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成败陈久霖--揭开中航油事件内幕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4-12-12 17:41 标题: 成败陈久霖--揭开中航油事件内幕
揭开中航油事件内幕(一)
“现金是王”为什么被忘却
12月5日,周日中午,湖北黄冈市浠水县竹瓦镇宝龙村。43岁的陈久霖跪在祖父的坟前,上了一炷香。11年来,他还是头一次到这个离家约半小时路程的坟前拜祭。
就在五天之前,陈久霖任职CEO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英文为China Aviation Oil,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发布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亿美元。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因之严重资不抵债,已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消息公布后,已经被停职的陈久霖于次日奉母公司中国航油集团之命回国,旋即在新加坡引起巨大反响,要求其立即返新接受调查。陈久霖在北京没有久留,于12月4日返回家乡湖北黄冈市浠水县竹瓦镇宝龙村探望父母、祭扫祖坟,随后于7日晚乘机返新。8日凌晨1时,飞机甫一落地,陈即被新加坡警方羁押。次日,他获保释。
12月1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以《成败陈九霖》为题发表长篇调查报道,刊登了此次中国航油(新加油)期市翻船事件的始末。“中航油(新加坡)巨亏”发生后,《财经》派出记者在新加坡、北京、湖北黄岗等地进行采访,获得大量事实及文件,对此一事件始末缘由、对事件主角陈久霖的行为进行了较为准确的还原。
据《财经》报道,多年在海外打拼、如今在期货市场上铸成大错的陈久霖,对于石油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其实缺乏最起码的常识。他的风险意识几乎等于零,甚至直到今天还是这样。
如今,在5.5亿美元已经灰飞烟灭之后,陈久霖痛心之余,也曾经面对友人做过反思:自己确有一些地方是错了。错在何处呢?“我太相信别人了,公司有资深交易员、风险管理委员会、内审部三道关呀!”他也承认,自己开始时并没有想到,“后来需要那么多保证金,我们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在资本市场上,“现金是王”,而身为CEO的陈久霖甚至并未根据公司的财务实力,为此次投机交易明确设定一个现金头寸的上限。无限开放的赌注,加之永不服输的心理与支持这种心理的“判断”,爆仓只是迟早之间。
中航油(新加坡)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始于2003年下半年,年底公司的盘位是空头200万桶,而且赚了钱。这显示该公司当时已明显违背《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涉身险地,从事投机性交易。
但陈久霖并不以为意。随着2004年石油价格一路上涨,到3月28日,公司已经出现580万美元账面亏损。陈遂决定以展期掩盖账面亏损,致使交易盘位放大。至6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万美元。
甚至直到此时,陈久霖仍未设定交易头寸上限,赌博之心益重,当期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及2006年,同意在新价位继续卖空。到2004年10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三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耗尽。
10月10日以后,陈始向母公司中国航油集团写出报告请求救助。中国航油集团本应立即对此违规操作进行制止,强令其择机斩仓。恰恰相反,集团领导竟不顾国内监管部门有关风险控制的规定,决定对此疯狂的赌徒行为施行救助。10月20日,中国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亿美元,立即交给中航油(新加坡)补仓。此举愈发使上市公司深陷泥淖。
《财经》披露的大量事实显示,从10月10日,中国航油集团管理层的纵容、犹豫和对法律法规的漠视,其实是此次中航油(新加坡)的亏损后期被加倍放大,高达5.5亿的主要原因。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4-12-12 17:43
《成败陈久霖》揭开中航油事件内幕(二)
亏损何故未能止于1.8亿美元?
