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金融奇才魏东
[打印本页]
作者:
风景
时间:
2008-5-4 23:11
标题:
金融奇才魏东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6:58 编辑
资本大鳄魏东发家史
魏东出生于1967年,1986年考入中央财经金融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本科,1990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之后又攻读了研究生。其父魏振雄原是中央财大知名的会计学教授,同时还是财政部高级会计师评委会委员。
起步:27岁创业
1994年,时年27岁的魏东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在魏东创业初期,深受其父影响。而魏东曾任财政部科员、中经开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主管等经历,也被外界视为依靠父亲关系的一个证明。“依靠父亲起家这一说法,在魏东生前,最令其反感。”国金证券人士告诉记者。但毋庸置疑,在涌金系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父魏振雄、其弟魏锋均立下汗马功劳。
魏东、魏锋行事十分低调,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有投行老总称:“兄弟俩给外界的感觉是十分齐心,魏东善于任用人才,而且在人脉关系上左右逢源,弟弟魏锋擅长公司战略方面的工作。”
发家:大胆介入法人股交易
1995年,魏东创建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又以1.8亿元注册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虽然是“外来的和尚”,但湖南涌金成立后迅速发展了不少湖南客户,帮他们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设计,其中包括飞龙实业(现为金荔科技600762)和酒鬼酒。湖南涌金后来成为了“涌金系”的核心投资平台。
早期的涌金系主要从事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一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特定阶段的股权交易。当时,对于法人股能不能转让的讨论还如火如荼,“涌金系”却大胆介入,一方面积累了股权投资经验,另一方面为其日后发展壮大积累了资本。而“涌金系”大胆、果敢的名声也因此蜚声中国资本市场。
转战实业:身家达50亿
知名学者巴曙松在《涌金系上岸》一文中指出,2002年是“涌金系”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涌金系主要是抓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政策机会,转战各个投资市场,以“盲点套利”模式(利用市场的定价错误或者制度障碍来获得收益)获取相对低风险下的高收益。之后,涌金系进入实业领域,控股九芝堂 (00098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成为千金药业 (60047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的第二大股东等,而九芝堂集团及九芝堂股份也成为日后涌金系资本运作的主要平台。随着其控股的成都建投(现名国金证券)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价金融股、以风险投资方式投资的青岛软控 (002073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北青传媒成功上市,再加上其他与九芝堂、千金药业、云南信托等资产相关联的上市公司、金融类企业,以及参股的一些未上市高科技企业,“涌金系”初具雏形。
2007年度,魏东以50亿元的身家入围胡润中国富豪榜榜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
作家余华发表博文
痛悼魏东
著名作家余华是魏东生前的挚友,当得知魏东辞世消息后,他当天从威尼斯飞回北京。余华与魏东同为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该公司旗下的著名品牌是卡通动画《虹猫蓝兔七侠传》。余华同时还担任《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文学顾问。该公司2006年曾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基金7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计划2008年赴纳斯达克上市。
前日,余华在博客上撰文表达了对魏东的深切悼念。
4月29日,这是平常的一天,因为你的突然离去,我必将终生铭记这一天。你是这样的一个朋友,值得我,值得很多人用一生的时间来不断回忆。有些人虽然活着,可是对他们的遗忘,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不存在;你虽然辞世而去,可是你仍然活着,你会在我们的记忆里生生不息,而且历久弥新。如果这世上真的有人可以万寿无疆,你必然是其中的一个。
魏东!我在写下你的名字时眼泪夺眶而出。因为你的名字在这一刻爆炸出无数往事,犹如夜空中的礼花一样绚丽多彩。你和我,十年积累起来的深厚友情在此时此刻被定格,我可以仔细回想仔细品味。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组又一组的词汇,有些词汇与你毫不相干,比如愚蠢、自私、傲慢、自得、张扬等等;可是另外一些词汇与你血肉相连,就是情义、善良、智慧、谦和、宽容、腼腆等等,这些词汇此刻在我眼前生动地组合起了你的音容笑貌。
