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赵瑜纲与《基金黑幕》

2000年10月,当时年仅28岁的赵瑜纲出名了。当月,《财经》杂志做了一个封面报道,曰《基金黑幕》--这篇详细叙述基金对倒、倒仓及高位接盘事实的报道,证据就由赵瑜纲做出来的。

赵瑜纲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硕士毕业,经光华院长厉以宁教授推荐,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监察部。从1999年下半年起,上交所监察部希望员工做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赵瑜纲选择的是基金操作。到1999年12月,赵瑜纲写完《基金行为分析》,2000年5月,完成《基金风格及其评价》。这两份报告以内参的形式交到了当时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桌上,《财经》杂志弄到了。

赵瑜纲有数据来源,他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中整理出了一些“规律”,其中最引人注目(同是也是最不出乎意料)的是报告对22家基金的对倒、倒仓、高位接庄行为给出了数据证据。后来吴敬琏老先生怒斥“是赌市,可以看对方底牌”等结论,赵瑜纲的报告似乎是惟有的事实证据。吴后来成了年度经济人物。

事发后(基金的事发了,所以,赵瑜纲的事也发了),赵瑜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不按程序披露信息为由给予严重警告,2001年6月,他离开了上交所。

当时的东方电子、环保股份甚至银广厦都是某些基金的重仓股:

东方电子后来被证明是做假账(炒自己的股票转成主营利润);

环保股份现在的代码400036,以前的代码是深圳0730,绩优股蓝筹股的表率,现在公司所有的人都辞职了,都没有人管这只目前在三板交易的股票了,该股票目前一周交易一回;

银广夏则更搞笑,还有基金公司在事发后将银广夏告上法庭,要追讨因对方虚假账目导致自己管理的两家封闭基金近2.5亿的损失,也不怕丢人,专业投资者会被业余报表骗子给骗了。当然,另有一告,基金公司要联名告《财经》,还是那话,也不怕丢人。

还有怪事,如1998年12月30日,尾盘一些基金重仓股突然被砸到接近跌停,如东大阿派当日收于跌9.79%,而第二天则全天封于涨停,市场中人都明白,到了年底结算日,基金们相互砸市值,以求让自己的市值优于对手,对手们则抵抗。

这些极端事件让赵瑜纲的报告中陈述的一些事实并不太让人意外。最终证监会介入调查,认定有8家基金违规。2000年12月4日周小川在“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成果博览会专题研讨会”上演讲时对基金黑幕表态:迎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对证券业、资本市场发表意见,同时监管部门对于调查属实、确有证据的违规行为一定会给予依法处理。

中间还出现了原嘉实基金总经理洪磊怒揭本基金公司黑幕的事情,但很快,他于2001年6月28日正式被任命为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嘉实基金当初在买不买亿安科技上产生剧烈的内部观点分歧,本应该出现在散户大厅的事情,竟然上了专业机构的台面。

随后基金也没消停,赵瑜纲倒是“消停”了,失去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同时带着得罪了一个行业的心理负担。“提供一些数据,而不是结论”,赵瑜纲当时说。没听说过水门事件的记者后来说:我们只是提供一些事实,而不是结论。

书生都这么说话。赵瑜纲幸好没书生气到,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到为什么上交所曾出现多宗转配股莫名其妙流通的事情上。

基金随后又出现了好多事情,比如申购新股时,不交全额,用信用申购,涉及到的公司有青岛啤酒、深高速和宝钢股份。所谓信用申购,就是表示,我要买你十亿股,先搁你这儿100万定金吧。中国法律体系中不允许这么做。国外允许。这事也闹起来了,还是《财经》杂志,于2002年1月9日刊发《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张景华致全国基金经理的一封信》,这封信对几家基金超额认购深高速提出了批评,并且指出这起事件类似于去年的“青啤事件”,措词非常激烈。

7年后说这些事做甚?

目前基金所占流通市值已近流通市值的4成,已非当年小东西了。问题是,这4成以几万亿计的钱,正以一种被动或主动的方式高速前进,车上载的则是尚不知风险为何物的新基民们。开得越“快”,上这快车的人就越多。

而也就是这几天,中邮基金的总监换人闹起风波;去年大概也就是这时候,洪都航空的事情也闹了一下,没闹起来,而已。

也就是这几天(10月16日~10月18日),权重股开始步履沉重。

谁还记得赵瑜纲?忘记他最好,那大概意味着,他当时说的事,现在根本就不存在了。

上苍保佑忘记了赵瑜纲的人们。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