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沃尔沃婚姻谏言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全面爆发,资 本市场剧烈动荡,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也纷纷陷入困境。汽车产业所受冲击尤为惨烈,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债务重压下寻求破产保护,即使势头最猛的丰田汽车也从盈利转入亏损。在各国政府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政策作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表态之下,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首恶”,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也一下变得灰暗起来。
对于各大汽车厂商来说,另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应该是汽车主体消费市场的变化。2009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单体汽车消费市场,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个领先优势会迅速拉大。中国市场的表现会决定汽车巨头们的升降沉浮。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企业有了以较低价格将那些世界知名品牌揽入囊中的机会,像原来没有汽车生产经验的四川腾中收购悍马品牌,而一直在中国生产低端汽车品牌的吉利汽车集团竟然也问鼎起世界豪华车品牌沃尔沃。不过质疑声也随之而起。有价值的东西外国人会给我们吗?跨国汽车巨头都管理亏损的企业我们凭什么能够盈利?文化的冲突、高昂的福利、强大的工会以及技术转移上受到的限制,这些问题都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大麻烦,吉利如何解决?并购沃尔沃,这一看起来力量悬殊的婚姻,究竟有多少成功的把握,吉利的底气来自何方?
只有在中国市场才能咸鱼翻身
很显然,如果沃尔沃从福特转入吉利手中,突出的好处是有机会更好地利用中国这个最大的潜在市场。
沃尔沃是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创立于1927年,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独步天下,号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可以说在汽车技术的积累和研发实力上并不输于任何一个知名品牌,但从1999年以60多亿美元委身于福特,到现在再次面临出售,沃尔沃其实始终在寻找一个能把先进的技术和设计变现的大市场。
在现有的欧美两大汽车主流市场上,沃尔沃尽管以优秀的内在品质占有一席之地,却终究无法成为主导品牌,市场规模出不来,庞大的研发投入就无法实现良性循环。可以说,找到一个欣赏自己的大市场,对沃尔沃来说是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资源。
在中国市场上,沃尔沃同样是一个后来者,宝马、奔驰、奥迪等作为高端汽车品牌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但这毕竟是一个仍然在高速成长的市场,就像即使曾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桑塔纳无法阻挡后来者的进攻一样,沃尔沃以及其他的后来者至少还有竞争的机会。某种意义上,也只有中国市场仍然给沃尔沃保留着咸鱼翻身的可能。
市场,是沃尔沃最需要的,其他的问题都应该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解决的办法。
要尊严更要实惠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吉利而不是其他的中国企业呢?尤其是沃尔沃在中国已经有合资企业。
了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的人都知道,汽车作为工业时代的代表产业,政府的产业规划一直希望把它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之中,从开始的“三大三小”,到后来的扶大压小,可以说汽车产业不断被规划着。但现实的发展却是,这一产业一直游离于规划之外,既不像一些轻工产业属于完全的市场竞争状态,但也不像电信、能源产业那样处于国家垄断状态。
吉利汽车就是在产业规划的夹缝和市场普遍的怀疑之中逐渐站稳脚跟的。尽管它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在一些人看来有点上不了台面,但正是这种泼皮劲儿,让它在一众正规厂商的压制下迸发出顽强的生命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某种意义上,国内几大汽车厂的发展只能说是汽车巨头的产业思维在中国的延续,但是对于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同样受到挤压的沃尔沃来说,其实在遭遇上和吉利是同病相怜的。只不过在挤压之下,沃尔沃仍然坚守着技术的尊严,而吉利也发展出了一种顽强的草根生命力。
从表面的产品定位上看,两个企业似乎有天壤之别,一个高贵,一个平民化,但从本质上看它们是相通的——有机会以中国市场为媒,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当大家怀疑沃尔沃在奔驰、宝马、奥迪等先入品牌的夹缝中如何生存的时候,在笔者看来,通过和吉利的结合,沃尔沃完全可以摆脱豪门的枷锁,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嫁给福特,名义上好听,但转与吉利,沃尔沃则可以获得真正的尊重,因为吉利更需要沃尔沃。
吉利和沃尔沃之间有更大的互补性。因为吉利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和形象,而沃尔沃最需要的就是市场。在福特名下,沃尔沃只是众多品牌之一;在吉利旗下,沃尔沃则可以母仪天下,更好地在技术和设计上发挥主导作用。
福特给沃尔沃的是日渐萎缩和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吉利则可以带着沃尔沃走向日渐扩大的中国市场。所以,从福特转投吉利,沃尔沃也许会从心理上不好受,但是从实惠的角度,则无疑是沃尔沃的新生。
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
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日渐密集,但也遭遇了一系列问题,被议论最多的就是文化融合问题。比如,中国人为了工作可以拼命工作,欧洲人却把工作和休息分得很清,不愿意为工作牺牲个人生活。另外,就是解聘员工会面临高昂的补贴费用,甚至有开除不起的说法。比如,TCL在并购汤姆逊、联想在并购IBM PCD业务之后,都因为员工工资和管理费用的高昂,导致亏损。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误解,TCL和联想海外亏损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管理问题,不如说是产业问题,TCL和联想在并购之后对业绩影响更大的是产业变局,在产业变局的压力下,所谓的员工工资、管理费用和解聘员工费用才显得突出。
和电子信息产业不同,汽车产业虽然由于能源环境的压力,也处于变革之中,但是和电子信息产业相比,变化的速度要缓慢得多,原有的技术积累不会像信息产业那样很快失效,而是具有相对的稳固性。在这样的产业节奏下,作出管理调整要相对从容一些。
当然,上面的分析都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待并购所带来的优势而言,现实的情况是,沃尔沃高达一百多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却背负着上十亿美元的亏损。而吉利尽管经营状况不错,现在每年的盈利也只有几亿人民币。从规模上,这更像是一出“蛇吞象”的并购,战略上的优势难以掩盖短期的不适应,预计中的中国大市场潜力和技术上的互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竞争力,所以,要让这一看起来不般配的婚姻能够走向圆满,吉利可能有必要在财务上作出更充分的安排,甚至做好一定时期内亏损的准备。面向未来不急不躁,走过沼泽才能终有所成。(秦合舫)
源自8年前的野心