回过头来看,无论陈久霖最初的过错有多大,如果中国航油集团管理层整体有起码的险意识和责任心,此次中航油(新加坡)巨亏,本来可以在1.8亿美元以内止住。虽然仍会是一个大数目,但比后来的5.5亿美元要小得多。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航油集团未能及时制止,反欲“救助”,正是中国航油(新加坡)最终损失高达5.5亿美元的直接原因。
12月13日出版的《财经》杂志以《成败陈九霖》为题发表长篇调查报道,刊登了此次中国航油(新加油)期市翻船事件的始末。据该刊报道,在中航油(新加坡)出现严重账面亏损现金难以为继之时,陈久霖提出的是要求集团进行“内部救助方案”,所要资金数目在2.5亿美元。而中国航油集团明知旗下上市公司过度投机已深陷危机,仍对此要求予以支持。
10月20日,中国航油集团提前实施了本准备在年底进行的股份减持,将所持75%股份中的15%折价配售给部分机构投资者。中航油集团总经理、中航油(新加坡)董事长荚长斌为此专程赴新。然而,无论是他还是陈久霖本人,都没有向买家披露公司已因卖空期权将面临上亿美元亏损。中航油(新加坡)此次配售以购买新加坡石油公司股份的名义进行,而在事实上,中航油管理层已经决定放弃是次收购。此次配售筹得1.08亿美元,悉数贷给上市公司用于补仓。
该刊透露,国资委曾专门就是否救助中国航油(新加坡)进行研究,后来决定不予救助,由企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中国证监会也明确表示此举系“违规行为”,应追究责任。但中国航油集团一直犹豫不决。仅10月下旬的十天中,集团总经理兼上市公司董事长荚长斌就曾三次飞往新加坡了解情况,考虑对策。集团其他领导,如党组书记兼副总经理海连城、财务处副处长李永吉也曾专程赴新。11月间,陈久霖更有十数次往返于新加坡与北京之间,参加集团研究如何救、讨论是否救助的会议,也曾在有二十多人的会议上当众痛哭。
尽管国资委已经给出明确意见,中国航油集团高层还在救与不救之间徘徊,而可以相对减少损失的斩仓时机继续被错过。直至11月29日,周一,中国航油(新加坡)方始申请停牌并公布情况。
作者: 肥鱼 时间: 2004-12-12 19:30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7:11 编辑
原来我的风险管理水平比他们好呀,真是一个大笑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2 19:33:09编辑过]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〨彩| 六合投〨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自然 时间: 2004-12-13 01:13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7:11 编辑
这是管理层的一种表态呐.其实比这亏得多的以前都救了.唉!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4-12-16 18:38
史上四大国际金融投机巨亏大案
所谓成也英雄,败也英雄。国际金融投机市场,向来是成就大业之地,索罗斯等类,莫不出自于此。然而,国际金融投机市场,同样也是众多金融枭雄葬身之处,除去当前的中航油老总陈久霖,当代金融史上,发生了四起震惊全球的金融投机巨亏大案。
[B]期货经理亏空14亿美元 百年巴林宣告倒闭[/B]
著名的巴林银行破产事件,堪称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败的经典案例。巴林银行集团彤曾是英国伦敦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业银行集团,专长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
1995年,日本经济呈现复苏势头,新加坡巴林吴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进大量期部货合同,希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
然而,突发的日本阪神地震,打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巴林银行因此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这几乎总是巴林银行当时的所有资产。1995年2月26日,巴林银行遭最终无力继续经营而宣布破产。
巴林银行集团元破产的消息震动了国际金融市场,各国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英镑汇率急剧下跌,对马克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巴林银行事件对于欧美金融业的隐性影响不可估量。
[B]索罗斯完胜三井住友 40亿美元人间蒸发[/B]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上gyzb世纪80年代,日本对铜等基本金属的需求殷切。从事铜贸易的住友商社在LME期铜交易上,也有很大影响力,其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控制着全球铜交易量的5. 59%。然而,正是这个充满自信的首席交易员,在1996年的短短34个交易日里,亏损了40亿美元。
当时,日本经济正走向衰退,对基本金属的需求明显放缓,而此时滨中泰男手中,却持有大量多头头寸。于是,他拉高现货价格,从而带动期价,对空头形成挤压,希望逼迫空头止损离场,来达到令自己全身而退的目的。
索罗斯在深刻洞察了供需的基本面之后,联合了一家欧洲的大型基金及加拿大的矿业大王猛烈抛空,与住友展开了一场多空大战。
在之后的34个交易日,LME铜的价格由2712美元,跌到1740美元,住友商社亏损26亿美元,并因此后的恐慌导致抛盘,损失进一步扩大到40亿美元。当时,受住友三井银行事件影响倒闭的公司不计其数。
[B]德国MG石油期货巨亏10亿[/B]
1992年,德国MG集团子公司MGRM,与客户签订了一份10年的远期供油合同,承诺在未来10年内,以高于当时市价的固定价格,定期给客户提供1.6亿桶石油。为规避风险,MGRM买进了大量的短期原油期货。
但是,自1993年6月,短短半年,油价迅速从每桶19美元,跌至15美元,MGRM面临庞大的保证金追缴。母公司MG及时撤换分公司高层并且平仓。尽管如此,仍造成了10亿美元的损失。
[B]大和银行债券投资亏损11亿[/B]
1995年9月,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员工井口俊英,账外买卖美国联邦债券,造成1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事件曝光。为掩盖这笔巨额亏损,井口在11年内,伪造了3万多笔交易记录。
为隐藏交易,井口长期卖出客户所托管的证券来填补亏损。这种行为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并未被公司及客户发现。1995年,井口终于没有办法继续隐瞒造成的亏损,于是向有关部门自首,事件终于被披露。
该事件导致美日政府关系紧张,因为日本在知悉此事后六周,才通知美联储。于是美政府采取严厉措施,下令大和银行停止一切在美国的经营业务。大和银行被迫放弃美国这个重要的战略中心。
欢迎光临 .::金银岛财经::. (http://j-y-d.net/)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