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激活被压抑了若干年的日本传统民族精神,为日本由单纯的经济强国走向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复合型现代强国,从而为日本在世界事务上赢得核心发言权,为日本完成“登陆”铺平道路。自小泉开始,今后日本首相对靖国神社的参拜不会屈服于任何国外压力而停止,充其量只是参拜的形式会做适度的调整。我们必需要对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所准备。
日本的民族精神到底是什么?试从其历史中寻找。
自视为天照大神之后裔的大和氏族被现代日本奉为祖先,其在公元前7世纪,获得日本列岛的主要控制权。日本自己的历史书,为了爱国主义的需要,把所谓帝国的诞生日,由公园7世纪,提前到这个大和氏族第一个天皇,即“神武天皇”(可能是子虚乌有的)在九州开始统治日本的公元前7世纪,并由此认为日本人是神的后裔。古代日本是万物有灵论,由此产生的日本本土宗教为“神道”。
日本的历史演变,三次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第一次是中国的盛唐文化的冲击。这次冲击迫使日本以“大化改新诏书”为标志和发端,全面照搬中国唐朝制度,而导致了所谓日本帝国的真正诞生。这是一次抱负不凡,雄心勃勃的激进改革,是要在日本许多地方还停留在新石器时代的相当原始的社会形态上,强行嫁接一个文化发达而产生出来的统治制度。这次改革被后来的历史证明是不成功的。儒家文化对社会的约束力不像其在中国大陆显示的那样有效,日本内乱不止。这次激进改革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日本天皇的权威不是被削弱而是被加强。中国视皇帝为人,受命于天,替天行道,但日本视天皇本身即是神,且万世一系。二是由于天皇作为神的权威不可侵犯,专权者就不能废除天皇,只好假借天皇之名统治国家,这样就形成了“间接统治”机制。这个“间接统治”,为日本人的自主创新,成为实际政治制度,为1000年后对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无意中作了事先的准备。
天皇是神,其权威不可侵犯、不可动摇,这是直至所谓日本帝国实际建立以来,日本文化和文明的显著特色,也是其民族精神的一足。另一足是帝国确立后直到德川家族退出统治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武士道精神。其在天皇的精神外壳里注入了物质的内核,使日本民族精神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合一,从精神到物质的最终打造。完成这个过程的是三位残酷无情的日本武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继承织田信长未竟的事业,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德川家康则保持了丰臣秀吉的成果,并发扬光大,为日本提供了两个半世纪的长治久安和日本民族精神的另外两个重要组件:团结和纪律。这两个组件确保了1867-1868年的激进的明治维新得以用极小的代价完成,避免了十分剧烈的社会震荡。
日本历史演变遭遇到的第二次冲击是19世纪中叶来自西方。这次冲击导致了明治维新。德川家族退出日本历史舞台时,日本政治文化实现的是一种双重政治体制,即天皇为国家象征,不实际参加国家管理,武人效忠天皇,实际掌握国家权力。这个“间接统治”的双重结构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日本民族精神的坚实内核。然而,正是这个独创的古老的传统,与现代宪政民主的诉求,在形式上不谋而合。所以1867-1868年明治维新发生时,君主立宪制自然而然成为了日本朝野一致的选择。
主导明治维新的是前大名和武士,他们主持引入君主立宪制,并起草了日本宪法。这决定了明治维新实际上只是一次政治制度形式上的转变,已然形成的日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却得到了实质上的保全;宪法里虽然包含了西方政治制度的术语,也采用了两院制国会,但精神和功能上,还是传统的。明治维新政府实质上具有明确的独裁专制性质,所以明治维新是“新瓶装旧酒”。宪政只是变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要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这个目的很快达到:一支英国模式的海军和德国模式的陆军得以建立。明治维新后,新日本的思想和观念都还是旧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的忠贞不渝由原来的对领主而转变为对现代国家,变成强烈的爱国主义,天皇依然充当着民族团结的象征和共同献身的目标。古老的传说和神道教都被翻出来,以激励爱国主义的情感和对日本人类使命的信仰;二战前,日本军人依然竭力主张效忠天皇,坚称日本起源于神,比其他民族优越,因而有权将统治扩展到其他地区,都还是这种情感和信仰的表现和延伸。
这样,所谓日本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民族精神就都清楚明了。天皇为国家象征,武人管理国家;民众,包括管理国家的武人,要绝对效忠天皇,效忠国家,只要需要,就要为天皇,为国家牺牲自己,甚至全家;国家永远在自己和家族之上,当不能为天皇和国家保全自己的生命的危机出现时,必须切腹自杀,这样的牺牲具有神圣的价值。可以说,日本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在明治维新之前已经最终形成,民族精神得以树立;明治维新以及其后发生的一切,与其说是日本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如说是日本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接受西方世界的挑战和主动挑战西方世界。这个挑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武力挑战美国而达到顶点。挑战失败并导致了日本历史演变第三次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其结果是所谓的和平宪法和一个功能不健全的国家,例如没有军队,没有对外战争权。
