地望着我,脸上流露出奇怪、无奈、不屑的神情,似乎对我这个“波盲”有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味道。

李浪到底在证券部呆了下来,而且很快成了这方面的绝对权威,那些好学的客户、一知半解的客户纷纷找他请教、切磋,他的办公室里“浪打浪”的争论声不绝于耳,一张K线图上画得象小孩的尿布。要说深圳的股民一直比较重视技术分析,台湾的建工软件最先就是在深圳登陆,最早的股评家也是从技术分析入手,到后来,不会讲点指标,不会数浪,不懂神奇数字,就不能算一个成熟的股民,更谈不上是股评家了。

李浪对波浪理论研究确实精深,他居然能从大自然的山川之间看出波浪的型态。有一次公司组织去张家界旅游。他站在黄狮寨“雾海金龟”上指指点点:从五指峰到琵琶溪是下跌一浪,再上“丛峦叠翠”是二浪反弹,然后落入“砂刀沟”是三浪。从此转入上升之路,叠叠重重,不可细说,直至所有哺乳类动物均不可攀越的“黑枞垴”,应是五浪之高峰。李浪又一一把指数与之相印合,真是煞有其事。回到深圳,在每日的行情分析报告中他断言,两星期后股市将有一次象样反弹,可惜没有多少人信他。但行情竟阴差阳错,居然被他说中。不几天,刘鸿儒宣布三大救市措施,市场一下子热络起来,成交量大增,股价呼呼直往上窜。这时有一个香港数浪专家许忻光,也在几天前写的文章中说过要反弹,这次有幸说中,立即大肆宣传,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处演讲,广收会员,赚了一大把中国股民的崇洋媚外钱。那些股民听了许忻光的课,发现都是一些ABC的东西,而且与中国股市完全不搭界,个个大呼上当受骗,这时有杂志介绍李浪的观点,大家发现李浪居然与许忻光英雄所见略同,于是李浪的名字也逐渐火热起来,一些杂志纷纷邀他写稿,更有杂志捧他为中国波浪理论第一人,李浪自己也觉得特别高大,言语之间颇有权威之意,对自己的数浪方式和结论更是坚定不移。

转眼到了1996年,春节刚过,市证管办和交易所就频频召集券商和股评人士开会,内容全是振兴股市。我看势头不对,在证券部行情研判会上,主张积极入市,大举进货,大家纷纷赞同。只见李浪如老僧入定,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说:还要跌,我在两年前就说过这是三浪下跌,点位在68点,现在是97点,我仍然坚持这一观点。李浪又说:技术派是不理会政策因素的,他们认为一切市场动向都包含在走势之中,都可以用波浪来表现,信指标就要信到底,数浪就要数到底……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什么时候,李浪好象成了权威,其他人反而不相信自己,犹如一个木匠造了一个菩萨,于是每天顶礼膜拜,摇卦抽签,要由菩萨来决定自己的行止。

于是,我说股市无常理,不必强求一致,各人按自己的主张去操作吧。96年的股市不理会众人的犹疑,活活泼泼,潇洒向前走。以后事情的发展就不用多说了,这一年的指数创了新高,不是180点,不是200点,也不是360点,而是600点,李浪所说的68点恐怕在他有生之年都难以见到了。这一年,证券部的人大多赚了几倍,李浪只赚了百分之三十。

这一次的打击后,很久都没有听到李浪数浪了。这天来了一位世界级数浪大师柏彻特在中国的代理,他们的投资报告是针对全球性股市的。很有意思的是,这位高手根本不与你谈波浪理论。他说,真正的高手既不数波也不数浪,他们对行情研判是一种感觉。他又说,任何一种学说、方法,研究到极点,很难再用理论加以阐述清楚,这就是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大师晚年都信奉宗教,从中寻找灵魂的安慰的原因。波浪理论的精髓在于对市场的感悟不是用数浪来解决,而是一种自发的本能的应对反映,这中间包含无数个浪型的映现,无须思考、计算而自然流露……。这位高手的话让人似懂非懂,使我不禁想到金庸笔下的令狐冲,他的独孤九剑就是无招胜有招。李浪在一旁更是连连点头,似乎受到莫大启发。

李浪的操作方法有了重大改变,尽管他的文章里还是在频频数浪,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偏重到重视市势的变化以及潜力股的选择。他的收益亦因此有了较大的改变。不久李浪离开了证券部,谋求更大的发展。临走之际到我办公室告别。我说,你的波浪理论到了炉火纯青之地步,我不赞成一味依赖波浪理论和技术分析,但我们也不应该完全排斥这些方法,股市无常,学问无穷,不迷信、不轻信,但也要相信自己,相信一定的市场规律。希望你继续努力。李浪微微一笑,回答说:技术分析,波浪理论,敲门砖而已。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12)牛总:K线图上留庄痕fficeffice" />


题记:老子说: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投身股市,自然是为了赚钱,只要是合法合理合情的努力,都值得推崇和肯定,不必矫情。当有些人有意去躲避钱财时,说明他们心里还没有从钱财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当你完全不在乎钱财时,无论拥有或一无所有,又会怎样呢?不会怎样,你还是照样生活。

曾有人道:世界上干什么事都要有股冲劲,破釜沉舟,勇往直前,但股票市场却不能猛冲猛闯,要谨慎小心。这句话一点都不错。十几年股市的风风雨雨,我看到一些人从几万炒到千万,从一介穷人炒到拥有汽车别墅;也看到很多的人由富到贫,亏损累累,以至朋友翻脸,夫妻反目。所以说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股票市场又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小心呀!

但也有人不是这样认为:既是投机总要冒险,君子求财先问灾,马无夜草不肥,不趁中国股票市场不成熟之际冲一冲,不趁这股市热络全国人民疯狂之际闯一闯,怎么能发大财。所以,垃圾股要买,问题股要炒,透支融资能搞尽量搞,杠杆原理,一朝得手,咸鱼翻身。这种思想,这种观念,这种做法,恐怕在当前市场上还占着主流。应该说,这种想法从某种角度看也不是没有道理,股票市场是风险投资,一点风险不冒,谈何投资。关键还是一个度的问题。好比说,老子讲要知足常乐,什么叫“足”,买了衣服再想买双鞋,算不算不足呢?有了一套房子,还想买车,算不算不足呢?读了硕士又去读博士,算不算不足呢?诸如此类。知足常乐无疑是真理,可怕的是以此作为一个借口,借以安慰自己的挫折、怠惰,或者掩盖自己的自满自得。这与知足常乐无关。老子告诫我们知足时,他的对象是贪婪,他是针对人的贪婪性而提出的。人们为了生存,不断与环境奋斗,不断向环境索取,需要的是奋斗精神,但这种奋斗和索取一旦超过人们实际需要,就是贪婪。我们投身于股市,当然是为了赚钱,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自己的愿望及梦想,于是去奋斗,去探求,尤其在市势明朗时就要狠、搏,或者说去冲去闯,这必然是需要和肯定的。一方面在股市上厮杀,一方面高谈仁义、悠闲、知足,恐怕不是矫情就是做作。所以,我对股市中那些积极的投入者,一次过搏到尽的勇敢者,失败了又一次次爬起来的坚定者,是非常钦佩的。有时他们或许没有成功,但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股市的强者。

我认识的老刘,就是一个在股市上从不服输,从不言败,永远乐观向上的人。他身材高大,一副壮汉形象,墩墩一站,象坐铁塔。他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干劲、冲劲,只是在股市上,这些却只能称为赌性。我认识老刘有好几年了,这几年里,无论股市如何风云变幻,涨跌盘整,牛暑熊冬,他永远是多头,永远是买进,永远是推高。他常说,我为牛市而生,为牛市而争,我为牛市鼓与呼。于是朋友们都戏称他为“牛总”。这个牛总每天早上风风火火到证券部,一进门就大声说买进买进,一见涨了就急着追高,见跌了又抢着抄底。他也并不是蛮干,也不是不讲策略,也不是不做波段。但是他骨子里就是一个牛市思维,就是一个不甘寂寞。钱少的时候,他找黑马,钱多的时候,他想当庄家。证券部有他特别热闹,特别活络,许多人愿意跟他的盘,市场上他也有一定影响。

应该说老刘在股市上征战无数,留下不少英名,许多股票他都炒过,也赚了不少的钱,但事情到最后总是有些缺憾,不能有完满的结局。犹如一个足球运动员后场截球,左盘右带,连过数人,眼看到了对方禁区,临门一脚,却不是冲天炮,就是擦柱而过,实在令人扼腕。

