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美国基金黑幕 [转帖]

以往,华尔街基金业最大的坏消息是赔了很多钱,但是,今天比赔钱更糟糕的消息是失去了赚钱的诚信。 远离丑闻一直是美国基金业值得自豪的事情。在2003年春季美国投资公司学会(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举办年会的时候,学会主席马太·芬克(Matthew P. Fink)发表演讲时说:“我连续参加了30多次基金业高级成员大会,作为基金业的领导,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会说,我们的第一号原则就是尽最大努力维持和增强公众对基金业的信心。这些基金的领导不仅仅是礼貌地说说而已,他们真正是这样去做。” 也许,他们做得还不够,如今丑闻已经笼罩华尔街基金业。 黑幕的缘起 美国银行从2001年开始为金丝雀公司提供了3亿美元的信贷,并在该公司的办公室中安装了特别电脑设备,以便为该公司的盘后交易和择时交易提供便利 在20世纪末的美国牛市中,各方都享受到了好处。公司的股票获得了高股价,众多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公司赚取了巨额财富,而美国共同基金则获得了飞速发展,大量的资金投入共同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从收取的管理费中获得了巨额收益。但是2001年网络股泡沫的破灭,让所有在牛市中受益的机构进入了艰难而漫长的煎熬时期,众多共同基金公司也不例外。在欢乐的牛市中谁都在高兴地数钱,但在艰难的熊市里各自的本色就会显现出来。 在2003年《福布斯》美国100富豪榜中,纽约地产大亨65岁的里昂那多·斯特恩( Leonard Norman Stern)以22亿美元资产排名第85位。他的儿子爱德华·斯特恩(Edward J. Stern)拥有一家对冲基金公司——金丝雀资本合伙公司(Canary Capital Partners LLC),斯特恩现年38岁,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这种显赫的出身使他能获得一些金融机构的青睐。 泡沫破灭不久,金丝雀资本合伙公司充沛的资金就成了不少公司的关注目标。西奥多·西波就职于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资产管理部门,西波看中了斯特恩家族雄厚的资产实力,西波说:“斯特恩家族总资产接近30亿美元,在纽约市最富有家族中排名第11位,我必须与之建立密切的关系。” 与此同时,爱德华·斯特恩也不想放过赚钱的机会,斯特恩的对冲基金公司希望与美国银行共同运用盘后交易(late-trading)和择时交易(market-timing)策略进行投资,由美国银行提供巨额贷款。作为回报,斯特恩把其家族的私人银行业务交给美国银行私人银行部门,同时提供2000万美元与美国银行拟共同成立一个新基金。这只基金最终没有成立,但是美国银行从2001年开始为金丝雀公司提供了3亿美元的信贷,并在金丝雀公司的办公室中安装了特别电脑设备,以便为金丝雀公司的盘后交易和择时交易提供资金和设备。 什么是盘后交易和择时交易呢?“硬4点”在基金业界谁都清楚它的含义。共同基金的价位一天只变动一次,每一个交易日一到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当天的所有买卖开始价格结算,4点以后的买卖按第二天的价格结算,这是《联邦证券法》的规定,在下午4点股市收盘后买卖共同基金,但仍按照当天下午4点的基金价格进行结算,这就是盘后交易;至于什么是择时交易,美国空时对冲基金总裁李可可以自己的操作经验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说:“个人投资者在基金开了账户以后,可以同时买基金公司管理的所有共同基金。亚洲市场在美国时间上午就收盘了,欧洲市场在美国时间中午就闭市了。如果美国时间下午出了什么坏消息,美国股票猛跌,由于亚洲、欧洲股票已经闭市,这些市场的股票价格无法反映新的坏消息。这时,把手头专营亚洲、欧洲的海外基金以美国下午4点收盘的价格卖掉,实际上卖的是坏消息以前的高价,这就是择时交易。” 但是,有了资金和设备,哪一个基金愿意给金丝雀公司进行择时交易和盘后交易的机会呢?富翁儿子的身份,让很多需要长期稳定资金的共同基金公司充满了想象。像著名的基金公司美一银行(Bank One Corp.)、骏利资本集团(Janus Capital Group)和斯特朗资本管理公司(Strong Capital Management Inc.)