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瑞银20万标准“买断”北证员工
依照之前北京证券(下称北证)的重组模式,北证的不良资产将被剥离给建银投资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仍没有成立),27家营业部中的21家营业部由招商证券承接,剩余6家营业部和其他资产组建新的瑞银证券。基于上述模式,原北证员工将被分流:一部分去资产管理公司,一部分去转手的21家营业部,另一部分则留在瑞银证券。原北京证券一高层称,“五一”前后已经通知,北京证券所有员工都会进行安排,除了主动辞职之外。
1400万美元扫清障碍
目前北京证券共有560名员工,瑞银尚无公开声明能够接纳多少员工,但据了解,瑞银证券对这些员工并不十分感兴趣。但瑞银并没有强行辞退员工,除了承诺妥善安排之外,瑞银还将实行一次性“赎买”,即原北证员工不管分流到何处,瑞银都给予1-2年全年工资作为补偿。大致估算,每位员工给予20万元的补偿,560个员工合计1.12亿元,折合1400万美元。
这种赎买制度是瑞银全球化的办事风格,成本相对低廉,花费1400万美元,却为其在中国的业务开展扫清最后一道障碍。这一次,在瑞银看来,即使花费1400万美元仍然划算。至此,瑞银初步获取在中国从事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财富管理、高端客户理财的资格和实力,这正与其全球业务核心相契合。
而同样的做法已经发生在瑞银参股的国投瑞银基金身上,原班人马基本“买断”,包括原总经理,然后派驻新人。之前,瑞银在参股和重组完中融基金后,就给予中融原总经理万朝领一次性300万元,新更名的国投瑞银基金将由瑞银甄选总经理,其他高管人员亦已完成洗牌。
3倍高薪挖中信墙角?
入驻北证后,虽然瑞银没有裁减人员,但已在2005年底和2006年初开始招兵买马。国内发展较好的券商开始感到这种压力,例如中信证券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人员都接到瑞银的邀请,一些与瑞银有接触的人说,给出的工资薪酬是原先的3倍。
据悉,参加应聘的人感觉到,总体上瑞银招聘人才十分规范,但是做事思路不是很本地化,外资做事方式与中国人不一样,他们招聘员工要求有外资背景、获取类似CFA证书、在业界做过1-2年,这可能与他们对语言的要求和人力资源考核体系有关。而多数北证老员工没有上述优势,于是要么选择主动辞职,要么等待瑞银分流并给予一次性“赎买费”。
瑞银营业部瞄准富人区
对于瑞银来说,收购并参股北证并不是看中它的资产,瑞银集团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何宏丰曾指出,北证的“壳资源”为瑞银在中国市场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瑞银不仅能借此承销中国国内债券和股票,而且还能买卖及分销国内二级市场的债券及股票等经纪业务。
但瑞银并不打算做国内券商擅长的低附加值的经纪业务,它将老北证27家营业部中的21家出售给招商证券,只保留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共6家营业部,对6家营业部的客户,瑞银还劝说他们转到那21家营业部中。
显然瑞银的目标盯住的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高端客户理财业务,虽然只保留6家营业部,但由于这些营业部都位于中国财富聚集的地区,有利于瑞银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
瑞银通过人事调度完成中国业务布局
瑞银也在通过人事调度完成在中国业务的布局。2005年10月,瑞银集团宣布正式开设中国区,并委任李一为中国区主席暨中国总裁,这一任命在2005年6月1日起生效。有意思的是:在加入瑞银前,李一2001年11月至2005年5月出任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此前任招商证券执行副总裁。业内人士指出,瑞银虽然把营业部转让招商证券,其实留有后手。
而瑞银证券虽然尚未挂牌,但已经更换部分血液,原国泰君安副总裁,曾任职于瑞银的华一将出任新瑞银证券总裁。何宏丰也表示,随着整合北京证券的进程发展,瑞银未来会派出更多人员参与北京证券方面的管理。
瑞银参股比例达49%的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负责资产管理业务,而投资银行、财富管理、高端客户理财就责无旁贷地落在瑞银证券身上。而通过控制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进行人事更替和人员再造,瑞银初步获取在中国从事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财富管理、高端客户理财的资格和实力,这正与其全球业务核心相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