948月,深圳股市跌到综合指数100点以下,市场一片悲观,有人说还要跌到60点,有人说还要跌三个月,牛总想到市场悲观之时,就是希望所在之日,毅然决然召开抄底大会,召集各方诸侯,有券商代表、有股评人士、有闻讯而来的大户,大家“歃血为盟”,信誓旦旦,决定第二天大举抄底买“发展”,消息传开,市场轰动,第二天一开市,老刘首先高开0.5元,买3万股“发展”,一时跟盘如潮。不知是市场沉寂已久,浮盘已除,拉动甚轻,还是牛总名气大、牛劲足,行情就发动起来了。从98点一口气涨到177点,在此处盘桓数日后,又有新的主力杀入,一口气涨到223点,老刘抄底成功,满仓在手,天不负人,收益累累,一上200点就开始出货,数日之后货已殆尽,但股市虽上涨乏力,却不下跌。老刘心里不禁有些疑虑,但想想获利甚多,及时收手,放进荷包才是自己的钱,决心第二天就出门旅游,不理股市。谁知有一家证券杂志社当晚举办股评聚餐会,邀请老刘参加,席间你一言我一语,唱多的特别多。本来这股评会上,一片唱好声,说明人人都已进货,只盼上涨赚钱,但新的资金从何而来?老刘偏偏没有想到这一点。回家不禁有点心神不定,一拍脑袋,哎呀,是不是还有三浪三,赶快翻书,书上载明:股市中上升三浪,常有延伸浪,俗称三浪三,这三浪三是最疯狂的,也是最大幅度的,又是最吸引人的,犹如高山之险峰,风光无限,风险无限。老刘掩卷沉思,不禁高声吟诵:笑傲股林仍从容,无限风光三浪中。我老刘怎么能错失这享受这无限风光的乐趣呢?既生刘,何惧熊,于是第二天退掉机票,又把抛掉的股票重新买回来,引来市场一片鼓噪,老刘持股信心愈坚。可惜行情不领情,只盘桓数日就逐级而下,老刘尽管拼命呐喊,但人难胜天,行情靠钱推,仅有愿望和嘴巴到底不行。不几日,老刘也只能怏怏偃旗息鼓,草草收兵。赚到手的钱又回去大半。

转眼到了96年,股市火爆,老刘认识了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俩人洽谈甚欢,这老板身手不凡,在广州搞房地产,别人建住宅楼,一栋二栋,他一搞就是一大片,别人搞花园新村,他搞广场、豪宅,广州的风水宝地白云山、二沙岛上都有他搞的物业。他与老刘一拍即合,性情相投,惺惺惜惺惺。于是拿出一大笔钱交给老刘,决心在股市上大干一场。不要看老刘牛气冲天,敢冲敢撞,但到关键时候也是张飞绣花——粗中有细。他经过仔细摸底,选中了上海一支小盘三无概念股,先与公司联系,取得赞同和支持;又与媒体联系,广造声势;再找几个券商联络,争取他们买一些锁仓,互为倚角。然后慢慢进货,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声不响,每天拉起打下,图形做得十分漂亮、完美,经过两个多月的暗中操作,便以持股超过流通盘5%举牌收购,果然市场轰动,跟盘如云,加上大势活络,价格节节攀高。老刘一看时机已到,拟大力拉升加速上行,打电话给老板追加资金,不料这位民营企业家好大喜功,摊子铺得太大,一时周转不灵,将原准备给老刘的钱挪作他用,老刘大惊失色,一时惶惶失去主意,他知道此时失去资金支持,犹如釜底抽薪,价格一下跌,图形一变坏,抛盘就会蜂拥而出,而自己举牌的股份,按规定短期不能出货,如此这般,这场战役只能以失败告终。急归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一方面,一天十二道金牌催资金,另一方面,每天用有限资金买进抛出,维持盘面的活络、价格的稳定。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也有飞来的免费午餐,有一券商也看中这只股票,竟在高位接货,也举牌收购,一时这只股票重整旗鼓,大幅飙升,价格直上20 多元。老刘转危为安,不禁扶额庆幸自己大难不死。这天晚上猛喝了一瓶五粮液,又到歌舞厅叫了几个小姐,又唱又跳玩了个通宵。回到家,倒头就睡,象个死猪,鼾声如雷。这一觉睡到第二天下午1点多才醒过来,翻身就打开股票机看行情,翻来翻去竟找不到这只股票的踪影。好生奇怪,打电话到证券部,一问才知道交易所鉴于近期股市火爆,一些股票有明显的异动行为,决定对几只突出的实行暂停交易,这里面就有老刘操作的这一只。老刘听后,冷汗一身,他什么风险都考虑到了,偏偏没有想到这政策的风险。

几个月时间过去了,暂停的股票都复牌了。但老刘的户头却因有违规行为而被冻结,又过了几个月,公布了处罚决定,罚款几百万元,市场禁入两年。

……在苍茫的暮色中,在深圳一个高级住宅区,常常可以看见老刘的身影,牵着两支狼狗,在溜狗,龇牙咧咀的狗使路人避之不及,只有老刘潇潇洒洒、自由自在。千万不要以为老刘会从此金盆洗手,隐身江湖。这天,他又找到我说,我还有200多万元,我们是不是找一只股票做一做。我说,还是跟跟庄吧,牢靠一点。他说,一个人做股票,总有点自己的东西,将来说起来,这只股票K线图上这一段是我做的,也是一个纪念。我望望他不服输的神情,又是钦佩又是担忧,说,我送你四句诗吧:K线图上留庄痕,牛暑熊寒仍从容,天生一个牛市种,无限风光股林中。老刘一听高声说道:讲得好,我要请名家写成条幅,挂在我的书房里。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13)李生:十年陈股香

题记:佛学说:人应该把自己化于无我之境,随时随地与所处的时、空溶为一体,这个整体性观念叫做“空”。做股票有时也应该“空”一点,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涨跌不惊,时存“长”念,何许会做得更好一些。fficeffice" />

关于长线发财的人,报上登载了不少。有人买上海金陵,9年间从5万增值到220万,有人捂深科技,7年翻了30倍。国外也有这样的事例:美国波士顿的一个人,13年前买的1000EMC,其股价上涨了80575%,当初只花了几千美元,如今市值已骤增到 300多万美元。长线发财的人或许很多,但是,从我在证券部的情况看,概率其实是非常低。深沪1000多只股票,有几个是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呢?如果买了郑州百文,如果买了PT水仙,这样的股票恐怕不少。倒是短线发财的人更多一些,只是报上没有登载而已,为什么?很简单,短线是投机,投机的人是不值得推崇的,是不合传统的道德规范的,是有损股市之稳定、影响社会之风尚的。其实在中国,长线有时风险会更大,不要以为一个企业发行股票,筹集到钱就可以高枕无忧。决策失误、体制不顺、关联交易、管理不善,常常使企业在有了更多的钱后,反而加速它的失误和破产,所以万科的老总曾说:钱多不是好事。深物业的董事长也曾说:深物业的经营困难和亏损就是从上市之日开始的,发行股票,害了物业。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之谈。

其实,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长线和短线之优劣,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投资风格不同,所采取的投资方法也就各异。不要刻意去追求或者讨论长短投资的优劣,这样反而会乱了你的思考,搅混了你的理念。空谈误行情,实干增收益。你觉得好,觉得顺手,就多拿点时间,不顺心、不稳当就抛货出局。长线投资、短线投机、理性投资、风险投机、做中线、一年只做几次、适当拿长一点、一次博过尽、快进快出……,股评家每天都在这样或那样影响着你,让你无所适从。下面就讲一讲李生十年陈股香的故事。