都给金丝雀公司提供了对其旗下基金股份进行择时交易和盘后交易的机会,以换取金丝雀的长期投资。 交易员泄露天机 哈林顿2001年进入斯特恩家族公司,是一位负责各项资产管理的高级经理,一次,她在出入公司的交易大厅时,听到一些交易员在吹大牛,说在普通投资者交易结束后,他们还可以自由交易 当普通投资者在下午4点钟完成交易后,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人在下午4点以后的交易竟然还能以当天的价格成交。金丝雀公司在每一个交易日的下午4点以后慢悠悠地挑选基金,利用美国银行提供的专用电脑设备买卖基金股份,这种盘后交易常常使他们获得了其他投资者无法获得的影响股价的重大盘后消息,从而大大获利。 这就像赛马下注,已经知道哪匹马胜出再对这匹马下注,从事这种交易的人永远是赢家。在差不多3年的时光里金丝雀对冲基金通过与几大共同基金的私下非法交易,牟利高达数十亿美元。当然,这一切都以牺牲其他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 这样的黑幕交易如果不是凑巧被一个名叫诺琳·哈林顿(Noreen Harrington)女士无意中发现的话,人们不知道这种行为还要延续多久,普通投资者还要被蒙蔽多久。诺琳·哈林顿发现共同基金的黑幕纯粹是一次无意中听到的谈话。 哈林顿2001年进入斯特恩家族公司,是一位负责各项资产管理的高级经理,但不具体管理基金。一次,她在出入公司的交易大厅时,听到一些交易员在吹大牛,说在普通投资者交易结束后,他们还可以自由交易,授权给他们的就是那些共同基金的经理们。根据《联邦证券法》规定,这种交易是违法的。作为业内人士,她感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她向她的上司爱德华·斯特恩反映了这种情况,但斯特恩的反应是,如果监管者发现了这个问题,受惩罚的将是共同基金而不是自己,所以没有采取改正这种行为的措施。哈林顿不能认同这种狭隘的投资理念,2002年夏天离开了该公司。 哈林顿本来以为监管层会发现这个问题,等了差不多一年后,她发现监管层似乎对此一无所知,在2003年5月她给纽约州总检察长爱略特.斯皮策打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似乎是一颗炸弹的引线,引线点燃后,在美国共同基金引发了一次大爆炸。 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如此大的风波完全在意料之中。美国基金业几十年来一直标榜自己循规蹈矩,共同基金到处自豪地宣称:他们时刻将投资者的利益放在心上。美林基金(Merrill Lynch Funds)总裁兼美国投资公司学会前任主席泰瑞·格雷(Terry Glenn)曾经在2001年和2002年基金大会上一再引以为荣地表示,共同基金业60余年没有重大丑闻。过去投资人一直相信基金公司是以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原则来管理他们的共同基金的。然而,哈林顿讲述的故事,让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觉得自己被共同基金耍弄和欺骗了。 美国基金业吸收了7万亿美元的公众资金,超过9500万的老百姓依靠这些基金来实现他们的美国梦:买房子、为孩子们积攒大学学费、过上舒适的退休生活。如果基金业的声誉受到人们的怀疑,美国基金业的未来会怎样,更重要的是那么多普通老百姓的美国梦怎么去实现呢? 丑闻漩涡急速扩大 在SEC调查的34家大型经纪商中,有8家允许其共同基金客户在纽约时间下午4点后进行盘后交易,约有30%的被调查经纪商承认进行过择时交易 斯皮策的调查从诺琳·哈林顿打来的电话开始,并很快有了成效。自2003年9月以来,斯皮策已经对金丝雀公司及其基金经理提起诉讼,同时指控了参与其中的几家金融公司如美国银行、美一银行、骏利公司和斯特朗公司。 10月以后,更多知名基金公司的违规行为暴露了出来:培基证券(Prudential Securities)要求多名参与择时交易的经纪商和经理人辞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也解雇了3位曾帮助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千禧合伙公司(Millennium Partners L.P.)进行共同基金择时交易的经纪人。10月16日阿尔格公司(Alger)受到调查,怀疑该公司在2003年早些时候曾允许一只对冲基金在盘后买卖阿尔格公司共同基金。在调查中,阿尔格公司发现有雇员涉及择时交易和盘后交易,从而解雇了多名职员。