在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即将收官之际,李书福及其核心团队逐渐走到台前,这一跨国汽车收购的种种细枝末节也开始浮出水面。
也许在2001年,当李书福高调预言美国汽车三大公司10年内将倒闭时,人们都认为这个来自浙江的草莽商人疯了。但当2009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相继进入破产保护或待价而沽的窘境后,人们开始侧目一个“汽车新人”的独特洞察力。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李书福早在2002年底就预判福特可能会出现问题,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觊觎沃尔沃这块“肥肉”。那时,吉利集团的业务发展刚步入正轨。
在两年前的底特律车展期间,李书福就到福特公司和沃尔沃瑞典总部进行了考察。在他的观念里,收购一家世界级汽车品牌是中国民营车企在世界汽车版图中谋取一席之地的捷径。因此当福特发出出售沃尔沃的情况说明时,吉利在竞争对手仓促上阵的情况下迅速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最终打动了福特。
沃尔沃中国工厂落户嘉定几成定局
据了解,吉利收购VOLVO最后一笔注册资金10亿元从嘉定国资打出。吉利申报给国家发改委的两个项目——吉利收购沃尔沃和沃尔沃中国工厂选址,有望在7月份获得发改委正式审批。这意味着沃尔沃中国工厂落户上海嘉定几成定局。
吉利汽车集团总裁李书福日前莅临上海嘉定,为敦促10亿元嘉定国资注册资本到位,与嘉定工业开发区分管领导和项目组进行协商。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项目公司——上海吉利兆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注册资金81亿元。应国家发改委要求,需等全部注册资金到位后,才有可能对该项目进行审批。此前,其最大股东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71亿元注册资本金已到位。
大庆国资为吉利提供近半收购资金
伴随着欧盟委员会声明,吉利汽车海外收购助力者彻底浮出水面。欧盟委员会称,黑龙江大庆国资联手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公司。吉利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尹大庆表示,吉利汽车共筹集了27亿美元。其中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耗资约18亿美金,其余为后续运营的流动资金。27亿美元有来自美国、欧洲、香港等海外市场,另一半来自于内地。据了解,黑龙江省大庆市国资委旗下的融资平台,为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提供了7亿美元至8亿美元的收购资金。
尽管大庆国资提供了资金,吉利汽车高层表示,资金来源并不能代表未来沃尔沃轿车国产落户地。吉利汽车仍在选择合适的地点落户,但前提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国产计划。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还需数关审查
日前,欧盟委员会决定,批准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大庆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这意味着吉利在和福特达成收购沃尔沃协议三个月后,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进展。不过业内专家称,吉利要想在预定时间内顺利迎娶沃尔沃,未来仍需跨越数道坎。
尽管吉利顺利通过了欧盟委员会的反垄断审批,但根据欧盟并购控制法规,吉利仍需要接受其他法规和机构的审查,甚至是“突然袭击”。
据介绍欧盟关于企业并购的法规涉及很多内容,还有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等其他法律法规。目前,吉利已经完成了反垄断法的审查,但对于“大庆国资委”的身份,可能会引起欧盟的担忧,随后有可能被欧盟要求完成“国家安全”方面的审查;此后还有“禁止国家补贴”等一系列的审查在等着吉利。
根据欧盟的审查程序,吉利在此次并购中,除了要完成并购法规要求的各项审查外,还有可能需要完成知识产权等其他方面的审查。这些审查一般由欧盟委员会下属机构,或者成员国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一旦提出,吉利同样需要全力应对。
在过了上述欧盟审查的关卡后,吉利将迎来中美双方监管部门的大考。全都顺利通过后,吉利才能真正“抱得美人归”。
除了审查外,有关收购的后续资金是否充足也将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有银行投资分析师介绍,吉利承诺在2011年底完成中国工厂的建造。如果与福特交接顺利,应该能在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完全接手沃尔沃。事实上,目前留给吉利的时间也就仅15个月,吉利既要完成国内工厂的选址、建设,还要从沃尔沃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时间相当紧迫。因此,后续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尤为关键。
吉利披露的信息显示,在并购沃尔沃的27亿美元中,18亿美元用来收购,后续运营资金9亿美元,这些钱有一半来自海外,另一半则来自国内。
在来自海外部分的13亿美元中,中国银行浙江分行与伦敦分行牵头组成的财团承诺为李书福提供五年期贷款,金额近10亿美元。福特本身为这次收购提供了2亿美元的卖方信贷。此外,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提供了部分低息贷款担保。国内部分资金的51%来自于吉利,大约90亿人民币。
此前3月份吉利正式签署并购协议时,注册资金已经增至71亿元。这其中,吉利自有资金41亿元,由大庆国资委通过吉利股权质押方式注入的资金为30亿元。这基本印证了吉利高层有关“国内部分51%来自吉利”的说法,同时与上述总额相比较也表明,吉利目前尚有部分资金缺口。
不过,这一缺口对吉利来说也不是太多的问题,吉利在国内有8个厂,分属多个地方政府,多数是以项目换资金滚动发展起来的。而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获取项目运营资金,正是李书福善用的方式。因此,吉利若以同样的方式捆绑地方政府,那么资金缺口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同时,建厂落脚城市的选择也有很多,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都有实力的竞争者,以这些城市的实力,还能为吉利提供20亿元左右的低息贷款。因此吉利的收购基本不差钱。现已有消息称,吉利沃尔沃将落户上海嘉定和大庆。
上述分析师还表示,从短期来看,吉利的这种融资策略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出色,将减轻吉利在资金上的压力;但若在国内经营不善,就会使资金问题恶化。另外,项目换资金的方式未必能得到沃尔沃方面的认可,尤其是工会,如果他们觉得不保险,可能会给并购带来麻烦。
吉利收购沃尔沃7大疑问
吉利收购沃尔沃。在我们用最热烈的鲜花和掌声为之祝贺的时候,也需要为吉利冷静地参谋下吉利治理沃尔沃面临的各项问题。
疑问1 沃尔沃不是有钱就能买得来的。
点评:没错。沃尔沃也不是没钱就买不到的。不过,在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国内发展状况一般的情况下还大举借债去收购一个没落的豪华车品牌,不仅显得过于虚荣,而且会让自身的发展增加资金风险。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虽然发展缓慢、但很稳健的吉利,而不是一个爱慕虚荣、借钱买“富豪”当的吉利。
疑问2 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也不生产吉利。未来吉利汽车与沃尔沃轿车是兄弟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父子之间的关系。
点评:从父子关系到兄弟关系,吉利对沃尔沃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其背后显现的是吉利对沃尔沃的从照顾、抚养到平等、扶持的变化。问题是,对吉利来说,李书福是个“穷爸爸”,沃尔沃却是个“富儿子”。“穷爸爸”的拼搏奋斗造就了吉利的草根形象,而“富儿子”的长期奢靡能否适应这种草根的生活方式?
