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花开花落看全球对冲基金二十年

全球对冲基金发展史就是一个激烈残酷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他们的投机登峰造极,他们的垮台也令人猝不及防。次贷危机一波一波蔓延,又将对冲基金推到了火山口。在新一场的“货币战争”前,对冲基金何去何从?

上世纪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势头以及伦敦金融城的“金融大变革”导致日本和北美的金融开放,全球对冲基金蓬勃发展,仅1990年到2000年的短短十年,就有3000多个对冲基金在美国与英国出现。不过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基金的倒闭。

因利率上升和行业经历了1991到1993年的调整,1994年对冲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在行业历史上首次缩水。1995年夏,布鲁斯-科文纳,传奇的货币与大宗商品投机客,解散了他的美国基金并把其管理的卡克斯顿18亿美元资产的三分之二还给了投资者。卡克斯顿成立于1983年,在其存续的绝大部分期间平均年度回报至少有30%,但1994年出现亏损,1995年艰难挣扎。

在接下来的10月份,迈克尔-斯坦哈特26亿美元的合伙投资基金对冲基金也令人震惊地关闭了。斯坦哈特是华尔街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以激进、短线风格和大手笔、冒险的出手而着称,给投资人赚了许多钱。他在1967年就开始设立运作基金,是行业内的先锋人物,超过30%的平均年度回报使其在顶峰时期管理的资产达到44亿美元。

1997年7月,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创立者乔治-索罗斯狙击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引发亚洲金融风暴,其旗下量子基金的规模和投机活动也达到顶峰,震惊世界。

1998年是对冲基金业难忘的一年。那年9月,此前取得辉煌战绩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遭遇滑铁卢。这家由所罗门兄弟前交易主管约翰-梅里韦瑟在1994年创立、拥有梦幻组合团队的基金,在一系列投资错误后面临资金和信用危机,濒临倒闭。在美联储出面组织安排下,以美林、摩根为首的十几家国际金融机构注资36亿美元购买了其90%股权,共同接管了该公司。不过,坏运气在延续。除了长期资本公司、埃佛勒斯资本的崩溃,罗伯逊的基金回报也在第四季度被一笔勾销,索罗斯旗下的一只基金则亏损了18%。数据显示,当年专注投资美国股票的对冲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2.7%,远低于标普500指数28.6%的收益水平。

新千年对于对冲基金而言没什么喜庆,2000年3月,资产规模60亿美元的老虎基金宣布关闭并清盘,而索罗斯的基金这一年在投资科技股的尝试随着市场泡沫破裂而失败,首席投资官明星经理人斯坦利-德鲁肯米勒等几位核心人物也相继离去。索罗斯宣告金盆洗手、不再从事全球金融市场投资,同时旗下的量子基金、量子新兴基金将合并重组为量子慈善基金,采取保守和低风险的投资策略。

2002年以来,在投资需求推动下,并伴随着股票市场回升,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呈现迅速增长。2004年12月,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到达1万亿美元,创下新纪录。2005年8月,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成为非官方的对冲基金之都,这里有超过100只对冲基金,管理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球对冲基金资产的约十分之一。

2006年8月,纽约最大的一家从事天然气期货交易的对冲基金——Mother Rock,6、7月在天然气市场遭受巨额损失后宣布关闭。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康涅狄格的Amaranth Advisors,尽管有全球引以为豪的风险管理系统,还是由于一次天然气投资失误而在一周内损失了50亿美元,使得其管理的资产缩水了一半。几天后,再次赔掉了10亿美元,Amaranth协议将其能源的资产组合出售给JP摩根和Citadel Investment Group。月底,在与花旗集团商讨了资产分拆出售的可能性后,Amaranth宣布清盘,成就了行业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失败。

在2001年到2006年的五年里,对冲基金的资产从5640亿美元增长到1.5万亿美元,数量从4500只扩张到12000只,5年增长率达到200%。2006年底,对冲基金百强所管理的资产已经从上年的7200亿美元攀升到1万亿美元,升幅达到惊人的39%。对冲基金的扩张蔓延到全球,100强中有23家位于美国之外。

2007年上半年对冲基金平均收益率为7.77%,高于同期的标普500指数的6%,但低于MSCI的8.01%。在回报率的背后,是次贷危机下的“山雨已来”。6月,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因巨额亏损陷入困境,之后这两只基金宣布破产。8月底,投资银行巴克莱资本宣布出资16亿美元拯救伦敦的一家对冲基金Cairn Capital。事实上,在当时饱受煎熬的对冲基金远远不止这几家。