李生来自内地一个科研机构,在那里他以灵活、善开拓、积极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而小有点名气,89年他就有两万元存款,在单位也算一个佼佼者。903月调到深圳,家属尚未来,单身汉一个,晚上无事到处闲逛,一下子被园岭前特区证券营业部的热闹场景所吸引,那时深圳股票还是柜台交易,只有三个营业点,其中园岭这家最大,也最热闹,因为当时股价每天只许涨1%,僧多粥少,股价天天涨,因而有价无市,结果出现了黑市。黑市价当然比正常市价高,也有风险,因为过户手续繁琐,所以园岭营业部前马路旁经常站了一些人——黄牛党,不是炒球票、戏票、外汇,而是炒股票。他们通常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深圳户口,本人股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只股票所有人的户口在深圳,因此以后过户比较容易(因为过户要户口本),而且这是第一手的股票,没有经过辗转转手,将来过户直接找一个人就行,总言之,就是过户容易一些。李生脑袋瓜活络,当时和他一齐调到深圳这个单位的人不少,一来都急吼吼赚钱,但大多是讲课呀,办班呀,有的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征集一些信息,在报纸上登几条供求信息,谁需要就交10元钱。只有李生另辟蹊径,看准了股票这新生事物,决心去博一把。于是急忙要太太赶快汇钱来。这边李太太可犯嘀咕了,都说特区容易赚钱,现在钱没有看见汇回来,反而要把钱汇过去,十分可疑,该不是在那里找了个二奶吧!于是打电话追根问底,李生只好在电话里解释,从股票是什么、股票的性质、作用、意义……,讲到股票的操作流程、方式……,一本股票基础知识讲了大半,李太太还是没有听明白,好在最后还是宽宏大量汇来1万元钱。

李生于是在市场上转来转去,物色到一个卖主,是一个学校的女教师,姓刘,委托一个中间人出售。两人商谈几次,又一起喝了两次早茶,最后以高出市价10元的价格成交,120股“发展”股票,每股价54.55元。于是几万元钱换来一张股票证和户口复印件。李生揣着这张股票凭证,虽然不能吃不能喝,但是看到价格天天涨,每天都有几百元的进帐,就象守着一台印钞机,那份兴奋的感觉实在无法细说。转眼到了1120日,深圳市政府看见股价涨个不停,又采取措施,将每天涨幅缩小到0.5%,于是抛盘大量出现,又维持到12月,发展银行股价见到80元,终于在一个星期一,发展银行工会将持有的股票悉数抛出,价格开始滑落,于是天天跌,日日落,只见抛,无人接,开始了长达十个半月的熊市。其间发生了发展个人股东闹事的事件,发展银行的股东大会在红叶剧场召开,有武警守门,如临大敌,防止闹事。股价更是每况愈下,到了919月股价已跌到13元,李生欲哭无泪,算算几万元如今只剩1千多元。这个筋斗栽大了。没有办法,也学别人一样去办班、讲课、兼职,搞点外快,早把股票过户的事丢到一边。
以后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深圳股市不断发展壮大,行情起起落落,发展银行股价经历了低迷后,93年就冲高到60元,经过送配股,又跌到20 多元,再上到40多元,95年跌至10元以下,9697年君安证券大炒“发展”,带来全国人民炒“发展”,“发展”股价又到48元,最后又落下来。李生也从一个公务员成为一个职业股民,他征战多年,已拥有百万家财。只是当年买的120股发展股票因为无法过户如今仍未出手。原来当年的卖主刘老师是因为要出国,才出售股票。去了美国后一直在为取得绿卡而奋斗,不能归国,而过户需要户口本原件或本人到场,李生多方疏通仍无办法。一晃十年过去了,这期间经历了股票背书、有纸化、无纸化、股票托管等股票形式的变化,李生也参加了发展股每次的分红、派息和配股,就是只能看不能动。

2000年到了,当年的卖主刘老师终于从美国归来,同行者还有其洋丈夫。这一次李生终于如愿以偿,将股票过户。经过计算,多年的送股和配股,原来的120 股如今有4758股,按当天的市值已有7万余元,十年中涨了10倍多,也算不小的涨幅了,刘老师的那个洋丈夫看来也是一个股票行家,马上叽哩呱啦发表了一番感想:股票投资和投机如同爱情和激情一样虽然相似但却是两回事,困惑的青少年往往选择后者,而成熟的男人会选择前者,因为长线是金。李生则用炒家那种不以为然的口气说:“发展”股价十年之间曾有三次高点,三次低点,如果我在901180元就抛出,91913元多买进;再在93461元抛出, 9616元左右买进,又在97548元抛出,99512元多再买进,我的赢利将是多少倍呢?恐怕是十倍的十倍了,短线才是金。

  不久前,我们证券部请李生来参加座谈。李生在会上侃侃而谈: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是不会放弃长线的,但是任何投资都要看在什么样的大势情况下,什么样的价位上。选择合适的市势和价位入货,这对长线和短线都是必要的。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fficeffice" />

14)区伯:平常心是道

题记:人们总是习惯将事物人为地复杂化。越简单的、显而易见的道理,越不相信,反而去追求、接受怪异、不合常理的说法。所以哲人说:知识越多越桎梏。股市中人也有不少热衷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或者去听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消息,却舍弃基本的、平凡的股市基本规律。结果迷惑了自己的头脑,束缚了自己的思想。股市之道无他,平常而已。

区伯是证券部的客户之一,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股民,股龄不算长,资金不算多。不知道他原来是干什么的,也没有必要知道他的历史和经历。他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炒作,没有什么出奇制胜的法宝,也没有振聋发聩的说教,更没有曲折动人柳暗花明的奇遇,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值得回味的故事。他不是庄家,不是机构操盘手,不是分庄、老鼠庄,也不是股评家,不是董秘的朋友,不是证管办官员的朋友,也就是说他不会有内幕消息、关联交易,这样的人证券部多得很,证券市场大把,所以说是平平常常的一个。但他却有一样不平常,那就是股票做得特别好,每年的收益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区伯每天都到证券部来,不来干什么呢?他不喜欢搓麻将,不喜欢打升级,不养花弄草,不跑步打太极,这些本来都是区伯这种年纪的人每天的功课或者说生活内容。他每天都泡在证券部,就象眼下描述咖啡爱好者的那句名言:“如果我没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区伯呢?可以说是:“不是在证券部,就是在去证券部的路上”。有人对区伯说,不要经常跑股市,太贴近市场反而做不好股票。区伯也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区伯还是去证券部,他太喜欢这里的环境、气氛;太喜欢这里的人和发生的事。他说,不在乎你身在什么地方,关键在于你的心情、情绪是不是被行情所左右,有的人因工作原因,并不经常去证券部,但整个心思却都离不开腰间的股票机,股票机犹如老虎机,每隔几分钟就要瞄上一眼,又有何用?只要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就象佛学中说的:做世间事,无世间意。前面说过,区伯股票做得好,好在平常二字。平平常常的操盘手法:低吸高抛;平平常常的操盘理念:不追涨杀跌;平平常常的实战心态:涨跌不惊。

每年年头和年尾,区伯就开始挑选股票。他知道,这时各个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老总也布置任务要下面研究所、资产管理部做着同样的工作。他一般挑选盘子小的、前几年没有动的、价格相对在低位的。买了他就放着不动,春节之后,有的年份会早一点,行情就哗哗动起来了,他选的股票大多都会表现一番,他按兵不动,待涨了30%以上,或50%才开始出货。如果有时选的股票没有动,或者动作不够大,他就适当调整一下,根据市场热点做一把短线,快进快出。下半年他一般就不动了,原有的品种如果行情意犹未尽,就适当继续持有,新的品种则不再开新仓,他知道这时各机构、各公司、各证券部都明显赚了不少,全年任务大多已完成,那些操盘手、那些经理的积极性已没有了,行情也就淡静下来,区伯的积极性也没有了。

有人总结说,这是区伯节奏掌握得好,波段踩得准,张弛有道。区伯可没有想到自己的操作有这样高的理论性,他看到许多人做股票,急急的买,涨了一点就抛,钱不隔夜又急急买进另一只,若是跌下来套住了,就抱着不动,死守,待有一天总算涨起,保了本,赶快抛出,又去买其它,最终结果是牛市时能够赚点钱,股市熊一点马上就亏。区伯说,牛还有歇息的时候,人还要打个盹,买卖之间不妨休息一下,所以他总结炒股三步曲:买入、卖出、休息。

区伯不信消息。为什么要去信那些传闻呢?传闻消息都是细细声在传播的,细细声代表了少数人知道,于是就跟风。区伯吃过消息的亏,那是一个旧日的朋友,告诉他个股的资讯,说有重组题材,而且是完全的资产置换,乌鸡变凤凰。区伯买了一些,结果输得一塌糊涂。原因不是消息本身,而是等待时间太长,等到好消息正式发表,已经受外围不利气氛影响,结果是不涨反跌。区伯认为关键要养成不听消息的习惯。不要依赖消息去决定股票买卖,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和分析。相反区伯喜欢听股评,尤其爱听一些有思想、有新意、有分析的股评,从中掌握市场的热点和行情的潮流,每年都有热炒的板块和品种,区伯常会从中有所斩获。