往事纷至沓来,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和很多美好的地点。我们坐在一起,有时候有很多朋友,有时候只有我们两个,这样的时候你十分健谈。听你说话是我的享受,你智慧并且感性,你对事物的理解总是前瞻性的,所以你对大的趋势总能提前判断;你有着惊人的分析能力,既谨慎又大胆,所以你对细节问题总能洞察入微。可是当你面对一些陌生人的时候,你又是那么的腼腆,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希望别人忽视你的存在。你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不张扬,做事低调,就是熟悉的朋友当面赞扬你,你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你从不沽名钓誉,说话做事脚踏实地。你为人宽容,总是称赞别人的优点,而对别人的缺点从不在意。哪怕是曾经让你失望过的人,重新回来寻求帮助,你也是全力相助,你总是说:人家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你为人谦和,从不计较言词方面的输赢,也从不说出难听的话语。你讲究原则,不清不白的事情绝对不做。你细心周到,所言所行总是为别人着想。你一直尊重别人,也希望别人尊重你,你认为这是人格问题。你就是这样一个人,你视人格比生命还要重要。我知道你,你什么都可以去承受,就是不能承受人格遭受玷污。在今天这个不在乎人格的时代里,很多人最强大的地方,恰恰是你最软弱之处。
魏东!与你十年的交往,就是对“朋友”一词十年的欣赏,你将这个简单的词汇演绎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你用情义和世界打交道,帮助别人是你生活的乐趣。你自己成功的时候,你周围的朋友也会同时成功。你从来不会独享收获的果实,总是和朋友们共同分享;可是挫折来到之时,你又不要朋友们共同分担,总是独自一人默默承受。这就是你病症的来源,你长期以来承受自身的压力,同时又要承受更多属于别人的压力。你自己的牙齿打碎了咽到肚子里,别人的牙齿打碎了你也咽到自己肚子里。你从不对别人发怒,你只会对自己发怒。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失眠之夜接踵而至,抑郁和强迫的症状也就越来越严重。
我去欧洲之前,先来上海看望你。我们坐在午后的阳光下,轻声交谈,交谈你最近的症状,你表情安静,语气无可奈何。我责备你,我说你不应该把所有的压力都由自己承受,属于别人的压力你应该还给别人。我说你的问题是什么话都藏在心里,有很多话你应该说出去。这是十年来我第一次责备你,你在阳光下眯缝着眼睛,安静地听我说了很多话,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当我起身要去机场时,你要送我到机场。你我之间从来就没有迎来送往的习惯,可是这一次你执意要送我。你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要用重的行为来表达感谢之意,而不是用轻的言词。
4月29日,我在威尼斯见到了你。魏东!你来到了我的梦中,说出了含有告别之意的话语。梦中的你坐在轮椅里,仍然是安静和无可奈何的表情。你双手放在胸口,轻声说着你的两个肺全坏了;你说你辛苦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好好生活。你说这话时的语气不是后悔,而是惋惜。我从梦中惊醒,意大利时间是上午九点半左右。我惊愕片刻后也就释然了,心想这只是一个梦,因为此前在巴黎与博洛尼亚我和小陈联系过,知道你去医院体检了,身体状况正常。没想到十一点多的时候,就接到你辞世而去的电话,我手足无措了很长时间,然后才跳上开往机场的大巴,从威尼斯飞往法兰克福,再转机飞回北京。4月29日的威尼斯下着雨,我坐在威尼斯机场的候机楼里,透过落地玻璃窗,看着外面天空灰暗,云层重重叠叠。我不禁潸然泪下,感觉有很多东西被突然中断。我反复回味刚才梦中的情景,感到四周的一切正在被虚构,候机楼是虚构的,玻璃窗是虚构的,外面的雨是虚构的,我坐在这里也是虚构的。然后我知道了,你在前往天国的路上,途经威尼斯上空时稍作停留,顺便和我说上几句话。于是我重新理解了我们梦中相见的含义,我们并没有彼此失去,只是变更了交往的方式。我们之间有一个以后继续相见的密码,你的家人和朋友也都得到了这个密码,这个密码就是你在前往天国之前,留给我们大家的深情厚义。
2008年5月2日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风景
时间:
2008-5-4 23:33
标题:
涌金系董事长魏东“意外身亡” 初探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6:58 编辑
4月29日早晨,毫无征兆地,曾经叱诧中国资本市场而硕果仅存的资本湘军——涌金系掌门人魏东在北京从17楼上一跃而下,即时身亡,时年41岁。此消息来源于证券业一位资深人士,但记者暂未得到魏东同事及家属方的证实。
截止发稿时,又有消息称魏东是因身体原因突然病故。可能此种说法会让一些不甚了解内情的人士扼腕。
据国金证券知情人士透露,在魏东出事前几日,有关部门曾经约谈了魏东,回来之后魏东便情绪低落,很少讲话。
随后记者从银河证券、兴业证券、上海申银万国、联合证券、国信证券等券商消息人士处证实,有关部门已经对涌金系展开调查,目前已发现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两个方面:在九芝堂重组、收购国金证券过程中涉嫌国有资产流失。30日下午,国金证券董秘办、证券事务部两部电话一直处于忙线中和无人接听的状态,券商消息人士方面的看法没有得到国金证券官方证实。
“涌金系”麾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国金证券(600109)和九芝堂(000989)停牌。九芝堂董事长余克建告诉本报记者,九芝堂停牌跟魏东没有关系。并且他说,觉得魏东“自杀”不可思议,因为他的各项事业都欣欣向荣。九芝堂董事会秘书蔡光云表示,正在落实公告内容,将通过正常流程公布比如网络,因为已经休市了。
得知魏东意外身亡的消息,证券界人士均感觉难以相信,因为魏东平时给人的感觉是:“聪明”、“极具亲和力”、“人脉极广”、“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没有一丝悲观厌世的情绪。北京一位和魏东平日素有接触的规范类券商投行部老总告诉记者:“魏东家境不错,身上的光环太多,经历的挫折甚少,选择了这条路,实在令人痛惜。”
魏东发家
他告诉记者,“魏东出生于1967年,1986年考入中央财经金融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本科,1990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之后又攻读了研究生。1994年,时年27岁的魏东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在魏东创业初期,深受其父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老师向记者证实,魏东父亲魏振雄原是中央财大知名的会计学教授,同时还是财政部高级会计师评委会委员。而魏东曾任财政部科员、中经开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主管等经历,也被外界视为依靠父亲关系的一个证明。
