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000年前的古代中东美索不达米亚地方,人们就已汲取从地面裂缝渗出的半固体黏软沥青来用于建筑砌墙、用药及差强人意的引火照明。这种沥青制出之油可引火焚烧,也成为古代中东战场上的武器。中古时代起,欧洲的巴伐利亚、西西里、亚尔萨斯、汉诺威、加里西亚(Galicia,先后隶属于波兰、奥地利及俄罗斯)、巴库(高加索山近里海地区)等地都有地表渗油的记录,加里西亚及罗马尼亚逐步发展出小规模的以手挖坑、采油、提炼以产生蜡油的石油业,1854年蜡油已是维也纳最主要商品。1859年欧洲原油总产量约有3万6千桶,产地主要仍为加里西亚及罗马尼亚。
1859年,美国宾州利用1千5百多年前中国人开发成功的盐井钻凿技术(此技术于1830年后传至欧洲),建立了第一口抽汲式油井,1860年宾州西部石油产量为45万桶。1861年宾州更钻到第一口溢油井,于是1862年的石油产量就剧增至3百万桶。此段时期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战争切断南方松脂供应,但由宾州石油提炼的蜡油则立即补上照明用油的空缺,使石油可能首次在近代历史中成为战略物资。1870年代初期起,俄罗斯的巴库也开始开凿油井,1880年代初期产量已达美国产量的三分之一。1885年亚洲苏门答腊(时为荷兰属地的东印度群岛)也钻成功第一口油井,开启东亚地区的石油时代。1903年波斯西北部奇亚苏克高原(现今伊朗与伊拉克边境,距波斯湾5百公里)钻得第一口油井,不过油井随后枯竭。1908年波斯中部的苏里曼寺发现石油,遂告启开中东地区石油的开发。1910年墨西哥钻到油矿,1914年委内瑞拉也开始生产石油,使中南美洲也登上石油生产的行列。至于非洲,则要到1950年代才在西非的加彭及北非的撒哈拉探得石油。
除了原来使用于照明的用途之外,1870年代俄罗斯部份地区的船舶以原油炼完蜡油之剩余物充当航行里海的燃料,随后横越西伯利亚的大铁路也开始使用石油燃料,不再燃煤或木柴,1903年莱特兄弟完成首度飞行试飞,即以汽油为燃料;1905年使用汽油推动的内燃机车辆的市场占有率击败蒸汽车辆,使运输工具进入石油的时代。此外,1909年炼油技术获得突破,以热力分馏产生的合成汽油使每桶原油可产生45%的汽油(原先炼油技术只可获得15%至18%的汽油);1930年代晚期发展的催化分馏精炼技术更可大量生产高级汽油;20世纪中叶,新的科技使一桶原油可炼制的汽油、柴油及喷射机燃料再提升至90%。在用途日益广泛及技术有所突破的情况下,石油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950至1960年代,价廉而供给丰富的石油推动了经济的快速成长。1960年代起﹐石油超过煤炭,成为世界“头号能源”,经济已转而以石油为基础。1960年9月10日,主要石油输出国家(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拉克及伊朗等国)代表在巴格达聚会,9月14日宣布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期的1974年2月,美国在华盛顿邀请各工业国召开国际能源会议,为了使国际能源事务能达成共识与共同政策,与会工业化国家遂在1974年底前共同成立国际能源署。
石油与国际危机的关联
近百年来能源结构大幅变迁,石油已成为现代工业社会最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与基础原料,不但交通、产业与发电的能源高度依赖石油,石化产业也已经是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石油消费水平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尺。但在石油资源仅为少数地区所拥有的资源、分布极不平均之情况下,控制或争取石油资源已造成许多国际政治的紧张情势,石油也成为历史上许多国际冲突的焦点,而许多国际上的石油危机更带来经济发展的冲击,是以各国对于任何会影响国际石油供应的事件,都会投以高度的关切。
一次大战起,石油开始扮演更重要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战争工具与运输工具都依赖石油为燃料,使石油资源供应的稳定成为多次战争胜败的关键,而争夺石油资源,也成了不少国际冲突的导火线。此外,在石油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武器之际,石油也成为可供操作的政治与外交工具,几次石油危机不但引起经济冲击,带来政治力量的改变,更使产油地区的安定与否左右石油生产与价格的安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陆军方面,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先德国陆军仅花费1个月就迅速逼近法国首都,但9月因巴黎军事总督征调出租汽车运送士兵,使法军扭转劣势,德军的速战速决战略失败,也首次建立使用石油车辆之运输机动化地位,由于英、法、美建立汽车与卡车运输能力,使德国铁路运输优势逐渐落居下风。1916年英国又研发以内燃引擎推动的武装坦克,在1917年及1918年发挥扭转战局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德国最高指挥部宣布战争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在空军部份,1911年意大利人就曾利用飞机与土耳其人在的里波里作战,使汽油内燃机加入空战领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飞机数目迅速扩张并快速革新,功能也由侦察、飞行员用手枪射击、与螺旋桨旋转同步发射机关枪,发展到战略轰炸和空战,投入战场的飞机数量也由战争初期的数百架扩展到整个战争时期的十多万架。