阿尔格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但很知名的基金管理公司,该公司在9·11事件中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投资人员。目前,阿尔格公司有大约100亿美元管理资产,低于高峰时的130亿美元。而普特南投资公司在2003年10月底被SEC(美国证交会)控告犯有民事欺诈罪,并被指控该公司两位前任投资经理涉嫌从事不正当交易。 进入2003年11月,在斯皮策的调查下,又有多家基金公司卷入其中: ——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 Corp.)及其子公司旗下的共同基金曾数次进行择时交易和盘后交易。在公司内部审查中,发现一小部分人士被准许对美国信托公司(U.S. Trust)管理的Excelsior Funds基金进行短线交易。同时公司还发现一些与公司的政策不符的盘后交易。 ——11月3日,美国第五大共同基金公司普特南投资公司的CEO劳伦斯·拉瑟(Lawrence Lasser)被解职,成为这场愈演愈烈的丑闻事件中级别最高的牺牲者。 ——普特南公司在12月16日进行了完全彻底的内部调查,在原来发现6名雇员从事不正当交易的基础上,又发现了9名雇员从事了不当交易。 ——另一位知名度很高的高级管理人员理查德·斯特朗(Richard Strong)辞去了斯特朗共同基金(Strong Mutual Funds)的董事长一职。 ——11月10日安联资本管理控股公司(Alliance Capital Management)的两名高级主管也因涉嫌违规交易而被迫辞职。 ——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也存在违规的交易,在11月中旬悄无声息地解雇了涉及共同基金违规交易活动的4名经纪人及两名助理。 自从斯皮策先生9月份开始调查以来,已经有数十位基金从业人员被解雇或停职,其中一些人还面临刑事指控。 曾经在美国公众心目中诚信度很高的共同基金业竟然会出现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而且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两家基金公司。据SEC执法部门主管斯蒂芬·卡特勒(Stephen Cutler)在11月3日提供的数据,在SEC调查的34家大型经纪商中,有8家允许其共同基金客户在纽约时间下午4点后进行盘后交易,约有30%的被调查经纪商承认进行过择时交易。 此类丑闻的中心原本主要局限于基金管理公司和一些操作手法激进的对冲基金,但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大型经纪公司也被卷入了基金丑闻。涉嫌违规交易的中介机构数量相当惊人,这些中介机构的作为揭示了基金行业最黑暗的内幕。这些机构起着中间人的作用,负责从个人客户和养老金计划的参加者那儿接受买卖共同基金的指令并负责对这些指令进行撮合,每个交易日结束时将最终下单结果送交合适的共同基金。而最新统计结果表明,购买共同基金的美国家庭中有90%都通过此类中介机构进行交易。目前已经有十几家中介机构被控在共同基金交易方面存在不当行为。除了上面提到的美国银行外,安全信托公司(Security Trust Company)也允许金丝雀公司在每天下午4点之后以4点的价格进行基金买卖。 基金业失去信任 这个事件对市场信心有影响,老百姓以前不知道这些,现在才发现基金内部人士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他们被基金公司欺骗了 择时交易和盘后交易会损害到基金长期投资者的利益,因为这会造成基金股份稀释,也就是说择时交易和盘后交易所获得的利润通常就是共同基金长期持有者的损失。对于稀释这个概念,在1940年的美国《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 Company Act)中提到,管理基金股份定价的核心规定就是将股份的稀释最小化。1968年,SEC对基金股份定价规则进行了调整,目的也是将稀释最小化。 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的采访时,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陈志武教授说:“盘后交易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这就像上交所下午3点收盘以后,你已经知道了今天股票的涨跌情况,然后我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根据今天涨跌的情况来决定按照今天早上的价格买进一个今天涨了很多的股票。这肯定是赚钱的。”