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90年代,华尔街流行的口号是“贪婪是个好东西”。贪婪是人的本性,也是以逐利为目的的公司的本性。但是,贪婪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些人见小利而忘大义,有些人善于放长线钓大鱼。
一个事实就足以说明高盛是华尔街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失业率高达7.6%、失业总人口近600万的2008年,高盛的薪酬总额110亿美元,平均每位高盛员工可以获得34万美元。
高盛成功的秘密一直是人们猜测的对象。在1999年上市之前,人们只知道高盛是一个神秘、不停地制造千万富翁的合伙制公司。本来以为,1999年上市之后,伴随着强制性的信息披露,高盛将向人们公布它的成功秘方。然而,高盛的神秘性却似乎在与日俱增。
在华尔街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摩根士丹利、第一波士顿、库恩罗卜公司、狄龙雷德公司、所罗门兄弟、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德崇证券这些声名显赫的投资银行。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主力承销商”成员中还没有高盛。然而,第一波士顿、库恩罗卜公司、狄龙雷德公司、所罗门兄弟、德崇证券等多年以前就早已被收购或者破产,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等则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被收购或者破产。只有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经受住了包括2008金融危机在内的一次次经济危机与经济衰退。
高盛依靠什么取得其他投资银行难以企求的成功?
高盛良好的大局观──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把握市场全局而与时俱进的演化能力、长远的赢利眼光造就了金融企业史上的奇迹。
德崇的破产:追求短期小利的代价
德崇证券追求短期小利、付出昂贵代价,最终破产。在20世纪80年代,德崇证券曾经是高盛强劲的对手之一。1991年,德崇证券因为公司雇员的内线交易而官司缠身,濒临破产。
它避免破产的最后途径就是寻求美国联邦财政部的救援。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时的联邦财政部长恰恰是1985年时担任投资银行狄龙雷德公司总裁的尼古拉斯•伯拉迪。1985年,德崇证券为了获得一些咨询费用曾帮助美国著名的恶意收购家布恩•皮肯斯对优尼科公司发起恶意收购,而优尼科公司当时又正是狄龙雷德公司的客户。尼古拉斯•伯拉迪从未原谅德崇证券帮助布恩•皮肯斯恶意收购自己的客户优尼科。虽然在优尼科的反击之下,布恩•皮肯斯对优尼科的恶意收购没有成功,但反恶意收购导致优尼科的负债增加了40亿美元。因此,1991年,当处于破产边缘的德崇证券向美国财政部请求救援时,作为财政部长的尼古拉斯•伯拉迪对德崇证券的这一援助请求根本未予考虑,德崇证券只有破产。
高盛长远上的贪婪
在对待“贪婪”及其它道德问题的态度上,高盛是否真的与别的公司不同是人们不断争论的话题之一。作为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高盛也“贪婪”,但高盛的口号是“长远上的贪婪” :即只要长远上能够赢利,短期内的交易损失不用担心,不能以牺牲长期客户关系换取短期的商业利益。
高盛长远上的贪婪曾多次得到体现。高盛在20世纪70-80年代从华尔街的二流投资银行成为一流投资银行部分地就是因为高盛的客户相信高盛值得它们信任,而高盛获得客户们信任的关键性事件发生在1974年7月,高盛公开声明决不帮助任何公司进行恶意收购。当时领导高盛的怀特黑德与温伯格曾声称,高盛的这一决定是因为高盛相信不能以牺牲长期客户关系换取短期的商业利益。
虽然竞争对手认为高盛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帮助的声明是伪善,是为了笼络人心,而高盛内部也有人认为,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服务将导致高盛失去很多收入,但高盛的这一公开声明对高盛的长远积极影响无法估量。
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个恶意收购潮,并涌现了布恩•皮肯斯、卡尔•伊卡恩等专门从事恶意收购的著名投资家。恶意收购的出现让美国公司的总裁们对恶意收购与这些专门从事恶意收购的投资家们产生了恐惧。美国公司的总裁们都视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服务的高盛为自己的保护者,并都向高盛寻求保护性建议。这为高盛提供了发展大量客户并与其保持密切联系的良好机会与途径。
20世纪50年代,高盛领袖悉尼•温伯格曾无偿为亨利•福特二世提供咨询服务数年。他终于在1956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成为福特6.5亿美元IPO的主承销商。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股票发行,除了摩根士丹利,所有主要投资银行都参与了承销。上市当天,悉尼•温伯格的照片上了《纽约时报》的头版。1976年,高斯•利文为了避免同客户竞争,曾将高盛价值5亿美元的资产管理业务出售。1990年,高盛曾因客户不满自己与它们争利而停止“水街公司复苏基金”的运营 。
2005年,高盛正式决定,对于那些需要大量使用关键的动植物自然栖息地或者导致这些栖息地严重退化的项目,高盛将不再帮助融资;将避免同非法砍伐木材的公司从事商业交易。高盛的这些环保政策也许将是其实现其“长远的贪婪” 目标的又一成功例子,因为高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这些举动已经为它赢得了各界的称赞。
高盛在中国的长线钓大鱼
“长远的贪婪”也是高盛进入中国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战略。因为长远的考虑,虽然高盛在中国收购的企业不少,却很少谋求对中国企业的控股地位。高盛因此获得了中国政府与中国公众的信任与认可。
1.4万亿元的银行不良资产曾经是政府的心头隐痛。在中国金融机构本身无力消解的情况下,政府只好寻求外资进行共同处置。美国《商业周刊》认为购买中国的不良资产是“只有勇士或者笨蛋才会做的事”。许多原本摩拳擦掌、雄心勃勃的国外投资机构不是引而不发,就是隐身而退。
但2001年年底,高盛以现金加合作经营的方式购买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账面值为19.72亿元的资产包。一年多以后,高盛与华融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不良资产处置的合资公司融盛公司。