“依靠父亲起家这一说法,在魏东生前,最令其反感。”前述国金证券人士告诉记者。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涌金系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父魏振雄、其弟魏锋均立下汗马功劳。
虽然贵为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但是魏东、魏锋行事均十分低调,“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前述投行老总称:“兄弟俩给外界的感觉是十分齐心,魏东善于任用人才,而且在人脉关系上左右逢源,弟弟魏锋擅长公司战略方面的工作。”
1994年,时年27岁的魏东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1995年,魏东创建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又以1.8亿元注册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虽然是“外来的和尚”,但湖南涌金成立后迅速发展了不少湖南客户,帮他们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设计。其中成为飞龙实业(现为金荔科技600762)和酒鬼酒上市时的十大股东。湖南涌金更是后来成为了“涌金系”的核心投资平台。
凭借对政策的敏感和把握,早期的涌金系主要从事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一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特定阶段的股权交易,在这个阶段,对于法人股能不能转让的讨论还如火如荼,“涌金系”就大胆介入,一方面“涌金系”积累了股权投资经验,令一方面为“涌金系”日后发展壮大积累了资本。而“涌金系”大胆、果敢的名声也在此时蜚声中国资本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在《涌金系上岸》一文中指出,2002年是“涌金系”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涌金系主要是抓住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政策机会,根据政策热点转战各个投资市场,以“盲点套利”模式(利用市场的定价错误或者制度障碍来获得收益)获取相对低风险下的高收益。之后,涌金系开始进入实业领域,控股九芝堂,成为千金药业(600479行情,股吧)的第二大股东等。随着其控股的成都建投(600109行情,股吧)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价金融股、以风险投资方式投资的青岛软控(002073行情,股吧)、北青传媒成功上市,再加上其他与九芝堂、千金药业、云南信托等资产相关联的上市公司、金融类企业、参股的一些未上市高科技企业。“涌金系”初具雏形。
祸起萧墙
风起于青萍之末。
事实上早在2005年证券市场周刊就曾经发文《九芝堂募集资金去向不明》,质疑九芝堂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种种疑问。
由于收购九芝堂(000989)是通过收购九芝堂的控股集团公司完成的,“涌金系”间接持有九芝堂上市公司29.76%(其后经过多次股权变更,湖南涌金持有的九芝堂集团股权增加到59.5%)的股权,低于要约收购的门槛,不必进行信息披露。由于公开信息甚少,使得其中许多细节不为人知。
但券商人士估计,“涌金系”大概用了1.5亿元现金完成收购。2003年1月,在湖南涌金收购上市公司一年后,九芝堂即实施10派3.3元的现金分红方案,动用2002年度95.5%的未分配利润,涌金系通过第一大股东九芝堂集团分得现金3351.51万元,占其收购资金的22.35%。
此后,九芝堂集团及九芝堂也成为涌金系资本运作的重要平台。“涌金系”利用这一平台在千金药业上市前收购了753.3万股职工股。
2005年,券商行业整体低迷,涌金系却在7月中旬控股成都证券,并增资扩股筹备借壳上市。2006年7月,国金证券获规范类证券公司资格;2007年3月,国金证券成功借壳上市,复牌后首日暴涨129.6%,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价金融股,让国金证券的股东获利不菲。此后,“涌金系”利用九芝堂和国金证券和千金药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参股交通银行(601328行情,股吧)、云南国际信托、武汉商行、浙江大华等金融类或即将上市的公司。
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九芝堂集团、湖南涌金各持有国金证券44.76%和28%的股权。
未解之谜
据消息人士称,魏东此次被有关部门约谈正与这两项资本运做有关,而且说这两项资本运作情况复杂,牵扯众多。
因德隆、鸿仪、朝华、成功系的先后陨落,涌金主动上岸借壳上市。“上市之后, “涌金系”正在逐渐转向规范化运作。”前述券商投行老总唏嘘不已:“魏东旗下的国金证券正在积极申请创新类券商资格,对于券商直投业务,魏东也跃跃欲试,并且成功上市,借力资本市场,正是事业发展顺风顺水之际,不料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年轻有为,顺风顺水的魏东是否确实从高楼上飞身而下、或其详因如何?这个谜团,恐怕要等到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束后才能水落石出了。
前述国金证券人士判断,假设有关部门的调查牵扯不深的话,魏东意外身故后,魏东弟弟魏锋可能会成为“涌金系”的接班人,他对于“涌金系”发展战略非常熟悉,是最适合应付突发事件的人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〩彩| 六合投〩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〩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风景
时间:
2008-5-4 23:42
标题:
魏东父子兄弟:涌金系股市不败的奥秘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6:58 编辑
湖南上市公司阵营里有两朵药业金花:九芝堂和千金药业.九芝堂是首批中华老字号,入选05年度中国100最具文化价值品牌,具有350年历史.“九芝堂”的品牌价值高达10.86亿元(中国品牌研究院)!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两家药企的真正幕后控制人是魏东,涌金系的掌门.在06年新财富中国富豪榜,魏东名列第473名。至于他的旗舰为什么叫涌金,除了有好寓意以外,可能还源于杭州古城的涌金门吧!