区伯很注意政策,除了关注政策对股市影响的力度之外,还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政策与股市之关系。9612月和975月股市因政策的变化而大幅下跌,区伯都避过了。97年之后,区伯注意到国家对股市的政策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积极引导社会储蓄资金转到股市中来。二是股市要为国企服务,也就是为国企解困服务。从第一点中区伯认识到股市还会继续发展,虽有波折,但整体向上。从第二点区伯悟出将择股重点放在一些重组股上。同时关注一些重大举措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如转配股、增发新股、B股。区伯虽然没有早早去买B股,但在B股放开后的第五个涨停板打开之际,就积极杀入,持股至今,收益也十分可观。政府的一切举措都是为国企、大券商、大机构、基金服务的,它们存在的困难都是政府要全力解决的,这里面就有无限商机,区伯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

心态的平和恐怕是区伯最大的优点了,有赚就赚,买不到就不赚,但也不会亏。不要对涨跌太在意,不要情绪化,不要一听就信,一买就套,千万不要去和别人比较,千万不要与自己计较,赚钱固然重要,但因为做股票损坏自己的健康,破坏自己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家庭气氛,干扰自己的工作,那就太不值得,也不必要。

我曾经问区伯:你股票做得不错,有什么技巧和窍门吗?区伯回答:当然有。那就是高了就抛,低了就吸。我说:股市中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你又有什么不同呢? 区伯说:当然不同。有些人高的时候不肯抛,低的时候不敢吸,千般计较,百种需索,所以和我不一样。我听后不禁大笑,咦,谁说区伯平常呢?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fficeffice" />

有谁能做到区伯以平常心炒股的,不妨举手通报一下。呵呵。。我还没练到这个水平。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15)阿昌:我的朋友遍股市

题记:不少人常感叹股市多变,涨跌无常,抱怨自己操作失当,决策失误。也有些人炒赚一点就自以为是,放大自己的智慧和本事。其实所谓成功、失败、赚钱、亏本,只是因为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才产生的感觉。只要在股市一天,就不能言成败,定胜负。从长远看、从全局看,无所谓对错。股市存在一日,自己努力一日,就会有希望,有憧憬。所以,不以得喜,不以失悲。

fficeffice" />

许多人都知道阿昌是炒权证发的财,可是知道详情的人就不多了,每每问起,阿昌也是闪烁其词,不置可否。阿昌原是一家小公司的操盘手,也就几百万元的资金,接受指令,下单抛出买进,事情不多,每天在证券部,就一部电话打出去、接过来,和各方面的人士联系。阿昌是广东人,年轻活络,爱交朋友,见面熟,一张嘴巴说什么都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很会来事。其实这是北方人的说法,广东人称之执生、食脑,意思就是说,灵活机动,爱动脑筋,善于抓住机会。

阿昌大学毕业才两年,认识的人本来不多,但日积月累,接触面越搞越广,朋友也越来越多,可惜没有几个关键性的、得力的、有实权的、有门路的朋友。阿昌知道,这股市是消息市、政策市,谁先掌握信息,谁就掌握先机。因此一直留意寻找机会。这天他听广播电台的股评节目,有一个王教授的股评很有特点,对政策面的把握比较准、比较透,言语之间透出与管理部门有些联系。阿昌于是通过电台里的熟人了解王教授的背景。原来这个王教授曾在市体改委工作,又有不少朋友、同学、同事在交易所、银行、政府部门工作,属于信息灵通人士。阿昌于是拐弯抹角与王教授搭上线,电话中一来二往,也就增进了感情。这天阿昌邀王教授吃饭,席间自然少不了股市的消息见闻,王教授无意中谈及曾听人说到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在搞重组,很快就会公布消息。9293年之际,企业重组尚未象今天这样吃香,王教授也没有认识到这消息的重要,但阿昌是何等乖巧的角色,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乘之机。于是第二天开盘就大举进攻,1元多的股票,一口气买了40万股,不几天消息公布,股价涨了30%,阿昌旗开得胜。阿昌也由此得知信息之重要,交际更是越来越广,与王教授也结下忘年之交。

这一天有一个神密的电话找到阿昌,说有一个重要信息可以告诉他,但是要10万元好处费。阿昌听了半信半疑,再三追问之下,对方吞吞吐吐回答是有关权证方面的。阿昌听完倒吸一口冷气。这权证是什么玩意?现在的新股民大多不是很清楚,原来上市公司宣布配股后,在股权登记日和配股日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里,持有股份的人可将其配股权出让,称之配股权证交易。深圳交易所曾有一段时间实行权证交易,而上交所似乎没有搞过。这配股权证的价格本来是相对固定的,就是股票的现价和配股价之差额。但由于市场之波动,现价之涨落带来权证价格之变化,也就吸引一些人去搏差价。由于权证价格低,涨跌幅度就很大,因而具有极大的刺激性。91年,深安达配股,权证挂牌交易价1分钱,第二天政府托市,股价上涨1元,权证价也变成1元,创造了一天涨幅100倍的奇迹。权证交易风险也很大,因为随着配股时间临近,权证价就会趋近差价,最后等同差价,但如果配股价高于现价,权证价值等于零,这样搏权证的人就有血本无归的后果。阿昌深知这权证的风险性,所以对这个信息踟蹰再三,难以定夺。

第二天这个神密人物又打电话来,可能他也知道口说无凭,别人难以相信,便提出来,可以赚钱后再付好处费。又说,你是王教授的朋友,我才相信你,否则这是一个信用交易,无法打官司,你信我就干,不信就拉倒。阿昌到底是年轻,敢冲敢闯,一拍大腿,干!广东人就是讲搏杀。于是双方在西餐厅见了面,阿昌见来者身份很难估清,穿着象个经理,举止象机关干部,说话口气象老师,只是一付墨镜,在昏暗的灯光下也不愿拿下。见面没什么寒喧,轻巧巧吐出七个字:长期权证要延期。阿昌一听,心里格登一下,知道这消息非同小可。长期权证,也就是国有股转配权证,是当初一些上市公司因国有股放弃配股,而转让给个人的那部分权证,交易时间比个人权证长,一般为半年,当时一共有6家上市公司有长期权证,由于时间临近,这几家权证价已掉到1角多有的甚至只有几分钱,如果延期,必将会大涨。阿昌忍耐不住,又追问:消息可靠吗?来者回答:不用多问,到今天知道这消息的人不会超过10个,希望你不要太贪,稍微买一些就行了。阿昌一听,忙说:就是就是,我的钱有限,不会多买。回到家,阿昌就积极调拨资金,准备大干一场。问题马上来了,自己的钱大多套在股票上,而所在证券部又不愿再透支。刚好不久前在另一证券部新开一户头,但才打入2万元钱。于是紧急约见这个证券部的经理。经理姓赖,原在西安教书,刚调进深圳不久。见面后,阿昌开诚布公把事情来龙去脉全部告诉了经理,并说,这个机会我不能放过,希望能透支200万。2万元要透支200万,100倍的透支要求,使赖经理大吃一惊,头象拨郎鼓一样摇个不停,阿昌拼命解释,激动得满脸汗水,赖经理则双手抱胸,凝视阿昌的脸,沉思良久——他的内心也在作剧烈的斗争。终于他开口说:好吧。严肃的表情松驰下来,突又问阿昌:你今年多少岁?阿昌回答25,赖经理感叹地点点头说:我真羡慕你的年轻,你明天办手续吧。于是阿昌第二天开始大笔买进,一会儿价格就涨到 0.6元。第三天市场似乎嗅出味道,跟风盘越来越大,价格直上1元,几天之后消息面市,价格转眼过1.8元,直逼2元多。阿昌这一宝押得干脆,大获全胜,资产一举逼近千万。他不失信诺,将10万元交给神秘人物,本欲多给一些,谁知此人一分钱也不多要,抱着钱袋,叫了一辆的士就绝尘而去,至今阿昌也不知其人姓名单位,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阿昌也特别感谢赖经理,没有他的决断,也不会有自己的成功。赖经理后来升到公司副总裁,阿昌一直与他交往甚密,双方经常切磋聊天,进而合作办事,演绎了不少故事。不过这是后话。

