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与全流通:由政策利空向投资机会渐变
此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发表的投资报告认为,随着A股市场持续3年的回落,目前的流通市值距2001年市场历史高峰时相比已缩水46%,市值蒸发8000多亿元,市场系统性风险已经得到较为彻底的释放,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已凸现投资价值。如果采用2003年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来观察A股市场最新的估值水平,根据上市公司中期业绩的差异,简单地将公司划分为亏损股(中期业绩为负)、微利股(中期业绩为正且低于0.1元)和绩优股(中期业绩不低于0.1元)三类,其中450家绩优公司2003年加权平均的市盈率为20.75倍,市净率为2.67倍,如果考虑2004年业绩增长的因素,2004年它们的加权平均市盈率为17.64倍,即便以全流通和国际化的视野去审视,这些公司也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
金信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康说,全流通消息的明朗化与国资委的一个说法有关,即国有股净资产以下不减持。虽然全流通还没有真正解决,但管理层已经成功地消除了全流通在市场当中的恐惧,这对我们解决全流通问题是很有好处的。
国有股减持也好、全流通也好有三个误区需要破除:一要破除似是而非的观念的干扰,避免将争论变成一种无休止的扯皮。比如有人认为净资产在确定国有股股权转让价格上存在诸多缺陷,而且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价值,忽视企业无形资产等等。这种观点是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了,因为除了净资产之外还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这是最关键的,总要有一个衡量的指标。如果学过决策博弈论的话,会知道很难找到一个最优方案,只能找到一个相对好的方案。第二个误区是有人提出国有股、法人股交由地方政府减持,或者划拨到社保基金,我觉得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划拨到社保基金这边就不流通了?第三个误区就是所谓的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的分开,这两者肯定是两个概念,这种讨论没什么意义。全流通问题的解决对市场肯定是一种利好。那么至于通过什么方式解决,我觉得是以净资产减持作为基础,是最简单、最有效也是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方法。
全流通也好、国有股减持也好,我们的判断是这一两年肯定会做出最后的解决。现在国资委已经出价了,而且这个出价并不荒唐,接下来就是买方要价了。
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总经理徐刚认为,QDII的推出远比全流通的冲击要大,因此短期内不太可能出台。即使出台也会进行某种调整。
而对于中国人寿这样的保险公司来说,实施QDII则意味着多了一条投资渠道,中国人寿资金运用中心的投资分析师鄂华说,“我们对QDII非常欢迎。对于我们来说,多一条路就是多一条选择。这对我们分散风险、提高收益都是有好处的。”
李康说,最近上交所第10期研究报告,我们提交了一份“QDII对中国A股证券市场的影响”的报告,从判断游资在香港的利润和内地A股市场之间有无存在相关性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得出两点结论,简单而言就是:第一,QDII肯定是必需的;第二,QDII在现阶段(半年到一年内)在国内推出是得不偿失的。即A股市场减资后股价的下降能不能使香港的股市同步拉升,这边下跌后那边能不能有同等幅度的放大,在这一点上我们所得到的结论是负面的。就是说我们这边如果下降的比较大如30%,那边上涨的可能只有10%甚至是5%。
我感觉QDII的推出现在可能作为缓解人民币升值的一种因素,这是我们比较怀疑的。因为这客观上有可能重蹈“为了增加社保基金而进行国有股减持”的覆辙。我觉得真正要推出QDII,就把它作为对证券市场长期有利的措施,而不要作为应付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权宜之计。一旦将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因素掺和在一起,那么QDII肯定会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而且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不正常的影响。
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总监赵军表示,今年QDII可能要推出,最有可能的是机构的资金能够投出去,但钱可能不会很多,条件会很严格。QDII政策对A股市场还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特别是有一些资金成本利润问题,海外有些股票估值还是比较便宜的,因此QDII代来的压力一是心理上的,二是估值上的。
但2004年的重大机会也正存在于全流通试点、国有股减持、QDII或类似题材上。2004年可能有很多机构会挖掘这种机会,其带来的二级市场机会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