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劳伦斯·芬克:华尔街债券教父的传奇生涯

不少人将名播天下的美国企业黑石看成是一家投资公司,其实不然。在华尔街,同样以黑石命名的金融公司有两家:史蒂夫·施瓦茨曼领军的黑石集团(Black Stone)和劳伦斯·芬克掌舵的黑石公司(Black Rock)。前者是高居世界王者位置的私募基金公司,后者则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资产管理企业。

将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型投资公司打造成名扬天下的金融巨头,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债券销售员成长为华尔街津津乐道的“债券教父”,全球最大的上市资产管理公司——美国黑石公司(为与黑石集团区分,以下使用黑石公司的中文名称贝莱德)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Laurence D. Fink)不仅以其超人的投资天赋和智慧建筑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金融帝国,更用其创业与守成的饱满素材丰富和影响着国际金融投资的价值理念。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芬克在走出大学校门后经一位教授的推荐进入了第一波士顿银行,干起了当时许多人并不愿意干的房地产抵押债券交易员行当。迅速调整好心态并适应工作环境似乎成为了芬克当时的唯一选择。当时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刚刚诞生,经营市场非常狭小,但许多保险公司和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都试图减少手中持有的抵押债权。看准了机会的芬克大胆向公司请缨,组织了一支特别团队定向研究和开发市场。

一个星期之后,由芬克团队发明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凭证(CMO)业务面世,这种将债券的本金与利息拆解后重组,形成更多样化、流动性更佳的债券商品,刚好契合了当时退休基金经理人的投资需要,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发展成为美国房贷债券市场的主流商品。而当时芬克服务的第一波士顿银行也因为此项业务的开拓,有了近百万美元的进账,当时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崭露头角的芬克得到了上司的极大赏识,进入第一波士顿银行的第二年,芬克就被调到了固定收益证券部门,负责当时非常新兴的分期贷款抵押债券(MBS)。而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芬克就把这个产品变成了第一波士顿银行的拳头产品,并为公司创造了460万美元的盈收,其中有一个季度竟创造了130万美元的盈利记录。一时间,芬克成了第一波士顿银行的超级赚钱机器,并被破例提升成为第一波士顿银行历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当时他只有28岁。

现年54岁的芬克每每提到自己人生中这段经历时总是引以为傲。正是有了CMO的发明和MBS的推动,今日美国房地产抵押债券市场的规模膨胀到了6万亿美元,是美国公债市场的一倍半,如今不但为全美最大宗的债券商品,交易标的更从美国、欧洲的抵押债券,一路向亚洲延伸。这种繁荣的市场结果中无疑凝结着芬克的创造性贡献。当然,更令芬克自豪的是,自己后来挂帅的的贝莱德更是在房地产抵押债券市场中一路高歌,创下年平均获利增长21.5%的大好收成。

作为一种特殊奖励,第一波士顿银行除了为芬克留出合伙人的位置之外,公司董事会还给芬克放了一段长假,但天有不测风云,还没等到芬克的快乐旅行结束,命运女神就跟他开了一个几乎让他致命的玩笑。1986年,芬克领导的债券部门在一桩高风险交易中压上大注,但由于受美国政府金融政策全面收缩的影响,结果惨赔100万美元。一夜间,资本市场上的小金童失去了头上的耀眼光环,第一波士顿银行也很快对芬克作出了解职的决定。

(之一)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转战黑石集团:创立独特个性

纽约曼哈顿区知名意大利圣-皮埃特罗餐馆的靠窗圆桌上,放着一张立牌:“保留给劳伦斯·芬克先生”。每位餐厅侍者都知道,这是贝莱德总裁兼执行长芬克最爱的位子。

19年前就是在这个位置上,第一次走进圣-皮埃特罗的芬克疲惫不堪的神态引起了服务生们的特别注意,一位侍者有意将芬克安排在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上。当芬克近乎无神的眼光瞟向对面墙上一张招聘广告时,当时的感觉不亚于一个在沙漠中的无助旅行者看到了一片绿洲那样兴奋。第二天,芬克敲开了华尔街著名的风险投资商黑石集团(Back Stone)的大门。当时的黑石集团成立不到两年,是一家注册资本仅40万美元的小型并购公司。

来到黑石集团的第二年,芬克凭借着自己在债券行业浸淫多年的独到眼光向公司提出了成立金融管理公司的建议,并在得到同意后迅速策划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芬克也被任命为新公司的董事长。五年之后,金融管理公司正式从黑石集团分离,芬克带着8位合伙人开始单干。关于芬克从黑石集团最终脱离的原因,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种版本,即芬克和其他8位合伙人不喜欢黑石集团对他们的业务说三道四,芬克一再强调金融管理公司的董事会完全独立运作。