同期,美国高盛集团于2007年8月13日称,它与部分投资者一起向该公司旗下一只对冲基金注入了约30亿美元资金“自救”。截至2007年8月的第一周,这只名为“环球证券机遇基金”(Global Equity Opportunities Fund)的对冲基金净值损失大约15亿美元,达30%左右。该基金的资产净值在新的资金注入之前为36亿美元。保住面子是高盛此役的重中之重。参与这次注资行动的投资者包括C.V.斯塔尔公司、佩里资本公司(Perry Capital)和美国亿万富豪伊莱-布罗德。

2008年伊始, 稳坐美国投行前5强的贝尔斯登几十年的光辉历程毁于一旦。 6月,鼎盛时期资产额超过140亿美元的美国HBK投资公司旗下基金遭投资者巨额撤回资本,公司资产缩水至115亿美元;而另一家对冲基金巨头法拉伦资本管理旗下的离岸投资者基金当时面临14亿美元甚至更多的撤资。

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西方投机力量为了降低次贷危机造成的巨额损失,一方面引入发展中国家主权基金为其注资,为次贷损失买单;另一方面假借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肆意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在雷曼申请破产保护后,欧洲一些对冲基金陷入了恐慌,因为它们无法收回抵押给雷曼的资产,促使它们对交易平仓。同时,纽约和伦敦的其它对冲基金目前正努力从其它集团收回抵押品,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压力。

卖空禁令迫使一些交易柜台停止了业务,这又唤醒了人们对对冲基金可能崩溃的担忧……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对冲基金2007年成最辉煌的一年

如今所有的人都知道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做空次贷市场,他去年发了大财。但人们可能并不知道他到底赚了多少,根据我们的研究,保尔森2007年的收入为37亿美元。在去年一战成名之前,约翰-保尔森主要从事“合并套利”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赚这么多才能让他在《阿尔法》杂志第七届“对冲基金经理人年度收入排行榜”中占据第一的位置。富有传奇色彩的投资者乔治-索罗斯以及詹姆斯-西蒙斯紧随其后。包括这三个人,去年共有5名经理人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这也许是现代金融史上个人财富增长最快的一次。

正当金融市场陷入一片混乱、数百万美国的房屋所有人面临着丧失抵押品赎回权以及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之际,对冲基金行业中涌现出许多富豪。信贷市场所遇到的麻烦确实在去年成了一些对冲基金口中的“美餐”,布赖恩-詹姆斯(Brain James)称,许多对冲基金都押对了信贷市场崩溃。詹姆斯之前是位于纽约的结构性信贷公司Cohen & Co的固定收益部门的联合主管,现为纽约一家名为“林克全球解决方案”(Link Global Solution)的招聘和咨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我们甚至看到去年依然有人在结构性信贷市场中赚了大钱,而且赚得比2006年还要多。”

管理着240亿美元资金的伦敦对冲基金公司GLG合伙人公司在其年度收益报告中称,该公司的员工所获得的薪酬和福利总共为8.1亿美元,较2006年的1.68亿美元大幅增加。LG合伙人公司已于去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拥有349名雇员,包括125名投资专家。

据《阿尔法》杂志2008年《对冲基金薪酬报告》称,去年对冲基金公司CEO的平均收入为380万美元,远高于2006年的250万美元。2007年对冲基金公司CEO总薪酬的中位数为130万美元,高于2006年的87.8万美元。对我们的调查作出回应的CEO中,有近1/4的CEO去年的收入达到或者超过1,000万美元,41%的CEO的收入不超过50万美元。如此巨大的薪酬差距同样出现在首席投资官们的身上,这群人通常是对冲基金公司中收入第二高的执行官,在我们的调查中,2007年首席投资官的平均总收入为360万美元,比2006年增加了45.6%,中位数超过100万美元,2006年为72.5万美元。

毫无疑问,排行榜中所列出的巨额收入肯定会引发人们的嫉妒乃至对对冲基金行业的憎恨,并将引来华盛顿更多的调查。在此之前,华盛顿政府已经在加强对冲基金监管方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事实最能说明一切:

2007年,收入排名前25位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平均“入账”8.92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了6.32亿美元。排名前五的经理人的收入都超过了摩根大通对有着85年历史、濒临破产的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12亿美元的收购价格。

