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取向已属A股市场基本面重要因素,将产生什么正面作用呢?对外开放的“改革外包”作用不宜简单否定。微观层面上,境外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改善一批企业的治理结构可以预期。市场机制层面上,当前,由于强势既得利益集团阻扰,几乎所有亟待改革的事项均无法进展,且部门间博弈僵局难破,境外投资者大批介入势必带来破除市场特权的要求,推动发行市场化等资本市场必备规则形成。更长远看,对外开放的根本益处之一是避免A股市场边缘化。在全球化配置金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只有通过国际化竞争,才能最终祛除系统性风险。
作整体评估,A股市场国际化趋势系长期利好。但也需要看到,就A股股价短期甚至中期走势而言,做出结构性调整难以避免。把市场开放仅仅视为新的增量资金进入是片面甚至有害的,由此认定市场将迎来牛市不过是沿袭了A股市场特有的惯性思维。 究其本质,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定价体系需要在国际竞争中考虑各种因素确立。过去在资本项目不可兑换条件下,可以反对A股定价与H股接轨,今后这一前提将逐步丧失。仅于第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协议投资与定向募集背景下,便有以下几个方面系统风险需要予以重视:
一是从1400家上市公司中挑选“好苹果”、让“烂苹果”自生自灭的“选秀模式”,今后这一“选秀模式”将随着境外投资者进入而强化。因此,除非“壳资源”的确廉价,投资者不宜继续参与绩差股炒作。二是新股IPO可能比市场预计更早开闸。其将加剧市场板块间分化程度,新的市场定价体系将以此为节点开始形成。三是境外投资者并非慈善家,同一机构可能同时利用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和QFII二级市场持股,形成新的庄家模式,博傻中小投资者。
最需要关注的是,既然不惜做出资本项目可兑换安排,决策层无疑已放眼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目标。十分可能的是,二级市场的短期涨跌将不再作为管理层“调控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