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募集资金上,都呈现出比往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府希望将国内资本市场做大,对大型企业赴海外上市采取比较严格的限制措施,以便将其留在国内A股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股市长期走高,整体估值远高于国际市场,对本土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增强了。此外,自从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通过之后,美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查越来越严格,上市公司的会计、法律等成本越来越高,这使得美国资本市场对外国企业的吸引力逐渐下降。2006年全球最大的10个IPO没有一个在美国进行,就是明证。
不过,即使在赴美上市热潮减退、A股上市热潮方兴未艾之际,仍然有不少中国企业在美国进行IPO。从今年1月至今,共有16家中国大陆企业在美国上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企业);如果算上去年12月下旬上市的中国企业,这个数字将增加到18家。以上数字只包括在美国主要交易所及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股票,而不包括在OTC或Pink Sheet等柜台市场上市的股票。
在以上18家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有9家在全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有7家在纳斯达克市场(NASDAQ)上市;有2家在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上市。NYSE上市公司达到半数,其中多半是民营企业或国有中型企业,打破了以往中国公司一般上纳斯达克,只有国有垄断企业才能上NYSE的惯例。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NYSE近年来在中国大举扩张,争夺优质上市公司资源,强调NYSE不仅是“大盘蓝筹股”的舞台,也可以给成长型公司提供服务。去年新东方本来预订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在NYSE的游说之下改在NYSE上市;今年的橡果国际、侨兴移动等都属于流通盘较小的成长型股票,在传统上属于纳斯达克的目标对象,却都在NYSE上市。在NYSE上市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固然是因为中国企业的总体威信提高,更重要的却是NYSE在与NASDAQ的竞争中,采取了重视中国企业以便开辟国际市场的政策。
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是美国三大证券市场中最小的,目前主要由美国国内中小企业和衍生品、ETF等占据。2007年居然有两家中国企业在AMEX上市,看似奇怪,其实只是特殊案例。这两家中国企业中,有一家是注册于美国的“中国医疗收购公司”,是一家没有固定资产的“壳公司”,其目的是在中国境内收购医疗企业(这样的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还有很多);另一家是昆明圣火药业公司,该公司整体流通盘不到1亿美元,IPO募集资金竟只有140万美元,算是创下了一个纪录。圣火药业在AMEX上市,可能涉及到资本重组、股本结构调整等深层原因,募集资金并不是主要目的。在AMEX上市的企业只有这两个特例,严格的说,它们进行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IPO。
在以上18家上市公司中,除了一家专门用于收购的“壳公司”之外,其余公司的行业属性如下:电视直销企业一家(橡果国际);太阳能元件及设备制造企业六家(中电光伏、晶澳太阳能、赛维LDK太阳能、林洋新能源、天合光能、天威英利);房地产咨询企业一家(易居中国);生物科技及制药企业五家(圣火药业、先声药业、三生制药、同济堂、药明康德);网络游戏企业一家(完美时空);通讯元件及设备制造企业两家(侨兴移动、展讯通信);专业媒体企业一家(新华财经)。毫无疑问,太阳能是2007年最大的赢家,生物科技与制药则是从2005年就开始热门的概念。太阳能和生物科技企业纷纷赴美上市,除了由于这些行业增长迅速、迫切需要资金之外,还因为这些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或中小型企业,在国内上市较难,而且大多运营时间较短,无法满足A股上市的连续盈利条件。
2006年以前在美国大红大紫的“中国网络股”,在2007年全面凋谢,只有完美世界一家公司可以算网络股,中国大陆ICP没有一家上市,曾经在美国饱受追捧的中国移动上网软件设计和内容供应商也没有一家上市。橡果国际、新华财经和易房中国和网络有些沾边,但主要经营都不是在网上进行的。美国投资者仍然愿意购买“中国科技股”,但是“科技”的对象已经从ICP或移动网络开发商转移到了太阳能、通信设备和制药。平心而论,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传统的中国ICP或网络软件开发商其实是毫无技术含量可言的(百度可能是唯一例外),现在的太阳能企业和制药企业都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有的甚至拥有国际领先的研发能力,这对提升中国整体技术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太阳能企业在美国受青睐,已经引起了从投资者、投资银行到媒体的广泛注意。以往提起“中国概念股”,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百度、新浪等网络股或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垄断国企;现在,“中国太阳能股”则变成了与中国网络股相提并论的一大板块。随着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不断上市,将来在美国的中国概念股有望形成网络、太阳能和生物科技“三足鼎立”的局面。不过必须注意的是,中国的太阳能企业大部分规模都很小,而生物科技企业多半停留在下游产品开发或为国际品牌代工的阶段,现在要庆祝胜利还为时太早。