阿昌于是又知道原来还可以用钱来买信息,就把视线转向上市公司。先后与几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建立了联系。吃饭、打牌、游玩、送礼,培养了感情,然后婉转提出有偿获取信息。果然,用钱开道,无往不胜。从第一家获得了要高送配的信息;从第二家获得即将开始进行的几个新项目和利润增长点;从第三家获得庄家的动向和底牌。于是,阿昌进货的进货,跟庄的跟庄,炒差价、炒题材、炒送配,得心应手……

阿昌的资产不断以几何级数在增长,他再不是那个坐在证券部操盘的小阿昌了。他买了车,买了别墅。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当老板,于是下面的人都叫他昌哥,虽然他还不到30岁。这天他把王教授叫来商议,王教授现在已是他公司的顾问。商议的内容是能不能在股市里搞得更大一些,能不能自己坐个庄呢?阿昌目光炯炯,透过办公室大大的玻璃窗俯视深圳繁华的街道,他想,在这个股市上,只要有钱、有朋友、有信息,就应该无往而不胜吧?!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16
)阿东:邪非之道不可取

题记:中国古代有“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之说。即对世间万象要依真理、依规律、依智慧,而不要靠个人、靠虚语、靠俗见。股市中人,笑傲股海,也要依靠自己的智慧、遵循股市之规律,遵照法律法令,不要去信个人、听消息、走偏门。脱离邪非,才能在涨跌之间真正做到清净自在。

fficeffice" />

上一期讲的是阿昌的故事,其实没有讲完,阿昌的故事太多了,他的炒股经历和遭遇,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只是“动态”篇幅有限,只能割舍。但是他与阿东的恩恩怨怨却不能不写,不能不谈。

阿昌的资产经过几年的捣腾,已经达到5千万的水平。几千万的资金再去跟庄、炒短线,耍点小聪明,利用舆论造造市,掀风作浪,赚个几十万,阿昌觉得太累,也没有什么意思。况且资产大了,进进出出也困难,辛辛苦苦买进去,建好仓,不久又得辛辛苦苦抛出来,钱不能闲着呀!还得找股票买,实在劳神费力。为什么不找一只股票长期做下去呢,别人可以做庄,自己为什么不能?阿昌是个有抱负的人,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想干一件事,就一定要干成。他开始物色股票,制定计划,策划行动方案。总的设想是找一家流通盘小的公司,买上一些筹码,锁定,然后进行一些重组和关联交易,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拉高股价,再通过高送配和增发,稀释股价,再拉高,这样通过二三年内的反复炒作,使股价在不断拉高、除权后达到相对高位,再从容撤兵。计划虽然周密,但算来算去,资金总是不够充裕,锁仓要钱,拉高要钱,对倒要钱,公关要钱,舆论宣传、鼓动也要钱。阿昌到底是个体经营,不能从银行借贷,也不能从信托公司融资,只能通过证券部透支一部分。阿昌的朋友虽然多,但资金量皆不大,看来必须找一个大资金量的主子合作才行。这时阿东出现了。

阿东是一副高干子弟的形象,剪的板寸头,一件T恤包裹着粗壮的身材,白净净的脸,一口京腔,典型的北方人,却喜欢别人叫他阿东。递上来的名片,有一长串的头衔,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办公地点设在香港中环,据说本人也是香港身份。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女秘书陪着,在旁不言不语,偶尔一笑,露出两个酒窝。应该说阿昌与阿东过去有过交往,阿昌在炒西北一只股票时,阿东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找到他,电话里互相通报了一些信息,阿东大咧咧的口气和财大气粗的魄力给阿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阿昌找上阿东,话未说完,阿东就打起包票:没问题,我在兰州有大笔投资,可以调用的资金几个亿,你这点钱小意思。阿昌一听非常兴奋,听听阿东的口气,又是没问题,又是小意思,到底是财大气粗,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出几个亿,真不简单,年纪轻轻怎么会这么有钱呀!真不明白。不明白就不明白,这世上的事不可能叫人全部清楚明白。阿昌于是急急邀请阿东来深圳游玩洽谈,在接风洗尘宴上,阿东一张嘴就把阿昌镇住了,他讲的全部是中央内幕,皇城趣闻,政治局的议题,国务院办公会议的决定,中央领导人的批示,都在言谈之间不时透露出来。又不时提到,国务院前任副秘书长某某是他爷爷的战友,前某部长是他爸爸的同学,外交部的某某是一个大院里住的,总参的某部长助理是同学的叔叔。话题一拉开,又谈起时事政治,什么中共情报三杰、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内幕……滔滔不绝的话题把阿昌听得眼睛一眨一眨的,根本插不上嘴。席后,阿昌问他是去桑拿,还是去歌舞厅,或者打保龄球,阿东都不屑一顾,伸一个懒腰说,今天晚上就算了吧,我们谈正事,什么时候我请你们去内蒙大草原,去打猎,开一辆美国吉普,拿一把英国冲锋枪,在风驰电掣之中打黄羊;又说:干脆去看敦煌吧,你们到兰州,我搞一架阿尔帕军用直升飞机送你们鸟瞰黄土高坡……阿昌在一旁自惭形秽,到底是档次不同,玩的就是不一样,和阿东一比,自己几十年简直白活了。这回可真的认识一个高人了。

经过一晚上的磋商,俩人合作事宜总算一锤定音。阿东出资5000万交给阿昌运作,阿昌也出1500万捆绑操作,运作地点由阿东指定在兰州的某证券部,所得利润五五分成,如有亏损,由阿昌的钱来弥补。阿昌觉得这笔帐还算合理,尤其是能开辟一个新的融资渠道,这样一来自己5000万可以带来1.5亿资金,再通过券商融一些,总量可以达到23个亿,这还不把这个小盘股炒得飞一样。阿昌越想越高兴,这次战役未开始,又思量起下一个:看来阿东这个朋友不错,有钱有势有门路,手眼通天,以后还要他帮忙搞一个香港的单程证,经常到香港、国外跑跑,参与国际资本大市场,港股、H股、红筹股都必须涉及,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涨得那么凶,一个雅虎就涨了100多倍,比中国股市更生猛,资本市场是全球性的,相互关联,如果能自由进出,大展身手,那就好办了。白天炒A股、港股,晚上炒美股、英股,生活的内容就充实多了,只是自己英文底子太差,看来得恶补一下,不过只要有钱也没有问题,聘请个翻译吧,最好是个女翻译,容貌还要过得去。又想到阿东带的女秘书模样实在不怎么样,颧骨高高的,广东人讲是克夫相,不知他怎么找这样的女人……这一个晚上阿昌东思西想,辗转无眠。

第二天眼皮肿肿地送走阿东,立马吩咐财务将1500万打去兰州。这时王教授出来说话了:商场如战场,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还是签一个合同为好。阿昌不以为然,这种事怎么能签合同呢?即使签了将来打官司也没有约束和规范力呀!王教授作为阿昌的顾问,一直摇着头。阿昌想,事情总是这样,你的朋友,你对其信赖程度必然就是100%,朋友的朋友,你就会打折扣,王教授与阿东没有深入交往,当然信赖程度要差一些,有疑心不足为怪。这次合作事关重大,不能不搞,王教授的话也不可不听。阿昌思来想去,采取变通方法,将1500万现金改为1500万市值股票转入兰州一个证券部作为抵押,户头就用阿昌的一个契叔的名。股票一转走,他就急急催阿东赶快将钱转进去,阿东回答说,因帐务处理的原因,钱暂时不能转入指定户头,但随时可以动用。阿昌这边又顾不上了,因千军万马整装待发,箭在弦上,阿昌要做庄的消息已经传开,一帮朋友纷纷跟进,这只股票本来盘子就小,稍稍一买,马上动起来,从9元起步连续两天涨停板。阿昌朋友本来就多,风闻他做庄,纷纷来捧场,你抢我夺,纷纷叫嚷买不到,阿昌一看势头不对,唯恐吃不到货,也顾不上那么多,通知阿东赶快买,这边他每天又是筹集钱,又是操盘,又是联系上市公司和宣传媒介,忙得不可开交。兰州那边天长地远,实在无法细顾,只能充分相信阿东了。