李可可说:“盘后交易绝对是违法的,这是小偷行为。” 斯皮策在对共同基金的指控中,认为择时交易这种频繁的短线交易虽然不违法,但是这种交易使投资于共同基金的其他投资者背负昂贵的交易成本,影响基金的长期表现,违反了基金规则,是基金业公开宣称禁止的行为。 圣地亚哥大学法学教授 Frank Partnoy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在华尔街工作,他介绍说,在90年代早期,一些基金公司偶尔允许一些机构投资者进行择时交易,但这种交易数量相当少,通常只限于那些持有公司债券、抵押担保证券的基金。“那时候,基金都不愿意让投资者从事这种交易。许多基金公司对此是禁止的,其他基金只允许一次交易500万美元而不会让做5000万美元,因为那会对基金造成严重的破坏。你不会卖掉价值5000万美元的债券而第二天再买回来。” 2001年后,美国股市崩盘进入长期而痛苦的下跌,这一切都改变了,对基金的择时交易变成了一种很平常的投资策略。择时交易理论上有其存在的理由,但美国共同基金择时交易滥用的程度令监管部门心惊。在对管理了7万亿美元资产的90%的88家基金公司的检查中,SEC发现其中有一半基金公司至少允许一个大投资者对其旗下基金进行择时交易。 陈志武教授作为对冲基金公司ZEBRA资本管理公司的操作者和金融的研究者,他说:“择时交易涉及更多的是公正问题,因为很多普通投资者并不知道怎么去判断、什么时候该做择时交易,什么时候不该做择时交易。” 据李可可介绍,任何开有基金账户的投资者都可以进行择时交易,但是基金公司不愿意人们这么做,因为这会带来很大的交易成本,会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现在的问题是,基金公司不鼓励外面的人做,基金公司内部人居然可以做。内部人在自己公司里开一个个人账户,可以做择时交易,这些内部人知道哪一个基金是专营日本的股票、哪一个基金是专营亚洲的股票,他知道哪一个基金好。一般老百姓不一定知道,或者不被允许,或者基金公司通过手续费、次数的限制使得一般人做择时交易很困难。 李可可说,这次基金公司的内部人择时交易丑闻,虽然牵涉到的非法盈利不多,也就几百万美元。相对于安然几十亿美元的欺诈数额,根本不算什么。“但这个事件对市场信心有影响,因为老百姓以前不知道这些事情,现在媒体报道出来后,才发现基金内部人士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他们被基金公司欺骗了。” 为何要涉险 基金公司给一些机构盘后交易和择时交易的机会,作为回报,这些机构则会向基金公司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长期资金 共同基金为什么要冒着违法的风险让对冲基金进行盘后交易?为什么冒着丧失信誉的风险去滥用择时交易呢?主要的问题是在基金的管理费上,基金公司是依据管理的资金量来提取管理费的。基金公司给一些机构盘后交易和择时交易的机会,作为回报,这些机构则会向基金公司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长期资金,这些机构获得非法的收益,而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则获得巨额的管理费,只有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被损害了。 标普追踪基金业的分析师Phil edwards认为,近年来基金公司允许不正当交易主要是为了扩大业务,“看起来,基金公司是利润优先的而不是投资者的利益优先。” 为什么基金公司给那些对冲基金特权?因为2001年以后整个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股票价格呈自由落体运动,基金公司的业绩很难有良好表现,随着所管理资产额的直线下降,他们的管理费也直线下降。为了增加管理费,基金经理不得不想办法吸纳新的资金或想办法保持已有的资金不被赎回。允许一些大的投资者进行择时交易似乎是一种解决之道,对冲基金为了获得从事择时交易的特权,同意在共同基金里额外投入资金。 普特南公司允许一个从事退休规划的顾客,Boilermakers Local Lodge No.5(简称5号公司)对其基金股份进行频繁交易,因为普特南希望扩展它在退休计划方面的业务并使原有的退休计划保持良好的状态。同时5号公司帮助普特南从一个协会组织获得了1亿美元资金。 到2003年9月底,安联资本管理公司管理着4380亿美元的资金。像其他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一样,安联试图扩展对冲基金业务。