当我们从2002年开始公布这个排行榜时,索罗斯以7亿美元年收入高居榜首,这样的年收入今年只能排在第9名。当时只要年收入达到3,000万美元,就能进入该排行榜的前25名,今年则需要3.6亿美元。在2003年的排行榜中,前25名对冲经理人的总收入不到28亿美元,还不及今年榜单中一人的收入,也不到前10名对冲基金经理人总收入(161亿美元)的1/5。

尽管今年我们将排行榜的规模从前25名增至前50名,但位于纽约的老牌明星经理人、金顿资本管理公司(Kingdon Capital Management)的马克-金顿(Mark Kingdon)和盖伦集团(Galleon Group)的拉贾-拉贾那纳姆(Raj Rajaratnam)都未能榜上有名,尽管这两人的年收入也有2,000万美元左右。今年排在最后一名的经理人的收入也达到2.1亿美元。

今年的排行榜中有8位英国对冲基金经理人上榜,戈特斯曼和拉格朗就是其中的两位,其他6人包括GLG Partners公司第一次上榜的格雷格-科菲(Greg Coffey)、温顿资本管理公司(Winton Capital Management)的大卫-哈丁(David Harding)、布莱文-霍华德资产管理公司(Brevan Howard Asset Management)的艾伦-霍华德(Alan Howard)、兰冠资本管理公司(BlueCrest Capital Management)的迈克尔-普莱特(Michael Platt),以及斯隆-鲁宾森投资服务公司(Sloane Robinson Investment Services)的休-斯隆(Hugh Sloane)和乔治-鲁宾森(George Robinson)。

荣誉转瞬即逝,进入去年排行榜前5的那些人如今都已成了旧闻,包括ESL投资公司的(ESL Investments)亿万富翁爱德华-兰伯特(Edward Lampert)和Caxton Asociates公司的布鲁斯科夫勒(Bruce Kovner)。许多方面都表明去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以后可能很难再次出现这样的年份。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全部卖掉 我们只持有现金

一些对冲基金业巨头周一悄然将大部分资金撤出了股市,这在周一股市的一片疯涨中可谓一个悲观信号,也显示对冲基金业在混乱的市况下已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在斯坦哈特旗下对冲基金Steinhardt Partners担任了25年首席交易员的约翰•拉坦奇奥说,斯坦哈特常常将投资变现。他说,当斯坦哈特对正在发生的事感到拿不准时,就会说,“全部卖掉,我们只持有现金。”

对冲基金巨头纷纷退出市场据知情人士说,最近几天,掌管着SAC Capital Advisors这只身价140亿美元对冲基金的史蒂文•科恩将其所管理资金的一半,约70亿美元,转入了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短期证券,从而消除了自己所辖基金在股市的大部分风险敞口。科恩计划今年剩余时间选择离场观望,只留他自己操盘的一个小型投资组合继续投资股市,而让SAC Capital Advisor基金其他投资经理操盘的股票投资组合大多封门歇业。

科恩的这一决定是在9月底作出的,其目的是防止今年的亏损进一步扩大。他现在计划今年剩余时间内不再将变现的资金重新投入股市,不过他仍与公司其他几位投资经理继续运营着一只小规模的股票投资组合。上述知情人士说,这些投资经理自己的投资组合已被关闭,他们现在都来为科恩进行短线交易出谋划策。

科恩一直是对冲基金业最成功的股市短线交易员之一,其他交易员有时会通过观察他来确定自己的交易方向。科恩很有可能迅速重返股市。那些手持现金按兵不动的投资经理人周一白白错过了道琼斯指数历史上最大单日上涨点数。

以色列•英格兰德掌管着Millennium Partner这只规模达140亿美元的基金。据一位知情人士说,他已将约60亿美元的股票投资转成了现金。

与此同时,约翰•鲍尔森也将旗下基金Paulson & Co.的350亿美元资产大都转成了现金等价物。去年由于赌对了住房市场将陷入萧条,鲍尔森取得了惊人的投资业绩。

这三位投资经理的近期举措像是从迈克尔•斯坦哈特、朱利安•罗伯森和乔治•索罗斯等老派对冲基金经理那里“偷学”来的,后几位当自己判断市场走势失算时就会迅速将资金撤出,然后离场观望直到市场环境改善。

