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共同基金六宗罪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8-5-19 08:47
标题:
共同基金六宗罪
中国的共同基金业尚未细细品位06、07年的荣耀与辉煌,在2008年的初春便惨遭滑铁卢。除了一季度高达6474.99亿元的亏损引来各方关注外,一个更为严峻的拷问——对这个行业信心的丧失,已赤裸裸的摆在共同基金业面前。即便是3000点,过往一些基金爱好者们仍然选择远离基金,“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钱交给那些不负责任的年轻人呢?”
一个此前在公募行业从业数年的私募人士更是难掩自己的愤怒,“我开始怀疑,共同基金是否仍然在秉承他们的信托责任?我在怀疑,共同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是否也这样对待他们自己的金钱?如果说以前我还尊重他们的投资理念,那么现在当我得知他们的操作方式,我开始鄙视他们。
多位受访投资总监及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伴随上综指从6124点到2990点的暴跌过程中,博时基金、国泰基金、建信基金、银华基金、天治基金等公司在投资策略及操作方面呈现了诸如投资理念混乱多变、决策流程简单、高买低卖反向操作等各种问题,并直接促使业绩显著下滑。
一宗罪:他们依赖的研究员只是“高级出纳”
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江作良早些时候在会见中金公司研究团队时说,“你们这些人哪,当初是你们忽悠基金,把指数从3000点做到6000点,现在又同样是你们,忽悠基金从6000高点一路斩仓到3000点”。
江作良的这次感悟被很多业内人士认同且被议为经典之语。南方某基金公司的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则这样表示,“你们不要高估了共同基金,他们只不过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群人,他们的智慧并不一定高于其他行业,就像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一样,我们尚且必须接受其50%的误诊率,我们也不应该对基金经理给予过高的期望。”
“我们不是神明,我们也只是平凡的人,我们同样在大涨时贪婪,在暴跌时恐惧。”该人士称,对共同基金不能寄予厚望的原因,除了基金经理群体中超过2/3(300只基金中,约100名基金经理未经历熊市)的基金经理经历不完整之外,他们所倚重的卖方及买方研究员的水平也是主要因素。
这位此前曾担任研究员的资深基金经理说,目前买卖双方的研究员水平充其量只是“高级出纳”。一般出纳的职责是了解即时的现金状况,而高级出纳的水平则是了解基本的借贷平衡,知道现金一方要对应的负债。
“据我所知,目前几乎100%的研究员都仅限于高级出纳的水平,他们一般只知道公司今天某个时点的现金状况,对于明后天乃至更远,他们几乎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这位基金经理说,“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为何68家基金公司在80元附近扎堆宏达股份,但在30多元这同一批人却选择集体撤离了。”
“这样你也可以容易理解,为何我们的预测没有一次是对的。”这位著名投资人认为,研究员如果能够和上市公司保持良性沟通,明了上市公司未来趋势,已实属高人。“但此类研究员仍然太少。我做过研究员,因而也太了解他们的水准了。”
二宗罪:基金经理高仓位迎接暴跌,基本功有待考验
除了研究员,基金经理本身的业务水平,也遭到诟病。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基于其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认为,目前很多共同基金投资人缺乏严谨的基本经济学和投资知识。
他表示,“我在去年3500点时就说是泡沫化时代,但作为共同基金,因为不明确泡沫何时破灭,可以接受那时还可以保持较高的仓位。及至6000点时,因难以判断那时就是顶部,也可以理解共同基金彼时并不能坚决地大幅减仓,但在6000点下滑到5000点,进而反弹至5500点时,反弹缺乏力度,加之当时外围经济和国内宏观面已经开始出现担忧之声,此时减仓的信号就已经很明显。但我很遗憾地发现,除极少数共同基金外,多数并没有把握住那次机会,而选择了继续以高仓位迎接暴跌时代。”
“我想要说明的是,我并不赞成趋势投资,实际上真正的价值投资理应对泡沫有独立的判断,在6000点显而易见的泡沫时应该大幅减仓。而我本人则选择在暴跌之前果断减仓至契约最低限65%左右。你要知道,在系统性风险来临,市场并不会区分好坏股票,而是一路下滑。按照我们当时减仓时的测算,A股按照08年业绩增长25%计算,09年增长15%计算,全市场对应08年的合理PE是18到20倍,进而我们测算出A股的均衡指数点位是3000到3200点。”