在海军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海军在丘吉尔大力推动下,积极建设燃油的海军船舰,在速度、操作和人员配备上比燃煤为主的德国船舰占有优势,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海军一直无法和英国海军抗衡。
在炸药制造方面,1903年芝加哥大学化学家发现通常提炼自煤的炸药主要原料甲苯也可从原油中提炼,1914年因为英国从煤提炼的甲苯不足,英国遂于1915年初建立起以石油提炼甲苯的工厂,这些工厂在战时供应英国军方80%黄色炸药的原料。
此外,在确保石油稳定供应成为重要战略之际,1917年初德国以其潜水艇武力优势,对盟国海上运输实施无限制的潜水艇攻击,盟军损失许多油轮,英国海军部原先保持6个月的石油存量,在1917年5月只剩下不到3个月的石油存量,只有仰赖美国的石油支持。1914年美国石油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5%,1917年则为67%,约为3亿3千5百万桶,其中四分之一出口,主要输往欧洲,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盟国所需油料的80%来自美国。使英、法等盟军虽因部分油轮被袭而面临石油缺乏的警讯,但在美国支持下,并没有真正缺油;反之德国因为海军处于劣势,被盟军从海上封锁而切断海上石油供应,陆上供应仅来自战争前期维持中立的罗马尼亚,但1916年罗马尼亚受到德国入侵后,英国将罗马尼亚的油田设施及油品储藏破坏,使德国花费数个月才使油田复工,1917年产量也仅有原先的三分之一。德国为扭转石油战略地位的劣势,1918年曾尝试由其盟友土耳其获取俄国的产油地巴库,但已缓不济急,10月时德国陆军已差不多耗尽储油,11月德国只能宣布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珍珠港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重要战争与运输工具都使用汽油为燃料,所以尽管德国有丰富的煤藏,且其能源消费量90%为煤,石油消费量仅5%,而同为轴心国且缺乏能源的日本其能源消费量也仅有7%为石油,为了战争与运输工具所需的汽油,却不得不在二次大战之前及大战期间四处争取石油资源,更在战时面对空有精良武器却因缺乏石油而落败的苦果。而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所以二次大战期间,美国除了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也提供盟国九成的石油需求量,其所拥有的石油方面优势,再一次成为后来盟军战胜的重要因素。
在亚洲方面,二次大战前日本进口石油只有10%来自东亚唯一的石油生产地荷兰殖民地的东印度群岛(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而80%的进口石油乃靠美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因为日本在各种原料上依赖美国及英国,所以并未与美、英为敌。1939年9月欧洲战事爆发,美国为防英国彻出在远东的武力,将驻守南加州的鉴队调往夏威夷欧胡岛的珍珠港。1941年7月日本南侵中南半岛,美?和荷兰宣布联合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但日本石油储备只够军方使用1年多,也等于1年多后日军将在能源匮乏的情况下不战自败,因此日本侵夺取南太平洋地区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石油利益,而为了确保不受美国的阻碍,日本即以偷袭珍珠港来求取摧毁美国封锁能力。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欧胡岛的珍珠港受到日军突袭,造成美国8艘主力战鉴被击沉,2,335名美军及68名平民死亡,日本仅损失29架飞机。日军随后直攻产石油的东印度群岛,1942年1月荷兰将部份东印度群岛上产油设备破坏,3月中日本已完全控制东印度群岛,1940年东印度群岛石油产量约6千5百多万桶,1942年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后即着手修复生产设备,1943年产量回升至4千9百多万桶。但获得油源不代表能保障日本的石油供应,由于美国潜艇锁定油轮为攻击目标,1944年日本石油输入量不到1943年的一半,1945年第一季日本最后一只护航油轮船队被击沉后,已没有运输油料的能力。1945年6月日本油料仅剩80万桶,燃料不足使日军战力大幅降低,终至投降。