为了获得资金投入,安联允许拉斯维加斯的一个叫Daniel Calugar的投资者对安联的共同基金进行择时交易,Calugar已经对安联的基金进行了1000多万美元的择时交易,作为回报,Calugar在安联的对冲基金中投入了200万美元。 美国银行给金丝雀公司提供交易上的方便,作为对这种特殊待遇的回报,金丝雀同意在美国银行的债券基金中长期投入数百万美元。 骏利基金公司则是另有原因,骏利公司在网络狂潮时期,投资者纷纷将现金投入该公司,曾经有一个时期,该公司新吸纳的资金甚至达到了规模紧随其后的竞争对手的两倍。但在熊市时期,骏利旗下的许多基金价值都缩水了一半以上。2003年前7个月,投资者从骏利的基金中撤出了43亿美元的资金,而2002年他们已经撤出135亿美元。8月末骏利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520亿美元,远低于鼎盛时期的3200亿美元。为了吸纳对冲基金的现金,保持所管理资金的规模,骏利公司给对冲基金提供了择时交易的机会,而这些对冲基金希望通过频繁买卖骏利的基金来获取收益。为了扩大与金丝雀公司的关系,骏利公司同时还允许金丝雀公司对其旗下的基金进行盘后交易。 全面清洗黑幕 众多投资者已经对违法的基金公司提起诉讼,到2003年11月已经有50多起。媒体在继续进行追踪报道,国会、联邦政府相关机构、SEC,还有像斯皮策这样的各州的司法官员都在发挥作用 这次基金丑闻暴露后,斯皮策一马当先进行调查,起初SEC责怪斯皮策超越了份内工作,但最终也加入了调查行列,后来马萨诸塞州州务卿威廉·高尔文(William Galvin)也加入了进来。2003年10月31日曼哈顿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也加入这个行列。与政府部门对共同基金交易展开调查的同时,美国的众多媒体,像《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使美国共同基金业的恶行被大众知晓。 美国共同基金的恶行开始受到市场的报应,投资者从跟丑闻有染的基金公司中抽回投资,普特南投资公司(Putnam Investments)在11月第一周减少了40亿美元的客户投资,不得不抛售股票筹集资金。像普特南这样的基金管理公司受托资金被赎回的量越大,卖掉股票筹集资金的基金公司就越多,那样,会造成一些股票暴跌。11月11日那一天,许多基金重仓股暴跌,基金丑闻已经对整个华尔街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美国共同基金中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401(K)退休账户,随着基金丑闻越来越多地暴露,大众对共同基金的信心已经受到打击。马萨诸塞州退休金委员会在10月30日一致投票通过收回由普特南投资基金管理的州退休账户中的17亿美元。一叶知秋,随后更换基金管理公司的退休账户只会越来越多。 为了赢得投资者的信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些违法操作的共同基金公司、对冲基金公司和中介机构必须得到清算。斯皮策的第一刀砍向了这次基金丑闻的最重要的主角金丝雀公司总裁斯特恩。对于斯皮策的指控,斯特恩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公司存在违规行为,但是同意支付4000万美元罚金和赔偿金来解决这个麻烦。 为了监管数量有8000家之多、价值达600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业,规范对冲基金的操作行为,SEC要求对冲基金经理们到证交会注册,要求对冲基金提供用来审计的信息,需要遵循有关记录保存、雇员交易活动及其托管等规定。这种注册只是备案性质,陈志武教授所在的ZEBRA对冲基金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他说:“这个注册要增加两三千块钱的手续费,还要请律师,程序稍微繁琐一点,但跟中国的审批不一样,只是备案。备案后,每个季度给他们送一些材料。” 由于涉及的共同基金和中介机构的数量很大,对他们的调查和指控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骏利基金公司已确认总计有7.5亿美元,也是就其管理下的1500亿美元资产中的0.5%被用来进行了择时交易。和斯特恩一样,该基金公司表示会向那些受到这类投资活动损害的股东返还资金。 作为中介机构的美国银行,由于它在金丝雀公司中的作为受到的惩罚不轻,它花费了1亿美元来处理跟丑闻有关的法律和咨询事务,并解雇了在纽约专向大客户提供服务的经纪人和私人银行办事处的前任负责人查尔斯·布赖斯兰(Charles D. Bryceland)、西奥多·西波和其他多名参与了非法基金交易的雇员。 