“减仓的依据是先测算出上述的均衡点位,进而我们再减仓。而不是草率地说,大盘跌一半再说。”多数共同基金在5000点之后俯冲到4000点途中大幅减仓,但也有基金在后一轮下跌1000点时才仓促减仓,前者下跌20%,后者又再跌了25%,累计66%,差距极大。
另外,该投资总监也表示,A股在后一轮下跌过程中,基金经理应该发挥专业投资人的角色,选择低β(贝塔)值的个股,进而规避小股票在后一轮一个月惨遭腰斩的恶梦。“但事实上,很多基金投资人仓促上马,在市场趋势不稳时就大举买入高β(贝塔)值的个股,除了缺乏严谨精神,我发现很多人的基本功也有待提高。”
“你要知道,大盘股在第一轮下跌持续了相当长时间,在第二轮小股票下跌之前,共同基金完全可以调仓,将小股票换到大股票上,而事实上,经过第一轮下跌后,大股票开始企稳,而其下跌幅度看,大股票比如招行、万科等也仅下跌30%,远低于小股票动辄腰斩甚至暴跌三分之二的厄运。”
一家合资基金的投资部负责人也表示,“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太把自己当回事,动不动就大谈美国次级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的基金投资人,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美国市场?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美国的金融体系?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美国市场对A股的影响呢?我看是没有几个。”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傻子,道琼斯的走势某种程度上已经代表了美国经济对美股的影响。我们为什么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悲观判断呢?”
三宗罪:缺乏前瞻判断,在极端乐观和极端悲观间轮回
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一季度报告中公开承认由于判断错误,在今年3月份误判市场已见底部,增仓部分超跌板块,导致在后一轮补跌中净值快速下跌。上投摩根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孙延群表示,今年如此巨大的跌幅超出我的预期,造成下跌有很多因素,也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总结。对我们来说,3500点和3000点没有什么很大区别,在3000点抛的人需要很大勇气,他们也许会觉得市场要跌到2500点或者更低。
对于同行们纷纷看空,孙延群说,“只能说他们对于经济的看法与我们不同,也许他们在6000点时比我们乐观。但又是同一批人,在3000点时却非常悲观的斩仓了。”
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研究员胡卓文列举了今年一季度末比较去年年末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变化,按绝对持仓比例减少额排列,且去年年末仓位在85%以上的偏股型基金分别是:易方达科讯(从92.64%到57.1%)、长城久富核心成长(从86.89%到62.75%)、天治核心成长(从86.18%到69.4%)、泰达荷银市值优选(从88.21%到71.96%)和融通领先成长(93.27%到77.63%)。
一位资深投资人表示,上述5只基金在连续两个季度仓位出现显著的变化,尤其是仓位降至6成左右的基金,最有可能说明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对后市的判断出现了剧烈的变化。“毕竟一季度末的点位只有3400点。”该人士称。
而也在一季度期间,随着A股从5500一路下滑到3400点的过程中,一些基金选择了加仓。排在仓位变化前三位的分别是华夏行业精选(从27.8%到66.83%),国泰金马稳健回报(从66.43%到85.25%)和国泰金牛创新成长(从71.32%到85.33%)。
相关数据也显示,华夏系基金在07年三季度就开始减仓。在高点减仓,继而在低点加仓的成功操作,许多投资人为华夏基金击掌叫好。
而在高位重仓、低点大幅减仓的操作尽管不乏趋势上的成功,但这并不令价值投资者看好。上述私募投资人即认为,“这是投机和恐慌的表现,专业的投资人应该在高位减仓,在低位加仓”。
大成基金的操作策略颇令人争议。一位基金业内人士称,在3500点附近时,一向牛市思维的大成基金突然成为空军一号,在当时点位与博时、易方达同时成为排在前三位的净卖出基金公司。而更为甚者,在3000点附近时,大成又突然反手做多。
