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胡润的百富榜,还是福布斯的富豪榜,富豪群体的涌现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富豪榜”就是一幅中国经济版图的“微缩景观”。在这些榜单排名的变与不变之后,可以寻踪中国经济运行的一次次微观而真切的脉动。
房地产业仍是暴利
如果一个行业,一方面涌现出成批成批的富豪,另一方面这种“批量富豪”还常青树般地连年成批出现在富豪榜单的前列,人们就有理由怀疑,这个行业是不是存在着暴利?
在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前五十名富豪中有二十名富豪跟房地产业有密切关联,他们要么以房地产业为主业,如排名在二、四、六位置上的许荣茂、朱孟依家族、张力,财富尽从地产来;要么房地产是其重要财富之源,如排名第一的黄光裕和排名第九的郭广昌。
在胡润百富榜上,虽然富豪的名次有所不同,但行业分布和名次变动情况如出一辙。2006年的前五百名中国富豪中,前十位富豪中有六位主营房地产,还有两位房地产也是其重要的主业之一。
在数据面前,谁说房地产业不是暴利行业?这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微观特点之一,也正是政府宏观调控必须重点着力的原因所在。
“第三类财富”正在崛起
与房地产商云集富豪榜相对应的,是近年来一批年轻的身影在富豪榜上崭露头角。
无锡尚德2005年12月14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澳大利亚归国的太阳能博士施正荣一跃成为华尔街追捧的“有钱人”。按照当天收盘价计算,施正荣的身价跃升至14.419亿美元,一举超过此前的“网络富豪”陈天桥。
类似“一夜成名”的财富故事,还可以追溯到网易的丁磊、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腾讯科技的马化腾、阿里巴巴的马云、百度的李彦宏、搜狐的张朝阳等人。在近年的“富豪榜”上,他们构成一个新的富豪群体。
这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富豪群体,其背后都有一个个“科技创新、知识创业”的生动故事。他们的财富因为有别于“权力寻租的灰色积累”与“机会经营”,而被商业研究人士称为“第三类财富”。
“第三类财富”伴随着中国信息时代进程的加速而崛起,作为近年来中国“富豪榜”的一大明显特征,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充满活力的生动体现。
“资本玩家”日渐式微
富豪榜上昙花一现的“暴发户”故事也从来没有间断过。故事的主角一边在中国还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一边在风云激荡的实业领域纵横捭阖,以所谓高超的财技,将“资本运作”玩弄于股掌之上,在极短的时间内,个人财富激增,最终浮现于富豪榜中。然而,没有根基的“暴发”,终究使其如流星般从富豪榜上陨落。
在2006年,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上海滩年轻的“暴发户”张荣坤。此外,还有一个个曾闪耀在富豪榜上的“前富豪”,也以各自短命的财富故事,印证着不法之财终归还原的逻辑。顾雏军,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二十位、2003年胡润中国百富榜第八十三位。宋如华,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八十六位。唐万里、唐万新兄弟,2003年胡润百富榜第二十五位。张良宾、张斌兄弟,2003年胡润百富榜第六十一位……
当他们先后从富豪榜上陨落后,我们似乎看到了在这幅中国经济版图的“微缩景观”中,“资本玩家”不断式微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