高盛集团分析师大卫•考斯汀说,对冲基金业近来已经将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的资金转成了现金等价物,而这几位华尔街精英人物的上述举动便是这股潮流下的一些具体事例。

当然,在当前这场危机中大多数理财行家都看走了眼。许多对冲基金在过去一年中损失巨大。与大多数对冲基金相比,鲍尔森、科恩和英格兰德的投资业绩已经很不错了:鲍尔森旗下的主要基金今年上涨了约20%;英格兰德旗下的主要基金仅下跌了0.5%;而科恩掌管的主要基金今年截至9月底下跌了逾9%。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今年到周一为止的跌幅却高达29%。

为什么选择现在退出?高盛的考斯汀说,为应对投资者的赎回要求,一些对冲基金被迫选择了卖出。而据知情人士说,科恩和英格兰德之所以选择将投资变现,则是因为市场的极端混乱和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考斯汀说,市场目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些人出于投资时机的考虑,现在可能更倾向于离场观望。考斯汀拒绝对上述三位投资经理的市场策略和持仓情况发表评论。

对冲基金退出股市的一个背景是,监管机构最近收紧了卖空方面的限制,而对冲基金经常使用卖空这种投资策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今年曾两度下令部分禁止卖空。

监管机构还呼吁加强对冲基金业的监管,提高这一行业的透明度。SEC正在制定一项法规,要求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投资者向SEC披露其空头头寸。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首席执行长理查德•福尔德在2008年4月12日致该公司首席法律顾问托马斯•罗索的一份电子邮件揭示了对冲基金为何如此忧心忡忡。福尔德在邮件中总结他与美国财政部长亨利•鲍尔森共进晚餐时的谈话要点说,鲍尔森想消灭那些不良对冲基金,并对剩余对冲基金严加监管(雷曼兄弟的一位发言人拒绝对此发表评论。这份电子邮件是由国会调查人员上周披露的,他们正在调查雷曼兄弟垮台及申请破产的幕后原因)。

对冲基金退出或是10月市场暴跌原因某些对冲基金经理的相当一部分股市卖盘都是在10月份进行的,这对本月的股市暴跌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以科恩为例,他上周便卖出了手中近一半的股票,据一位知情人士说,科恩将手下约50名投资经理掌管的股票头寸悉数卖出,因为他认为这些人没有看到市场的全局。

英格兰德约10%的股市抛售也发生在过去几周。据一位知情人士说,其余抛售是在今年夏季进行的。

约翰•鲍尔森过去一年中一直在不断削减自己的股票头寸,他最近几周抛售了多少股票则不清楚。鲍尔森一直在为一只专门购买金融公司股票的新基金募集资金,但由于预计股市将处于疲弱状态,这只基金一直未买进任何股票。

对冲基金业发展已出现扭转对冲基金从股市撤资显示,在金融业出现沧海桑田转变之际对冲基金行业能够作出多么巨大的调整。美国的对冲基金数量还有可能在目前8000家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而那些幸存下来的对冲基金也有可能缩减规模。这是对冲基金业近年来发展态势的一大逆转,此前这些基金一直在尽可能多地从投资者那里吸引资金,并且通过向投资者收取资产管理费以及从投资者回报中获取丰厚分红而赚得巨额利润。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对冲基金陷入巨亏危局

10月24日,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之一、管辖着约200亿美元资金的Citadel投资集团召开电话会议,企图平息债权人和客户的恐慌情绪。Citadel不仅运营着多个对冲基金,还是美国最大的期权交易商和对冲基金经纪商之一,一旦出现问题,恐慌将迅速蔓延到其他对冲基金,甚至整个股票期权市场。在半个小时的电话会议中,Citadel承认旗下的两只旗舰基金今年已经亏损35%。