疑问3 并购沃尔沃,不能光考虑“输血”,我们要形成“造血”功能,总是“输血”是没有前途的。把沃尔沃拿来马上要赚钱,而不是要“输血”。
点评:商业收购不能没有功利性,当然也不能太功利。吉利希望沃尔沃马上要赚钱,就如娶了媳妇马上让其生娃一样是不可能的。但严峻的现实是,一个失血过度的老弱病残孕者,让沃尔沃马上就赚钱显然操之过急。
疑问4 所谓的文化冲突也好,工会难缠也好,还是扭亏为盈,最终归结到底,就是一个问题:怎么样推动这个企业更好地发展。发展起来了,什么事都解决了。
点评:发展就是硬道理,其它都可以掩盖。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高速发展都证明了这个道理是“杀鸡取卵”式的只考虑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经济发展永远只代表着表面的繁荣,而隐藏在其后的研发、管理、员工利益等社会问题、健康问题、环保问题等才是最关键的。用发展来掩盖内部矛盾,有点不妥。
疑问5 解决文化冲突要有方法,如何通过一种科学的适应于吉利与沃尔沃之间的两个企业实际情况的这种组织架构的设计、沟通方式的设计,通过吉利并购澳大利亚的DSI公司的经验,以及参与英国锰铜公司发展的经验,完全和沃尔沃之间进行讨论,寻找出一种好的管理方法。
点评:吉利收购锰铜至今仍在亏损,收购DSI后的自动变速器技术至今未能应用到国内车型上,何来经验?而且,小型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商的整合经验,并不一定适合整合沃尔沃这个大型汽车制造商的经验。所以,照搬或借鉴,目前讨论成功还为时尚早。
疑问6 包括和长安的合作,我们收购的是100%的沃尔沃轿车公司的股权,现在沃尔沃所有的和它的供应商、经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合同,我们都是尊重的。
点评:作为沃尔沃的代工工厂,长安想必会感谢吉利的尊重。但问题是,商场如战场,吉利已经和沃尔沃称兄道弟了,作为沃尔沃目前的中国奶爸,吉利似乎没必要和长安再称兄道弟了吧?再说了,沃尔沃的好车型都被长安拿走了,吉利卧榻之侧,怎能再容他人酣睡?
疑问7 沃尔沃就像一只老虎,现在在福特的照顾下就像在动物园里面享受着食物,接下去我们要把动物园拆掉,我们要让沃尔沃重新回归到往日的扑捉食物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去,回到深山老林里面去恢复野性,恢复它过去的竞争力。
点评:李书福不是沈阳动物园的馆长,所以不会让11只老虎轮番饿死。这一次吉利放虎归山,但圈养了11年的沃尔沃猛虎早已失去了野外觅食的能力,想要短期恢复,显然有点困难。再者,完全解放的沃尔沃也不能保证成功。迈巴赫、阿斯顿马丁等被收购后依然是被放养的老虎,但如今等待它们的依然是回笼圈养。
吉利汽车野蛮生长路径
吉利控股集团员工眼中,老板李书福是一个难以捉摸、有点沉默寡言的人。即使在最近半年多忙于收购瑞典豪华轿车企业沃尔沃这一堪称“伟大”的事件中,李书福仍然像过去那样,偶尔抽出时间跑到车间来满脸严肃地找茬、挑刺。
令许多吉利员工不解的是,这位身价几十亿的人,只坐吉利汽车——金刚、远景、帝豪都是他的专车。吃饭两菜一汤,穿着有点“土”,大多数衣服是吉利批量定做,绣着吉利标识。
但这并不妨碍李书福成为吉利汽车的精神领袖。“书福点子很多,做事很执著,对商业、对经济有敏锐的嗅觉和判断力。而且怀有梦想。他提出‘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让老百姓都开上买得起的好车’。外界都觉得是一个噱头,但书福自己真是这么想的,也一直在为此努力。”曾任吉利CEO、现任百大集团董事长的徐刚说。
现年46岁的李书福个性鲜明、长着一张娃娃脸,是充满喜感的“草根”富豪。因为其执著,12年来,他那些屡遭质疑和嘲笑的想法,最后往往变成现实。
“准生证”玄机
“拿不到‘准生证’时书福压力很大,好几次夜里我都听到他在哭泣。但是第二天他又会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员工面前,并继续到处奔走求助。”吉利集团一位元老级人物回忆道。
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书福得知四川德阳有个隶属于监狱的汽车厂有意转让合作。他迅速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购买其股权的方式,最终曲线进入汽车制造业。他购得的工厂只有生产两厢微型车资格,并无生产轿车的资格。
李书福还“违规”地把新厂址建在浙江台州的临海,异地造车。这种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做法,让他当时备受冷遇。
1998年第一辆汽车吉利“豪情”下线,李书福遍发请柬,摆下100桌酒席。但是多数客人并未到场,他邀请的相关领导个个退避三舍。
早期有据可查的政府支持者中,有浙江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叶荣宝。她希望浙江能有自己的汽车整车制造业。
接下来的1999年和2000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先后两次专程视察吉利汽车,明确表态支持其造车努力;2000年8月,李书福还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接见。但到此时为止,吉利始终未拿到轿车生产许可证。吉利在宁波建造新的汽车工厂时,仍然以“生产摩托车”为幌子。
接近吉利的业内人士认为,在吉利发展过程中,浙江省一直不曾对吉利有过太多关注。原因是浙江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论及规模,当时的吉利在浙江企业里排名并不靠前。吉利在宁波建厂的土地,是高价转让获得的,政府没有给予优惠政策。
在没有许可证的日子里,李书福花费大量精力,频频穿行在北京和浙江之间,成了国家相关部委和浙江省相关厅局不请而至的常客。但他不是被婉言拒绝,就是被当做“疯子”请出门外。他“汽车疯子”的雅号也由此而来。他后来坦陈,在此期间,他花掉的“公关”费用数千万,但毫无成果。
后来李书福发现了舆论的力量。在中国加入WTO前夕,大众对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冲击的担忧时时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话题。李书福把自己包装为一个无须借助政府财力支持、愿意独力承担产业探索失败代价的民族工业捍卫者。加之他透着十足的草根气息,说出的言论经常令媒体耳目一新。