涌金系实际控制人魏东,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科员,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主管,北京涌金财经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涌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不要误会魏东仅仅是涌金实业集团的一介董事,他是涌金系的真正老板。
1967年出生的魏东是中央财经大学86级经管系的本科毕业生,从公开资料上看他是研究生学历,毕业于1993年。一年后,魏东就开始运作涌金的系列公司,其成长速度让人瞠目结舌。有关媒体也认为一名27岁的年轻人不可能有这样的眼光和韬略。有分析人士认为,当时的中国股市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确造就了一大批暴富的资本高手,但像涌金这样步步推进,能迅速敏锐地抓住发财的最好机会,且对政策判断如此之准,经常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样的资本高手确实很少。至少在众多完成原始财富积累的涌金财富史是清白的。但当时年轻的魏东显然还难以具备这样的能力。魏东的父亲魏振雄应该在魏东成功的背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魏父是涌金的灵魂人物.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会计系名誉主任,并担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理事、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顾问、中惠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兼主任会计师,1992年获得颁发的特殊津贴。作为中国当代的会计名家魏父在实践中也是业界翘楚。从1992年起魏父担任有中央财大背景的中惠会计师事务所的董事长和主任会计师。该事务所已是全国范围内承办业务的集团性会计师事务所,旗下包括北京中惠,苏州中惠、上海中惠、辽宁中惠、鞍山中惠、丹东中惠等数家会计师事务所。从公开资料中查知中惠会计师事务所曾经给苏州高新、石劝业等数家上市公司做过资产评估。毋庸置疑,魏东背后站着的这位中国会计学界的权威人士对涌金在投资形势把握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魏父桃李满天下,且作为中央财大背景的中惠会计师事务所在业界的声誉,这些都为魏东及其涌金系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便利条件,至少是在涌金成长的初期。圈内人士更愿意把“魏老爷子”视为教父“维托·科莱昂”式的人物,甚至有人称他为涌金的“精神教父”。尽管涌金方面人士对各种猜测极力否认,但外界还是相信:魏老爷子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其门生遍布财经金融界;这种广泛的人脉资源,为涌金迅速起家贡献不菲。
魏东1990年进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后来离职创办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涌金集团组建于1994年初,投资咨询是涌金集团的核心业务。不过一年,此时还蛰伏于北京保利大厦的涌金财经即以2亿元注册资金在上海青浦县小蒸镇成立上海涌金实业公司,与北京涌金成南北呼应之势,为以后上市公司的法人股买卖埋下了伏笔,实际上直到两年后上海涌金才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1999年,涌金以1.8亿注册资金布子湖南。随后,在向战略投资者配售新股政策中大赚其钱的涌金分兵两路迅速出击开始预热的创业板市场。当年11月,知金投资公司在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不长时间,1亿多的本金已注入十余家高科技公司。随着涌金集团的不断壮大,魏东的哥哥魏锋也加入到涌金。北京知金科技投资公司成为涌金决胜创业板的一支奇兵,投资的公司大都具有极强的行业竞争和扩张能力,其中很多为创业板设立,也就是说,一旦创业板市场开启,涌金1亿多的股本金投入将会获得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率;分析知金参股公司可以发现,与著名高校或科研单位合作的企业占到其投资公司的一半以上,其中很多企业并不仅仅具有高科技概念或为上创业板拼凑而成,涌金参股其中并不单纯是通过风险投资及退出机制,寻求获利。如同整体接管九芝堂集团一样,涌金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一只脚踏入实业领域,一手抓着高科技企业,一手牵着品牌企业。虽然此次出手有过早之嫌,令涌金巨量资金沉淀,但与其后的获益相比,这一投入仍然非常引人瞩目。
至此,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浮出水面——如果依据上市公司公告和涌金自己网站的介绍推算,1994年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成立时,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研究生毕业不过刚满一年,一个27岁的年轻人如何玩转专业性和经验性很强的公司财务?中央财经大学校办副主任郭有成证实,魏东的父亲原本就是财大很知名的一位会计学教授,魏东则是该校86级经管系的本科毕业生。中央财大成立于1949年,当时的任务专为培养财税高级人才设立。曾长期直属财政部,2000年才划归教育部管辖,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时又将北大、清华、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的经济系精英一网打尽,其财税系统人脉和资源优势显然非其它名牌院校所比。对慕名前来或兜揽到的业务由魏东的父亲亲自操刀——至少初期如此——涌金掘取第一桶金才有一个可信的解释。显而易见的是,魏东父亲的作用并不仅在于此,涌金系此后每一步走的虽非步步为营,但在当时条件下不可不谓恰到好处。涌金的特点是不仅极善把握大势,分析政策,尤善于高屋建瓴地走出先手,这需要的不仅是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对中国经济背景的透彻领悟——魏东纵然天分再高,经验显然无法速成。
1994年,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成立后,类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涌金——迅速发展了不少湖南客户,帮他们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设计。其中成为飞龙实业(现金荔科技)和酒鬼酒上市时的十大股东(后均转让股份)就是据此捷径。自此涌金开始在湖南资本市场翻云覆雨。
近年来,涌金一改风险投资变身战略控股。它先是通过控制九芝堂集团从而控股九芝堂这个百年老字号中药品牌,后来,又逐渐将千金药业股份集于囊中,形成实际控盘的最大股东地位。
“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的魏东和魏锋分工明确,魏东主导人脉、魏锋负责战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二人最大的特色就是低调,闷声发大财。他们对于九芝堂和千金药业这两家公司均为放长线吊大鱼.上市之前,涌金就已介入,先力导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后渐次铺开预定的收购股权之路。逢低吸纳,是涌金理财的不二选择。2005年证券市场萎靡不振、券商哀鸿遍野之时,涌金却果敢进入成都证券(现国金证券),时机相当恰当。涌金系一直在寻求一个金融平台,信托业的清理整顿让涌金系找到机会,云南国投进入魏氏家族的“法眼”.