尽管如此,并未改变大成基金今年业绩的惨状。截至4月30日,晨星中国给出的188只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排名中,大成系8只基金,除一只排在55名外,其他7只的排名分别为133、134、141、147、179和181位,排名垫底,惨况空前。
对于极端波动的心态,汇丰晋信基金公司副首席投资官林彤彤也坦率的说,其本人在去年底之时也并未前瞻性地对宏观经济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做出正确判断,由此给其管理的基金净值带来较大损失。
“但我现在觉得市场又在进入另外一个极端。去年狂热之时无人提醒CPI风险,今年几乎全部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都开口闭口CPI和宏观经济,都俨然变成了经济学家。”林彤彤说,“完全过头了。”
孙延群也赞成这样的判断,“我们落入了一个从极端乐观到极端悲观的恶性循环”。
四宗罪:投资理念混乱多变
兴业基金近年表现优异,今年以来兴业旗下两只偏股型基金兴业趋势和兴业全球视野分别取得了第7和第3的佳绩。兴业基金的一位内部人士总结说,“我们在去年5月和10月分别两次减仓,其中5月份减仓后,大盘继续从4000点上涨到6000点,我们压力非常大,但是我们坚持了自己的判断,于10月份再次减仓”。
兴业基金另外一个基金经理则透露,去年10月份左右,他开始调整持仓结构,逐步将涨幅过高、高β(贝塔)值的个股替换为大盘蓝筹股,尽管此举在今年第一轮下跌时造成净值大幅下跌,但由于绝对仓位不高以及后来大盘蓝筹企稳,而使得兴业旗下基金最终获得了优异的回报。上投摩根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孙延群也表示,坚持独立的投资理念,并坚定实施,是基金公司能否在长跑中获胜的关键因素。
但事实并非如此。
其一,尽管60家基金公司都各有自身的投资理念,且无一不称是价值投资,但真正具有坚实的研究平台,并有独立投资理念的基金公司,却是寥寥无几;其二,即便有投资理念,不少基金公司也选择向市场投降,为了追求相对收益,而放弃价值投资,选择与时俱进的价值投机。
一位共同基金的基金经理这样描述他的操作,“一般我一早到办公室,首先看昨天的净值排名,如果排名靠后,我就给其他同行打电话,分析净值上涨缓慢或者下跌过快的原因,如果涨的比别人慢,而别人仓位高,那我当天就加仓;如果是配置上有区别,比如同行煤炭超配,那我就加仓煤炭。就这么简单!”
“你不担心同行不说实话吗?”
“当然不会,能通电话的都是哥们。”
五宗罪:只盯着相对收益排名,未尽信托责任
“我个人觉得这一轮杀跌,按照合理估值来看,A股在3500点附近就应该止住了,后面500点的跌幅完全是共同基金恐慌性不计后果多杀多造成的。”私募基金的人士称。
而易方达基金的资深基金经理也表示,“现在这个市场,共同基金经理如果今天“剁”(注:斩仓)了,尽管跌了50%,但如果他看到你明后天还是要“剁”掉,而且亏了70%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认为,造成上述操作的深层次原因是,有太多的基金公司并不去钻研自己的研究水准,而只是定睛于市场的相对收益之上。“我们的共同基金经理,并没有去遵循对投资人的信托责任,而只是一味地受制于排名压力,进而影响了他们的独立判断。”
据调查,在上海金茂大厦办公的某合资基金公司在今年暴跌行情中就屡屡上演惊人之作。“据我所知,该基金公司在某一周的周二大举买入东北制药,但在周四却在跌停板附近果断割肉出局;同样,该基金公司在24元至20元下降通道中不断加仓中国石油,但在19元附近也同样选择了割肉出局。”
该基金公司买入东北制药的理由是当时有消息称该股一季度业绩超过两毛,但至周四时,得知新消息是业绩不到一毛,故而出了绝大部分筹码。
而为何看上中国石油,该基金公司买入的理由是认为成品油价格将要上涨,故而坚决加仓,但跌至18、19元时,仍未有此迹象,遂只能无奈放弃。
“这样的操作也太轻率了吧。”此举令基金同行大为惊叹。
六宗罪:投资大师的投资法则过于简单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高级基金经理说,“暴跌的这段时间,我也在认真思考,借着这个机会,我也好好研习了投资大师的操作方法”。结果令他恍然大悟。
“原来大师的投资就是如此的简单,以致于我都怀疑,如此简单的逻辑怎么会成为大师。这也是我最大的反思。”“比如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都有共同的偏好,那就是你永远不要相信什么第二的股票,永远不要去碰那些热门股票。”
但中国的共同基金似乎永远克制不了冲动。有68家共同基金扎堆的宏达股份就是披着驰宏新锗第二的光环而被基金看中的;而近年后一轮暴跌50%甚至2/3及至更高的个股大多都是热门股票。
乃至现今,并不受此轮暴跌多大影响的热门板块——农业股,受到多家共同基金的青睐。但又有谁能保证它不被打回原型呢?