而安全信托公司则没有这么幸运,它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据报道,11月26日监管机构首次对共同基金交易中的中介机构采取了法律行动。斯皮策对安全信托公司的三位前管理人士提出重罪指控,他们分别是前任首席执行长Grant Seeger,前总裁William Kenyon和负责公司服务的前副总裁Nicole McDermott,他们协助从事了非法的共同基金盘后交易,犯有盗窃罪、伪造商业记录和证券欺诈罪。同时SEC对该公司及其管理人士提出了民事起诉,美国财政部金融局(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Currency, OCC)的联邦监管人员采取了一项强制性行动,此举将导致安全信托公司的解散。 作为和斯皮策和解协议的一部分,安联资本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平均削减管理费的20%,这会对其他基金公司产生降低管理费的压力。同时安联将支付2.5亿美元的罚款以赔偿受到择时交易损害的投资者的利益。安联急于与监管者达成协议,以防大客户的资产流失。 另据报道,阿尔格管理公司(Fred Alger Management)前任高级执行经理詹姆斯·康乃利(James Patrick Connelly Jr.)因篡改纽约总检察长寻求的共同基金不当交易证据,在12月17日被判入狱1-3年。这是监管层自9月开始调查基金业以来被判处的第一个白领犯罪案例。康乃利允许某些投资者如维拉投资合伙公司(Veras Investment Partners)对阿尔格旗下的基金进行择时交易和盘后交易,作为这些短期交易的回报,康乃利要求投资者向阿尔格投资一定量的长期资金。康乃利曾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止斯皮策的调查,试图掩盖他的公司和维拉公司之间的交易安排。 随着这场丑闻的黑幕暴露得更多,更多的违规公司和违法人员会受到制裁。这场共同基金丑闻对基金业的打击是巨大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人们的预计。除了共同基金名誉严重受损,由违规操作给基金持有人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而监管机构会要求共同基金赔偿这些损失的全部。 国会山正在举行的听证会,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有可能达成一个跟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差不多的法案。同时,基金业的游说团体正在游说立法人员让SEC去处理这些事情而不要通过新的法律。 众多投资者已经对违法的基金公司提起诉讼,到11月已经有50多起。媒体在继续进行追踪报道,国会、联邦政府相关机构、SEC还有像斯皮策这样的各州的司法部长都在发挥作用,都不满足基金业的现状,美国基金业的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美国版黑幕的警示 中国基金业是从1998年正式起步的,至今已有5年多的发展历史,中国开放式基金资金规模已经上千亿元了。那么美国这次的基金丑闻能对中国基金业有什么启示呢? 美国的共同基金达8000多家,其中有各种类型的基金,如指数基金、成长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虽然美国共同基金丑闻让老百姓对他们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但是由于还有指数基金,他们还可以把资金放心地投进去。反观国内基金业,基金类型比较单一。陈志武教授认为:“要让更多的人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进入这个基金行业去发展。尤其是民间资本进入以后,基金管理公司会有更多的不同风格。但目前中国的情况是,由于行政管理过严,基金公司的状况都差不多,一个基金出问题,大家都会出问题,整个行业容易被拖垮。中国的基金业应该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和自由经营空间。” 美国这次对基金黑幕的揭露先由斯皮策进行,接着美国各大媒体进行追踪报道,挖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基金黑幕,基金这些事情被媒体报道出来了以后,就促进更多媒体去调查追踪其他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的情况,最终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斯皮策作为州检察院的一个总检察长,以一个地方官员的身份发起了对共同基金的调查,而SEC则由于沟通和调查时机问题,一度丧失了主动权。 