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基金投资风险2008将集中爆发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8-1-7 10:51
标题:
基金投资风险2008将集中爆发
2008年,基金经理们将遭遇到整体市场估值偏高和投资者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从市场估值来说,2008年与2007年的市场情况有着本质的不同,2007年初的市场平均股价在4.3元,而2008年市场的平均股价已经达到了18元左右,上证指数仍然在5000点的高位徘徊,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想取得超越2007年的业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经历了几次的幅度震荡之后,特别是经历了“5.30”和11月股市大跌,广大的投资者也对市场的风险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很多投资者如惊弓之鸟,随时准备逃离高风险的证券市场。同时,很多经济学家都发出了对奥运会后中国股市不乐观的预言后,这也给中国的基金经理们的投资提出了挑战,如果不能保持市场的平稳向上,任何短期的震荡都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无法预料的灾难,对于以集中投资为法宝的基金们,预期的分化无疑将加剧业绩巨大波动。
虽然基金在2007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可是对于大多数基金来说,仍然没有跑赢大盘,特别是今年新发行的新基金。基金集中持仓风格以及众基金抱团取暖的投资策略,这两个因素造成了基金尽享牛市的盛宴。不过这种被动持仓、重仓持有的策略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牛市转熊,对于基金的杀伤力也是非常的大,行情不好,必然发生赎回和卖股的恶性循环,基民越赎回,基金越抛售,股市越下跌。
“台风来了,连猪都会飞”,用这句投资界的名言话来形容中国股市的现状太合适不过,在牛市的发展过程中,基金和基金经理们的能力被过分放大,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在投资中,以往的业绩对未来没有任何影响。投资是一项必须向前看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2007年,取得了骄人业绩的基金经理们不免开始自满,自以为是无所不能,他们的投资的激情被充分的激发和张扬。
2007年3季度基金们的投资风格和表现验证了这个判断。在第三季度,大盘蓝筹股票的上涨速度让人目瞪口呆,“中字头”的央企股票直入云霄,不免让人头晕目眩,而QDII在香港的快速建仓也让大惊失色。基金经理们的集体冒进行为,结果必然招致投资者的巨大损失。仅仅两个月,当初满怀憧憬的QDII的投资者们就初尝投资冒进的苦涩,在短短的时间内损失了15%的市场价值,这还不包括投资者申购、赎回费用以及由于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
11月,基金重仓股出现了集体的杀跌,虽然杀跌幅度只有30%,但这也许只不过是股市未来崩盘时的一次预演。依照国际经验来看,“漂亮50”的集体坠落幅度要远远大过这个比例,尘归尘,土归土,无论现在的故事是如何的天花乱坠,牛顿定律始终是不变的真理。
希望“黄金十年”的预言成为现实,但未来的确无法预料,从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股市不面临一两次崩盘的危险。因而,对于基金业未来的风险也不得不防,也许不久的将来,依靠着资金实力的基金们也将遭遇到集体的崩溃,谁敢说不会呢?当年股市的枭雄们不也以为自己不会失败么?而今,杨百万的战友们不知身归何处;呼风唤雨的吕梁们远遁他乡,不知所踪,德隆枭雄唐万里身陷囹圄;不可一世的南方证券也遭破产清算。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演变就像大浪淘沙的过程,史玉柱不愧为商业奇才,在失败后可以重新崛起,但资本市场的残酷就在于,如果你失败了,就注定是万劫不复,投资者是健忘的,不会记得曾经的辉煌。基金业绩一旦亏损,甚至只是不尽如人意,也必将遭到投资者无情的抛弃。
目前市场上的普遍的思维逻辑是:因为基金经理今年赚了钱,所以他们是好基金经理。因为他们擅于挖掘股票的内在价值,所以他们是好的基金经理。这样的一种颠倒的逻辑最终会对投资者造成严重的损害。事实上,一个基金经理完全可以依靠随机现象,而在金融市场赚钱。而不少基金经理成功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证券市场“钱多,人傻”。也许他们的激进思维正好适应这段的市场趋势,虽然这种操盘风格不适应于生存,但却在短期内拥有极高的成功概率。
当年吕梁们也是呼风唤雨,盛极一时,然而那种张狂最终必然遭到覆灭。巴菲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绝对不是每年收益最高的那个,也许连前100名都排不上,但他是投资界里存活的最久的,一直能够保持相当收益率的极少数。证券市场中的马拉松比赛,不仅比谁收益率高,更比谁活的更长久。
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投资基金一样要遭受到系统性风险,难以在低迷的世道中独善其身。11 月,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 13.34%、15.51%、13.14%和 11.57%,有40多只基金单位净值跌破面值,基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基金经理们申辩其投资与市场指数相比较轻微,其实不过是往脸上贴金而已,考虑到其相对较低的仓位比重,实际很多基金的损失超过了20%甚至更多。
在股市的高峰期往往会掀起基金发行热潮。譬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和本世纪初期,美国股市经历了牛市的癫狂,期间发行了大量的投资基金。对资产规模的盲目追求,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蒙蔽了基金公司的双眼,而这些在错误时间发行的基金注定了其后悲惨的命运,熊市的来临象一阵台风一样,把这些基金清理干净了,大部分基金要么破产清算,要么被兼并,而投资者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全球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证明,所谓基金不败不过是一个神话。
2008年,中国的基金发展将遇到成长瓶颈,蓝筹股的高估值和基金经理的羊群效应,将极大地阻碍基金业绩的提升,基金取得超越大盘的业绩将越来越难,基金业的“黄金岁月”也许会一去不复返。
欢迎光临 .::金银岛财经::. (http://j-y-d.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