那时他游走在各个媒体,不惜冒雨前行并耐心等待;他曾高喊:“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赢得广泛同情。包括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陈祖涛为代表的一批老专家,开始在各种场合呼吁“要让民营企业跟外资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前夕,吉利汽车出现在前国家经贸委第六批汽车产品《公告》(下称“汽车业目录”)上,结束了其没有“准生证”的生涯。一位吉利元老级人物回忆,吉利轿车登上“汽车业目录”的那天晚上,李书福和众多员工、高管彻夜狂欢,喝了很多酒。
吉利“挤”进“汽车业目录”的时间非常及时。根据加入WTO相关协议,中国汽车制造业获得了六年的保护期,如果吉利再拿不到“准生证”,就将错失随后到来的高速发展期。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一些知名企业如新疆德隆集团、广东美的集团、宁波奥克斯集团、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集团、深圳比亚迪公司、重庆宗申集团、浙江众泰控股集团、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等都先后高调宣布造车计划,全国各地躁动不安进军汽车制造业的民企为数众多,仅浙江省,就有包括李书福的两个同胞兄弟在内的近40家民企都先后组建了汽车制造厂。
在浙江省,曾被认为最有可能在汽车制造领域有所作为的人物是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这位素有“商界不倒翁”之称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做造车梦据说已有20余年。
但随后几年的犹豫不决,让鲁冠球错失了进入整车制造业的最好时机。不无遗憾的鲁冠球,最近的动向是有意从新能源汽车领域切入整车制造业。
两次转型阵痛
最初萌生造车冲动时,李书福一心盘算的是造高端车。几个月后,他发现低端车市场空间巨大。李书福于是四处宣讲:“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像卖白菜那样卖汽车”。与此同时,在他的小作坊里,铁榔头、铁锤子外加胶水、糨糊,鼓捣出来的都是4万元之下的汽车。
这种粗糙低劣却相当便宜的产品,让吉利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意外立足。但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对外,其品质遭遇质疑;对内管理混乱、资金短缺等软肋逐渐显露。
这时,徐刚进入了李书福的视线。徐刚是李书福的老乡,时任浙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地税局总会计师,有着20多年的从政经历。李书福“三顾茅庐”邀请徐刚,不仅让出总裁一职,还让出了自己的办公室。
2002年4月,徐刚加盟吉利,帮助李书福改善政商关系、梳理企业、拓展融资环境。
李书福进入汽车行业时,自有资金只有1亿多元,加上几位兄弟的钱,所能投入的最多不过四五亿元。李书福用一种变相民间集资的方式,拉进更多投资者一起打造“造车梦”。
他说服了一些老板朋友和他一起投资,李书福做整车,其他人各自投资建厂,为吉利生产零配件。
当时的吉利集团大大小小股东数十人,包括一些老板,也包括李书福的哥哥、弟弟们。李书福当时虽然是大股东,其股权却不足50%。
徐刚首先重点进行战略清晰化、人才调整、股权梳理、产品品牌结构调整等工作。很多李书福不方便做的事情,都让徐刚出面去做,尤其在复杂且充满火药味的股权梳理问题上。
这场股权梳理颇像一场战争。在李书福、徐刚及一位叫郑韶辉的经理的主导之下,吉利集团引进了1000多名中层人员,更换了三分之二的高层。与此同时,多达90%的老员工和几乎全部李氏血亲被清出了吉利。吉利集团实现了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嬗变。
但在吉利转型关键时期充当变革主要操刀者的徐刚和郑韶辉等人,后来也先后黯然出局。
李书福骨子里有一种执著和信念,也形成了多疑和缺乏耐心的特性。据李书福身边人透露,他经常设定目标后,马上就要结果。
“李书福是一个毫无疑问的战略家,在战略的把控上非常稳、准、狠,但其实他不是一个合适的管理者角色,定好战略了,自己还要插手。他聘请职业经理人,但有时候也不放心,更喜欢这些人成为他的秘书。”一位已经离职的高管说。
吉利第二次转型,是2007年开始的战略转型。为了保持价格优势,吉利汽车把零部件价格压得越来越低,逐渐陷入了“价廉-质劣-价更廉-质更劣”的“死循环”之中。
此次转型依托于吉利已经获得的一些技术。2006年10月,李书福以23%的股份入主英国出租车生产企业锰铜控股公司,成为其最大股东。双方在上海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由锰铜提供技术支持的出租车。
在此之前,吉利汽车已经在核心技术上进行了大规模投入,CCVT发动机、BMBS轮胎防爆系统等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相继问世。吉利汽车的口号,也被李书福毅然地改成了“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2007年5月吉利全面进军中档及中高档市场。原有的设备、模具全部扔掉了,厂房也被推平了,包括美日、优利欧以及豪情在内的9款老车型也全部停产。
2008年4月下旬,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23款出场车型全部为重新设计,不仅包括中高级轿车、MPV、SUV、跑车等车型,还涉及纯电动、油电混合、油气混合、甲醛动力等新技术领域。其中新车标“东方神鸟”,系花费360万元重金打造。
这一次转型,吉利同样处境艰辛:自毁低端产品线,而力推的高端产品线却得不到市场充分认可。而此时,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都进一步加大了下探的力度。当年尾随吉利汽车之后,声势浩大地杀进造车阵营的民企们,此时大多已经偃旗息鼓。
曲折资本路径
目前吉利在国内各地共拥有八大汽车生产基地,同时吉利还不断到欧洲、俄罗斯、北美、东南亚和印尼等地开设分厂。
推倒重来似的转型,爆发式的急速扩张,频繁的海外收购,这些,都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2008年吉利全年销售收入125亿元,利润8.79亿元。
这家年轻的浙江民营企业,所需巨额投资从何来?