不过,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事实证明了芬克当时抉择的正确性。自独立运营至今,贝莱德已经连续18年保持惊人的增长。贝莱德从最初的8位创始人发展到一家拥有1500多名员工、管理资产1.23万亿美元的超级资产管理公司。而在35岁时,芬克就被《华尔街日报》选为“商界明日之星”。

无论是在华尔街还是在贝莱德内部,芬克的睿智和勤勉被传为美谈。华尔街的同行认为他拥有最敏锐的头脑。美林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尼尔如此描述他:“他的眼睛中闪现着灵光,思维敏捷,富有天赋。虽然这种天赋不同于音乐家马友友,但他能洞悉任何资本市场上的奇异现象。”不过,每每听到这些好听的话,芬克总是扑哧一笑,因为他不相信自己长着与别人不一样的脑袋,而对于自己的踏实和勤奋,芬克则毫不谦虚地笑纳。

在贝莱德内部,员工们被鼓励穿着商业休闲装,但芬克仍然每天习惯系着领带工作,他说这样能够随时以严整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华尔街日报》记者苏珊普莲据此写道:“通过和这些客户的紧密联系,芬克成为华尔街的幕后推手之一。也无意中构成了华尔街‘权力午餐’风景线的一角。”样板行为和领袖魅力使芬克成为了金融精英追求的对象。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彼得·费希尔离职后自动投到贝莱德门下并出任贝莱德在亚洲市场的负责人,所有贝莱德初创期的合伙人至今无一人要求撤资脱离,贝莱德的人员流动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其实,芬克的摄人魅力远不只表现在员工面前的言谈举止,而让他最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在华尔街非常顺畅与和谐的人脉关系。当全球顶级猎头公司——史宾沙管理顾问公司总裁托马斯·内夫为摩根士丹利四处寻找新的CEO并亲自致电芬克让他考虑出任时,芬克不仅委婉谢绝,而且还为前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麦晋桁(John Mack)能够返回原职频繁地穿针引线,并最终促成了麦氏的光复。

周旋于纽交所、摩根士丹利、美林这样的超重量级选手之中的芬克,游刃有余,买进抛出,不断地为贝莱德带回巨大的收益。

(之二)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独门秘技:投资零风险

从职场生涯的第一次跌倒到纵身爬起,芬克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仿佛是财富之神给予了他太多的宠爱和机缘。“贝莱德之所以创立,就是因为那次失败,刺激我去彻底了解、研究和认真对待投资风险。”芬克表示。

在债券投资市场中,谁都知道赚钱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靠揣测利率的走向,不可避免的是,这种与不确定性博弈的做法将使公司成为最终的失败者。另一种就是深挖市场相关联的每个细节并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贝莱德要做的就是避免做第一种投资者,且要超越第二种投资行为,这就不得不借助计算机的伟大力量。

而今天,在芬克大手笔的研发投入支持下,贝莱德的投资分析软件已经远远胜于市场几乎所有其他的竞争对手,而藉此对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更令同行们望尘莫及。

与许多投资经营者在眼花缭乱的利益诱惑面前容易丧失理智与迷失方向完全不同,芬克对于市场产生出的任何投资项目或者公司的每一笔投资业务都能时刻保持着超常的冷静和精准的分析,即使一笔投资再有大钱可赚但却存在未来风险,芬克也会毫不吝啬地从公司的投资清单中剔除掉,华尔街分析师们将这种做派概括为“芬克不贪法则”。

事实也确实如此。贝莱德旗下的组合基金,曾经投资于操作天然气与能源的亚玛伦对冲基金,因为这家公司自称是年赚12%的多重策略基金,同时兼顾利润与风险的平衡,并且平均年度绩效却可高达50%以上。一般投资人对此无不喜出望外,甚至加码;但芬克却提前将这家基金从投资组合中剔除。因为芬克经过分析后发现,虽然亚玛伦自我标榜的是多重策略基金,实际上却是月赚8%的高杠杆能源基金。

5个月前,亚玛伦基金突然宣布基金净值重挫65%,惨赔近60亿美元,因而宣告清算解散,华尔街知名券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均遭波及,而贝莱德因为芬克对投资风险的明辨却毫发无伤。

建筑在严格风险防范和控制基础之上的贝莱德投资组合不仅在过去18年中创造了年均收益23%的市场业绩,而且也让贝莱德本身成为投资者竞相追逐的对象。根据彭博财经的统计数据,自1999年10月贝莱德IPO以来,其股价如今已经上涨10倍,年收益率高达45.3%。

《财富》杂志据此给出了十分罕见的高度评价:“它恐怕是华尔街过去10年中最大的成功”。

(之三)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