Citadel绝不是唯一一家被怀疑有生命危险的对冲基金公司。9月底,私人股权公司TPG的对冲基金分支TPG-Axon宣布前三季度已经亏损26%,承认自己完全低估了金融风暴的不良影响。管辖着370亿美元的Highland Capital被迫关闭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并告知投资者将在明年以前出售40%的基金资产。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公司Orch Ziff旗下的所有基金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损失,仅仅在9月就有26亿美元被投资者赎回。至于中小型对冲基金被血洗的事例就更多了。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对冲基金的净赎回金额达到31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它们还在市场上亏损了1800亿美元。对冲基金存在的目的就是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取得稳定的盈利,但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均损失惨重,只有以卖空为主的空头股票策略稍有盈利。由于看不清市场前景,许多对冲基金经理只好大量持有现金,这被视为缺乏自信的表现,加剧了投资者赎回的决心。因为投资者大量赎回资产,对冲基金被迫迅速抛售资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即使大型对冲基金都能够安然渡过风暴,即使它们能够把损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冲基金行业的黄金时代恐怕也将一去不复返。Citadel的创始人和CEO格里芬(Griffin)承认:“在这次熊市中,对冲基金的损失和市场指数的下跌程度差不多。全世界的投资者都会很失望。”更糟糕的是,对冲基金在危机中接受了美联储的贴现窗口借款,这使得美联储有充分的理由干涉它们的日常运作。越来越严厉的政府监管,可能从根本上摧毁对冲基金行业的活力。

    虽然全世界都笼罩着悲观失望的情绪,虽然大部分对冲基金经理都打算暂避风头,还是有少数勇敢者选择逆风前进,险中求胜。某些现金比较充裕的对冲基金开始直接向非金融类企业提供贷款,因为现在信贷市场的流动性严重紧缺,急需资金的企业被迫转向对冲基金寻求资金,这正是原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担负的职能。对于绝大部分对冲基金来说,最伤脑筋的不是如何维持长期回报率,而是如何熬过这个很可能是对冲基金历史上最寒冷的冬天。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对冲基金成为下一个受难群体

对冲基金是全球金融系统中最新显现的问题领域。随着亏损上升,他们纷纷抛售债券以满足放贷机构和投资者对现金的需求。投资者希望卖出所持投资的通知大量增加,导致问题进一步加剧。

一些对冲基金一直在囤积现金以备这类赎回需求。对冲基金现在手中持有的现金估计达到了创纪录的4,000亿美元,这些资金最终可能会流入市场。其他基金经理现在希望投资者能三思而行、不要进行赎回,或是跟投资者说,他们会过一段时间再出售证券,而不会在市场下跌的时候仓促抛售。但不论哪种情况,在对冲基金考虑下一步行动的时候,大量的赎回要求正在导致资金持续流出市场。

美林首席策略师玛丽·安·巴特尔斯表示,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遭遇赎回是令股票价格承压的一个因素,对股市形成威胁。就连实力最雄厚的对冲基金也正遭到--或是即将遭受--投资者赎回的打击。

面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大量现金需求,对冲基金正在抛售数十亿美元的证券,这股潮流推动股市在过去两个交易日下跌近10%。

规模5亿美元、投资对冲基金的Persimmon Capital Management公司总裁霍恩说,10月中旬的赎回率为5%左右,但现在一些基金的赎回率突然一下子飙升到了最高25%。该公司已经赎回了总投资额的20%左右。霍恩说,这是这一行业至少17年来最高的赎回水平。

对冲基金最近遭大量赎回是因为捐赠基金、退休基金和有钱的散户等各类投资者眼见其他投资缩水;有时这些投资者需要现金以偿付自身的债务。这种情况还标志着近年争相投资对冲基金和类似投资产品的大规模机构投资者的观点发生转变。

其结果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冲基金会抛售可转换债券等交易量很低的债券以及企业贷款,推低这些投资的价格,导致更大的亏损和更多的现金需求。据标准普尔统计,过去一个月约有42.8亿美元的企业贷款待售。当对冲基金无法满足现金需求时,贷款机构会扣押它们的资产,并试图将其出售,这又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令更多的基金陷入困境。

一些投资者要求赎回是因为他们对对冲基金更加警惕,对冲基金今年截止10月下跌了20%。这一跌幅不及标普500指数下跌34%的幅度惨重,但还是令人失望,基金行业1990年以来年均收益13.8%,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0.5%。据投资者提供的数据,管理着约270亿美元资金的旧金山对冲基金公司Farallon Capital Management LLC旗下规模最大的一些对冲基金今年下滑幅度在23%-29%之间。




对冲基金进入“煎熬期”

有统计指出,今年7月至9月间,投资者从对冲基金历史性地赎回了310亿美元。此消彼涨,对冲基金整个行业资产因此缩水11%至1.7万亿美元水平。对冲基金为此也不得不用关门的方式加以应对。早在今年8月底,著名对冲基金Ore Hill Partners停止了赎回,对冲基金公司Basso Capital近期也告知投资者延迟赎回,10月30日,Knight CapitalGroup旗下的Deephaven资产管理公司暂停了旗下两只对冲基金的赎回。

