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当不再透过《人民日报》放出政策风声

投机难阻中国股市越高越危险中国股市何时回跌?这将造成全球股市波动的因素,让投资人不得不密切注意,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不断释出降温股市的政策,但因作法与过去不同,仍无法降低中国股民的投机意愿。但上海股市取代以前纽约交易所的地位,创新高不见得会带动别人大涨,可是回档幅度大些,就要叫全球投资人心惊胆战了。可能造成A股崩盘的原因与后续连锁反应,才是我们关切的焦点。

李嘉诚公开评论A股过热

认为中国股票太贵的人越来越多,最新公开发言的是李嘉诚。5月17日他公开表示,本益比五、六十倍已相当惊人,绝对有泡沫现象,并对之感到担忧。

相对李嘉诚的担心,外资已经采取撤退的动作,经过许可直接投资A股的合格外国投资机构,整体持股比率已由年初的满档降到八成。目前核准的QFII合格境外投资机构,总金额才九十九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减码两成对总市值超过十七兆人民币,但对A股根本没影响。

外资是过江猛龙,当中国人自己害怕的时候,从指数一千点一路买上来,是这波行情真正赢家,虽然数量小,但指标意义深远。没人否认中国庞大的潜力,但是股价高了风险就出现。

从2003年到今年四月底,外汇存底增加8500亿美元,换成基础货币约七兆元。人民银行从2003年九月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受到控制后开始动手,存款准备率从当时的6%往上调,经过十次调整,已经拉到11.5%,快要提高一倍。

根据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刚以前提供的估算方式,用这方式抽回的基础货币约有三兆元,这段时间发行的人民银行票券有三兆五千亿元,回收的金额六兆五千多亿元,四年累积的过剩流动约五千亿元。除了时间差之外,这个算法有个重要漏洞,就是人民银行的票券会到期,可是外汇准备没消灭,把这因素回冲,过剩的基础货币还要增加一兆元。也就是说,人民银行的已经动用很多政策工具,但是力道不够,所以只有减缓恶化速度的效果,并未完全遏止病因。

因此房价没跌,股价飞涨,贷款余额猛增,投机势头犹存。对于200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许多分析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期待见到铁腕式的措施,认为没有看到《人民日报》发表抨击投机的社论,国务院没有下令停止特定产业的扩张,就对宏观调控政策失望。但是温总理、周小川行长的经济政策,已经从行政命令转为税率和利率等市场作为,工具不同,发生效用的期限也不同。这不是新鲜的发明,其实是套用美国联邦准备局过去七十年的经验,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而已。表面上看来好像比较没有效率,但是历史证明这可以平缓景气震荡的幅度,更有益于长期发展;只是这是第一个使用这套方法应付的经济循环,大家还不习惯。

中国政府不断降温股市

我们要注意这种政策的“温水煮青蛙”效果。运用存款准备率与利率等货币政策作调控主力,因为不会立即致命,可是有累积作用,越到后面效力越强。经过十次调整存款准备率、四次调高利率,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这实质负利率的不正常情况,已到扭转的关键点。

同样的思维逻辑,也用在股市管理上。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真的居安思危,去年十二月就公开表示对股市暴涨的关切,市场也出现“2·27”大跌与多次幅度较小的调整;但是时间都不长。投资人反而养成习惯,认为下跌就是买点,完全没有风险意识。中国投资人期待的政策指标,不是这样的道德劝说,而是限制涨幅、停止交易、国家领导痛批投机的不道德这种钢硬的打击,其他不算。

事实上,开春以来,已经有很多迹象显示,主管当局已经出手平抑股市的过热。停止发放新申请的合格外资额度、调查处分上市公司与基金经理的内幕交易,政策宣导由健全市场发展转为注意投资风险等等,搭配前述的人民银行动作,官方的保守态度可谓毫无保留。改变供需均势,就是最有效的市场化打击措施,之前钱太多、股票太少的多头架构消失,股市自然降温。台湾投资人最怕的经验,除课征证券交易所得税外,杀伤力排行榜第二名的就是官股释出、大量筹码供应。人民银行已进行了紧缩银根的工作,接下来就要看印股票的速度了。中国股票增加来源有二,一是新股上市,二是挂牌公司原来限制交易的股票解禁。从一月以来,这两种筹码供给增加的速度,维持在每个月1000亿股到1500亿股之间。单是原来只在香港上市等着再回上海两地挂牌的,就有中国石油、建设银行、中国移动等大型国有企业,卖压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政府态度多转空,钱与股票的供需趋势逆转,都提醒投资人应该对A股后市保守,更根本的原因是涨多了本来就该回档。1400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900多档股价涨超过一倍,现在进场还能有多少获利空间?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