比如诸多基金持有的北大荒。北大荒引来了争议。“我很不认同北大荒,个人觉得它概念炒作类似去年的滨海板块。”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说。而兴业公司的一位基金经理也坦率表示,“北大荒盈利模式是依靠收租,即使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它的利润贡献也非常有限,我非常不看好。”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8-5-23 09:27
基金“散户化生存”主因是利益使然
“基金公募5000点疯狂做多, 3500点疯狂做空,从自宫到自杀!从自杀到杀人!”一个署名King-1的投资者于2008年4月21日在网上发帖,如此表达对基金抛售股票行为的强烈不满。
2007年8月23日,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被誉为中国股市历史性的跨越。然而面对这一气势宏大的历史跨越,个人投资者和私募基金畏惧不前,而公募基金则勇往直前。据指南针赢富深度行情数据显示,基金2007年7月16日—7月20日在沪市的净买入量创历史新高,达到惊人的303亿元,与此同时,基金在沪市买卖总交易量为1141亿元,也创出新高。此举被认为是基金“掘地三尺”发掘估值洼地。
在推动上证综指突破5000点的过程中,蓝筹股的上涨成为最主要的力量,公募基金则主导了整个行情的发展,基金重仓集中持有的金融、地产以及有色金属行业三大板块成为上涨的急先锋。据《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申万巴黎基金研究部研究负责人曾对媒体公开表示:5000点不算高,而“有泡沫是理性的,没有泡沫是非理性的,5000点的结构性泡沫,对比同样是本币升值时期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这个幅度还是太小,尤其在中国具有后发和学习优势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wind数据显示,2008年1-5月,179只股票基金的选股能力、选时能力对其获取超越市场收益的贡献分别为-0.001 和-1.572,从这一角度看,公募基金的选股、选时能力不但不能给基金持有人带来超越业绩基准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反而造成一定的损失。
此外,wind数据统计显示的基金投资风格更加令人震惊。银华、南方等四只保本型基金的投资风格为激进成长型,其前十大重仓股的平均持股市盈率为63.73,持股市净率为9.48倍;274只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平均持股市盈率为62.56,市净率为9.02倍,其中只有三只基金的投资风格属于价值投资型,坚持价值投资风格的开放式基金仅占全部基金的1.1%,其余的开放式基金基本上属于激进型投资风格。
为什么诸多开放式基金能够真正坚持价值投资的会如此凤毛麟角呢?“5000点以上疯狂买入,3500点以下玩命抛出,如此操作虽然不尽合理,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北京某大型证券投资基金经理无奈地表示。该基金经理透露:“这完全是基金净值排名惹的祸。在5000点上方明明知道股价严重高估,你也得买,不如此操作,别人的净值上去了,你的排名就会很难看;反之,当指数大幅下跌的时候,比如上证指数跌破3500点,虽然股价估值已经合理,但是别人在砸盘,你不跟着减持,净值排名就会非常被动”。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在5000点上方积极买进固然与基金持有人把大量的资金主动交给基金管理公司有关,但是基金管理公司并不可以因此而完全推卸责任。在股市一片火爆期间,一些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为了吸引基金持有人申购,纷纷在5000点上方推出基金净值分拆方案,通过降低基金单位净值来获取更大规模的基金份额,进而推动基金管理资产规模急剧膨胀。
在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直奔6000点之际,某基金经理作为投资明星向客户大力推介公司的基金产品,“中国股市黄金十年”之类的提法不绝于口。该基金经理在私下表示:“这是销售任务啊,我不这样说,哪个客户还会买基金呢?”看起来,中国公募基金的非理性或者说不成熟并不全是专业水准问题,而是利益使然。
暴涨暴跌:基金扎堆重仓股的后遗症