二战后,日本无条件投降,却坚决要求保留其基本国体,即天皇制。名义上的无条件变成实质上的有条件。这个唯一被日本坚持又被战胜国接受的“条件”证明了日本的政治家的远见和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不管天皇怎么有错,无能,把日本带到了战争的灾难中,他们不发怨恨,坚决维护天皇的地位;只要天皇还在,国家即使成了废墟,国家的精神就还在,国家的魂魄就还在;条件稍微具备,这个精神,魂魄就转化为物质实体,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代国家形态,剩下的只不过是政治运作的问题。这样靖国神社就成了政治运作层面上最核心也是最微妙的问题。日本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对外作战的军人是在为天皇而战,就是在为国家为民族而战,阵亡者是在为国家捐躯,不论其他人怎么说,自己民族的人们,都必须尊重这些捐躯者;只要安抚好,善待,不忘这些捐躯者,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会有实际的力量。因为天皇是日本的精神、魂魄,武士才是日本的躯体,是日本的实际力量所在。
这样,我们就了解了为什么不管受害国怎么强烈抗议,小泉都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决意参拜靖国神社。小泉看似激进却是一个极端保守主义者,他在以个人的身家性命最大限度维护以上提到的日本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日本民族精神。这如同布什。布什的伊拉克战争和其他许多重大行动,看似激进但实际是在最大限度维护美国所谓“民主自由”的传统价值系统,并努力在世界范围内推销这个价值体系,从而最大限度扩张美国的国家利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实质的动机和他的几个前任是一致的,那就是申张日本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战结束以来到小泉之前的日本首相,都有点迫于外界压力,尤其是美国压力,不敢公然参拜靖国神社,结果日本民众出现了自我认同失落,甚至自我否定的趋势。如果再让靖国神社,成为荒冢野坟若干年,那么大和民族的凝聚力就可能散掉。小泉无疑看到了这种危害,于是“萧规曹不随”,大胆利用过去若干年来日本经济略欠活力留下的“人怨”,和当下中美关系中美方反客为主(毛泽东晚期,中美关系无疑是中方为主,美国为客)并借日本之力,强化遏制中国的心理渴望和实际需求,该出手时就出手,用高超的战略,做了他的前任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完成了对在美国压制下沉睡多年的日本民族精神的激活。
冷淡靖国神社的后果,日本的其他政治家也看到了,日本一般民众中许多人也看到了,所以大部分日本民众和小泉能手挽手向前。这是我们要看清,决不能视而不见的。日本邮政改革法案也已压倒多数的高票通过,说明小泉民心之旺,其执政以来,重聚民心的尝试取得了难以实际评估的巨大成果。邮政改革法案,是公决形式下通过的,不是少数人举手表决的,其显示的民意支持应当是实际的,不似我们自己的“全国人民一致”,实际根本不一致。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西方,包括美国人的态度。他们只说日本人在参拜问题上,应该考虑其他亚洲国家人们的感情,但从来不直接批评日本人。这是为什么?这里决不只是一个军事政治同盟的问题,而是他们彼此之间有着价值观的深刻认同。一个人很难要求别人,别人也很难要求他,对在内心和灵魂深处完全认同的价值观,进行批评。要一个国家这样做就更难了。对此,看看欧洲,看看美国,是怎么对待自己的阵亡战士就不难理解了。即便德国,虽然虔诚的向受害国家忏悔道歉了,但德国实际上避免了对希特勒本人的直接批评,而把战争灾难的实际制造者,虚无化了。
(与日本构成强烈对比的是,在我国毛泽东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自1976年以来被国家有意识冷落了,不仅没有什么国家领导人主持什么悼念烈士的活动,就是少先队员的爱国活动也被刻意取消。还有全国各地无数的烈士陵园,除了已然改造成了公园者外,都已成了荒冢,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灵魂成了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此外,还有狼牙山的战士的牺牲不合时宜,岳飞打“内战”,不是民族英雄,种种摧毁国家意志,民族凝聚力之论,甚嚣尘上。)
上世纪80年代初,小泉还只是自民党中央党部的一个干事,因为具有异常敏锐的政治嗅觉,得到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特别厚爱。中曾根是一个极端保守分子,当时有“日本的里根”之称,他积极鼓吹修改宪法以提高天皇的地位,并主张加强日本的军事力量。当时,因为中曾根对小泉的特别厚爱和小泉与众不同的政治才华,就有人预测说他迟早?曾根的思路彻底改变了日本。