目前,涌金在海内外已经拥有十多家子公司,其中包括北京涌金财经顾问有限公司、上海涌金理财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目前其掌握的经济实体包括:上海纳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国金证券等。参与股权投资的公司有:长沙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家润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2002年以前,涌金系成员虽然收购了多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一,但是参股数量都不是很多,不过,这一风格近年来便发生了转变。2001年6月5日,九芝堂董事会发布公告称,长沙市人民将九芝堂的控股股东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出售给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钱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杭州五环实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同时解除九芝堂集团2001年6月1日与涌金投资和杭州五环签署的有关股份转让协议。在股权转让受到国家有关政策障碍的状况下,魏东略施小计便疏通了症结,从而成为九芝堂的实际控制人。魏东利用湖南涌金运作整体收购九芝堂集团,并说服湖南两级,将九芝堂集团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九芝堂一举揽入怀中。这是魏东巧妙规避“冲红灯”风险、第一宗涉足证券市场迂回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经典案例。
?/P>
千金药业从1993年改制起开始筹划上市。由于1996年未实施送配股的年度扩股方案后,千金药业股权结构发生了“异样”的变化:内部职工股增至占总股本46.7%,大大超过第一大股东株洲市财政局30%的控股比例,导致千金药业直至2001年仍无法通过核准关。2002年,千金药业按要求对股本构成进行了重大调整,即说服部分员工减持公司股权,将大约753万股以每股4.8元的价格出售给湖南涌金,湖南涌金从此摇身一变而成为排在株洲市国资局之后的千金药业第二大股东。而千金药业2004年3月获准上市后,湖南涌金在千金药业日常运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人马2005年登上了千金药业总经理的宝座,为千金药业主营医药经营和副业短期投资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收购九芝堂集团进而控股九芝堂股份之后的涌金系并未停止收购行动,2002年与成功集团联手收购湘酒鬼便是涌金系的再度强势出击。
国金证券借壳上市,标志着魏东和湖南涌金不足4年已经掌握3家上市公司资源,其经济社会意义非同凡响。
在其它曾风光一时的"系类家族企业"消失后,魏东的涌金系却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其所持上市公司股权的总市值已超过28亿元。它创造了很多耐人寻味的典型案例。上世纪90年代,涌金系主要以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政策性的“盲点套利”方式积累资金;2000年左右,其借鉴VC的理念,投资孵化了一批高科技创业企业;2002年后,又以私募股权投资的手法,受让千金药业股权,以控股的九芝堂集团为平台控股国金证券,并在这两个公司成功上市后获得巨额投资收益。
2007年3月23日,魏东旗下九芝堂集团控股的国金证券成功借壳成都建投,使得其持股市值暴涨至13亿元以上,这是涌金系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5月15日,交通银行从香港资本市场成功返回A股市场。在竞得交通银行国有法人股仅2个月,其账面盈利已超过100%。
2002年是涌金系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涌金系主要是抓住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政策机会,根据政策热点转战各个投资市场,以“盲点套利”模式获取相对低风险下的高收益。盲点套利是指利用市场的定价错误或者制度障碍来获得收益,有着强烈的时代特点,是特定时期特定市场环境下的产物,要求投资者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和宏观市场走向的把握能力。随后,涌金系开始进入实业领域,控股九芝堂,成为千金药业的第二大股东等。随着其控股的成都建投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价金融股、以VC方式投资的青岛软控、北青传媒成功上市,再加上其它与九芝堂、千金药业、云南信托等资产相关联的上市公司、金融类企业、参股的一些未上市高科技企业,涌金系打造的产融结合的架构已经形成。
早期的涌金系主要从事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一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特定阶段的股权交易,而这些都是职业投资者非常重视的盲点套利模式。通过这些操作,不仅让魏东累积了股权投资经验,也为其日后将触角伸向实业打下了基础。涌金系成立之初,刚好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1994年,时年27岁的魏东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涌金财经顾问公司("北京涌金")。1995年,魏东创建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涌金”),1999年又以1.8亿元注册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湖南涌金”)。湖南涌金后来成为涌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涌金系”)的核心投资平台。
上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法律的不健全和制度的不完善,就会出现一些阻碍发展的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拥有信息渠道或消息灵通的投资人往往能够抢得先机。当证券市场一项重大措施出台时,往往给这些人带来投资机会。
从魏东早期的投资思路看,他往往只是参与股权投资,且持股一段时间后迅速离场,而且更多是参与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即一级市场和所谓的一级半市场(在证券信托兴起后,上海涌金也通过涌金系旗下云南信托发售了亿龙中国系列证券投资信托产品)。上世纪90年代,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盲点。
