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凯恩斯理论:良药还是毒药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9-8-3 09:02
标题:
凯恩斯理论:良药还是毒药
美国财政部公布,从去年9月开始的2009财政年度联邦财政赤字已超过1万亿美元。巨幅赤字,不仅将冲击誓言消减赤字的奥巴马总统的诚信,也将削弱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虽然财赤迭创新高,但无论财赤或贸赤对美国而言都不是新鲜事,举国上下早就习以为常了。
全世界都羡慕美国的富裕和强大,有数据为证:美国人口占全球约3%,却享用全球所有资源的约25%。何以至此?原因有二:一是凯恩斯理论与政策,二是美国拥有的全球独占性的印钞权。
凯恩斯理论源自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当时西方世界市场需求严重萎缩,认为市场总是会自我调节的传统经济理论束手无策。1936年,凯氏出版了《通论》,指出:(1)市场不必然是完美的;有时会失灵,出现总需求不足;(2)因此,可以且必须靠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与财政政策,通过信用扩张与支出增加来拉动需求;(3)若政府财源不足则可以借,即举债;(4)若债卖不出去,则可以印钞票。
由于凯恩斯政策对付一般情况下的景气衰退十分有效,几乎总是药到病除,于是战后迄今约半个多世纪,凯恩斯被奉若神明,红遍半边天——另一半是马克思。尽管如此,凯恩斯理论并非不受质疑,因为通过举债甚至发钞来拉动需求,日后岂能没有通膨之后遗症?对此质疑,凯恩斯有名言曰:长期间,我们全都死了。
凯恩斯的此一逻辑,当然不足以服人。学术界跟他唱反调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即是同为大师级的海耶克,但海耶克的理论就讨好度言,自然远远不若凯恩斯,尽管如此,海氏理论在欧洲还是极有影响力,目前欧盟在“马斯垂克”条约的制约下,成员国必须严守财政纪律,绝不容有巨幅财政赤字即为一例。
大西洋两岸在财政纪律上宽严不一,在发展哲学上分道扬镳,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就是美国的凯恩斯政策:透支、举债、印钞,总是未曾出现过一般担心的大麻烦,使凯恩斯的“长期”果然很长。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拒绝采用凯恩斯政策呢?既得到繁荣,又没有后遗症,何乐不为。
美国何以如此幸运?关键就在于美国拥有的独立性的印钞权。由于美元发行自1971年与黄金脱勾,而美元又一直是全球的贸易结算与国际储备货币,因此,美国可以随心所欲地印刷钞票,并以此与全球各国“交换”他们的商品与资源。结果是美元流到境外,商品流入境内,美国不但不会出现通膨,反而还“巧取”了全球宝贵资源尽情享用。凯恩斯理论与政策在美国自然有百利而无一害。——美国不但对自己未来透支,还可以向全球所有的其他国家透支,如何能不成为全球最富与强的国家。
对于这样的“特权”或印钞权,谁不羡慕,谁不嫉妒?于是,十年前有欧元的诞生,迄目前为止,十年铸一“币”,在全球储备中已分掉了美元的一杯羹,美国显然无可奈何;与此同时,近年来,局部有一些反美的国家倡议用美元之外的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但似未成气候;接着,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于是就成了一个最新又是最大的拐点了,在全球大范围中,已普遍出现了对美元信心的动摇,这或许还不至于一下子摧毁美元的地位,但必定是一个“开始”。
当这个阶段一旦开始,美国必将面对:(一)发行国债却不能像过去一样容易卖出的困境;(二)于是不得不求助于印钞(目前即是由联储局印钞向财政部买国债);(三)过去印钞,可以很容易地以之来“巧取”他国资源,以致于不发生通膨,今后的难度或将与日俱增了矣。
对美国而言,凯恩斯的“长期”,看来不会太长了。果真到了那一天,一贯的良药就成了毒药了矣。
欢迎光临 .::金银岛财经::. (http://j-y-d.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