陈志武教授认为这对中国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启发,因为中国通常规定由一个单位去管每一项事务的控制权、监管权、调查权和起诉权。而美国不这样,它有意地设计让不同的机构都可以有权力从不同角度来立案调查。这个制度设计的主要用意,是为了防止某一个专职部门没有称职时,至少还有其他机构有权通过别的角度来立案调查。要是所有监管权、起诉权都放到一个机构手里面,这个机构就处于垄断状态,这个机构如果不行使职责的话就糟糕了。 陈教授认为美国这次共同基金事件,之所以没有对很多投资者和业界人士、学者、老百姓产生那么大的冲击。主要是因为这个事情被发现后,有不同的机构在起到他们的作用,去发现更多的问题,去找到解决方案。“只要这个纠错过程还能够在不受权势的干扰的情况下继续运转,美国老百姓还是很有信心的。换句话说,最糟糕的倒不是这些问题本身,最怕的是没有让这些组织自由启动的机构和机制,去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美国基金业漏洞何在 在这次共同基金丑闻中,问题主要出在盘后交易和择时交易方面,但也暴露出美国基金业信息披露、公司治理、销售激励不当和管理费用过高等更深层面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的问题:完善的信息披露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几十年来,美国监管部门对共同基金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当严格。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貌似平静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 SEC表示,包括普特南(Putnam Investments) 、美国银行在内的几家大型基金公司涉及信息披露漏洞,事项涉及择时交易、个人交易、基金销售等事项。目前部分情况已浮出水面,美国银行已被股东指控在基金募股书中发表虚假和有误导性的声明,要求损失赔偿。 SEC负责共同基金的委员说,投资者需要更多、更快的信息来做出投资决策,也需要更好地了解基金贯彻策略的情况。 二、公司治理的问题: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在1999年普特南公司就设立了择时交易分析委员会,以防范这种现象,不过直到2003年还没有任何职员因为择时交易而受到处罚。“两年前他们就在内部职业道德准则中谈到禁止择时交易,直到两年后,他们才知道自己公司内部有这种交易。” SEC起诉称,普特南公司对于基金管理人的控制微乎其微,“一年之中,普特南对于择时交易的监管只有3个月,其他9个月根本就是放任自流。”“普特南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如此松懈,如果一名雇员一个季度进行个人交易达到8次以上才引起注意。” 这正是问题的要害所在,内部监察部门人员都是由基金管理公司提名任命,因此很难有实质性的行动。所谓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操作、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根本就是一纸空文。 三、薪酬制度的问题:当投资者为共同基金的投资付费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基金公司和基金管理人非但没有为自己管理风险,而且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就这次基金业丑闻,不能不谈到美国基金业薪酬制度的问题。 为了遏制道德风险,SEC目前决定加大在半年报和季报报中披露基金管理费率以及基金管理人的收入来源的力度,包括基金管理人占有自身管理的基金的份额,基金管理人的激励来源以及基金管理人的奖金数额。 当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的管理费用是与资产管理规模有关,而不是与其资产管理业绩有关的时候,这种薪酬制度就会促使基金管理人去寻找更大的资产规模的新投资人,这成为基金扩张的动力。