接近吉利的业内人士透露,2001年后,开始有银行对吉利提供贷款,最早的几笔贷款大约为数千万元。2003年,由于徐刚的资源关系,很多银行与吉利保持接触,徐刚亲自帮吉利从两家银行运作了10亿元贷款。
2003年吉利总部从宁波搬到杭州时,有17个省级银行行长亲自出席仪式。
不过,光靠自有资金及一些贷款显然不能满足吉利的扩张需求。徐刚来到吉利后,为吉利设计了上市融资的道路。徐刚认为,吉利必须上市融资,才可能彻底进入滚动发展。
徐刚最早考虑的是国内A股借壳上市。当时他找了几家国内壳公司,谈得最顺利的是安徽一家名为全柴股份的壳公司,双方已经谈成,吉利承诺把30万台发动机和10万辆整车的项目置入这个壳内。但在政府审批时,一位副省长的一句话,断送了这次交易。该省长看到提交上来的报告,表示道:“安徽的一家国企,怎么能被江浙的一家民企收购?”
后来,徐刚先后又找了四五家壳资源公司谈判,最终都无疾而终。
迫不得已,徐刚把吉利上市的目光放到了海外,首选的是香港,仍然是借壳。经过多轮接洽,他们选中了一位合作者贺学初,一个专门在香港市场低价买入壳资源、洗净后再高价卖出以从中获利的人。当时他手上有一个叫国润控股的壳公司。双方谈妥合作后,吉利开始逐渐将资产置入国润控股。
2004年国润控股更名为吉利汽车,2006年吉利资产实现了整体置入。
截至2007年上半年,吉利从香港上市公司融资共20亿港元。这笔钱对吉利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用于吉利宁波工厂设备更新,路桥基地的全部建设,以及山东工厂、新品研发等。
一位在吉利香港上市公司工作过的中层透露,吉利在香港上市后,被200多家基金公司密切关注,包括全球一些知名投行,像洛希尔金融集团、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等。
吉利在香港上市后,找吉利主动要求提供贷款的银行多了起来。而且四处的地方政府也都纷纷希望吉利前去投资建厂。
当吉利频频到海外寻求项目时,李书福本人也开始和华尔街打交道。2009年9月23日,吉利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高盛集团,向其发行可换股债券18.97亿港元及3亿份认股权证,获得25.86亿港元的融资——高盛则获得了吉利汽车1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沃尔沃五年规划浮出水面
创下中国收购海外整车资产最高纪录金额的吉利收购瑞典豪华汽车沃尔沃事件,是今年上半年最吸引眼球的重磅新闻之一。
目前,吉利集团负责沃尔沃业务的团队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15年,沃尔沃在中国的年销量要实现15万辆。吉利将通过拓宽产品线以增加沃尔沃轿车销量。今年3季度,将引进沃尔沃SUV车型——XC60进行本土化生产,2011年2季度,另外一款轿车S60将在中国生产。同时,目前已在重庆国产的S40将停止生产。
中国元素的沃尔沃复兴计划
吉利随收购计划一同报给福特的,还有全新的沃尔沃复兴计划。复兴计划中有全新的产品计划,吉利为沃尔沃规划的前景是四五年后销售达200万辆。短期目标是全球销售达100万辆。并包含了大量中国元素,包括把中国当做本土市场的大规模销售,也包括针对中国市场设计车型。”
据悉,吉利为沃尔沃制定的全新产品开发计划中,每年都会有新产品在瑞典工厂下线。吉利将保障沃尔沃的安全、环保优势,保障开发费用,开发效率更高、排量更小,更环保,重量更轻的发动机。建立全新独立的平台,扩展产品线,发展单型号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明星车型。
另一个中国元素则是专门针对中国开发车型。原来沃尔沃的产品开发思路是全球化的,以后也不会变,但会增加专门针对中国设计的车型,不是S80L那样简单的加长,而是大量吸收中国元素,专为中国市场设计。毕竟对于任何一个跨国汽车公司来说,中国这样增长火爆的大市场,都值得专门研发。
吉利的品牌形象将发生蜕变
吉利想从与沃尔沃的这场婚姻中得到什么?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你有一个低端本土品牌,而你希望实现有机增长,这将花费很长的时间。而这正是吉利的情况。但如果你同时拥有一个现成的优质品牌,这将大幅提升你的品牌形象。旗下拥有沃尔沃这样的全球高端品牌,通过品牌移植,利用沃尔沃的高端品牌形象提升吉利汽车的整体形象,这才是吉利走入这段婚姻的真正目的。
吉利低端的品牌形象一旦建立就难以轻易改变,而沃尔沃的到来将使吉利有机会扭转这一局面,使吉利品牌迈入高端汽车行列成为可能。而且这是民族品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从之前的引进合资品牌到今天整体收购品牌,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将通过品牌移植来提升自主品牌价值,从而最终形成能够参与国内外竞争的高端民族品牌。
除了品牌价值的提升,改姓后摇身一变成为民族自主品牌的沃尔沃,将很有希望开拓公务车市场这一全新领域。
中国政府也并非没有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考虑。负责中央机关政府采购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一位处长表示,红旗、奇瑞等一些民族品牌一直是政府优先采购的对象,但由于乘坐舒适性差、品牌低端等原因,难以被各用车部门所接受,只是少量配备。而被吉利收购后的沃尔沃在形象、舒适、安全等诸多方面完全符合要求,更重要的是从扶持民族自主品牌的角度,预计将成为今后政府采购的重点对象。
而志在染指公务车市场的吉利也频频动作,目标相当明确,就是要和目前公务车市场的老大奥迪掰一掰手腕。
吉利应不会重蹈上汽覆辙
上汽收购韩国双龙这桩收购到目前为止,是国人皆知的“双输”结局。所以这次吉利收购沃尔沃会不会重蹈上汽收购双龙的覆辙?
