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仓位稳中有变 截至2005年6月30日,完整运作半年以上的基金近180只,总份额4334亿份,其中封闭式基金规模817亿份,开放式基金规模3517亿份。 上半年,上证指数从1266.50点下降到1080.94点,跌幅近-15%。184只基金的“经营业绩”合计为-59.67亿元,接近2004年全年的亏损水平,跑赢指数近10个百分点(见表一)。 基金仓位稳中有变。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比例基本上在65%-70%的较高区域,且呈逐步走高的特征。这一方面显示了基金对当前估值水平的认可:在1000点附近,A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5倍左右,而以权重股为主体的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则在12倍左右,即使与国际市场相比也显示出估值优势,且在股改前景下,对价所导致的市盈率水平仍将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也显示基金能介入股票的后续增量资金有限。 对照基金累计买入和累计卖出两张汇总表,可以看出上半年基金市场运作的踪迹:在重仓股的操作上,尽管基金的价值理念没有改变,但操作频率较为频繁,半年报中基金重仓买入的前20名股票,有15只出现在基金重仓卖出的股票明细前20位,说明基金对自己看好的大部分蓝筹股继续保持投资信心,但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波段操作,以获取弱势下的差价利润。如G宝钢、G长电、中国联通、武钢股份、招商银行、中国石化、上海机场、中兴通讯、G上港和华侨城A分别是全部基金今年上半年累计买入的前十名,买入金额分别高达606478、333448、228679、211064、207511、203056、187361、182032、130847和122101万元,但同时,G宝钢(与增发有关)、武钢股份、中国石化、G长电、中集集团、上海机场、招商银行、中兴通讯、万科A和中国联通也是基金今年上半年累计卖出的前十名。 集则牛,分则熊,一些累计买入金额远远大于累计卖出金额的股票值得关注。如赣粤高速,半年报显示基金累计买入金额94394万元,卖出仅9133万元,净买入85261万元。类似的还有宁沪高速、片仔癀、黄山旅游等。 从基金重仓及增仓前列个股看,基金青睐的依然是抵御周期能力强的股票,如港口运输、医药、银行、电力、钢铁、消费升级等行业,像上港集箱、赣粤高速、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等即是基金增仓的重点对象,这类股票兼具股改与价值概念,因而基金青睐有加。一些有规模、市场、管理等优势的行业龙头股继续成为基金共同持有的重仓股,如持有长江电力的基金家数由一季度的76家增加到89家;持有宝钢股份的由41家增加到44家。 可以预期,在股改即将全面实施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治理改善预期明朗、注重股东回报的蓝筹股将是基金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行情向纵深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些基金累计卖出金额远远大于累计买入金额的股票则应警惕。从基金减持排行榜可知,基金继续回避典型的周期性及业绩波动大的股票,或股价累计涨幅过大的股票, 如中集集团,半年报显示基金累计买入金额119417万元,卖出却几乎超过买入的一倍,达216335万元,净卖出-96918万元。类似的还有武钢股份、南方航空、兖州煤业、上海石化、TCL集团等。 5月初股改以来,市场围绕股改的热点此起彼伏,基金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股改行情。半年报显示,在基金重仓买入的前150只股票中,有13只G股位列其中。但沿价值路径参与股改,遵循 “股改+价值”选股思路不变,如大举增持G长电等。 券商:仓位递减 调仓积极 仓位逐季递减 2005年中报十大股东中“券商持股”统计显示,共有63家券商持有235家上市公司流通股份,合计持仓数量为11.34亿股,持股市值为67.06亿元人民币。持股数较上一期(即2005年一季报)减少了 495.78万股,而持股市值却大幅萎缩了89997万元人民币(市值减少是因为大盘指数较上一期即二季度大跌了8.49%) 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券商在十大股东中的持股总数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表明尽管受到近两年管理层一系列利好的扶持,但市场的低迷使得券商仍未走出困局,后续增资不足,即券商重仓股套现还债的压力依然未得到根本的缓解。券商的套现压力从持股量前二十名的老券商减持可见一斑:二级市场持股量较多的申银万国证券、上海证券、红塔证券、世纪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老券商二季度均出现大幅度减持,其中申银万国证券二季度减持量高达1643万股。 