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基金风暴如何收场 在接受采访时,陈志武教授对于这次美国共同基金改革是否会有实质性的进展表示了他独到的看法,他说:“我觉得实质性的改革不会有太多。因为总的来讲,美国有一个非常核心的基本理念,就是人们有创业自由、契约自由和交易自由。所以,美国推出任何新的法律、新的监管举措,最后不可能违背这些基本的自由权利。美国有8000多家共同基金,几千万基金投资者,每天交易量很大,政府部门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去 普特南投资公司在2003年10月底被SEC控告犯有民事欺诈罪,并被指控该公司两位前任投资经理涉嫌从事不正当交易。 跟踪基金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所以择时交易很难监管。我觉得这次美国对共同基金的改革,最后还是会在遵循基本的契约自由、交易自由理念的前提下,回到一个基本信念上,那就是发挥媒体的作用。只要允许媒体自由地做追踪调查,把所有他们能够找到违规的行为,以至于不道德的行为给曝光出来,本身就已经解决很多问题,曝光的压力和风险会约束很多人的行为。” 李可可认为:“美国的这次打击共同基金的行为基本上是在做秀,政府对基金业进行干预,对这些不道德的交易行为进行清算,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整个制度不可能改变。斯皮策与SEC之间有矛盾,他想把问题彻底搞清楚,但是有时他也得妥协,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利益,就是要维护纽约州选民利益。这次的调查和对共同基金的惩罚只是让那些亏了钱的投资者出口气而已,不可能有太多实质性的改变。” 陈志武教授对于这次丑闻的最后结果是这样看的:“我觉得最后像去年处理公司丑闻时制定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那样,最终的结果也可能是制定出这样的一个法案,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是一个不痛不痒的法案。即使有这个法案,整体上不会有太多本质上的变化。不管最后这个法律和监管措施有多严,还是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违法行为存在。实质性的问题摆在那里,那就是委托的一方,即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而受托的一方是少数人,总有空间去作假,去做违规的交易。所以我觉得这个基本框架不太容易改变,要改变美国的基本框架,就等于是让政府来介入所有正常的商业交往和商业契约。如果那样的话,代价就太大了。毕竟这些基金管理公司的交易,他们怎么样去管理他们的业务,最后还是应该要留给这些基金管理公司自己去决定、由他们自己去做。那些行政官僚与政客怎么可能比基金管理公司自己更能知道怎样去发展本行业的业务、去取信于他们的客户呢?” 在这次打击共同基金的违规行为中,谁会受益呢?陈志武教授认为指数基金从中受益最大。指数基金所购买的股票,部分或全部来自于其所跟踪的基准指数的成份股,而单只股票的投资比例,则与每只成份股在该指数中所占的比例接近或者一致。指数基金的业绩与其所跟踪的证券市场指数表现相匹配。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式投资,只有当成份股发生变动时,指数基金才会调整其投资组合。因此指数基金不太容易被基金管理公司操纵。指数基金的最大好处是透明,它可以让指数基金投资者更好地知道指数基金业绩的好坏。如果这个指数基金是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基准的话,基金投资者每个月、每年、每周甚至每天都知道指数涨了多少,把这个基金涨幅跟指数本身做一个比较,投资者很容易发现这个指数基金管理得好还是不好。所以,从信息对称角度来讲,指数基金最有利于让基金投资者跟踪、监督基金经理人的行为。通过这些跟踪,他们很容易知道基金管理公司在背后是否玩了猫腻或者从事了违法活动。由于指数基金经理用不着积极选股,所以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相对较低。同时,因为指数基金采取了购买并持有股票的策略,不用经常换股,只有当成份股发生变动时,指数基金才会调整其投资组合,所以基金买卖证券时发生的佣金等交易费用也远远低于其他类型的基金。所以,这一系列基金丑闻反而使得指数基金会发展更快。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