对冲基金一系列锁住投资者抽离资金大门的行为,对投资者来说,其中的意味自不待言。所以,双方的资金抽离拔河PK赛将更为紧张激烈,尤其是在预计年末最终赎回期限11月15日之前。

10月中上旬,掌管着SAC Capital Advisors这只身价140亿美元对冲基金的史蒂文·科恩将其所管理资金的一半约70亿美元,转入了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短期证券,从而消除了自己所辖基金在股市的大部分风险敞口。科恩计划今年剩余时间选择离场观望,只留其操盘的一个小型投资组合继续在股市上争战,而让基金其它经理操盘的股票投资组合则是另外一个场景:基本关门歇业。

由英格兰德掌管的规模同样高达140亿美元的Millennium Partner基金,据称也已将约60亿美元的股票转成了现金。去年由于赌赢了房地产市场将陷入萧条并取得惊人业绩的约翰·鲍尔森也将旗下基金350亿美元资产大都转成了现金等价物。

斯坦哈特旗下对冲基金Steinhardt Partners25年的首席交易员约翰·拉坦奇奥甚至直接说,当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到拿不准时,只能“全部卖掉,持有现金。”

据知情人士说,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Citadel Investment Group(拥有资产160亿美元)已接到多家大银行提出的增加投资抵押品以弥补损失的要求。

据消息人士透露,杰弗里-简德尔掌管的对冲基金公司Tontine Associates LLC(以下简称“Tontine”)计划清算旗下两只股票型对冲基金,这两只基金的价值今年已经缩水超过三分之二。

该匿名消息人士称,这两只基金分别是Tontine Capital Partners LP和Tontine Partners LP,简德尔在周二举行的电话会议上并未给出清算的具体时间表。筹集资金的可能选择包括私下出售基金的投资或者以大股东的身份促使所投资的公司自己进行出售。

Tontine一度曾是对冲基金行业最成功的公司之一,旗下四只基金自设立以来年平均回报率达到38%。Tontine Capital Partners截至10月已经累计暴跌77%,Tontine Partners截至9月累计跌67%。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对冲基金10月份损失约千亿美元

新加坡对冲基金研究机构Eurekahedge Pte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在10月份损失了约1000亿美元,创下自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严重亏损。

上述机构表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投资者出现庞大的赎回潮。亚洲最大对冲基金管理公司Sparx Group和全球最大上市对冲基金管理公司Man Group在内的基金均受到重创。

对冲基金公司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LLC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客户已经要求赎回近四分之一(超过45亿美元)资金。

《金融时报》报道,对冲基金公司百仕通及GoldenTree Asset Managemat,均因为资产减值,被银行追缴保证金,需要四出筹措资金。百仕通GSO Capital Partners基金已成功向投资者集资1亿美元(约7.8亿港元)。

近期宣布暂停赎回的基金,包括瑞士及英国基金管理公司Gottex Fund Management、Millennium Global Investment高息债券基金及Blue Mountain Capital Management名下Credit Alternative Fund等。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共有87家投资亚洲市场的对冲基金宣布倒闭,高于去年同期的66家。此外,今年9月份亚洲对冲基金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43亿美元。

对冲基金也面临严重的裁员潮。总部设在纽约的对冲基金公司Options Group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Karp表示,目前该基金已经裁员了3000人至5000人,估计到今年年底,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可能会增加到15万人。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对冲基金撤资第二波:没有最糟 只有更糟

由于现在金融市场一团糟,投资经理马多夫涉嫌欺诈事件又给整个行业蒙上了阴影,在2009年的第一周里仍有许多投资者坚定地要求撤出他们的投资。全球一些最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曾幻想着12月份的撤资潮会是最糟糕的时刻,而今,他们不得不准备承接第二波冲击。

来自纽约D.E. Shaw & Co.和Och-Ziff Capital Management Group LLC的投资经理就认为对冲基金的撤资潮还未消退。这两家公司旗下资产合计超过了50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驻伦敦的分析师斯蒂尼斯说,他认为投资者撤离对冲基金的势头没有减退。他认为,受撤资影响,全球对冲基金所辖资产规模继去年下半年减少20%之后,今年将至多再下降30%。由此一来,对冲基金的总资产将从2008年年中逾1.9万亿美元的峰值锐减至不到1万亿美元。