初步判断是不会,主要理由有三条。
首先,瑞典的汽车工人不是韩国汽车工人。地处北欧的瑞典一直是一个社会福利国家,国民福利待遇普遍比较好,所以产业工人的心态也会比较平和。
其次,吉利和上汽一个是民营企业,一个是国有企业。不同的企业性质决定了不同的内部管理机制和管理风格。既然李书福从一无所有的草根开始,把自己的吉利汽车王国做到今天的规模,他就会珍惜这次收购的发展机遇如同自己的生命,也就更加注重成本的控制。从18亿美元明显低于之前外界20亿美元的预测就可以窥见一斑。上汽输了双龙大不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寻找新的猎物再来一次,但李书福如果输了沃尔沃就不是有没有福气的问题,而是会要命的问题了。以笔者所了解的浙人的传统文化,一个知道自己输不起的人,他可能已经赢了一半。
最后,上汽收购双龙的失败在前,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探索在后,上汽的经验教训正好给李书福提了个醒。同样警示在前的还有南汽收购英国罗孚、TCL收购汤姆逊、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过去8年中,中国制造业几次大型海外收购所走过的艰难坎坷的道路所积累的经验教训,都将是吉利难得的借鉴和宝贵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吉利前不久刚刚收购了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器公司DSI,积累了自己的海外收购经验。
但是我们也要提醒吉利汽车,即使有那么多我们已经说出来和还没来得及写出来的机遇和优势,我们也仍然要清楚的看到吉利自身的不足。
比如,吉利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先进性)和国际化的程度明显不足,在收购以后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高层次的人才问题上,请一两位高手支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企业的发展需要团队的支持;来自四面八方的专家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变成企业自上到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而且,吉利过去没有做高端汽车的经验。做低端品牌、低价产品所采取营销手段和服务方式与做高端品牌是大不相同的。让一个习惯从硬币里榨出水来的“穷小子”忽然之间出手大方的打造品牌和高端服务,这种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
更大的挑战是,吉利在把先进的国际技术结合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同时,还要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内的巨大发展的历史挑战。这种挑战就像当初TCL收购汤姆逊的时候,电视机面临从模拟电视技术到数字电视技术的巨大转型一样,留给吉利的时间并不多。当初TCL收购汤姆逊,业界普遍认为技术转型的过渡期会有8到10年,但事实是过渡期大大缩短,只用了5到6年中国城市市场就已经初步完成了电视机技术的更新换代,而这,正是TCL收购之后经营非常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们今天看来,电动汽车似乎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但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距离我们真的有那么遥远吗?
吉利买来的是牌难做的是品
腾中收购悍马的风波过后,更大的惊诧随之而来。尽管吉利收购沃尔沃已成定局,但真正签约时还是有点恍然如梦的感觉。
李书福是一个大家比较佩服的民营企业家,他虽然有一副“狂人”面目,实则粗中有细,当讲的大声嚷,不当讲的一声不响。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他成功在香港借壳融到十几个亿。2006年底,他又以相似手法成为英国上市公司锰铜的第一大股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汽2004年斥资30亿取得双龙近半股权,被8000名韩国“大爷”搞得焦头烂额,不仅亏得一塌糊涂还惹了一身骚;2005上汽又与南汽“窝里斗”,分别以6700万英镑和5300万英镑收购了罗孚老掉牙的技术和设备,“罗孚”品牌却被宝马夺去。上汽的失败反垫出吉利的成功。正是因为有了上汽的失败,李书福在英国锰铜的“成果”就显得很“珍贵”。工信部长李毅中出席签约仪式表明政府部门的“力挺”。不仅在汽车领域,国营企业海外并购鲜有佳绩,而中铝参股力拓更是引来猜忌。所以,李书福对全球顶尖品牌的收购给国人、给民企以希望,还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收不收购沃尔沃确实是民企李书福自己的喜好,从方方面面看,李书福是中国企业收购沃尔沃的最佳“人选”,至于以后怎么样,所有的人都只能是猜测和分析。这两天,批评与赞扬的声音并存,但总的还是希望吉利的这次收购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海外并购案。
一、这次收购,是不是李书福的“金屋藏娇”?
