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李小加将去职,其下一站是香港联交所CEO,他亦成为担任此职的第一个大陆 人士。
业内人士表示,香港方面有此类计划,和最近上海谋求国际金融中心的努力直接相关。聘请有内地背景的香港交易所主席,在加强香港和内地的关系、稳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打开了想象空间。
港交所历任总裁,大多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故自从传出或有内地人出掌港交所总裁一职时,证券界一度担心,内地人会否对本港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有欠认识,亦关注相关的内地人士,会否有内地官方背景,变相令港交所的独立性受威胁。
据了解,曾为港交所提名及遴选委员会考虑之列的候任总裁人选,其实不止一个,当中亦有本港的资深证券界人士,然而,最后只有李小加可以顺利进入“最后阶段”,因委员会欣赏其“中西合璧”的条件,即既有中国背景,又有海外金融市场的实战经验。而从历任港交所行政总裁的转变,可窥见本港证券市场的转变,80年代证券业初起步,自然倚重行内人,故早年有辛汉权及袁天凡担任总裁,及至90年代至今,港交所讲求与国际接轨,重视发展具效率的交易系统和新的投资产品,是以由熟悉科技和结算发展,又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周文耀掌舵。
战果颇丰的投资银行家
李小加出生于北京,生长在甘肃,像大批活跃在中国地区投行业的高管一样,他曾经留学美国,并获得了哥伦比亚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他年轻时曾经当过四年石油钻井工人,也并非出身于名门世家。
李小加的投资银行家之路启程于律师事务所,曾经在位于纽约的两家美国著名律师事务所Davis Polk&Wardwell和Brown & Wood所担任律师,负责证券与兼并收购。1994年,李小加投身美林,开始了职业投资银行家的生涯,他从事中国政府与企业的海外融资。1999年,李小加获提升成为美林证券中国区总裁。在美林工作期间,李主持牵头了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国有企业的海外上市与发行工作。
李小加于2003年3月加入摩根大通,担任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负责摩根大通在华业务。在其带领下,摩根大通中国业务于近年取得了迅猛发展。自从加入摩根大通,他牵头进行了业内多项重大交易,包括中海油196亿美元竞购美国尤尼科等。2006年一年间,摩根大通成功完成中海油、中国铝业、中国招商银行等股票发行及上市工作。
“我们这代人注定要比你们幸福。”李小加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讲堂上时,一开口就对着台下年轻的学子们当头“棒喝”。“为什么呢?”他自问自答道:“因为我们所经历的磨难比你们多,这正是我们幸福的根源。你们可能需要心理医生,而我们根本不需要。”
李小加做过石油工人、新闻记者、律师,现在则是中国最有名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之一。
去年3 月24 日,摩根大通买入因为次贷危机而压垮的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39.5% 的股权。该案在全球金融界引起轰动,被视为次贷危机发展到高潮的一个标志。李小加是这一重大事件的亲历者。
次贷:整个血液里都有了问题
在美国,贝尔斯登不是资产规模最大的投行,但却是近几年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行。然而一周内,贝尔斯登遭遇了灭顶之灾。“谣言大概是在3 月初开始传播的。”李小加记得:“那时的消息是贝尔斯登开始遭到挤兑。先是说它的客户要撤资,然后传它的对手来挤兑。”
事态在3 月中旬的一周内开始急转直下,“星期一下午1:30,贝尔斯登的短期债券出现了问题,星期二真的发生了挤兑,星期三贝尔斯登还出面说没事了。到了星期四,它就开始给美联储打电话,告之实情—贝尔斯登已经没钱了。星期五早晨,摩根大通发表声明,决定收购贝尔斯登。”
据李小加透露,“星期五凌晨,摩根大通派了150人进驻贝尔斯登,在48 小时内对其进行尽职调查。”他说:“这是在美联储的担保下,摩根大通才吃进贝尔斯登。在美国历史上,摩根大通一向有听从美联储建议而去救市的传统。”
周日凌晨五点,一个关键的政府协调会召开,摩根大通董事长迪蒙忙得整个周末都没顾得上休息。最终,联储会不仅为贝尔斯登的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提供了300 亿美元的担保,还在摩根大通宣布收购的几分钟内降低了面向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利率。