从2007年基金重仓股的风起云涌到今年的大幅调整的过程中,基金扎堆持股的现象不但没有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反而助长了个股股价乃至整个市场呈现暴涨暴跌的局面。
这种基金扎堆的现象在2008年的股市中表现更为突出。根据2008一季报的统计显示,基金扎堆最多的前五只股票是招商银行、万科、浦发银行、贵州茅台、苏宁电器。其中连续两年成为基金扎堆最为集中的招商银行在一季度盘踞了198家基金,该数字比去年底更增加了34家。排名紧随其后的万科A、浦发银行参与的基金也分别达到了134家、122家。
基金扎堆持股的现象,不仅在白马板块多发,黑马板块亦不例外。以在2008年一季度堪称最大热门的农业板块为例,自南方基金在年初以报告的形式率先挖掘出该板块开始,农业板块开始逆市上涨,成为一季度最受瞩目的板块。与此同时,农业板块也成为在传统的大盘蓝筹之外,吸引众多基金扎堆的典型板块。
以农业股当中的龙头北大荒为例,topview数据显示,去年底时,仅有39家基金和券商持有其股票,3月4日,基金券商家数攀升到高峰时的93家,其后北大荒股价回归,但是截至5月15日,基金券商家数依然达到82家,占了全部流通股的30.3%。同样是主营农副产品加工的国投中鲁去年底时仅有10家机构持有该股票,其后机构不断增加,截至5月15日,持有其股票的机构家数已经达到了31家的水平。
这种日益明显的扎堆现象,不能不说明基金管理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同质化问题,尤其是品种选择、操作习惯等方面,更是存在趋同的现象。而在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身上,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在2008年一季度在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以贵州茅台、浦发银行、万科A、泸州老窖等为代表的大盘蓝筹成为同系基金最为集中的“避风港”。
数据显示,大盘蓝筹中的万科A,分别为易方达旗下10只基金,国泰旗下7只基金,博时、南方、鹏华、泰达荷银、华夏和大成旗下分别有6只基金,长盛、国联安和广发旗下分别有5只基金重仓持有。同时易方达系11只基金,南方、大成6只基金,广发、招商、富国系5只基金分别重仓持有浦发银行;易方达系11只基金、华夏系7只基金持有武钢股份。
如果以“5·30”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前的2007年5月29日至此次证券交易印花税下调前的4月23日这一区间来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基金重仓股暴涨暴跌,且波动幅度远高于同期大盘波幅,客观上引领了这一轮市场暴涨暴跌的轮回。个中的原因在于:有集中扎堆,基金重仓股会比其他股票涨得更快。相应的也就会有基金集体撤离的“后遗症”,加速重仓股的大幅调整。
在这一区间段内,基金重仓股的最大涨幅和最大跌幅,均远远高于同一时间段内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的波动幅度。在此期间,沪综指最大涨幅41.27%、最大跌幅51.16%,而基金重仓持有的银行和地产股最大涨幅在108%-136%之间,最大跌幅在40.6%-73%之间。除招商银行最大跌幅小于沪综指外,其他个股最大涨幅和最大跌幅均远远大于同期沪综指和沪深300指数最大波幅。
而另一方面,基金扎堆时体现的“集体智慧”对于个股基本面的把握也是错误频发,令人质疑当前基金业投资管理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否存在明显不足。典型的案例如S天一科造假事件,令7只扎堆重仓的基金至今难觅出路。根据基金公司披露的季报显示,目前共计有7只基金位列S天一科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合计持股1838.5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20.44%。而市场预计,从2007年8月23日至今仍处于停牌的S天一科一旦复牌,其股价必遭重挫。
还原机构投资者的本来面目
当提起机构投资者的时候,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基金,但是,在国内基金轰轰烈烈的前进途中,却有国外投资人士提出“中国的证券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的观点。那么,基金究竟属于怎样的机构投资者,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还需要哪些机构投资者的参与?