从目前的情况看,李书福的这次收购行为从一开始就被广大爱国民众拔高了,认为吉利公司企图进军国际市场,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这是我们许多人的思维惯性。本来就是一个企业正常的国际收购,这一渲染,谁还敢有不同的声音。或许说,那些想吹捧几句李书福的人都只能嘎然而止。
其实,李书福是稳重的,他知道进军国际市场不是靠热情,不是单靠社会责任感,真金白银的市场竞争岂能玩笑靠人有多大胆,前面的沙滩上死了一大堆同行,他岂能不明白。李书福也是聪明的,他是一个卓越的商人,他紧紧盯住了国内的汽车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蛋糕和市场前景稍有头脑的人都应该想到。所以,买来的沃尔沃未来的最终市场会不会就在国内,我们只能稍加判断,等待未来。
据相关信息披露,吉利公司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中国市场。同时李书福自己也说:“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将成为沃尔沃轿车的第二个本土市场。作为国际知名的顶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将在发展迅速的中国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也有媒体报道,吉利将会非常注重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吉利将力图使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一半左右。
这样的信息已经非常明显,李书福要在本来已经厮杀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重建战斗堡垒,收购来的沃尔沃,就像取回来的漂亮媳妇,你说外面的世界很复杂,我就干脆来一个“金屋藏娇”,漂亮的媳妇绝不能放出去,至于国际市场,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企业以效益最大化为命,高明的李书福从商业的角度说他真的没有做错什么。
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张小虞的言论:“吉利收购沃尔沃对国家汽车产业的意义在于走出了战略性转折的一步。以前都是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我们没有走出去的成功例子。”如果李书福真是“金屋藏娇”,这次收购是不是战略性的转移我们只能翘首待望,希望我们不是在度君子之心,也祝福李书福在国际市场上打下一片天地。
二、买来的是“牌”,难做的是“品”
对于李书福这样卓越而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我们真的不要怀疑他整合各种资源及管理企业的能力,照李书福的话说:“吉利将继续巩固和加强沃尔沃在安全、环保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沃尔沃轿车的用户可以放心,这个著名的瑞典豪华汽车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安全、高品质、环保以及现代北欧设计的核心价值。”同时,我们也要相信中国民营企业家把握企业生存的能力,在处理沃尔沃员工、工会、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安全环保技术上,也就是说,作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中国汽车行业领先的民营企业,在李书福的带领下,通过艰苦的努力,企业中许多“硬件”的管理也能做到成功。
18亿美元,买来了一个俊俏的媳妇,就是藏在家里谁能说她不是俊俏的,殊不知品牌的“牌”是买来容易,要把俏媳妇培养成有品味的美女人哪真不是一年两载的功夫,我们不是说吉利公司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是吉利公司需要的是时间。
常言道,三代造就一个贵族。道理很清楚,品牌是熬出来的,特别是那些体现历史文化积淀的高档消费品,就是今天吉利把沃尔沃的牌子买了回来,那未来的沃尔沃还是那个“沃尔沃”吗?这里的熬,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如果李书福不是企图让沃尔沃真正走向世界,而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赚钱行为,吉利公司的收购决策大方向没有错,如果是真如人们期望的,李书福又担当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可能这样的熬对于李书福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恰好所有人期望李书福的真功夫又正在这里。
从理论上讲,品牌形象是存在于社会大众心目中对品牌综合的印象,除了产品功能和外在的标识形象外,品牌的内涵印象是产品各要素形象的根基,消费者之所以愿意选择自己心仪的品牌,甚至愿意用更高的价格购买同质同类的商品,除了消费者偏好此品牌的外在形象外,更因为它所包涵的文化及价值观与自己是一致或认同的,这个品牌满足了自己某种精神上的需求和渴望。
那么,买来的沃尔沃能不能继续保持瑞典人所赋予沃尔沃的那些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某种情况下不是李书福自己说了算,是吉利公司依附的这片土地的文化和价值观说了算,品牌的血统论我们很难用金钱推翻,就是李书福把目前生产沃尔沃的全部人员留下,在产权人格化的西方还承认不承认沃尔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我们也只能有待观望。
所以,很多人认为李书福面对的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冲突,企业内部管理的冲突,正如李书福自己说,中国企业并购外国品牌都存在企业文化冲突问题,但他坚信吉利集团能够克服困难,为沃尔沃轿车在中国及世界市场上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谈及瑞典工会从反对到最终支持收购一事时,李书福说,在签约仪式前一天和工会专门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工会在对吉利集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后,最终支持收购沃尔沃一事。
为此,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李书福真正面对的不仅是企业的文化冲突,而是国际市场中消费者对未来沃尔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认知度,到那时李书福才知道什么叫高档消费品的品牌血统论。
除非李书福不想真正拼杀国际市场,那就另当别论。
三、 收购沃尔沃的经济效益
我们很难预测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后的经济效益。根据李书福已经制订的重组计划,沃尔沃在未来4到5年内,将在现有年销售数量40万辆汽车的基础上,达到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能力。这一计划主要是增加中国的销售数量,同时也雄心勃勃地把目标锁定在沃尔沃的传统的欧美市场上。
按规律,吉利公司的这次收购不是一个草率的行为,吉利公司也准备好了沃尔沃轿车今后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贷款。据了解,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及其牵头成立的财团,早已承诺为李书福提供至少10亿美元的贷款。而且国际资本市场也较为看好这项交易。此外,吉利公司自身在香港上市,拥有较强的造血功能。同时,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吉利公司在当地的低息贷款提供担保。预计,国有银行以及相关国际财团将是吉利今后资金的主要来源。
如果李书福是把沃尔沃市场的重心放在国内(目前看应该是这样),沃尔沃未来降价销售的可能性很大,宝马、奔驰、奥迪在国内的命运都这样,想必沃尔沃也难逃如此命运,这也是规律,关税没有了,劳动力成本下来了,降价就是必然。
或许李书福真想拼杀国际市场,就像人们希望的那样为国争光,或许李书福是要用沃尔沃研发技术能力改变吉利公司未来的发展,或许李书福就是仅仅为了企业的效益,就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拼杀。最后,不管有多少或许,我们都要祝福李书福,祝福吉利公司,祝福中国的民营企业,感谢他们为中国社会经济作出的巨大贡献。(刘旗辉)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我们不知道吉利在18亿美元之外,还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比如需要养多少高薪、包括退休的员工;比如,沃尔沃品牌是不是在全球都能无限制使用等等。但是从目前的细节来看,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最多不超过20亿的收购资金,第三季度左右完成交割,这些都让人看到了这场交易的干脆。18个月的谈判,外界虽然都觉得漫长,但是敲定沃尔沃这样的品牌,在全球范围来看,这个时间其实不算长。