对冲基金的操作方式是助长此番撤资潮的原因之一。许多对冲基金,特别是美国的对冲基金要求投资者必须在季节间隔方可撤资,需要提前二至三个月进行通知。这就意味着在去年12月中旬发现因马多夫案件而亏损、并需筹集更多现金的投资者无法在去年年底时及时提出申请。

此外,许多美国对冲基金正在追赶欧洲同行们的脚步,后者在去年年底时就遭受了撤资潮的重创。在欧洲,投资者的通知时间要求较短,而且这些对冲基金高度依赖那些高净值人士的投资,他们行动起来要比养老基金、学校捐款资金以及其它机构快得多,而美国对冲基金的资金来源多是由以上几类机构投资者所提供。斯蒂尼斯估算去年下半年的赎回潮已令欧洲对冲基金资产缩减了30%,同期美国对冲基金的减值规模只有20%。在全球范围内,四分之三的对冲基金资产都位于美国基金。

摩根士丹利估算Och-Ziff的投资者可能在09年第一季度撤出21亿美元,去年该基金的净赎回金额已经达到了54亿美元,其1月1日时的资金管理规模因而降到了221亿美元。公司首席执行长丹尼尔•欧克此前在和分析师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说,公司认为整个行业的赎回周期尚未告一段落。

知情者透露,截至3月31日的这个季度,D.E. Shaw收到了比去年年底时更多的赎回要求。受投资亏损和撤资的双重影响,去年下半年该基金的资产规模减少了90亿美元,降至300亿美元。去年年底,眼见旗下两只基金的撤资要求分别超过了其资产规模的8%和6%,D.E. Shaw对投资者的赎回要求实施了限制。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对冲基金为何都中了“黑天鹅”的招?

对冲基金的经理其实拥有借金融危机谋利的工具,他们可以做空。但在2008年,只有少数基金经理成功扬名,大部分对冲基金都没做对。这首先要归因于时机判断上的挑战。

在当前,金融系统崩溃的故事正在上演。都说当前经济危机“一生只逢一次”,但是斯科特·贝瑟认为,这只是“繁荣和破灭的老生常谈”。按这种解释,出格行为是由市场心理引发。两种状态在时间上相互交替,一种是基于迷信市场的疯狂贪婪,一种是受恐怖驱使的行动和对市场丧失信心。而资产泡沫规模之大,金融系统杠杆之强,使危机爆发更为剧烈。

说归说 做归做大多数投资策略都没有逃过这场影响深广的危机。其实,过去几年,经济学家如鲁里埃尔·鲁比尼和斯蒂芬·罗奇等,已对金融危机提出过警示性的论述,许多对冲基金管理人也表示赞同,但很少有人依照那些观点去配置资产。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不可持续的宏观经济不平衡何时才会颠覆并引发一系列事件、导致现实的危机,要作出准确判断是更具挑战性的,因为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与正确描述事件的来龙去脉,两者同样重要。

许多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折戟于2000年,正是因为他们预见到网络经济和股票市场的泡沫,但是行 动太早了。只有少数几个杰出的基金经理,最突出的是约翰·保尔森,他们既说对了当前这场危机的过程,也说对了发生的时间。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只是极少数。

另一个导致业绩糟糕的原因,是资产负债错配。其中一种错配与危机直接相关,即对冲基金投资人突然且越来越多地要求撤资,对冲基金投资的流动性因而枯竭。基金被迫卖出资产,导致收益状况愈加恶化。

不过,更为突出的是,在多头和空头仓位的流动性上,许多对冲基金显著错配。讽刺的是,这恰是过去几年该行业长足发展和巨大成功的副产品。

按照对冲基金研究公司的资料,对冲基金管理下的资产从1990年的390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年中的峰值1.9万亿美元。对冲基金家数也急剧增加,1990年有530家,2007年最多时超过7600家(加上综合基金,超过1万家)。生存空间大为拥挤,套利机会很难抓到。许多对冲基金不得不转向流动较差的投资,以创造有吸引力的回报。这导致资产组合中流动性越来越差的多头头寸,是以必须保持高流动性的空头头寸对冲——因为大规模“借入”只能从频繁交易的证券中获得。这在牛市中不成问题。一旦市场周期转向,对冲基金就发现,自己的多头流动性快速枯竭,价值下跌比对冲的空头更为猛烈。

