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是“言论自由”还是“人身攻击”?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5-8-3 10:30     标题: 是“言论自由”还是“人身攻击”?

不知“无辜”的李青原会不会有当年许小年一样的“委屈”——“我的这个所谓的‘千点论(成功标准)’是一大‘冤假错案’。”而日前,新浪网以专版的形式刊登了“诸生”对李青原的“学术批斗”。这些“诸生”包括“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华生,“知名市场人士”张卫星、刘纪鹏、水皮以及一些多如牛毛的网评人士。 我前两天对李青原的讲话作出了客观的分析,这里不再重复。令我感慨的是李青原一番亦官亦学的讲话,竟然引来了市场各方对她的“人身攻击”。 目前看来,关于“股改成败标准论战”已经丝毫没有学术争鸣的味道,似乎“争鸣”发挥到“极致”,就必然要和“人身攻击”挂上钩:谁“论战”的更有语言“艺术”,谁就在“学术”上占了上风,谁就“天然”的占据了道德的、正义的“制高点”,就可以以胜利者和卫道士的姿态,把对手叱责为“罪恶的、不道德的”。“诸生议政”几乎要变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借着“标准”的幌子,展开的“争名夺利大战”。 这种“艺术论战”很多,如今年3月16日《经济》杂志中,“对于‘股权分置’,李青原的用词仍然一次比一次坚决,脾气似乎也越发的急躁”。而近期网上的《李青原言论的实质就是“野蛮改革”!》中也有,“李青原女士不仅没有‘先进’的思想,而且也全然没有‘中国智慧’,是不折不扣的‘李德式教条主义者’”,“当此之时,还是请‘野蛮股改论者’闭嘴,也请证监会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纠正一下证监会某些不甘寂寞的官员‘乱放炮’的恶习吧”。 其实这种现象不光在李青原身上,其他学者也有。就在前几日,74岁的吴敬琏指出,“网上骂得狗血淋头的,他们是不是真的代表小股民的意见?有些人号称‘大学校长’一会儿变成‘经济学教授’,但他也看到有人说,那些人哪是‘校长’、‘教授’,其实自己就是庄家”。 也许是巧合,这些言论马上得到了回应。在“学术”争论之余,张卫星也顺便带了句,“我对吴敬琏教授的观点是持反对意见,因为吴敬琏教授的观点有失他作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身份的”。同时,与其“携手”的华生也表示,“吴敬琏教授讲流通股的权利大于非流通股,我认为这真是黑白颠倒”。 老子曾说过“大音希声”。真正的学者发表的言论实在太少,有些虽然寥寥数语却受用数年。而在中国目前这种“言论自由”的环境下,那些少言但敢言的学者,一旦指出了问题,就受到了像刘姝威、许小年等一样的人身的威胁。 古人曾经总结: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谓之国宝;口不能言,身能行之,谓之国器;口不能言,身不能行,为之国愚;口能言之,身不能行,谓之国妖。四者相较,“国妖”更令人可憎。 李青原一番言论本身的价值已经被市场忽视,取而代之的是成为一些曾经被“捧上天落下来”的“学者们”,再次吸引市场眼球的工具。张卫星、华生“携手”再次对股改问题展开“长篇大论”,或许唯一值得投资者拥护的,只是因为亏损而对管理层怨气的释放。 其实我实在对这几个人的言论感到困惑,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客观的。股市下跌就说是管理层的股改失败,股市上涨就说是上市公司设的圈套。其言论的“艺术性”大于他们的“实用价值”,煽情、夸张等手法的运用实在高人一等。 不过,看一个人的势力要看他的对手。就这几个人的对手而言,他们提李青原还是比较少的,驳斥较多的还是证监会、国资委。这必然会提高他们的身价,但政府会不会成为他们就是对手?这或会贻笑大方。 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认为李青原的“一年之约”太短,为什么?这可能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有一点似乎张卫星认识的很清楚,“毕竟在过去五、六年股权分置改革大讨论当中,韩老师,刘老师和华老师,我们争论什么”。因为讨论了五、六年的股权分置是他们的“生存之本”,这些争论使得他们受益颇多。而李青原却只让他们再“威风”一年,能不反对吗?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股改推出之后,股市上涨、下跌他们都反对股改的原因。 这次好了,李青原帮了他们一把,其言论给了他们能够走到一起的机会。虽然这几个人内部都曾互相发生过“攻击”,但由于“共同利益”和其难以左右的股改时间的限制,他们必须抢在股改完成之前,再次跳出来。这次,其或许希望能够争到“名垂青史”的美誉。 不过管理层实在不给他们“面子”,这些人的观点一直没有被管理层采纳。虽然当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他们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也的确争取到些许“政策”。但眼见行情上涨,市场注意力转移,他们急了!因为行情上涨使得投资者的怨气减少,他们难以“深入民心”。虽然他们一直喊涨,但下跌才是他们的生存环境。 这些人拿不出一个真正符合现实的、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他们的建议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市场混乱。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5-8-3 10:42