转配股是典型的股权分置时代的产物。配股本来是上市公司向原有股东配售新股筹资的行为,但在上世纪90年代,除了社会公众股东外,法人股东和国家股东往往放弃现金配股。1994年,国资委出台通知,国家股股东只能选择参与配股或转让配股权,“转配股”由此产生。
1994年6月,证监会发文规定,不安排国家股、法人股因送配股而增加的股份或配股权上市流通。但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受让的转配股不能上市流通。因此,一些机构和自然人积极受让国家股和法人股的配股权并获得配股。但是,证监会担心几十亿转配股上市可能会对股市发生冲击,1994年10月,又下发通知规定,转配股暂不上市流通。这让已经受让转配股的投资者感到茫然。此后,大多数投资者看淡国家股和法人股转配股的价值。在对转配股能否流通争论不休、政策仍不明朗的1999年12月底,魏东以每股4.5元的价格协议受让兴业证券所持有的闽福发转配股股权600万股,成为闽福发的第二大股东。
2000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转配股分期分批上市的通知,安排转配股逐步流通。2000年4月18日,魏东持有的闽福发转配股获准上市流通。而此时离其受让闽福发股权不到4个月,魏东又快人一步,至少套现1.05亿元。
从1996年起,魏东的法人股投资均取得不菲收益。资料显示,2007年4月6日,涌金实业将所持银河动力230万股全部通过深交所出售;涌金实业持有的812.43万股中宝股份也已经在2007年2月15、16日减持,两日平均价格在9元左右,约获利6635万元。康赛集团(后改名为天华股份,)的股份北京涌金一直持有。还有魏东旗下上海纳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000年受让自杭州五环的四川湖山的股份也一直持有,当年的受让价格为每股1.74元,而2007年4月已经涨到12元以上.在魏东法人股投资中累计获利超过1.5亿元,投资收益率超过100%。
因为较早进入法人股市场,魏东基本上都是以净资产价格收购上市公司法人股。2003年后,随着股改预期日渐明朗,上市公司法人股转让溢价整体上也水涨船高,此后投资法人股,成本大大提高,股改后的获利水平就相应降低。可见魏东对股市政策和市场机会的拿捏相当熟练。
1999年,由于二级市场的行情火爆,曾经备受市场冷落的战略投资者配售倍受追捧,获得配售股份意味着在短暂的锁定期过后就可以获取一级和二级市场之间的巨大差价。这一方式便成为当时私募基金获取无风险收益的主要渠道,很多私募基金凭借战略配售完成了原始积累。
自1999年11月到2001年3月,魏东参与了多家上市公司的IPO,获配售306.47万股三九医药、220万股首旅股份、140万股诚志股份、900万股丝绸股份、120万股波导股份、15.73万股茉织华等。根据这些公司战略投资者股份开始流通日的收盘价计算,两年时间内,涌金凭借战略配售获取了1.4亿左右的利润.
魏东以知金科技为平台,孵化了多个创业企业。其中青岛软控和北青传媒已成功上市,涌金系成功收回所有投资并获得高额回报。
在转配股与战略配售上小有斩获之时,涌金系开始将下一个投资目标锁定在创业企业。
1999年底,涌金系在中关村高科技园成立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金科技”),并于2000年10月27日以4万元成本受让青岛高校软控有限公司8%股权,在2000年11月1日又投入148万元。
青岛软控2006年10月18日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创下了中小板新股上市的历史最高价26元。截至2007年5月17日,知金科技共持有青岛软控425.88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5.98%,按当日收盘价格74.9元计算,知金科技持股市值为3.19亿元,投资收益率近210倍。涌金持有知金科技45%股权,按此估算,涌金间接持有的青岛软控的市值超过1.43亿元。除了青岛软控以外,知金科技还投资了万方数据、中科软件等高科技企业。
在此之前的2004年12月22日,知金科技投资的北青传媒也在香港上市。截至2006年底,知金科技仍持有北青传媒3.74%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以2007年5月18日北青传媒8.85港元的收盘价计算,知金科技的持股市值约为6520万港元。按照知金科技的投资项目,估计青岛软控和北青传媒的上市已让其收回了所有投资,并获得10倍以上的高回报。因此,其他几家创业企业一旦上市,涌金系将获得巨额收益。
从涌金参与的创业投资项目来看,其主要涉足信息、生物、传媒等高新技术产业,并采取与高校联姻的方式进行投资。这种投资策略,一方面使投资能够具有较高的回报率,因为这类科技项目如果研发成功往往利润可观,非常类似于美国风险投资选择目标的方式;另一方面依靠高校技术背景,所投资企业均具有强有力的研发支持,这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增大成功率。
涌金系2002年后,从一个受益于政策盲点和市场机会的套利者转型为实业+金融的投资基金,并逐步形成以九芝堂、千金药业等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医药产业横轴,以成都建投(国金证券)、云南国际信托等为核心的金融产业纵轴,初步确立了产融结合的构架。
2002年1月23日,长沙九芝堂集团(持有上市公司九芝堂60.74%的股权)整体出售给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涌金”)、上海钱涌科技、杭州五环实业,湖南涌金占49%的股权,进而间接持有九芝堂29.76%的股权(其后经过多次股权变更,湖南涌金持有的九芝堂集团股权增加到59.5%)。
由于涌金只收购上市公司29.76%的股权,低于要约收购的门槛,没有义务披露收购信息。但据业内人士估计,涌金大概用了1.5亿元现金完成收购。2003年1月,在湖南涌金收购上市公司一年后,九芝堂即实施10派3.3元的现金分红方案,动用2002年度95.5%的未分配利润,涌金系通过第一大股东九芝堂集团分得现金3351.51万元占其收购资金的22.35%。而且,九芝堂集团及九芝堂其后也成为涌金系资本运作的重要平台。
成立于1999年9月的湖南涌金是在千金药业上市前,收购其股权的。涌金系获得千金药业股权的手法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较为类似,相当于一次Pre-IPO。在涌金介入之时,千金药业经营稳定、业绩优良,并已进入上市前的准备阶段。2002年上半年湖南涌金出资3600万元,以每股4.8元的价格收购千金药业内部职工股753.3万股。经过短短两年的资本和实业双重运作,千金药业于2004年3月12日在上交所上市。涌金3600万元的股权投资增值为8270 万元。
在千金药业成功发行1800万股A股之后,湖南涌金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3.45%,是千金药业第二大股东。2005年10月,湖南涌金又以每股7.64元的价格受让第四大股东北京金科邦持有的千金药业450万股法人股,稳坐第二大股东的位置。
