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陆续公布的较好的2003年年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股近期市场走势并不令人满意,业绩与市场走势的背离,自然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面对银行股近期疲软的走势,人行上海分行调查统计处研究员顾铭德却显得信心十足:“业绩优良的银行股其实是属‘龙’的,近期它们潜龙在渊的原因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见光死’,银行股可以中长线看好,这点毫无疑问。”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有限
种种迹象表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出台《新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上对上调利率等政策的担忧,是导致银行股表现落后于大盘并在近期持续下跌的主要外部因素。
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外部因素对上市银行的不利影响实际上十分有限。
第一,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对收缩银行信贷、减少货币供应起到了明显作用。但是因为上市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普遍超过6%,有较多的超额准备,因此该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上市银行影响有限,而央行随后的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上市银行资金运用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二,央行在2003年2月提出房地产信贷政策应"软着陆",去年6月又出台《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市场认为这将直接影响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的质量和贷款规模的增长。但分析上市银行最新公布的年报可以发现,实际上2003年上市银行在房地产信贷上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增长,其中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房地产信贷所占贷款的比例反而较上年有所下降(见图1)。
而从贷款绝对值的增长来看,2003年上市银行发放贷款增长最快的行业也不是房地产行业。而且招商等三家上市银行行业贷款增长排序也明显不同。
第三,2004年3月,银监会发布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但专家指出,上市银行完全能够通过大规模融资来消除新办法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可转债可以计入附属资本、银行可发行金融次级债并计入附属资本等新办法的出台,使上市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方式更为灵活。
有研究机构通过对上市银行已经公布的新融资计划进行测算发现,如果按计划融资后,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将大大超过法定标准,从而重新具备了继续大规模扩张的能力(见图2)。
第四,目前政府对国内已显过热的投资增长进行宏观调控的态度十分明确,外界普遍预期存在利息上调的可能。就此市场开始担忧利息上调会增加上市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并最终影响到上市银行的利润增长。
利息是否上调完全是政府的决策结果,难以做出准确预测,而仅从利息上调本身来看,由于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存贷差,只要存贷差没有变,商业银行的利润就不会因利息上调受到影响。
从1996年第一次下调利率来分析(见附表),利率的调整与存贷差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有分析认为,从目前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正处攻坚阶段,急需保证经营和利润稳定的实际情况看,只上调存款利率,不上调贷款利率,从而缩小存贷差的货币政策几乎不可能出台。因此如果上调利率,更大可能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同时上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