贝尔斯登有内部员工持股的传统,其股份的34%全部由员工持有。这次事件中,每股2美元的出售价格让贝尔斯登员工损失惨重。但李小加指出:“幸亏美联储、摩根大通出手迅速,否则雷曼与美林恐怕也有被次贷拖下深渊的可能。”
“事实上,二三十年前,美国发生过一次类似次级贷款危机的风波。当时,美国一些地方为了刺激房地产买卖,推出零首付购房;比如在佛罗里达州除了可以零首付买房,还附送家具,李小加介绍说。当时的抵押贷款是通过一种名为“储蓄银行”的机构做的,那时美国西南部就有很多“储蓄银行”。结果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购房者无法还贷,只能把抵押房屋交给储蓄银行。为了减少那次风波的损失,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出面,花了四千亿美元买单。
李小加说,和次贷危机不同,那时候储蓄银行的贷款没有证券化,购房者无力还贷仅仅导致银行倒闭、政府买单,“但次贷危机中,银行已经把购房者的抵押贷款证券化了,证券化的衍生产品,则像滚雪球一样在全球范围内越滚越大。结果当风险扩散后,就如同身体的某一个部分发炎导致全身不舒服。”
李小加如此形象的比喻二者的不同:“那时的问题就像身体里有一个局部伤痛,一个手术就把它割掉了。可现在的问题就像饺子里的肉馅煮破了,全混在汤里了。”
李小加说:“实际上不是一种大病,但整个血液里面都已经有了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早就全部释放到了整个金融体系里。谁来买单了?花旗买单了,美林买单了,他们的投资者也买单了。”
从石油工人到银行家
30 年前,李小加是一名石油钻井工人,那一年他16岁。“当时,我从技校毕业,招工去做采油工。”海上的生活十分单调,但李小加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在同龄人中是幸福的。“ 因为做工人就意味着不用下乡,待遇也非常好:吃饭不要钱,一年能发两双皮鞋。”
4年的采油工生涯,还让李小加学会了英语。那些日子,他一有空,就抱着收音机学习英语。闲暇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大学门口蹲着,“看那些进进出出的大学生”。1979 年恢复高考,他如愿考入厦门大学英语文学系。
1986 年,中国掀起一股出国潮,李小加和太太也加入其中。“当时我们写给美国大学的申请信特别直接,”他笑,“原文大意是:如果学校需要我们交申请费的话,就请不要回复了。这没有意义,因为我们没有钱。”结果,这封略显奇怪的申请信,引起阿拉巴马大学的注意,这所大学在美国南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
“本来这所大学从来不在海外招生,可它突然发现这封申请材料写得有点牛,教授们还特别想见见我们两个人。”李小加和太太申请了很多学校,但只有这所学校答应给他们两人都支付一份奖学金。
在李小加的记忆里,留学生活非常非常幸福。“那时候,每个星期天,我们都去一个美国老太太那里淘二手货。她是个有趣的人,每周都在家把东西铺开。
我们三四十个中国人一起去,5 美分就能在那里淘到一盏台灯,真是爽极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日子挺苦的。要去打工、洗盘子,五六年都见不到父母。没钱回家。”他叹道,“可不知道为什么?那时我们总感觉无比幸运。”
临近毕业,攻读新闻专业的李小加决定转读法律专业,继续留在美国。“这时候,我遇见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贵人—爱德华教授。”爱德华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法学研究中心的主任。当他得知李小加已经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却不愿前去就读时,感到十分困惑。他打电话问李小加:“你是被哈佛录取了,还是被耶鲁录取了?”没想到李小加却回答说:“我将去印地安纳大学,因为我没钱。”当时,爱德华教授希望李小加第二天一早赶到哥伦比亚大学面谈一下,李小加有点窘迫:“早上来不了,我得坐火车,因为我没钱买飞机票。”这让爱德华颇为震动,见面当日他就帮助李小加解决了所有的经费问题。
此后,幸运再次向李小加招手: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模拟法庭上,由于出色的口才,李小加当场被美国一家大律师所看中,并力邀他去上班。“这就是运气,当时我在模拟法庭上辩论的是有关新闻自由的案子,而这正是我在阿拉巴马大学的毕业论文所研究的主题。”
1994 年,律师出身的李小加进入美林证券,开始自己投资银行家的生涯。多年后,当他再次踏上中国石油钻塔时,他是以一位投资银行家的身份,前去运作一个价值130 亿美元的兼并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