2006年10月,千金药业通过股权拍卖方式,以1130万元获得湖南金沙大药房零售连锁有限公司(“金沙”)的全部股权。至此,湖南涌金完成了药品零售企业整编,旗下千金药业、金沙以及九芝堂这三家湖南本土知名大药房开始协同运作,三家综合实力相加后,成为湖南第二大药品零售方阵。
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中,券商行业整体低迷,涌金系却在7月中旬控股成都证券,并为其成功增资扩股。湖南涌金出资1亿元(占总股本的20%)、九芝堂集团出资9千万元(占总股本的18%),这让成都证券的资本金由1.28亿元上升至5亿元。而由于湖南涌金、九芝堂集团两家股东共持有成都证券38%的股权,当时市场即将涌金看成是成都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后来这部分股权全部由九芝堂集团持有)。
2005年4月,成都证券在深交所的会员名字去掉“经纪”二字,变更为“成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比照综合类券商经营。日后,成都证券更名为“国金证券有限公司”。2006年7月,国金证券获规范类证券公司资格;12月,国金证券成功借壳成都建投,并完成了股改。
2007年3月,成都建投复牌后首日暴涨129.6%,成为中国第一高价金融股,让国金证券的股东获利不菲。以2007年5月17日收盘价79.27元计,九芝堂集团持有成都建投3348.27万股的市值已高达26.54亿元。因涌金系持有九芝堂集团49%股权,因此其间接持有的成都建投市值约为13亿元。
魏东又一次踩准了政策与市场节奏,赶上了证券公司改制上市的末班车。而魏东与当地机构关系融洽,从受让交通银行法人股一事中更是表露无遗。 2007年3月23日,九芝堂与千金药业联合竞标,获得长沙市财政局所持有的2791万股交通银行国有法人股。二者以每股6.05元的价格各获得1395.5万股。仅仅在不到两个月后,交通银行于2007年5月15日在A股上市,以2007年5月17日的收盘价13.59元计算,九芝堂和千金药业的持股市值分别达到1.9亿元,账面盈利达1.05亿元。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纷纷上市后,银行股的价值已被市场广泛认同,而且2007年以来,上市的商业银行A股股价基本上都超过H股股价。涌金系在此时在获得交通银行的股份,无疑又相当于一次无风险套利。
除了参股银行、券商外,魏东还参股云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涌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一大股东云南省财政厅(持股25%)之后,持有24.5%的股份,第三大股东上海纳米持股23%,由于上海纳米创业75%的股权为魏东拥有。由此,云南信托的控制权实际掌握在魏东的手里。由于都是魏东通过九芝堂和千金药业介入国金证券、交通银行等金融类上市公司,因此在这两家医药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中,贡献最大的是对外投资的回报,企业本身的成长性并不突出。但可以预计,随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逐步融合,金融资本将对魏东在医药等实业领域的资本运作提供更大支持.
九芝堂2007年9月1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转让湖南中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和关于收回的投资成本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公司转让湖南中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后,获得投资收益1,000万元,收回投资成本10,000万元。公司将1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将公司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湖南中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计10,00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62.5%)以11,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杭州南源联合置业有限公司,转让后公司不再持有中嘉公司股权。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有计划的撤退.很快,国家会出台打压楼市和股市的政策.雪崩的时候很多人会被埋在山下,而魏东家族却在某处悠闲的喝茶!
本篇点评:
魏东的最大特点,是在刻意经营下拥有非常灵通的信息和丰富的人脉资源,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和政策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而其操作手法的每一次转变,都准确把握住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脉搏.中国社会最大的特色是规章制度灵活化,这也是转轨经济时期的必然。而小投资者对信息缺乏,对事物的本质和新事物的特性不能够及时把握。但是,魏东与当地关系融洽,对市场非常敏感,因而能够掌握制度变迁的时机,并形成相应的新赚钱模式。读到这里,您有没有联想起清末把"阜康钱庄"从杭州开遍神州大地的雪岩呢?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股市诸多政策存在变数的情况下,法人股是否会上市流通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因此尽管有人称法人股将会是“最后一桶金”,但许多投资者仍然踌躇不前,魏东在此时开始频频出手大量收购法人股。这让人想起以收购,倒买国库券积累原始资金的浙商陈金义(新加坡上市公司金义集团的创始人).对政策拿捏准确,领会国家的引导方向,果断出击,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风景
时间:
2008-5-7 21:14
标题:
大佬走了 [转贴]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6:58 编辑
最后一个大佬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传奇人生。网络上传播的是同道中人对他的哀思和惋惜。有人评价他和宝森一样,选择了永远的沉默。那个划过十七楼窗户的身影背后曾经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惊人内幕?也许是个十年难解之谜。
我很希望看到某位财经记者去提篮桥采访一下当年大佬的手下败将管金生。管先生是我的学长,也是当年中国证券市场的风云人物。他听到这一消息不知心情会如何?十多年前上海有无数个大户跟随着万国证券在国债期货上做空,结果都死在中经开的枪口下。时至今日,当杀手跳楼的消息传来时,有多少当年被扫地出门的在五一节里举杯纪念往昔?
