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股改公司来说,影响他们推进股改的实质性问题究竟是什么?深交所一位副总回答说:“股改障碍已由思想问题变为技术问题”。不管事情是否果真如其所说,作为一种政策信号,此言颇为耐人寻味。
并不是说未股改公司存在技术问题的说法有什么不对。未股改公司已经为数不多,就深交所而言,在该副总发表讲话的时候,大概还有100家。不过,由于这些公司大多存在股权关系复杂、亏损严重、大股东占款等疑难杂症,对于这样的股改困难户来说,如何“扫清庭院”,确实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技术难题。
事实是,在这一年多的股改过程中,经过许多股改公司的积极探索和反复实践,大多数疑难杂症也大体有了解决技术难题的基本思路,如果相关上市公司确实想解决问题,并不是非等到现在不可。说穿了,一些股改困难户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被技术问题拖累成为股改钉子户,其主要症结并不在于技术问题,而是思想问题。他们抱有幻想,希望时间拖得越久,优惠政策就会越多,等到股改有求于他们的时候。
股改的这一年多来也并不是没有政策迁就技术问题的先例。比如说,由于股权关系特殊,就有权证顶替对价的发明,大股东于是可以用滥发权证的方式少支付甚至不支付对价。由于亏损亏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于是也就有了重组换对价的说法——杨白劳的死现在看来真的太冤了,如果换了今天,黄世仁哪能那么凶狠地去逼债?他如不尽其所能地开出一大堆优惠条件,没准杨白劳同意不同意债权重组的方案还得考虑考虑呢!
股改钉子户的思想问题其实映射了管理层所存在的思想问题。如果不是管理层在股改的指导思想上把形式上股改对价方案的通过和实施代替了市场根本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由于过于追求加快股改进度又不可避免地导致股改标准的一再变通和监管要求的相应放松,那么,股改困难户怎么会如此顺风顺水地成为股改钉子户?
《每日经济新闻》黄湘源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所谓“思想问题变为技术问题”的说法尽管听起来很像是一个股改新思路,实际上不啻一个极易引起误导的错误信号。如果它意味着管理层以前说过的“对价低于10送2的免谈”现在大可不必过于认真,那么,“零对价”大行其道也就不值得奇怪了。如果找得到一个看起来挺不错的重组方案就不妨先拿来换作对价再说,那么,对于濒临绝境的ST公司来说,再难的事情也不难化险为夷了,如果说承诺也可以视为一种体现解决问题诚意的方案,那么,大股东清欠也尽管大大方方地纸上谈兵,未必需要先掏出多少真金白银。追求形式上的技术性过关并不是难事,但这充其量不过是有利于加快股改进度的实现而已,至于对相关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是不是一种幸运,恐怕就很难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