小泉对日本的改变不光在于其敢公然以首相之身参拜靖国神社,为后来者做出了示范,还在于其在任期内几次顺利修宪,为日本走向军事化强国铺平了道路。他之前首相更换如走马灯一般,绝非只是经济原因,更在于政治上没有满足其国民的诉求而下台,这一点即使我们的所谓国际问题专家们也没有认识到,或者认识到了不敢承认。小泉是在“发未来之声”,自然与当下事务产生冲突。小泉的发声就与中韩朝和其它也曾受害的亚洲国家发生冲突。这个冲突无法避免。过去的世界,30来亿人,资源消耗远不如今天多,都因为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爆发了世界大战;今天世界60多亿人口,资源更加短缺而又更加速度的被消耗。日本自己除了较丰富的煤的储量外,其他资源或者大部分,或者全部依赖进口;土地也只有16%可耕。这个人口膨胀,资源贫困,土地不足的实际困境决定了日本每过一段时期就要尝试武力“登陆”,哪怕失败了再来,再来再失败。因为这就是日本的命运,它摆脱不了,干脆遵循。小泉也是在“认命”。
小泉的作为对我们的危害是明显的,也是直接的。当下的日本,被我们的舆论刻意描述为一个纯经济大国。实际上,日本国家的性质已经完成了质的转变,具备了一个复合型大国和强国的一切条件。无论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日本都已经是一个实质上的强国,缺的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所以日本在政治上积极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它失败了,失去了外衣,但不说明其实质上的政治强国的内核也失去了。这是要认清的。军事上,日本在美国的纵容下,和平宪法早已被其不断高速增长的军费开支证明为一纸空文,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借伊拉克战争之机,完成了海外派兵法的宪法修改,前天又通过修改宪法,将自卫队改为了自卫军。
这些行为把一纸空文的和平宪法撕了个粉碎,扔进了厕所马桶,为军事武装日本铺平了法律道路。日本的军事技术到底如何,我不敢肯定,但我相信这样的说法:日本在德川时代建立起来的三菱三井这样的日本公司,在三个月之内,可以100%军事化,满足国家的大战需要;只要实际需要,日本可在半年内完成小当量核武器的组装(火箭日本已经有了)。曾有一份报道说日本为了在欧洲运回几千克的核废料,光运费就花了若干个亿,是国家出资的,不是一般商业行为。经济不用废话了。文化,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自我牺牲精神为特色的日本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各个领域,比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儒家文化或文明的影响力,不知道要高出几万倍。日本的文化是务实的,我们的文化是务虚的。这是本质的不同。现在日本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一旦国际有事,现有的国际政治格局平衡被打破,日本的声音就能借机发出,而且会是振聋发聩,那时我们就会看到,日本决不是今天所谓的纯经济强国。
日本人业已看到中国20多年的改革,对于日本的最大贡献就是彻底摧毁了被毛泽东凝聚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意志,也就是民族凝聚力。这吊足了日本的胃口,即使不考虑日本和美国在当前遏制中国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立场一致,日本的行为背后有美国人的实际怂恿,日本自己的立场也是昭然若揭:它敢于借助美国对我们的牵制,在任何时候和我们再战一次。每当我们抗议日本的“不道歉”,还要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许多日本一般民众的反应是,再打一仗就什么都不用说了。说白了,他们并不认为在中国人面前输掉了那场战争,所以没有什么可道歉的,靖国神社是非参拜不可。我们有同样的底气吗?虽然我们有核武器,但我们否定了作为现代中国的象征的毛泽东;否定了这个象征,也就是否定了现代中国的合法性,必然导致人心涣散,民族凝聚力渐失。
一个国家的实际国力应该是它的物质力量(包括军事的,人口的,资源的,制造能力的,等等)和他的精神力量(包括决策层的意志,民心合一程度,朝野意志合一程度,国民团结精神,等等)的乘积(不是相加!!!);当精神力量的任何一个变量为无穷小、或为零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实际国力为无穷小、或为零。以此衡量,我们的国力与日本国力相比如何?读者千万别指责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最阴森恐怖的是认识到真理,最有力量的是对真理加以正确的利用。
小泉可以功成身退了。他卸任后,接力棒会传到右翼,对此我丝毫不怀疑。昨天小泉改组内阁,右翼的安培晋三和麻生太郎分掌最重要的官方长官和外务大臣印,就是显著的迹象。当新右翼面孔主导日本时,被小泉激活的日本民族精神,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小泉所发的未来之言,就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无论安培晋三或其他右翼人士执掌下两任日本首相,都将坚持走小泉的路,并在小泉幕后保驾下,把小泉开创的新国策坚持下去。这是必然的,不要抱别的幻想,不要指望来一个新日本首相跟中国搞绥靖政策。那么,再过两个首相任期,日本将完成一切政治和军事准备。换句话说,日本可能在8-10年之后,开始“登陆”行动。
当然第一步不见得是直接的登上朝鲜或是中国大陆,很可能是在钓鱼岛,春晓油气田等地区向我发难,初试锋芒。而最不堪设想,而又不得不设想的是,日本可能先于大陆解决台湾问题而“登陆”中国的台湾,立足于“日台两岛群”,对我实施军事包围。那样,我们的整个身体的主要部位:头脑,心脏,腹部,从南到北就全部暴露在日本的火力覆盖之下。(有人会说,这是危言耸听,美国就不会答应日本这样做。我要说,美国会的,理由另撰文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