事情进展一开始的确不错,股价一冲就到了14元,盘桓几天后,又进一步冲到15元多。这时盘面出现变化,不断有大单沽出,阿昌好生奇怪,赶快去打听,原来这只股票本来就有一个庄家在其中,看见阿昌呼风唤雨抢地盘十分不高兴,便故意捣蛋,你拉我就抛,你抛我就低吸,阿昌资金有限,手忙脚乱,控制不了盘面。阿昌的朋友本来就是乌合之众,有钱赚就蜂拥而来,这时看看涨不动,又获利甚丰,便纷纷落袋为安。阿昌看大势不对,干脆反手打压,也顺势出货,套回些现金,以待重整山河,股价于是一下子垮下来,犹如瀑布飞流而下,连连跌停板,真是怎么上去、怎么下来。阿昌忙得一身臭汗,忽然想起兰州方面,于是打电话问情况,只听见阿东不阴不阳的声音,根据你的指令,我买的股票都亏本了,你的钱全部抵帐。阿昌说,你买了多少,亏了多少,打个单给我看看。现在你不要抛,或者以买入价转给我,这只股票今后肯定有戏。阿东说,我已抛光了,你作为抵押的股票我也抛了抵补亏损,交易清单,可以寄给你。电话咔嗒一声挂断了。阿昌听了又气又急,等了几天不见交易清单寄来。又给阿东打电话,但手机关机,办公室无人接。要熟人去办公室找,已经搬家了,阿东仿佛人间蒸发,不见了踪影。阿昌这才明白,这回碰到一个大骗子了。

阿昌突然想起,自己的股票是打进证券部的户头,逃了和尚逃不了庙,应该向证券部讨个明白。他这时才想到王教授当初的忠告是多么宝贵,看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能把事情一味朝好的方向想。他于是与证券部交涉,没有我的股东卡,没有授权,你们怎么让人抛售我名下的股票和转走资金呢?证券部却含糊其词,一会儿说,你们有合同,有文件,一会儿说你们有协议。阿昌据理力争。想想光打电话交涉不行,又亲自跑到兰州证券部去质询,与证券部上上下下说得口焦舌干,明明有道理又十分清楚的事儿,对方偏偏就是胡搅蛮缠,东扯西拉,东藏西躲,东推西诿。阿昌气呼呼回到酒店,又烦又燥累得直喘粗气,电话铃突然刺耳地响了,他拿起话筒,听到一个声音:阿昌吗,赶快回去,不然小心你的脑袋。阿昌拿着话筒的手半天放不下来,脑子一片空白,他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只是在电视里、电影中看到过这种旧社会才会出现的黑社会威胁场景和手段,如今他居然碰上了,也算是人生之一大经历吧!阿昌狠狠把电话一掷:妈的,这还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吧!总应该有法治和法规吧!我就不信邪,我打官司。

阿昌于是开始了漫长的打官司过程。这中间的曲折和细节是如此之生动,又是如此之冗长,恐怕每一个打过官司的人都曾体会到这期间的种种气愤、无奈和烦燥。法官莫名其妙的提问,律师一知半解的辩护,无数中间人的活动,任何一个普通股民都十分清楚明了的交易程序、交易手续、过程和应该遵守的法令都会变成疑问、问题,最后堂而皇之成为非法行动的依据。阿昌每天在气愤中度过,他大声疾呼,他哀声请求,他无数次解释、说明,无数次撰写情况说明,打印、复印、速印、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折磨着你的精力,吞噬了你的心灵,让你忍无可忍。终于一审判下来了,阿昌赢了。但二审上诉又开始了,这将又是一个漫漫征途。

有读者会问,你不是写阿东吗?阿东呢?是呀,阿东呢?阿东不见了,找不到了,人间蒸发了。或者在另外一个地方他又会出现,也许他不叫阿东了,叫阿狗或者阿猫,但他的故事肯定不会结束。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17)孙老师:证券市场马前卒

题记:我们正进入充满巨大变化和机遇的时代,对于一些人,这将是最好的时代,而对于另一些人,这将是最差的时代,只是在于你的选择和努力。股市是活泼的,是流动不息的。一切都成为可能,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灰姑娘遇到王子,在股市中不是童话,而是现实。

fficeffice" />

有时候一个偶然的事件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佛教讲缘份,俗人讲机遇。现在的基因学说还试图证明,一个人的基因排列早已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轨迹,荣辱喜哀,以及什么时候发财,什么时候倒霉,甚至什么时候会自杀。如果真的是这样,孙老师的基因可真值得好好研究一番,他这个研究房地产经济学的学者却因一件临时的工作开始,改行搞了证券,这是不是一种因缘呢?

那还是在19848月,孙老师在内地一家社科院工作,从事房地产经济研究,搞住宅商品化、住宅合作社,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这个行业内还颇有名气。这一天上面交来一个任务,要编辑一本股票的书。大家注意,这可是在1984年,那时谁知道股票是什么玩意呀!但这个任务是胡德平交待下来的。胡德平是中指驻省整党指导小组副组长,这个头衔并不炫目,但他的老子是当时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哎呀呀,这就厉害了,大太子下的指令,地方官员奉承还来不及,于是省委书记交待给宣传部长,宣传部长交待给社科院院长,院长交待给研究所所长,所长传不下去了,只得临时把几个研究人员召集起来,其中就有孙老师,大家分头行动,先编章目,再找资料,各自抄写。

抄写这二个字一点也不委屈孙老师,因为那个时候,孙老师对股票确实一无所知,也就是东看看、西抄抄,边写边学。当时神州大地发股票、搞股份制的,可以说是寥若晨星。81年佛山有搞股份制;83年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股金证;号称“中国第一股”的上海飞乐公司,198411月才发行股票,还在孙老师编书之前。资料缺乏,理论不成熟给写作带来很大困难,期间胡德平来参加过几次定稿会,要说这位先生真是一个绝对思想超前的人,每次他结结巴巴(他口吃得厉害) 要说上一堆,什么自由、民主、人性、人权的字眼不断从他口里涌出,听得孙老师及同仁们个个兴奋不已,又惊喜又恐惧。孙老师至今不明白胡德平怎么会想到要编股票的书,但是他对事物的敏锐性和前瞻性,是孙老师永远不会忘记的。后来书编出来了,名字叫《股票的基本知识与实践》,严格说,此书实战性不强,但内容倒充实广泛,观点鲜明,迄今翻看,仍有相当参考价值。原指望胡德平写序,但可惜的是他已调回北京,因为其父胡耀邦已因自由化问题,1986年下了台。

孙老师虽然编了新中国第一本股票专业书,却没有什么荣耀,这本是“奉命文学”,说实话,社科院“奉命文学”太多,既无稿费,又无补助,还不能署名,只是孙老师因此而对股票理论有了一些认识,为他以后的命运改变冥冥中埋下了伏笔。转眼到了90年,孙老师已调到深圳一家民营科研机构,这天市里召开一个股份制研讨会,孙老师也报名参加,会上无什么新鲜事,无非来自全国的一些专家学者谈一谈、议一议,奇怪的是会务组通知孙老师晚上去迎宾馆,说张副市长要召见。“还有谁呢?”“没有啦,市里就你一个”。孙老师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不知何因能受到市长的垂注。下午6时去了迎宾馆,找到房间一看,原来是一桌宴席,人还没有来,孙老师轻手轻脚探头探脑环视一周,每个座位前都放有字牌,牌上写有姓名,孙老师大名也环列其内,这才心有所安,看来自己的确是被请对象。忽然有人一声招呼:“来了。”回头一看,旁边沙发上正躺着一个人,一幅疲倦神情,自报身份是市接待办的科长,又问孙老师叫什么名字,孙老师赶忙说出自己的姓名、单位,那人马上露出诧异的神色,“你是本市的人呀”,“对呀”,孙老师是何等乖巧的人,马上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疏漏,说:“我是不是不参加了?”“那怎么行,不能无缘无故少一个人”,科长把孙老师死死拉住。正在此时,张副市长谈笑风生走进来,又拥进来几个人,孙老师一看,马上明白,原来张副市长是要宴请入会的几位北京学者,接待办鬼使神差将孙老师单位错当成北京,于是孙老师也被请来了。