实证分析表明,券商实际持股数远远比十大股东所透露的持股量大。券商年报资料显示,截至去年末,证券公司自营证券437亿元,受托投资管理资金总额585亿元。可见,相对投资透明化的投资券商,券商因不需要公布自营盘及委托理财盘的持股结构和持股比例,使得其重仓股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即大部分持股均不在证券公司名下,这在哈药集团、哈飞股份、浪潮软件等个股上可得到印证。如浪潮软件,在2003年中报十大流通股东中找不到汉唐证券的身影。但自2004年9月初汉唐证券被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接管经营之后,汉唐证券原来对浪潮软件不显山不露水的巨额持股在三季报无所遁形其对浪潮软件流通股的持股量高达4401.05万股,占到总流通股数量的64%。重仓持有7.56亿哈药集团的南方证券,其在2003年报中显示的持股量也仅1.29亿。可见此类券商重仓股昔日均曾是隐藏很深的高度控盘“庄股”。 价值投资,配置积极 从券商重仓前50名的个股看,除浪潮软件等汉唐证券历史遗留股以及帝贤B等因增发而包销等券商重仓股以外,其余均是清一色的大盘蓝筹股(见表三),即券商的投资理念与投资基金、QFII、社保基金等价值取向并无二致,业绩优良、成长稳健、现金分红回报率高、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或中国特色等。 总体看,券商二季度虽仅减持了 495.78万股,但其实是在积极调仓:40%的券商持股较上期(一季报)发生了变化,其中二季度累计增持合计7854万股,累计减持量为8350万股。如申银万国证券,二季度大幅减持天津港2154.7万股的同时,又大举增仓金融街846万股;东方证券减持通宝能源333万股同时,分别增持烟台万华、柳化股份高达401万股、276.8万股。 二季度试点股股改期间,投资者股改“寻宝”热一浪高过一浪。但从券商增仓股前20名看,无一是近期狂炒的高对价潜力股,即券商并未“凑热闹”,依然坚持价值投资:一些非周期性行业或周期性特征不明显的蓝筹股是券商增仓的重点,如二季度券商增仓招商银行多达1853万股,另外大举增仓的还有健特生物、桂冠电力、桂林旅游等;而值得关注的是,周期的延续的房地产股受券商的青睐,二季度券商增仓金融街、金地集团等分别为846万股、442万股。 而前期累计涨幅较大以及周期性特征明显的个股遭遇券商的大幅减持,如申银万国证券狂减天津港2154.7万股;红塔证券减持武钢股份也多达811.8万股。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原名不见经传的“新生代”券商后“生”可畏,成为二季度券商增仓的生力军,如东海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中国民族证券、泰阳证券等,相对受累二级市场高位重仓的老券商而言,此类“新生代”券商无“历史包袱”,后续增量资金充裕。因此我们认为,此类券商重仓股或增仓股值得关注,如东海证券重仓及大幅增仓的招商银行、苏常柴A、江苏申龙,东方证券的重仓股烟台万华,东吴证券的桂林旅游等;另外,一些近期获得中央企业注资的券商重仓股也值得关注。中报统计显示,申万重仓股依次为金融街、天津港、双汇发展、西山煤电、益民百货等;国泰君安重仓股依次为天津港、火箭股份、佳通轮胎、永鼎光缆、特变电工等。 QFII:业绩拐点时出手 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QFII在上半年大面积增持封闭式基金。2005年中期报告显示,QFII现身于38家封闭式基金的十大持有人,比2004年年底时的26家有显著上升。QFII的总投资额达17.1亿份,较2004年年底上升221.4%,首度跻身封闭式基金第三大投资主体。 2005年上半年是近几年国内股市最低迷的一个半年度。在这半年时间内,大盘基本是单边下跌,上证指数一路跌破1000点,市场气氛非常紧张。但就在国内投资者信心降到冰点时,QFII却在大幅增仓,现身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的QFII共持有流通股49470万股,而半年前其持股数为29699.75万股,持股数锐增五成多。 今年上半年,QFII对部分市场号召力极大但盈利处于高峰的蓝筹股进行了减仓。最典型的是长江电力、宝钢股份、上港集箱、盐田港四只股票,QFII已经完全退出其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在大幅增仓的股票中,有好几家盈利处于低谷的公司。最引人注目的是海螺水泥,公司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086元,创出了近几年低点。作为一家周期性上市公司,海螺水泥逐渐被国内机构投资者抛弃,但与此同时,QFII却大幅增仓——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QFII共持有海螺水泥4017.46万A股,占其流通股比例20.09%。QFII在公司盈利最差的时候大举介入显然是看中其未来的增长能力。除海螺水泥外,海螺型材与通威股份也体现出QFII在公司最坏的时候买入股票的战略计划。 在公司业绩出现拐点时买入或抛出,QFII在价值发掘上显示出非常强的实力。买入处于盈利低谷的周期类股票或业绩能保持稳定增长的非周期类股票应该是上半年QFII的主要投资思路。