与此类似,某类多空对冲投资被对冲基金一致看好,成为一些投资银行所说的“拥挤性交易”。2008年四季度,对冲基金又同时减仓,造成这些仓位的市场表现显著差于市场整体。2007年,据信拥挤性交易也对数量策略型对冲基金造成严重损害,大型对冲基金公司如高盛阿尔法基金和复兴技术基金损失惨重。

造成对冲基金市场表现不佳,还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整个金融体系需要大规模“去杠杆化”,因此,对冲基金不仅要应付更多的投资者撤资要求,而且要面对主经纪商的更严格审查。

对于对冲基金来说,投资银行的经纪部门如同中央证券清算所般行事,使对冲基金能够使用高杠杆,并借出证券用于做空。主经纪商与对冲基金保持经常性的关系密切,有时充当后者的发行渠道。

危机于2008年秋展开后,对冲基金被要求为其仓位提供更多的保证金,被迫“去杠杆化”。这种与收益下降、客户流失数量达到某种关键水平同时而至的更为严格的资金要求,通常在事先协议中有所规定。对某些交易特别清淡的证券,例如可转债,经纪商要求100%的保证金。对冲基金与主经纪商之间的亲密关系,随时势变得不那么和谐了。

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对冲基金的对手风险浮出水面。许多以雷曼兄弟为主经纪商的对冲基金,得以在其破产前解脱出来,但那些没及时脱身的,就陷入破产清算的泥潭。主经纪商通常在回购市场以借出对冲基金资产获利,这叫做再担保交易。雷曼兄弟倒闭后,根据法律权限,对冲基金实际上有可能成为无担保债权人,导致直接的损失。

因此,对冲基金正在力求使用多家主经纪商,以分散对手风险。作为这个进程的一部分,主经纪商业务的增量,转向了更为成熟的存款类银行。

对冲基金行业其实做的“不坏”一年之间,判若云泥。从1989年到2007年末,对冲基金平均年收益为14%,鲜有凶年,最坏的也就是2002年平均1.5%的亏损,而那一年,全球股市跌去21%。甚至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震撼倒闭的1998年,对冲基金总体上也是盈利的。

2008年,无疑是个大灾之年。根据美国对冲基金研究公司的统计,这一年,70%的对冲基金亏损,整个行业平均回报率是负18%。如此恶劣的表现,横扫各类策略型对冲基金。但全球宏观策略基金除外,这一类对冲基金取得平均5%的回报率。还有那些偏空策略型对冲基金,年收益达29%。其他策略型对冲基金,几乎家家亏损。可转换套利型对冲基金最为不顺,平均亏损35%。新兴市场比发达市场更差,亚洲(不包括日本)集中型对冲基金平均损失34%,俄罗斯和东欧的集中型对冲基金平均收缩58%。业绩难看,规模缩水,许多曾经辉煌的基金经理们为此而蒙羞。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对冲基金行业2008年总体表现很差。理由主要是,对冲基金的表现仍然胜过股票指数。就此而言,对冲基金确实好很多,它的总体业绩表现比标普500股票指数强2000个基点,比MSCI世界指数强2400个基点。

为评价对冲基金行业的业绩,耶鲁大学经济史讲师斯科特·贝瑟强调两个重要问题——“投资者的期望是什么?”“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对冲基金的配置替换了什么?”

对冲基金是结构性的,它有特殊的投资定位,作为绝对收益投资工具,既能做多也能做空,投资目标相对灵活,被认为在市场景气和萧条时期都能赚钱。这一特征,在基金做市场营销时是不会被遗漏的。相应地,报酬也以绝对收益为基础,除了按管理资产规模的一定百分比收取管理费,还按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业绩费,业绩费从获利的第一元钱提起,而不只是利润超过任何指标的那些部分。

对冲基金的配置替代了什么?这很难说。如果是对冲基金单独替换了股票资产,那么有更多的理由认为,2008年对冲基金表现较好。但是,对此存在争议。自从耶鲁大学的David Swensen率先大举并成功地投资于另类资产,如对冲基金、私人股权、房地产、捐款基金等,其他许多机构投资者随之跟进,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因而经常转为这些品种繁多的另类资产。

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业绩的逆转,已经触发了对冲基金行业的深度调整。毫无疑问,这些调整将改变目前的行业格局。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