这场宴请自然丰盛,一盘盘菜端上来端下去,孙老师低着头,只吃不说,浑身不自在,恨不得地上有缝钻进去,张副市长一一询问姓名,问到孙老师时脸上也露出诧异,但也不露声色,孙老师看到上上下下皆将错就错,忐忑之心才略有所安。席间话题扯到香港股市正冲破6000点,市长突然问起这股票的作用,筹资性与市场性的关系,北京来的那几个学者面面相觑,支吾其词,张副市长把目光转向孙老师,孙老师到底是编过股票书的,一二三四简明扼要介绍其大概。有的读者看到这里,恐怕会说作者在胡编乱造,难道市长和学者连股票的作用也不清楚吗?的确如此,要知道那是90年呀!89风波刚过,股票姓资姓社的问题还没解决呢!左的思想使学者对此避之不及,唯恐沾了火星,那时理论界讨论的是通货膨胀、储蓄笼中虎、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没多少人去关心研究股票。哪象现在这么热门,连八十岁的老太婆都知道高抛低吸,连三年级小学生都知道股票可以筹集资金……。这餐饭孙老师吃得十分不自在,等酒宴一结束,马上跳起就溜出门,刚准备下楼,被一个人喊住,原来是张副市长的秘书,说:张市长请你明天下午到他办公室谈一谈股票。孙老师受宠若惊,连声应承。回到家,思前想后,思绪大发,针对当时深圳股市之状况写就一篇文章:“发展股票市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谈话的见面礼。

后面的故事就简单了,张副市长批转了这篇文章,又在市政府内参上发表。孙老师也开始有了一点名气,他写了一系列证券市场的文章,当然不是象那本书里一些空洞的理论。他也积极参与了深圳市一系列证券市场改革的方案研究和实施,如放开价格、取消涨停板限制、政府托市等等。孙老师的单位也在不断变化,先是调到市体改委、后是证管办,又是交易所,最后成为一家基金的老总。世事沧桑,如今孙老师谈吐之间已经有了几份狡黠和油滑,但读书人儒雅,执着的本份却没有变化。

98年,孙老师又接到通知,有北京的首长到深圳进行证券调研,召开一个有各方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孙老师有幸参加。这天他来到麒麟山庄1号楼,这回场面大了,有省委书记、省长、市长、副市长……,会议室坐满了70余人,各方人士却只有9人,孙老师尽管这些年走南闯北,见了不少世面,但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于是埋头规坐不敢多言。会议临近结束,只听见首长讲:“我要问问大家,股票市场是不是一些人赚了钱,而另一些人必然亏钱呢?……”众人皆纷纷点头。孙老师又实在忍不住,高声说:“不对,股票市场赚的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差价收入,一部分是分红收益。不能把股市投资中的赢亏理解为仅仅是投资者之间的利益转换,这容易使投资者忽视投资的目的……”,会议室突然沉寂下来,不知是在思考孙老师的话,还是在震惊孙老师的大胆。首长沉吟片刻又说:“那么,哪个方面的收益大呢?”“现阶段当然是差价收入大。”孙老师回答。“我说吧!股民主要还是看重二级市场的收益嘛!分红派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嘛……”首长哈哈大笑,似乎没有怪罪孙老师的意思,于是会议室一片嗡嗡之声,又活络起来。孙老师把头埋得低低的,再也没有抬起来。

散会之后,有一个工作人员找到孙老师,要他把发言和建议写成书面材料。孙老师回到家,拿起笔,半天写不出东西,想一想就把84年写的那本书寄去北京交差。

2000年到了,各大报刊都在纪念证券市场成立十周年。孙老师心潮起伏,回想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自己的成长和转行,颇有感慨,于是提笔写了一篇短文,记叙了三次与有关领导的对话和自己的感受,拟了个题目叫:证券市场马前卒。寄给有关报纸,可是不知怎的,报纸没有发表。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18)刘董秘:要为股票找大庄

题记:现代社会都提倡奉献,雷锋精神就是奉献精神。可惜我们许多上市公司只是索取,不讲奉献。它们钻尽门路上市的目的只是圈钱,至于给股民的回报,很多时候没有考虑,而且中间许多利益也落到个人,与企业无利。相信这种现象会随着股市的进一步规范而逐渐变化,但现阶段还是要“以存疑的态度看待企业各种现象”。fficeffice" />

刘秘是我认识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董秘中一个。他原来在机关工作,下海到企业搞董秘,于是都叫他刘秘。他眉清目秀,仪表堂堂,为人热情大方,开一手好车,身边不乏“红颜知己”,本来朋友就多,担任董秘工作后,交际愈发广阔,天天莺歌燕舞,日日觥筹交错。公司也有一笔资金交给他运作,盘就放在我这个证券部,于是与我也相熟了。

刘秘碰见我最常见的话题就是感叹、抱怨没有人来炒他公司的股票,这其实是所有上市公司的通病,一个良好的正常的公司的股价,如果被严重估低,当然会使公司的方方面面感到颜面难看,也会影响公司的业务拓展,因此都希望有庄家光顾自己的股票。刘秘也一直积极利用自己交际广、朋友多的条件去寻庄、找庄。期间也搞过两次小运作,小试牛刀有点收效。第一次是在96年初,时值年报公布期,那时时兴公司年报公布时只预报分红方案,俟股东大会才决定正式方案。这一年刘秘公司的效益般般,因此在预报时宣布不分红派息,股价自然应声下跌,但仅仅过了几星期,又突然宣布正式方案改为送一转增二,股价受消息刺激,又呼呼涨起来,这一跌一涨,知道消息内幕的人,可就赚了一把。第二次是刘秘公司要上一个重大项目,这个消息可不能轻易说出去,于是有人找上门要“有偿”求购信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100万“咨询”费成交,于是股价又波动一番,先是小报上频频散布市场传闻,一些不大不小的股评家有意无意透露“内幕”,股价于是也蠢蠢欲动,刘秘公司便在报纸上发表澄清公告,恐慌的人当然或斩仓或出货,但股价如同长江流水在曲曲折折之中反而蜿蜒向上,终于在股价的加速上行中,消息正式公布,这一天成交量大增,股价创出新高,K线图上却留下长长的上影线。内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短庄,炒一把已经跑掉了。

刘秘对这些小策划小运作实在不满足,他矢志要找一个大庄,这不,他的公司股票上市已三年了,马上内部职工股就要上市了,不找个大庄家,把自己的股票恶炒一番,怎么对得起公司的“乡亲父老”呢?所以这一阵刘秘特别忙,去上海、上北京、下海南、赴重庆,吃了无数饭,请了无数客,见了无数人。这天碰见我,一脸的疲惫,我说,庄找得怎么样嘛。他说,难难难,都是一些口头革命派,见一拨,谈一阵,谈得挺好,就是拿不出钱。我说,怪不得你公司的股价这一阵象打摆子,一会儿上,一会儿下,都是你找的一些散庄缘故呀。这天,刘秘很高兴地邀我去见一个人,是某著名券商北京公司的老总,姓李,见面寒喧之后,这个李总就开门见山,朗朗而言,你这个股票,我们做定了,你放心,我这个券商的实力你也应该知道,我准备用5个亿资金来做,做一个长庄。刘秘在一旁听得眼珠子发亮,我也浑身发热。接着他们双方转入合作细节,刘秘提出的要求是内部职工股400万能一次性以12元转让,李总则还价10.5元,双方争来论去,又转入操作的细节:信息的配合,资金的调度等等。我在一旁插不上嘴,突然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重大的交易会让我来旁听呢,我悄悄打开股票机,发现几天不注意,刘秘公司股票已连续涨了数日,价格也涨到9元多,而且上升趋势明显,现在有了这样重大消息作支撑,岂不是“涨”途无量,心中不禁激动起来,恨不得立即杀入买上几十万股。正在着迷之时,那位李总转过身对我说,你尽管跟庄,保证让你赚钱,你不要跟我抢筹码,抢庄,不然我把货都砸给你。我赶忙说,我们只买一点点,一点点,保证支持你们的“革命”行动。回家路上,刘秘兴奋不已,我也为他找到这样有气魄、有实力的庄家而高兴。第二天收市,我打电话找刘秘问情况,得知他又带两个股评人士去见李总,不知何意。不几天,报上发表了一位股评人士有关这只股票的投资价值报告,文章最后对其股价的预测是18元,也就是比现在的价格要高出一倍多,于是市场上又掀起一阵抢购之风。只是奇怪,这股价一到11.5元就掉下来,仿佛有无尽的沽盘,这那象有5亿资金支撑的股票呢?凭多年的盘口经验,我感觉不大对头,又打电话给刘秘,他的话含含糊糊不着边际,也讲不出所以然。不久,股价到底撑不住,一下子就跌下来,我看大势已去,只好恨恨斩仓出局。事过之后,静下心回想,头脑一清醒,也就知道这回是上当受骗了,这个李总拉大旗作虎皮,扬言做庄,其实已悄然进货,然后利用见一批批人之际广泛宣布,鼓动其他人来抬轿子,自己逢高派货。什么5亿元,什么长庄、大庄,什么买内部股,都是幌子,实际上也就是炒一把就走的过江龙。股票市场就是这样,充满了险恶和欺诈,一些机构、大户为了赚钱,可以施展种种手法来引诱人入局,迎合你的贪念、欲望、崇庄心理而请君入瓮。这以后好一段时间,一直没有见到刘秘,我知道他这次裁了大筋头,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损失,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是听他的消息而奋勇杀进去的,我想象得出他的狼狈:每天有无穷尽的电话,无数次的解释,无法说的事实,说不清的前因后果,一个人有时金钱上的损失可以忍受,但因误解而导致的名誉上的沾污却更叫人心痛。所以,有一句股市格言说:劝人买股票招人怨,刘秘此时此刻,体会必然更深。终于有一天,我碰见他,不小心又提及那个李总,他狠狠地说,他再到深圳来,我非叫人卸他一只胳膊……,我笑着问,还找庄吗?他怔怔地望着我,不言不语地摆摆手,那种无奈、急迫、不甘、愤懑之情仿佛都凝结在这摆手之间。