事实证明,这种操作从整体上看是非常成功的,并且也引导了市场主流。 具有行业龙头地位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股票仍然是QFII的最爱。第二季度QFII扎堆的长春燃气就是这样的一家具有行业垄断性的公司,这与QFII在一季度增仓的南海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业内人士分析,如此布局用意可能在于全流通后的并购。其它诸如龙溪股份、通威股份也均是在各自的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同样意在长远的还有对古越龙山的投资,资料显示,第二季度投资该公司的QFII增至4家。 其它:投资谨慎 操作稳健 保险基金:保险资金获准直接投资股票是上半年的热点话题之一,它开启了股市向各路资金开闸放水的序幕。 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的。此前,保险资金于去年底获准直接入市,其投资比例上限为上一年保险公司资产总额的5%,这意味着大约有600亿元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购买股票,据悉,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总量已经接近80亿元。 2005年中报统计显示,保险资金现身中金岭南、福田汽车、云天化、鲁泰A、泸天化等18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从投资个股的业绩及行业特征来看,保险资金在投资风格上依然秉承价值投资理念: ※ 中报业绩增长稳定,且具有持续性。中报显示,除中国人寿重仓持有821.38万股的福田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出现41.87%的下滑外,其余个股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G金牛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77.6%。 ※ 重视公司的现金分红回报,其重仓持有的14只个股200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现金分红,且派现水平较高。如G金牛去年每股股利(税前)0.5元,云天化、鲁泰A、泸天化等个股每股股利也都在0.3元以上。 ※ 对价值低估的蓝筹股青睐有加。虽然保险资金重仓股中有6只今年以来相对大盘出现下跌,其余8只个股市场表现也不甚理想,但目前这部分个股的市盈率水平均低于市场整体的21倍,其中云天化等个股的市盈率在10倍以下。 不过保险基金的行业分布与基金相比至少在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第一,保险资金的行业集中度相当低,行业分布非常散乱。第二,对近几年基金一直青睐有加的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化工原材料等行业,保险资金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 这主要是因为保险资金在流动性上有更大的偏好,近年基金在行业及个股上的高度集中已经给其资产流动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并且正在威胁其资产的安全,保险资金正在吸取基金的教训。而上述行业中的优秀公司早已是基金重兵把持,流动性相对下降,并且由于保险公司是基金的主要持有者之一,其已通过基金分享了该类公司的收益,没有必要再持有。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保险资金在封闭式基金的份额减少了29亿,幅度达10%,而同时持有的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总市值从2004年年底的673.2亿上升到885.4亿。这说明保险资金小幅退出封闭式基金市场的同时,转而投向开放式基金。 社保基金: 统计显示,社保基金2005年中报持股量78111万股,较上期减少了4011万股。但社保基金的“闪亮登场”封闭式基金成为本期半年报的一大亮点。据统计,社保基金相关组合此次在19只封闭式基金中亮相,新持基金份额超过2亿份。此次社保投资封闭式基金以小盘基金为主,辅之以基金金泰、基金开元等大盘基金。体现了明显的投资偏向。之所以热衷于投资封闭式基金,是因为目前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水平高达38%,明显偏高。 企业年金: 应该说,近两年来企业年金入市的速度还是较快的。据统计,2003年中期仅有桐君阁、东风汽车、海信电器、上海航空4家公司的十大股东中可见企业年金的身影,而到了2005年中报,企业年金已占据了29家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位置。统计显示,企业年金二季度基本以锁仓为主,且整体而言,除汽车股仓位较重(分别持有东风汽车、一汽夏利2367万股、288万股)外,其稳健的操作风格与社保资金操作风格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