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中国区总裁高潮生表示,国内外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定义有着很大差异。通常来说,与机构投资者相对应的是私人投资者即散户,前者投资资本来自机构,后者则是来自个人。从狭义上,机构投资者可以分为五类:规模第一的是退休基金,其次是慈善基金和家族基金,大学基金,保险基金以及信托基金;从广义上还应该包括不拥有投资资本但从事投资活动、业务的一类公司,也就是代客理财的金融理财机构,这包括共同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以及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在中国A股市场,通常把共同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言人,而在美国,共同基金并不是证券市场的主角,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同。
在美国资本市场,资产管理公司是最早出现的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它的客户是前面提到的那五类狭义的机构投资者。到上世纪70至80年代,大量的私人投资者希望由专业团队为其进行理财投资,共同基金随之迅速发展,最初的模式是:共同基金聚集私人投资者的资金,然后将钱集中以基金公司的名义投向资产管理公司。
共同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逐渐发展演变至今,两者的业务界限已经变得有些模糊,许多共同基金拥有专业的投研队伍去进行股票和债券的投资,一些资产管理公司也开设了针对散户的营销部门,直接吸纳私人投资者的资金。
国内在定义或者概念上有所混淆的原因是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历程与美国恰恰相反。在国内先有基金公司,代表着私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近几年,随着专户理财、企业年金成为热点,少数基金公司已经在向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向延伸。不过,中国机构投资者的未来结局很可能和美国相同——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混合。
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有着资金来源的不同,这决定了它们之间投资行为大不相同。基金公司由于不能控制基民也就是散户的赎回和买入,不算是真正意义的独立投资人。然而,由于投资者一般是退休基金、慈善基金等遵从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更容易保持投资的独立性,因此能够发挥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
高潮生表示,证券市场的中流砥柱应该是最开始提到的资产管理公司的客户——五类狭义机构投资者(退休基金等),因为这些投资机构规模大,专业知识充足,资产配置完备,抗风险能力很强。中国目前的基金公司虽然规模上迈出了很大一步,但是考虑到市场地位和影响,它们不能被称为中流砥柱。相信伴随企业年金、信托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3-5年后,资金来源于散户的基金在A股市场的比重将会下降,这将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
国内资本市场目前还不完善,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的心态和理念都不成熟,一方面,应该有更多的长线投资产品出现在A股市场,发挥其稳定器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却很小,这个鸿沟需要时间去填补。
基金离“成熟”还很远
有市场人士认为,缺乏做空机制的中国股市是中国基金难以理性投资的根本原因,在市场出现单边上涨或下跌的行情中,公募基金只能是追涨杀跌。上海某证券公司研究所副所长则表示,“中国基金非理性表现虽然和市场交易制度缺陷有关,但也与基金产品契约对其股票持仓比例限定不严有关。”他认为,一些基金品种规定基金股票持仓比例可以在三成至九成,甚至0至100%之间,股票持仓比例如此富于弹性变化,为基金经理大比例买卖股票提供了便利。
上述副所长指出,中国基金的成熟是个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20—30年的时间,除了市场制度性建设只是外部条件的改善,但基金经理的真正成熟还需时间的历练。本轮中国蓝筹股泡沫实际上就是美国共同基金“漂亮50”的翻版。
据了解,国内1/3的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经验不到一年,一半以上的是2年以下,接近3/4的人管理基金经验不到3年,其中有许多基金经理甚至是80后出生,根本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周期考验。缺乏投资从业经验的、年轻的中国基金经理要真的成熟起来不可能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事情。
欢迎光临 .::金银岛财经::. (http://j-y-d.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