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日本“抄底”华尔街归功“财团体制”

只有走近被称为“日本型社会主义”的财团体制,才能真切感受到其巨大的力量。2008年9月22日,日本市值最大的银行三菱东京(UFJ)宣布,将收购华尔街仅剩的两大投行之一——摩根士丹利20%的股权。同一天,日本市值最大的券商——野村控股宣布,在已申请破产保护的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亚洲资产的拍卖中胜出。

由此,日本金融机构“抄底”美国的大戏开始上演。众多来自中国的好事者也兴高采烈地欢呼:“中国的机会来了!”然而,日本人或许有抄底的实力,而没有雄厚财团做后盾的中国“抄底”美国却只能是死路一条。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连自身的产业安全尚且不能保护,“抄底”美国当然不过是黄粱一梦而已。

最近,看到一本新书,名字叫《三井帝国在行动》,作者白益民曾经在日本三井财团核心企业三井物产工作12年,对日本财团体制进行了潜心研究。经过缜密的调查和思考,他在《三井》一书中向国人展示了一幅三井为首的日本财团在中国各产业中布局的宏大画卷。中国的钢铁、能源、交通、电子、电信等产业,都是日本财团纵横驰骋的战场,其布局的细密和深刻令人咋舌。以综合商社、主办银行和制造企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日本财团,在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行布局,使整个产业协调统一地发展,避免某环节过分发达或者衰弱,以集团形式培育和控制产业链,将众多利益相关的非财团组织纳入财团的运行轨道,形成财团主导的利益共同体。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钢铁工业。除了高污染、高耗能的冶炼环节之外,大部分都控制在三井等日本财团企业的手中。从上游铁矿石开始,三井物产、商船三井等都与巴西淡水河谷结成了长期的战略同盟,操纵铁矿石供给和贸易;到钢铁制品的加工和物流,三井物产与宝钢合资的宝井系已经成长为国内业界的巨无霸;再到钢铁制品的下游使用环节,丰田汽车、东芝等三井财团成员企业早就等着分享钢铁大餐。

更糟糕的是,如果中国企业想打破这种利益结构,那么,迎接他们的不是原材料的疯狂涨价,就是无休止的贸易争端。加入WTO的中国,经常性地陷入“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的窘境。

如果说对传统产业的布局已经成为,那么日本财团近年来对新兴产业的布局,则更展现出其长远的眼光的惊人的胃口。

不久的将来,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全球三大支柱产业。而在纳米技术产业“产官学”一体的日本,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化程度都超越了美国和欧盟,而推动纳米产业的发展的核心企业则是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这两家综合商社。日本各大综合商社投资于国内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在全球市场收集信息,采购原材料和销售成品。不仅如此,它们还培养综合型人才,强化集团经营。

从明治维新至今,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在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的世界中,一方面团结日本全民的力量,另一方面整合世界各国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原料、技术和市场。这是日本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也就是日本国家的生存之道。

财团体制=血的教训二战后,日本变成一片废墟,但征服者美国人还是不肯放过日本人,在东洋列岛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征服战争:

首先,美国占领当局公布《禁止垄断法》,没收旧财阀的全部股份,将其交由美国人控制的“投资监理委员会”全权清理。接着,麦克阿瑟动用巨额“美援基金”投入日本的钢铁、电信、电力等支柱产业,以控制其经济命脉。最后,西屋电气、美孚石油和通用电气等产业大鳄大量收买日本大公司的股票,成为其大股东。短短四五年间,美国资本几乎独占了日本的工业、商业、交通和金融等各领域的控制权,日本彻底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民生持续恶化,仅失业人数就超过1300万人。

当时的《人民日报》一篇标题为“美国正把日本变为它的殖民地”的文章写道:“美国独占资本家陆续派遣了底特律银行家道奇、狄隆里德公司副经理德莱伯及华尔街御用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萧普等人赴日研究日本经济情况,积极活动对日投资事宜……美国独占资本深深地侵入了日本的大小企业,控制了日本独占资本,并通过这操纵日本的经济命脉。”随着财团的沦陷,日本彻底沦陷了。

幸运的是,朝鲜战争和美苏冷战让美国人自顾不暇,没能彻底推行摧毁日本经济的战略。以此为契机,日本的企业界积极寻求重建财团的各种可能。以受损相对较少的旧财阀主办银行为中心,联合原财阀系统各大企业的经理陆续组成经理会。三井、三菱和住友三家幸存的旧财阀开始慢慢恢复元气,富士、第一劝银和三和等新财团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在《三井》的作者白益民看来,财团重建就是日本战后复兴的实质。财团的复兴带动了经济的复兴,而经济的复兴则带动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复兴。尽管日本也经历了艰苦的重新崛起,以及“广场协议”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两次大的打击,但仍然坚持财团体制不动摇。近年来,吸取历次金融战败的经验教训,日本意识到在美国军事控制之下对抗美国并不现实,而美国也意识到不可能搞垮在坚固的财团体制保护下的日本经济,因此二者在经济领域越来越呈现出针对第三方的同盟倾向。

当今全球化已经占据主流话语权的时代,激烈的利益冲突和企业竞争,已经随着资本的流动遍布全球,中国作为国际资本博弈的热土,自然更是如此。然而,作为一个经济主权独立的国家,对中国产业安全负责的只能是中国的企业,它们是在为自己而战。

在《三井》一书中,作者白益民把最后一章定名为“财团就是力量”。在他看来,一个大国的崛起,首先必须是一个个本土企业的真正崛起,在全球化竞争下的中国企业如何崛起,日本财团战后60年的经历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范例。

纵观美日争霸的实质是后发国家与先进国家的较量,大国崛起也许可以通过和平崛起的方式,但是不通过激烈的竞争,后发国家的崛起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者另一个大国的衰落,先进国家不会允许被后发国家超越。或许,对于渴望复兴与强盛的中国来说,被称作“日本型社会主义”的财团体制,是又一个希望所在。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