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发表于 2002-7-6 16:18
| 只看该作者
老和尚看股市之24——师徒问答(2002.7.5 22:15)
华灯初上,云雾锁住峰峦,万丈危岩临风立,观风云变幻,日月交替。曾忆雪山飞鹰,万年冰峰破苍穹。雪崩山啸,迎九天仙女飞舞,放眼人世沧桑,仰天长笑!
************************* ****
小和尚向老和尚行礼毕,向师父问到:“我很苦恼,因为人们老说我不能说股票,也有人说作股票是否是不好的事情等等,请师父讲一讲,弟子心里深觉不安!”
老和尚在菩提坐上法相庄严。
老和尚道:“今天师父想多说一点,你仔细听好。”
小和尚点点头,老和尚接着说:“人生数十年光阴,弹指而过,其间不过悲欢离合,穷通得失,生老病死这十二个字,这一切无非是因缘所生,缘生缘灭,如幻如化,执著则苦乐宛然,放下则解脱自在。尔在股市而无执著,终会放下。而取民财,无有妄心,终归于民,此乃因果,彼(股友们)不入股市,我来何由?彼无贪心,我何所获?一因一果,乃因缘合和,不是你我可以改变,但要牢记‘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就能把握自己。佛法无处不在,你我相谈是法,日常生活是法,一言一行是法,一走一卧难道不是法吗?不然你如何做饭呀?你如何发明呀?工作也是法呀,作股票也是法!”
小和尚问:“很多人问什么是因果哪?”
老和尚说:“因果学说是佛教重要理论之一。“因”即原因,“果”即结果,有原因,有结果,世出世间决不会有无因之果,也不会有无果之因,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无不含有因果的道理。如你恶言伤人,人家就以恶言相报,你处处助人为乐,人家亦必然诚心相报。以前孟子说:“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都是因果律的生动反映。
小和尚点点头又问到:“好多人都说我们应教如何看盘,不应说其他的,师父如何看?”
老和尚说:“圣人实无定法与人。过去孟武伯曾问孝道于孔子。孔子对他说:‘父母常担心子女有疾病;’当子游问孝的时候,孔子说:‘现在讲孝道的人都注意奉养,但犬马也知道奉养,如果养而不敬,那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后来子夏也去问孝,孔子劝他‘奉养父母要和颜悦色,有酒肉要奉养他们。’总之,孔子是根据不同情况,告以不同方法。释迦如来,更是这样,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讲了“五时八教”无量法门,应病与药,逗机施教。必须这样才能济拔众生,离苦恼而证佛性;如果药不应病,言不投机,岂能使众生出水火而登衽席?!甚至至言反成废语,醍醐竟成毒药。弘法利生的善知识,切望能注意及之。你我皆不是圣人,不过一凡夫,又如何有定法哪。”
小和尚又问到:“有些施主还问到,如果学佛是否和家庭会和家庭不和睦?”
老和尚言到:“静思许多家庭的夫妻关系、人际关系、邻里关系,往往由于不能知足和不知忍耐这二者所引起,造成小事化大,恶性循环;渐至感情破裂,乃至离婚,亦往往有之。古人‘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八字,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秦始皇想富有四海,永保帝位,统一全国后到处求长生不老之药,并劳民伤财,筑长城以抵抗夷狄,结果儿子胡亥接位仅三年,孙子子婴接位,仅二月即投降刘邦。《八大人觉经》说: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怎样修忍辱度呢?《法华经》说:‘若菩萨摩诃萨,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华严经》说:菩萨摩诃萨,入于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普为众生作善知识,演说正法,令其修习。一切愚蒙,无有智慧,不知恩德,瞋恨顽毒,傲慢自大,其心盲瞽,不识善法,如是等类,诸恶众生,种种逼恼,无能动乱。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于生死,受诸苦恼,如是思维,重自劝励,令心清净,而得欢喜,善自调摄,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复更思维,此身空寂,无我我所,我当解了,广为人说,令诸众生,灭除此见。是故我今虽遭苦毒,应当忍受。’这些都说明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修行不仅不与其冲突,反而一一相融。大乘佛教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道德标准和修持内容,反映了立足人间、无私供献和奋发向上精神,能推动心灵气质的不断升华,对形成欢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入互助、团结的幸福境地,十分有利。目前躬逢盛世,且科学猛进,日新月异,但对精神文明却有待进一步建设。《大乘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特别指出: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使人读后如梦初醒!”
”
小和尚贫贫点头。
老和尚说:“我的生命是父母所养育,我的衣食是众生所供养,我的生活是国家所保障,我的法身是三宝所教化,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