二次大战期间的欧洲战场上,德国决定在1941年6月挥军前苏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意图夺取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抵抗德国的入侵,前苏联遭到惨重损失和牺牲。据统计,全世界死于二次大战期间的人数约为6千万,光前苏联在二次大战期间就有约3千5百多万平民死亡,1千4百多万军人阵亡(中国大陆人民直接间接死伤2千万人,陆军伤亡失踪3百多万人,空军伤亡4千多人。而美军死亡人数则为30万人)。而德军死亡人数3百多万人中,也有约88%是死在前苏联战场,由此可见苏德之战的惨烈。由于德军在前苏联境内的石油与重要补给的短缺,且所夺得俄军坦克是烧柴油而非德国坦克使用的汽油,1942年8月循北非意图攻向高加索山区的德军受阻于埃及,1942年10月北非德军因没有燃料而彻退,1942年11月德军在高加索山区发动最后一次攻势失败,1943年1月德军自高加索山区撤退,1944年9月,前苏联又占领罗马尼亚的油田,使德军仅剩自煤提炼的合成燃料,但德国的合成燃料工厂也在1944年5月起受到轰炸,1944年9月合成航空燃油也仅有每日3千桶的产量,1945年2月后也完全停止生产,直至德军投降。而德国潜艇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持续攻击油轮,也严重冲击英军的石油补给,直至1943年盟军加强护航能力,终止德国潜艇在大西洋的攻击行动,才使美国石油能顺利支持欧洲,石油也成为战争胜败的关键。
越战
1950年初,由于西方国家陷入韩战的泥沼中,统治越南的法国不断受到越共的挑衅,1954年5月法军败降,7月21日九国外长签署日内瓦协议,将越南分割为南越及北越。1961年北越南侵,美国逐步介入越战,。1966年5月美国约翰逊总统为促使北越走向会议桌,决定轰炸北越油料,6月美机开使轰炸北越海防及河内储油地区,8月北越原有的储油设备均被摧毁,但由于北越的适应性与机智,将储油疏散,几乎不可轰炸,使北越人员与补给品的南流未减,加上苏俄及中共的支持,使美国对北越后勤补给的断绝工作失败。1973年3月美国与北越进行巴黎和谈,达成协议后美军自越撤军,1974年南越因美援削减存油锐减,飞机减少出击,鼓励了北越军的大举进攻,1975年西贡沦陷。美国军事介入越南问题历时11年,耗去5万多名美军生命,花费1千3百多亿美金,出钱出力,却还是落得败战的下场。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46年欧洲的石油77%由北美洲及南美洲供应,但1948年以后,美国进口原油与油品首度超过出口,使美国成为石油进口国家,至1973年美国已有36%的石油消费量来自进口。而在1950及1960年代,丰富及廉价的石油,造就低通货膨胀率、高经济成长率的黄金年代,使石油消费量快速成长并对中东石油倚赖日深,例如1960年至1970年间自由世界三分之二的石油需求成长即依赖中东的石油供应,也逐渐形成以中东为焦点的石油新秩序。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以阿战争,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OPEC的10个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全权操控石油定价,实施石油减产与禁运,并以逐月减产及对各石油进口国不等量供应为手段,使国际油价由每桶2.41美元上涨四倍至每桶10.95美元,油价上涨使进口物价大幅上升,各原油进口国采取汇率贬值措施以因应国际收支赤字,使得各国通货膨胀率大幅上扬并引发紧缩性货币政策,石油减产与禁运更造成各国的工业生产全面衰退及全球经济成长大幅萎缩,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更下降了20%以上。
此次石油危机使西欧及日本依靠1950及1960年代的经济成果建立的信心受到重挫,也冲击了美国人心目中资源用之不尽的信念,并使欧洲与日本在外交政策上一度与美国相左。此外,由于各工业国家发现石油危机会导致经济成长受阻、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且外交政策不能发挥,各国也在石油危机后纷纷发展以减少对进口石油依赖为宗旨的能源政策,开启增加替代燃料、找寻分散油源及进行节约能源的能源措施。如英国积极开发北海油源;日本加速核能开发、扩大煤炭与液化天然气进口、开辟中东以外的石油来源且由政府及企业联合推动节约能源运动;法国也建立能源政策的基本大纲:迅速开发核能、再度启用煤炭及加强推动节约能源措施;美国的能源政策则以加速兴建核电厂、燃煤电厂、订定汽车燃料效能标准、建立石油储备并加强节约能源为基础。
第二次石油危机
第二次石油危机肇因于1978年底,当时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政局发生剧烈变化,巴勒维国王的政府被推翻,1978年11月伊朗石油输出量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1978年12月伊朗石油出口完全停止,石油产量受到影响,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加上1980年9月两伊战争的爆发,使油价从每桶13美元上涨至每桶34美元,在70年代末造成西方经济衰退。