我知道刘秘找庄行动肯定在继续,而且会越来越紧迫,因为职工股上市日期已十分迫近。据说这次他公文包中放着一张1000万元的汇票,不是活动经费,不是资金证明,而是作为与庄家合作的筹码和诚意,意思是共同出资,同舟共济,共担风险。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新股在一天天发,股民也一天天增加,证券市场每天花样百出,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忙忙碌碌,为涨跌而奔波,有时真觉得烦燥和苦恼,看着一闪一闪的行情屏发呆,这么多股票买什么呢?炒什么呢?我突然发现,刘秘公司的股票不知什么时候已悄然起动,崭露头角,价格超越了12元,而且犹如黄河东去,有不回头之势。我拿起电话欲问问刘秘,想想又放下,我又拿起话筒准备通知下单买进,想想也放下。这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陷阱?我不知道。不买,赚不到钱,不买,也不会亏钱;不买不熟悉的股票,不买太熟悉的股票;问题股不玩,妖股不碰……,无数股市格言在我头脑中奔来闯去,我下不了决心。我于是每天看着,看着这股票慢悠悠地沿着45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19
)刘博士:刻意追求不如顺其自然

题记:一分努力不见得有一分收获,刻意强求不一定能得好成果。所以人生在世,有童年的欢乐,有青年、中年的辛劳,也有老年的安逸,不要去执意改变。炒股也是一样,要靠智慧、靠勤奋、靠悟性,也靠运气;有时操心太甚反而收益并不好,顺其自然,或许会做得更好一些。fficeffice" />

本星期一股市大跌,长长的阴线创造了四年以来最大的跌幅,收益化烟,资产缩水,美好的憧憬化为泡影,现实再一次印证,股市的辉煌许多时候都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纸上富贵而已。大跌之余,许多人会反省,为什么我没有能在高位上逃掉呢?回过头看看,其实已经有许多预兆:政策上的信号、图形警告、时间窗提示等等,现在明白过来,头脑清醒了,也已经迟了。其实没有什么奇怪和后悔的,股市就是后悔的场所,炒股就是后悔的过程。涨了要后悔,后悔没有买到更大的黑马,后悔没有卖到最高价,后悔没有多买一点。跌了自然更后悔,后悔自己没选好股,后悔听信了专家的话(或者是没有听专家的话),后悔自己太贪太执着。这最后的后悔倒是道出真缔,一切后悔不都是贪恋二字作怪吗?时至今日,你清醒你明白,但在大市活络、股价大涨之际,你会听得进吗!你会在意那政策的信号吗?那图形的变化吗?即使注意到了,你也可能有更多的理由去解释、去回避。行情很难把握,主要在于你的心态,你的私心和贪欲。不要期望你比股市高明,不要期望你能超越股市、超越指数、超越个股,不要期望你有过人之见,只要你能稍稍整理一下你的理念,持一颗平常之心,你就满不错了。在股市一天,不要言胜,不要称雄,也不要懊伤,有股市就会有涨跌,有涨跌就会有机会,不要刻意去追求顶和底,顺势而为,有时会更好一些。

下面讲一个刘博士逃顶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91年,那时内地对股票还不知所以,股票市场只限深圳一隅,时逢股市低迷,证券部门可罗雀,当时只有五只股票,称之为“五朵金花”,价格甚低。有两个股民,一个是经济学博士,姓刘,一个是律师,姓李,在同一单位工作。这二位倒是先知先觉,投资意识浓厚,在9月份最低迷时分别以3.1元买了 1000股宝安股票。不久俩人有出差任务,一个上东北,一个去西北。转眼10月国庆节已到,过完节,股市突然起动,股价节节攀升,证券部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与前时大相迥异。这时刘博士出差先回,一看宝安已涨至7元多,有一倍多收益,当然大喜过望。太太听说,也笑得合不拢嘴。兴奋之余,也有冷静,博士马上翻开书仔细研究道氏理论,又是画图,又是做表。那时波浪理论尚未传到中国,钱龙、建功软件也尚未进口,只能用手画图,一时座标纸洛阳纸贵,满城售罄。博士经过一夜苦战,终于从技术形态证明这只股票涨得差不多了,应该回调了,想一想涨了一倍,还能涨到哪里去?于是第二天8.5元顺利出手,5000元之利润落袋,夫妇俩的高兴劲无法说,当晚就上阳光酒店吃了一顿。第二天,股票果然应声下跌,博士刚刚得意,但见股价只回落到8.1元就再也跌不动了,反复盘整,上上下下,收市又回到8.5元。博士安慰自己,这是“下跌抵抗型”,终有一跌。但第三日股价却又重拾升势,经日攀升,博士心里象厨房里的调料瓶,酸甜苦辣都有,实在不好受。又过一天,股价居然升到10(那时,还没有涨停板),博士开始破口大骂,这简直没有道理,哪有这种升法,这是疯狂的投机嘛。骂归骂,股价又不慌不忙升到12元。博士这时着急了,他又拿着图表研究了半天,仿佛恍然大悟,看来我搞错了,这股价会涨到20元,赶快买回来。夫妇俩连夜商量。第二天直奔证券部,但见证券部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好容易挤到窗口填了单,出来一看,价填低了,没买到,第二天又起绝早,排队第三名,开盘一看,已涨到 15元,不管三七二十一填高5角,此时证券部闹哄哄的,夫妇一个看盘一个填单,慌乱之中,被挤散,太太好容易从人群中挤出来,掏手帕揩汗,却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手表,咦!这个老公,怎么把表放在我口袋里呀,却见博士也从人群中挤出,一脸高兴,连声说买到了买到了,“你怎么把手表放在我这里呀!”“没有呀,我的手表不是好好戴在手上吗!”哎呀!太太恍然,原来人群挤来挤去,有人把自己的手表错塞进她的口袋里,居然双方都未察觉,可见人群多拥挤。两人高兴回家不提。

再说那位李律师出差西北路途迢迢,回来时宝安股票已涨至14元多,哇,太高兴了,心中盘算着是卖还是不卖,跑来问我,你看是否可以卖了。我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只能打个比喻,比如说,你在深圳买衣服,你看中一件,标价300元,你讨价还价,结果200元买下,但是你走到隔壁一家,发现只卖180元,你又到另一家,一问可以还价到150元,你怎么样,你肯定生气,我说不要生气,你觉得这件衣服值多少?如果值300元,你买了就值。用这个道理,你的股票你觉得赚多少够了就抛掉,如果它再涨,你也不要后悔,那一部分本来就是不该你赚的。我这一番话说得律师连连点头,看来你这“买衣服理论”有道理。第二天,律师填单15元抛股,成交15.4元,收益一万多。不久,人民银行证券处宣布取消大户室,股价大跌,宝安股从15元跌至9元多。博士一脸苦丧,太太抱怨,你还是一个博士,又划又算,搞个鬼呀!现在亏了怎么办。博士说怪谁呢?只怪单位领导,为什么不派我到西北去出差,我晚几天回来,不就好了吗。

欢迎光临个人论坛股票投机艺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