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历史学家会这么说:“2006年,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全球确认,而中国本身也意识到她在国际社会的身份出现了变化。”现时全球192个国家,其中几乎有一半的元首曾在今年内访华。中国在2006年内,举办了三个有超过十位国家元首参加的特大型国际峰会。当今世上,在中国之外能够做到这点的,大概也只有美国了。
据非正式统计,2006年以来曾访华的外国元首级贵客,最少有86人。现时全球共有192个国家;换言之,在全球的元首里,几乎有一半曾在今年内于中国留下了足迹。以“络绎于途”来形容今年各国元首访华的盛况,可谓并不为过。
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国地位,也在在突显在其举办国际会议时的号召力:在6月于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共有11位外国国家元首、区域组织负责人参加;在10月,中国吸引到东盟10国的全部政府首脑联袂访华,一起出席“中国─东盟峰会”;在11月于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也邀得42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出席。另外,中美刚在12月举行了经济战略对话,也破天荒得到美国7名部长,也即三分之一的内阁阁员随团访华。
从中国今年极为频繁的外交活动里,中国的关键角色也尽显无遗。中国在7月31日支持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案,要求伊朗在8月31日前停止浓缩铀及核燃料再加工活动;在10月14日,中国又支持了谴责北韩导弹试射的第1695号决议案。另外,也是因为中国的居中调停,关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六方会谈也在中止了约十三个月后得以重开。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出席亚太经合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峰头,甚至盖过了美国总统布什:当布什的专机“空军一号”飞抵峰会地点河内时,胡锦涛正向与会的工商领导人发表演说,并已抢先跟主办国越南总理阮晋勇及国会主席阮富仲会面。当时有分析指出,胡锦涛才是这次会议的最重要人物。
中国外交背后存在三条主轴线
在中国今年的外交活动背后,其实是三条主轴:一是商贸往来:据中国官方公布,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在今年2月底为8537亿美元,首次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了11月,中国更宣布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破了人类历史的新高。另外,2006年是中国加入世贸五周年,按照有关协议,中国将陆续开放市场,各国也就瞄准了这商机,希望可抢先攻占这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
二是能源材料补给: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保证能源和原材料的补给。中国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据中国官方数据,中国于1993年成了石油的净进口国;1999年,中国的对外石油依存度已上升至总需求的40%;今年上半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高于同期10.9%的经济增长速度。面对这局面,中国一来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得增加供应来源,务求能稳定能源成本。
三是周边稳定安全。中国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使其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防止核扩散和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对减低中国的安全风险系数十分重要。另外,中国也希望借着协助各国反恐的同时,打击其境内的独立运动。
今年中国的外交活动可以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在其国际社会身份的蜕变。数十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身份认同,都倾向跟 “第三世界”保持一致;一般认为,“第三世界”是指在国际政治上倾向中立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近年有中国在愈来愈多事件的利益,已无可避免地跟较富庶的“第一世界”较为接近。
对中国而言,中国究竟是“第三世界”还是“第一世界”,相信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的沿海城市也许已达“第一世界”的生活水平,但在内陆和农村也许仍属“第三世界”的阶段。应该说,中国同时拥有“第三世界”和“第一世界”的某些特质。但随着中国崛起,中国跟“第一世界”利益较接近的地方将愈来愈多。
话虽如此,但因为已故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曾提出“韬光养晦”的方针,因此中国外交在未来一段日子也不致于太高调。另外,中国不愿以“第一世界”或“大国”自居,也许也跟“中国威胁论”的出现有关。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最早是因为古时中华民族以为自己居于“天下”(世界)的中心地带,甚至曾把周边国家称为带有岐视性质的“四夷”。虽然今天中国政府已没有这种思想,但毕竟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这样的情况,且国内个别的极端民族主义份子是否仍有这种思维还是未知之数,因此周边地区始终还是有点戒心。
胡锦涛2005年在联合国的讲话中首次提到“和谐世界”,2006年6月在上合组织峰会则提出建立“和谐地区”。这也许是胡锦涛对周边国家疑虑的一个响应。中国要消除“中国威胁论”,一方面固然要加强宣传,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但另一方面,中国要加强教育,让国民都有“和谐世界”的概念,且要防止极端民族主义的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