第二次石油危机对实质经济体系的影响没有第一次严重,原因在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各国政府已有处理能源危机的经验,改换燃料、节约能源与加速开发油源的效果也逐步浮现。在工业国家积极调整能源配比的情况下,石油占据工业国家能源市场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53%降到1985年的43%。而1980年代前期,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国,也都逐步存起大量的策略性石油储备。此外,由于各国积极开发油源,使非OPEC国家的原油产量在1982年超过油国组织,加上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中东石油的供应动荡也暂时休止。
波斯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10万伊拉克大军入侵科威特,美国对伊拉克实施石油禁运,使原先打算以石油为武器的伊拉克,反而最先因石油武器而受到打击。但由于世界石油市场因科威特石油停产及伊拉克石油无法输出而每日减少4百万桶的供应量,对国际油市影响颇大,造成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5.22%。虽然1990年末石油供需状况已获得改善,油价回跌,但以外交手段要求伊拉克撤军的努力却不能成功。美国为了维持国际秩序,确保其世界民主阵营之盟主地位,使西方石油能长期安全供应,决心介入;英国虽为石油出口国,但为避免石油问题造成经济危机,影响本国工业发展,采取支持其重要盟国美国之行动;法国70%原油进口更与阿拉伯世界贸易关系密切(法国1990年石油总消费量为7千2百多万公吨,石油进口量约6千5百多万吨,进口石油数量约为石油总消费量的90.3%),而支持美国采取行动。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英国及法国为主体的国际联军发动「沙漠风暴」行动,轰炸6星期,续在地面发动5天攻势,打败了伊拉克,将伊拉克部队赶出科威特。但伊拉克撤退时,报复性地破坏油井,造成每天有约6百万桶的石油被燃烧掉,不但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更对环境带来相当大的损伤。
波斯湾危机把能源问题又带回政治舞台,使各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再度受到观注,但因为能源使用会带来环境危害如酸雨、烟雾及温室效应,在同时期产生必须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呼声,也使各国在制定能源政策时,从已往着重的能源供应、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之关系,扩展到必须求取能源供应、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及环境保护的平衡,也使许多国家内部或国与国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争议。
以巴冲突
1999年3月OPEC(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会员国在海牙召开会议达成减产协议后,至1999年6月底时减产目标达标率高达9成以上,又非OPEC原油产国也加入减产的行列,同时受到亚洲经济复苏,以及巴西、东欧国家经济恶化未如预期,用油需求增高,又美东地区逐渐步入冬季,家庭取暖用油的压力大增,美国库存原油也持续下降,库存量处于24年的低档区,接着2000年9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波斯湾紧张情势升高,诸多因素造成油价上涨,原油期货价格也曾一度上涨达18.85%,也再次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美国九一一事件
今年9月11日美国受到恐怖份子劫持客机冲撞纽约世贸大楼及华府美国国防部所在的五角大厦,在纽约造成两栋世贸大楼全毁,数千名平民及警消人员死亡,在五角大厦也造成数百人的死亡。事件发生后的追查行动已将此恐怖事件的主使人指向藏于阿富汗的回教恐怖主义份子宾拉登,因此美国近期正以外交结盟和集结兵力方式,意图铲除宾拉登及相关的恐怖组织。由于这次事件除可能引发美国与阿富汗的战争外,美国还可能扩大对支持恐怖份子的其它国家进行军事行动,但其它可能涉及支持恐怖份子的国家如伊拉克等国,却是中东地区重要的产油国,因此这次事件所引发的冲突是否会对石油市场造成冲击,现在任何国家都还不敢掉以轻心。
9月11日美国遭受攻击以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10月北海布兰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一度大涨3.6美元,涨至31.05美元之高点,创下自去年12月1日以来的最高水平,逼使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暂停交易。收盘时虽告反转下跌,但仍比前1日收盘上涨1.55美元,以29美元收盘。但在世界经济正面临衰退且运输业受到打击的情况下,油价又逐步下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