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的李凯旋,算得上是中国第一代股民。谈起投资理财的经验,老李认为他五落五起的故事足以表明,力不到不为财,富贵还须稳中求。
1991年在天津开始投资生涯的时候,李凯旋将近而立之年。那时候天津先后发了22家内部股,他在一级半市场上差不多都买卖过。为了搜集股票,一天到晚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走,赚的是辛苦钱,但收益倒也稳定。一年不到,就把入市时的2000多元折腾到50多万,顺顺当当地进驻了天津证券二马路龙凤市场的大户室,跻身中国股市第一批大户之列。
然而,李凯旋此后的投资路走的并不平坦。1993年初,他开始涉足二级市场,由于不识水性又透支操作,不到半年就损失殆尽。幸运的是,他抓住了投资股票认购证的机会,赚了100万之多。这是李凯旋第一次反败为胜。
第二次是在期货市场。1993年的A股熊市跌跌不休,李凯旋被游说到期货公司,哪知期市更加风急浪高,没过3个月,100万全军覆没。重挫后,李凯旋移民澳洲,潜心修炼。直到1994年初,他用5万元沽空香港恒指,两天暴赚60万。
1995年李凯旋杀回国内股市,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惊险之旅。在暂停国债期货的“5·18行情”中,李凯旋透支加满仓,然而政策突变,行情只三天就岛形反转,老李斩仓后资金所剩无几。幸而,当时他对美国股市的趋势做出了准确判断,在美联储宣布减息的第一时间,用仅有的5万元买进普尔指数期货,当天就赚了10万元。
1996年,伴随着A股大牛市,李凯旋再次险中求胜。他移师深圳,以20万本金1:4透支,买入深发展、深科技等大牛股,最多时赚了30倍。可惜好景不长,“12·16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一出,沪深股市连续5个跌停板,顷刻间变成了“负翁”。直到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逝世,李凯旋以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战胜恐慌,果断入市,成功地把握了那次反转的机会,不到半年成功扳本儿。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李凯旋转战香港却遭遇亚洲金融风暴,到1998年底不但亏掉了400万本金,还欠下400万的债务。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李凯旋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1999年全球股市科网热,他联合几个朋友再战港股,用自己的权证知识和炒股功底,操作的600万资金3个月翻了10倍,还掉400万的债,净赚1000万。
2005年从香港股市回归A股的李凯旋,组建了私募基金,决定牢牢把握住即将来临的牛市。经团队研究,他们先后买入了万科、华侨城、江淮汽车、西山煤电、中兴通讯等蓝筹股,并横跨沪、深、香港等股市,在不同市场捕捉战机。 财不入急门
“做股票心态要平和。”近年来,李凯旋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和周围的人。
“早年做期货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中国那句古话:财不入急门,人越急越赚不到钱。” 对于期货市场的瞬息万变,李凯旋是有深刻体会的。下完单喝杯茶的工夫资金就翻倍,去趟厕所回来又亏的要被斩仓,有人亏了钱想不开去跳楼,还没到楼边被人喝止“现在倒赚”,惊心动魄的事情就在他身边发生过。而且,上世纪90年代初的期货公司多是非法开展外盘交易,存在放大风险、误导、对赌、吃点等现象,客户必输无疑。
“年轻的时候,看不上小钱,总是急着赚大钱。做期货如此,透支炒股也如此。其实,做投资最重要的是稳定获利。如果每年都能有20%到30%的获利,就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巴菲特也不过如此。”
李凯旋在股市多年的征战中发现,很多人敢输不敢赢。“一波行情起来,比如从1000到2000点,能赚30%-50%的就很不错了,很少人能翻倍,更谈不上跑赢大市;可要是从2000点跌到1000点,亏一半就算不错的,大多数人会亏70%、80%。”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该是涨的时候基本跟上大市的涨幅,跌的时候只亏20%-30%就早早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