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猛涨、疯涨,人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市场是冲着中国来的,我们实际已经陷入一场空前持久 的“能源战争”。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进口量突飞猛进。2007年,中国进口石油近2亿吨,占总消费的52%以上。而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5月份国内进口的原油量为1620万吨,较上年同期大增25%。而这一增速恰恰是在国际油价狂涨的月份取得的。
事实胜于雄辩,现实情况就是:国际原油价格越涨,中国越买,涨得越快,买得越多。今年前5个月,中国实际进口原油量增长了12.7%,花费却多出了84.9%。是不是“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这一说法,我们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被动局面已经不言自明。
但主动出击也很难。难在对中国未来需求增长的数字没底,难在对国际炒家“水有多深”没底,甚至难在国际社会直到现在仍然对油价为什么能够在一年中上涨80%统一不了认识,更无法协调一致地发动反击。
控制与反控制所谓对抗与反对抗、控制与反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各大经济体的实力对抗。这种对抗现在似乎集中在能源价格上,那边涨价,这边就增加补贴,反正这边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有全球第二的出口能力。但是,这种对抗很可能不可持续。
现在全球就剩两个大国在实行巨额原油补贴政策,印度每个月补贴额为50亿美元左右,中国的数字虽然保密,但据国际投行测算,大概是印度的3倍,也就是说,每个月150亿美元。如果原油涨到150美元一桶,补贴额就可能达到每年2500亿美元。这个数字几乎是中国半年的真实贸易盈余。
如果人民币升值趋势逆转,热钱大量撤离中国,经常账户出现逆差,巨额补贴立刻就会使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因此,这种政策实际是“对赌”,是以中国经济多年的积累,与国际赌家以及这些赌家背后的大国在进行没有把握的“赌博”。也许中国最后能赢,但输的概率极大,因为原油价格之战实际是经济之战,比的是对经济危机的抗御能力,以及在危机爆发后的调整能力。而这,正应该是中国最大的担心。
说到最希望中国陷入经济危机的国家是谁,大家的争议并不多。而这样的国家,恰恰有将危机转嫁到全世界的能力——排除是客观后果还是主观目的的分析,它事实上早就带来了一场“以危机制造危机”的金融大战:先是引发全球的流动性泛滥,并从中获利,但全世界则危机四伏;而它自己已经出现经济危机时,全世界则一起买单,更多的国家被拖下水。最后的资源价格大涨,一些重要的竞争对手将被拖入危机深渊,使之难以自拔,最终永久地丧失对全球经济霸权者的挑战力。相比这样的大国,中国可能对抗不起,更输不起。
中国经济现在正在进入工业化的冲刺阶段,冲过去,就是发达国家,垮下来,可能要再调整10年,距离发达国家的距离也继续遥远。在这个阶段最怕出现经济危机,因此中国需要防范重大经济危机,并且因为害怕经济危机,中国已经进行了调整,但是调整的对象和方法远没有触及根本:不敢让人民币自由浮动,更不敢让能源价格市场化,结果是忙中出错,错上加错。
由于市场上的投机客判断中国还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才不惜成本地与中国“对赌”。现在,全球的能源包括资源的价格仍然在疯狂上涨,甚至有涨到天上去的趋势。这种疯长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在进入此轮繁荣周期的顶峰时突然夭折——由危机转入长期萧条。但是,也同样可能因为中国主动调整——大幅度地调整能源及货币政策——而使资源类市场被迫出现暴跌。
原油价格以及资源价格的暴涨能够为中国经济敲响警钟,让国人发现在中国经济繁花似锦的深处,原来还有那么多的破绽和漏洞需要修补。主动修补(反控制)与被动修补(被控制)的区别是:中国经济能不能平安着陆。能源价格大涨的现实已经作出警告:中国经济需要减速几乎是肯定的,关键是让危机来减速,还是主动减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