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盘点2007中国经济十大“名词”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7-12-20 17:47     标题: 盘点2007中国经济十大“名词”

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同时面临的挑战和积累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贸易顺差加大、货币投放过快、物价持续上涨……过剩的流动性让通货膨胀从岁初的“预期”发展为岁末的“压力”。

好字优先

从2005年的“又快又好”到2006年的“又好又快”,直至200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好字优先”,“好”字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不断提高的重要性,体现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决心。“知易行难”,“好”字优先,意味着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必须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通胀压力

受猪肉、食用油等食品涨价的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从3月份的3.3%一路上扬,直至11月份的6.9%,连续9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虽然目前只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上涨,没有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全面、持续的价格上涨,但已经没有人怀疑中国正进入通胀抬升时期。专家预计中国全年CPI涨幅在4.5%至4.6%之间。勾勒来年经济走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老百姓关心的则是年关将至的“菜篮子”是否依然沉甸甸。

流动性过剩

这个堪称近年来中国经济最为流行的词汇,通常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贸易顺差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和银行系统主动的信贷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根源。压缩信贷等货币手段或可起到治标作用,但消除对外失衡、平衡巨额贸易顺差,才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根本之道,这不仅需要人民币的适度升值,更需要立足刺激和扩大国内需求,逐步建立直接和间接的融资平衡发展的金融体系。

人民币升值

自2005年7月21日央行启动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最初2%的“一小跳”走出“小碎步”升值、不断创新高的态势。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11.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四届中欧工商峰会上表示,中国会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实现资本项下可兑换。

频繁加息

3月18日、5月19日、7月21日、8月21日、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的这五个时间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频率之快,历史罕见。与加息一样频繁的是央行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一次更以1%的幅度创4年来涨幅最大。种种以“组合拳”面目出现的货币政策,都旨在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引导投资合理增长。

股市

沪深两市1.3亿户总账户、5000多个机构投资者……宏观层面充足的流动性和微观层面中小投资者高涨的投资热情,让2007年的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繁荣。虽然“5·30”后股市大幅回调,但随后又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直至近日的阶段性市场调整。牛市需要整固、繁荣需要理性。

财产性收入

中共十七大报告这样表述:“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指出,实现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最为重要的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社会财富创造者能够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

节能减排

2007年,节能减排首次出现“拐点”: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国人看到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总目标的希望——“2006-2010年的五年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明年将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完成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节能减排”不仅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同认识,也已经在中国普通百姓中深入人心。

经济立法

中国立法机构在2007年走出了令人瞩目的步伐,《企业所得税法》提出“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物权法》提出“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反垄断法》提出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外资并购应进行两种审查,还有旨在保障民众基本利益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为宏观经济指明方向的《城乡规划法》《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一系列新法律表决通过并陆续或即将施行。经济立法由框架性立法进入纵深层次,更加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为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

为世界人民广泛熟悉的“中国制造”,今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虽然导火索来自美泰公司因质量问题召回中国玩具,但继而包括玩具、牙膏、食品等中国出口商品多次遭遇质量风波后似乎已不是偶然。召回诚然不是单方面的“质量”原因,标准之争、技术壁垒、贸易保护、媒体炒作等都是复杂的幕后推手。但历时4个月遍及全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已表明政府为“中国制造”构筑诚信长城的决心。




欢迎光临 .::金银岛财经::. (http://j-y-d.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