想想当年上汽和南汽收购英国罗孚的情形吧。为了得到英国这个走投无路的品牌,上海和南汽可谓一波三折、大起大落,整个交易时间跨度长到让人伤心。最后,上汽花了一大笔钱几乎没得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在福特的干预下失去了罗孚的品牌,在本田等技术提供方的不配合下,上汽没有得到完整的技术。甚至按照协议规定,上汽完全应该无条件地把买到的技术产权转让给南汽。而南汽呢,买到了工厂和技术,花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到合同履行的时候才发现,MG品牌,在很长的时限内在其唯一的海外市场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不能销售。大多数的问题,在上南合作之后得到了解决,但是上汽期望通过收购而直接实现自有品牌国际化的设想完全落空,只能回来苦练内功。如今,英国的长桥工厂已经关闭,上南在履行完规定的劳动力保障协议之后,在欧洲什么也没留下。
吉利的老总李书福,在汽车圈内绝对属于特立独行的那一类。我不知道多数人是怎么看待这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民营车企掌门的。但是,对于其类似于“汽车就是两排沙发安装在四个轮子上”这类近乎出乖露丑的言论,笔者是难以苟同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点“土鳖”气质的汽车老总,你不能否认他的成功,也不能否认他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贡献。管理学上认为有两种人可以大获成功,一种是学识、能力和见识都超越一般人的人;一种则是有明显的缺陷和短板,但是执着一念,精神力量超卓的人。李书福或许属于后者,如果不是一以贯之的激情洋溢,他无法常年维持着近乎滑稽的形象示人,无法去追求诸如“中华第一跑”这种明显亏本的生意,无法去造一辆木制的概念车到国际车展上露怯,无法坚持在碰撞试验仅得20几分之后仍然年年去欧洲碰新车,也无法如去年那样对几乎是自己的支柱产品线进行近乎疯狂的放弃和改造……最近圈内还流行着一个笑话,李书福在去年上海车展推出吉利GE以后,几乎换来的是清一色的嘲笑声。这位年过半百的老总关起门来在房间里大哭失声,说凭什么大家认为他只能造低级车,委屈得像个孩子。这个难以求证的故事或许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李书福激情犹在的一面。
而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吉利帝豪、吉利英伦,虽然在品牌的命名上,没有褪去土鳖的本色,但是从技术上来看,吉利并不像李书福自己说的那样,仅仅是把沙发按在轮胎上。事实上,在自主技术方面,吉利是少数几个自己掌握发动机技术,并很有可能率先掌握变速箱技术的中国企业之一。这相比那些动辄就要“耐住寂寞20年”,一杆子把责任推到中国的孙子辈儿的智者们,更让中国人有信心。
回过头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事情。100%,是李书福的性格。这样的一位中国式掌门,不会花太多时间考虑去应付难缠的董事会和其他股东,他也清楚自己无法和别人对等合作。这固然会带给吉利更大的资金压力,但是不能不说是李书福对自己和吉利的清楚认识。吉利基本上是李书福一个人的吉利,那么吉利+沃尔沃也只能是李书福一个人的。他的经营理念和方式,显然无法和习惯了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老外们磨合。当然,李书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了沃尔沃的管理层暂时不会有变动,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吉利会像福特对待沃尔沃那样给它如此大的自主。在中外一致认为李书福没有管理沃尔沃、运作一个国际品牌能力的时候,李书福不去触犯众怒的做法,显得很聪明。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至少在中国市场,沃尔沃的走向一定会带有强烈的吉利色彩。
很多人认为,对于一个国际品牌的运营和管理,对于沃尔沃核心技术的消化和引进,以及资金链是否足以支持福特方面此前宣称的至少“114亿美元”的复兴资金,会成为李书福面对的最大问题。如果用严谨的数理模型来分析,吉利成功的几率可能微乎其微。但是,请相信李书福绝不是一个如他展示在外界面前那样的“土鳖”。管理的最大忌讳是上下不一,政出多门。如果吉利如同很多中国国企的老板那样,既被西方管理理念所影响,又受到中国体制的掣肘,而成了畏首畏尾的智者,那么弥合中外管理分歧、统一企业文化的工作永远也完不成。这就如杨元庆为什么搞不好合并后的联想,而必须要柳传志亲自出马的原因。事实上柳传志在复出之后,所做的似乎更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曝光率,挽回联想的形象,主要事情还是总经理杨元庆在做,但是他的回归,瞬间统一了联想的企业文化,这是最重要的。李书福之于沃尔沃也是一样,如果说胡茂元、徐建一甚至尹同耀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李书福、王传福们或许更有可能做到。激情洋溢的“土鳖”,强于畏首畏尾的智者,这是一个科学判断,而不是耸人听闻。
当然,即便如此,吉利这一收购的风险还是很大。毕竟两家的品牌差异,甚至不是能用蛇吞象来简单诠释的。沃尔沃项目所需要的资金,以及这笔资金回笼的周期,对于吉利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同时,吉利可能没有实力像联想那样扛得住波折。不过或许,在政府面前颇为长袖善舞的李书福,在关键的时候能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
现在就去一板一眼的评价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得失成败还为时过早。但是既然一汽、上汽,乃至东风、长安们都不敢去吃这只螃蟹,也许我们有理由相信吉利的勇气会得到回报。(江昭融)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00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省会杭州,在浙江省的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建有四个专门从事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生产的制造基地,现已拥有年产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和2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数亿元建立的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吉利三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超过3万人,培养出的近万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中国汽车工业人才战略做出重大贡献;重点培养汽车行业的高层次人才的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已经开学。
沃尔沃汽车公司介绍
正如沃尔沃(Volvo)这个名字的拉丁语意思:“滚滚向前”一样,80余年来,安全、环保、品质作为品牌的核心价值,始终贯穿在沃尔沃汽车发展的历程之中,成为沃尔沃不懈追求的目标。自1927年第一辆沃尔沃汽车下线以来,“沃尔沃”这个品牌已响彻全球八十余年。
如今,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的沃尔沃汽车公司,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设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拥有2,400多个销售点。自始至终,安全、环保和品质都是沃尔沃所恪守的品牌核心价值,是沃尔沃对每一个消费者永恒的承诺。
沃尔沃汽车是中国精英阶层品质生活的引领者。为了加强同客户的情感沟通,沃尔沃汽车公司已经连续16年赞助沃尔沃中国公开赛这一职业比赛,并在中国举办了沃尔沃大师杯业余高尔夫球比赛,今年即将是第12届。该赛事已经成为中国覆盖城市最广,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业余高尔夫球比赛。 2009年沃尔沃汽车第一次将全球顶级的航海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带到中国,一个充满激情、创新进取、勇于挑战的沃尔沃汽车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