2002年,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向国际投行界放出口风,希望国际投资银行以“买门票”的方式进入中国,高盛再一次以积极的姿态响应了中方发出的邀请。2004年,高盛捐款6200万美元,帮助与高盛没有任何关联、其时正处于财务困境中的海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盛的这一慷慨行为获得了中国政府的好感。最终中国政府批准高盛在中国创建了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外资实际控股的证券公司。
2005年2月,时任高盛CEO的保尔森在沃顿商学院说,高盛为开拓中国市场已经做出了大量的投资,但不期望能在短期内获得巨大回报。
“长远的贪婪”让高盛在进入中国大陆十多年的时间中,取得了其他投资银行所难以企求的业绩:高盛是迄今惟一一家获得中国政府批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QFII)” 双证外国金融机构;是惟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每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由外资实际控股的证券公司,在其创建后的短短4年中,已经取得了巨大业绩。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公司通过高盛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发行股份而获得的资金总额超过了任何一家投行。
2008年9月,美国仅存的两家投资银行高盛与摩根士丹利获得美联储的批准,变更为银行控股公司,从而结束了投资银行作为独立金融机构在华尔街的历史。虽然高盛不再是独立的投资银行,但高盛的发展史却永远是华尔街最成功的发迹史之一。
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
很早即确立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并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一目标,造就了高盛。业务的综合性、全球性让高盛能够即使在某些业务衰退的时候,另一些业务能够迅速发展,从而保证公司整体的快速增长,并成功经受住一次次经济衰退。而一些曾经是高盛强劲对手的投资银行因为业务过于单一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被淘汰。
在高盛的发迹史上,高盛曾经有过很多强劲的对手。这些对手之中,有些就是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而没有能够在多变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证券经纪、财务顾问等。在这些业务中,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基本、最本源的业务,也是投资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标志性业务。至今,虽然绝大部分投资银行都已经成为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但证券承销仍然是投资银行的主营业务与核心业务之一。在美国,投资银行业中,各投资银行在行业年度排行榜上的位置通常是由它们所完成的承销额所占比例决定的,这显示了投资银行的专业能力与自身实力。
然而,随着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自由化的发展,投资银行的业务不仅几乎已经扩展到资本市场的所有方面,而且扩展到了资本市场之外的其他金融市场,而在将投资银行业务扩展到资本市场各个领域以及资本市场之外的金融市场,从而建立起一个能够提供综合性金融业务的投资银行方面,高盛领先于其他投资银行。
德崇证券曾经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是高盛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德崇证券曾为美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并购交易提供了融资顾问。这些交易包括布恩•皮肯斯收购海湾石油公司与优尼科石油公司,卡尔•伊卡恩收购菲利浦,泰德•特纳收购MGM/UA,以及KKR收购RJR Nabisco。20世纪80年代初,德崇证券几乎以一个公司的力量创建了垃圾债券市场。1986年,德崇证券的净利润达到5.455亿美元,这是当年华尔街所有公司利润最高的。
然而,德崇证券被人们视为“只有一种产品的公司”,这一产品就是承销与交易垃圾债券。当垃圾债券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遭受公众质疑,而垃圾债券市场的领导者、德崇证券公司的迈克尔•米尔肯受到美国监管当局的指控后,垃圾债券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末崩溃了,德崇证券公司也随着一蹶不振。
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所罗门公司也因为类似原因而遭遇了与德崇证券类似的命运。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放松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允许“储蓄与贷款协会”出售住房抵押贷款。对此早有准备的所罗门公司很快开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因此而成为华尔街最为赢利的公司之一。
然而,成立于1910年的所罗门公司从来没有能够制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所罗门公司从来没有考虑将业务扩展到传统投资银行业务之外的其他领域,从而成为一个能够提供全面业务的综合性金融公司。而所罗门内部投资银行业务部门与交易业务部门之间的矛盾更导致了所罗门从传统投资银行差不多完全转向于成为自营交易的交易公司。
曾在所罗门公司任职过的迈克尔•路易斯在1989年出版的《撒谎者的扑克牌》一书中就认为,所罗门公司从华尔街曾经最赢利的公司到被收购的关键原因就是所罗门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20世纪80年代,所罗门公司陶醉于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业务中取得的成就,而当华尔街其他公司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后,所罗门很快就失去了竞争优势。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自营交易业务竞争的加剧,所罗门公司更难以维持其在华尔街的地位。1998年,所罗门公司被旅行者集团收购,并最终成为花旗集团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