看护好市场的“手机” 先讲个笑话:在一个大商场里,一男子正在接电话,电话的那一头,是一个娇滴滴的“超级女声”:“老公,我看中了一件貂皮大衣,才一万!”,男子爽快的回答“买!”,过了会,女子又来了电话:“我看中了一辆轿车,才三十万!”,男子依然爽快的回答“买!”,不久女子又来电话:“这里的别墅才两百万!”,话音未落,男子就大声回答道:“买!买!!买!!!”。接着,男子挂上电话,站到高处,高举拿着手机的右手,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振臂高呼——“谁的手机的掉了?!” 列位,特别是男士们,现在知道,丧失“话语权”的后果是何等的严重了吧?!李青原的讲话是为了争夺话语权,李荣融的表态是为了争夺话语权,而近来张生、韩生、华生等“诸生议政”,也是为了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话语权”。在如今这样一个媒体“过分繁荣”,而“民主”又日渐宽泛的年代,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忽视话语权的重要性:它既可以使一家之言“上达圣听”,也可以使其深入民心。然而,控制话语权的作用绝不仅限于此。政府拿着它,可以令其政策更好的得到贯彻;边缘群体拿着它,可以使其得到主流的关注,甚至可以助其重归主流;而一些人拿着它,可以助其“挟持”特定的对象。 在股权分置改革这样一个,各种关系纷繁复杂的,利益再分配过程中,谁拥有话语权,谁就可以更好的达成自己的意图,切得更大的蛋糕。李青原的讲话,用意显然是要在“二批试点”,进入投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挺”股指一把,一方面“先入为主”的明确股改的进程,和“新老划断”的时间下限,牢牢的把握住股改的话语权;而李荣融的表态,则显然是以大股东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来积极“主张”自己的利益,其关于对价的表态,“如果说现在不顾未来企业的发展,拼命送,送到最后企业都送垮了”,已经明确了,李主任恐怕是最不愿意,因为丢失“手机”而平白多付几百万的,(如果真的那样,他要多付的恐怕还要在这后面,多加不知道几个“零”!)。 至于“诸生议政”,打着“学术之争”的幌子,用“人身攻击”的“争论”方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加之参与其中的部分人士,本身多少带有一些利益集团的烙印,使得这种“争论”蒙上了“党争”的阴影,难免使人对其争夺话语权的动机,产生疑虑。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话语权重要性的认识,是相当充分的,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每每市场出现一些焦点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或单打独斗,或结成同盟,为了共同的利益,使出浑身解数,欲牢牢把持市场的“麦克风”。无论他们此前的分歧是多么巨大,也不论他们曾经是多么的“瞧看不上对方”,但一旦出现了可以“分而食之”的利益,他们马上可以捐弃前嫌,哪怕彼此身上还残留着对方的牙印、唾沫甚至是血迹! 身处市场的小股民,能有一双慧眼看透重重迷雾吗?
作者: 组合图    时间: 2005-8-3 22:25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7:10 编辑

所以我劝岛主不要去公众论坛发言了,看看闽发论坛那些攻击你的小人,诽谤,人身攻击,简直无恶不做!
你好心没好报,何必呢?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O彩| 六合投O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O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5-8-3 23:00

我已经很久没去闽发了。6月在那里写完“大底当前”的帖子,该说的已经都说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去了。 闽发论坛是一个观察羊群的好地方,以后大盘走到关键时刻,去看看大众舆论就行了,发帖的事情可能不会再做了。




欢迎光临 .::金银岛财经::. (http://j-y-d.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