2007年中国企业在美国融资的数额普遍较小。自从大型垄断国企不再赴美上市以来,中国企业在美国IPO的数额一般都小于10亿美元,像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那样上百亿美元的IPO都在香港和上海举行。2007年在美国融资额最高的中国企业是赛维LDK太阳能,总共融资4.7亿美元,不过相当于A股一次中等规模的IPO;其次是新华财经,融资3亿美元;先声药业融资2.26亿美元,易房中国融资2.01亿美元,其他中国企业融资额都在2亿美元以下。这些企业如果在A股上市,市场完全可以承载;A股市场的监管和审批等问题,导致它们不得不赴美寻求融资,对中国本土资本市场来说是颇为可惜的。从上市之后的情况来看,目前流通盘最大的是赛维LDK,总市值高达72亿美元;其次为天威英利,总市值27亿美元;药明康德的总市值超过20亿美元。总市值最小的则是圣火药业,只有7440万美元。按照美国的标准,市值高于100亿美元的称为大盘股,高于10亿美元的称为中盘股,则2007年(包括2006年12月下旬)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有7家进入了中盘股行列,但没有一家成为大盘股。不仅如此,在美国最近风光无限的百度总市值也只有94亿美元,盛大只有23.6亿美元,分众传媒不到50亿美元,均不够“大盘股”资格。何时中国能够在垄断国企之外,产生一个百亿美元市值的民营公司,才能说中国民营经济已经真正登堂入室。
在股票上市之后,衡量其好坏的核心标准是股东回报,也就是股价究竟涨了多少。过去中国概念股往往在美国大受追捧,并有所谓“美国人愿意支付中国溢价”的说法。不过,从2006年12月底以来的局势看来,新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两个回报率:一个是IPO总回报率,即在IPO阶段购买了新股的投资者,从上市以来至今的总回报率;另一个是上市之后的总回报率,即在上市之初以市价购买了二级市场股票的投资者,至今的总回报率(这个回报率可以拿来与大盘指数相对比)。
从IPO总回报率来看,的确有几只中国概念股赢得了市场的疯狂追捧:晶澳太阳能上涨178%,天合光能上涨160%,赛维LDK上涨142%,药明康德上涨115%,天威英利上涨93.7%;考虑到它们上市只有三到九个月,这样的高额回报是惊人的。不过,中国概念股中同样有大幅下跌的例子:新华财经目前的股价比IPO价格下跌52%,名列美国2007年度“最差IPO”候选人;中电光伏比IPO价格下跌39.9%,在太阳能股备受青睐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费解;侨兴移动比IPO下跌18.4%。目前价格比IPO价格更低的股票还有先声药业、林洋新能源、展讯通信、三生药业和同济堂,下跌幅度从1%到14.4%不等。从行业来看,跌破IPO价格的中国概念股有两家太阳能设备企业,两家通讯设备企业,两家生物科技及制药企业和一家媒体企业,似乎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此外,橡果国际和圣火药业的IPO总回报率没有超过10%,这对于新上市的企业来讲是很低的。
再看上市之后的二级市场回报率(以首日收盘价为基准价格计算),二级市场表现击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中国概念股有9家,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中国概念股也有9家(包括“中国医疗收购公司”),并未呈现一边倒的局面。中电光伏、橡果国际和圣火药业上市首日涨幅都超过35%,此后却表现乏力,落后大盘,其中中电光伏甚至跌破了发行价;与此相反,天威英利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赛维LDK仅仅略微上涨,此后却在二级市场取得了优异战绩。当然,也存在一些从上市开始就一直表现差劲的倒霉鬼,例如新华财经和侨兴移动都是首日即跌破发行价,此后越陷越深。总之,中国概念股上市之后的表现,主要是受各个公司自身业绩前景的影响,并没有普遍的“中国溢价”或“行业溢价”。
最后看一看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背后的投资银行势力。频繁出现在中国企业主承销商名单中的还是那几个名字: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和UBS(瑞士银行);摩根大通和瑞士信贷偶尔能够分一杯羹。在承销团成员中,CIBC(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Piper Jaffray和Cowen都多次出现,尤其是CIBC在中国的IPO业务呈现暴增的趋势。从上市之后的表现看,表现最好的几家中国公司分别由不同的投资银行承销,没有哪家投资银行有明显优势;跌破发行价的几家公司则大都由瑞银和高盛承销,但这两家公司也承销了一些表现很好的公司。总之,选择谁为主承销商,和股票上市之后的表现没有太多联系。
(来源:明宪商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