假如我当时也参与国债期货,我肯定会坚决站在空头一边。如此“无风险”套利哪有不满仓做空的道理。某部委95年可以用保护国债投资者的名义出台保值贴补政策,酷似2005年底用来打击疯狂投机的武钢权证天量创设。这种游戏规则的变化莫测让失败者只能用最极端的方式进行自我了结。当年管金生奋力用天量抛单砸到跌停,一如今日那高楼上飘下的一缕衣襟。
大佬以这种方式还清陈年旧账是一种宿命。大佬可以知道何时出台保值贴补、何时转配股可以上市流通、何时救市组合拳出台,但大佬想不到天下还有他罩不住的事、避不开的祸。当人脉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大佬毅然选择自我了断。当昔日胜利者飘然落下而失败者依然做阶下囚时,江湖对决成为记忆中的决唱。
我无所选择地后知后觉,无所选择地套牢、踏空。我一次次地犯普通投资者相同的错误,一次次地羡慕那些能准确逃顶抄底的人间股神。假如未卜先知要以生命为代价,我宁愿选择无知。大佬走了,带不走400亿的财富、荣光和神通。我还活着,继续默默企求校长开恩放行。无华的生活背后,是灵魂的安宁和心灵的平静。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ㄞ彩| 六合投ㄞ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ㄞ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大石头
时间:
2008-5-9 08:38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6:58 编辑
江湖从此无大佬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O彩| 六合投O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O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8-5-16 10:05
“刑侦专家”全面剖析魏东遗书
4月29日,涌金系掌门人魏东自杀了,但他却留下了太多的悬疑。离奇的遗书手稿疑点重重,一个一直在资本市场准确捕捉商机并获取暴利的商人为何越来越不堪重负甚至到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什么样的外部压力导致这名年轻的资本高手选择死亡?在一连串看上去意外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涌金系旗下的上市公司公告说,魏东的死亡纯属意外,没有任何部门调查。“魏东的遗书有太多的疑点,写遗书的时候处于非正常状态。”一名资深的刑侦专家反复地看了魏东的遗书手稿指出,从魏东遗书的内容可以看出,魏东患有强迫症,所谓的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刑侦专家进一步指出,从人格基础来看,有强迫倾向的人,一般都存在过于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们做事认真,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有强烈的完美感。做事认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成功人士天生就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欲望和激情。
刑侦专家称,取得的成功越多,追求完美的欲望越强,在完美主义的推动下,人就会拼命工作,成功也随之成了一种强迫的需要,时间越久,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强迫症的窠臼。
“魏东遗书的致命疑点出现了,一个大富豪,一个追求成功追求完美的人,如果真正是希望通过自杀来解脱,首先看看遗书的纸张,普通的4A纸。”刑侦专家表示,遗书手稿是电子扫描,可能质地会更好,但是对于完美主义者,尤其是写给自己家人的遗书,这是魏东最后一次留给亲人的手迹,按照魏东的追求完美性格,应该不会是一张普通的4A纸张,从文字中对妻子的情感流露,这种遗书应该是比较温馨更华美的纸张。当然悬疑的重点不在纸张,而是遗书的内容,刑侦专家的认为,追求完美的人在写遗书的时候无论是字迹工整还是格式看,都非常的在意,魏东的遗书都没有任何的讲究,甚至还有涂改的痕迹,这个跟魏东的性格完全相反,如果是在自由正常状态写成,那么追求完美的魏东一定不会在遗书上涂改。
刑侦专家通过遗书侦破过很多离奇的谋杀案,他认为,魏东的遗书可能确实是魏东亲笔所写,但是内容看除了介绍自己的病症,要给家人传达病症的痛苦以及不想拖累家人的遗憾之外,没有表达自己任何一点对身后事情的安排,尤其是自己最心爱的妻子跟孩子,这个也跟魏东强迫症所反映出来的追求完美的性格不相符。“正常状态下的强迫症人,他们写遗书的时候会非常全面地交代自己的后事,尤其是妻儿,在他们写遗书的时候,考虑问题也是非常周全的,但是魏东的遗书上看不出任何周全考虑,只是对自己、家人的一种解脱的说明。”
涌金系成为股市最后一个大佬,无论是国金证券的上市还是一些风险投资,应该说魏东的资本运作手段越来越娴熟,应该是松一口气治疗强迫症的时候,其遗书中也坦诚想在今年休息治疗,但是遇到了外界的压力,却越来越严重。刑侦专家指出,追求完美的人患上强迫症后,外界的压力对其影响非常大,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过分考虑功利目标,人离天性就会越来越远,这时候心理功能受到扭曲,强迫症就会越来越严重,做事也就越来越追求完美,但是魏东的遗书只是直白地告诉家人以及世人一个信息,那就是他是强迫症、抑郁症,对于外界的压力,他只是一笔带过,这背后另有蹊跷,按照魏东的性格,交代自己的抑郁症、强迫症,那么不会一笔带过外界的压力。
“按照刑侦推理,魏东的遗书虽然是亲笔所写,但是内容反映出来的最后成稿,魏东写遗书的时候应该是在一种非常状态。”该刑侦专家一再强调,由于看到的手稿只是电子版,加上到目前为此都没有看到关于魏东的事发现场的刑侦报告以及坠楼的现场影像资料。该刑侦专家指出,如果魏东跳楼真的是从九楼自己跳下来,那么运用物理学的曲线运动原理结合数学的三角函数正切值公式进行计算,魏东的尸体应该距离墙角一定的距离,如果是从窗户上跳下来,根据刑侦最常见的规律现象,一定是魏东的头面部着地,并且严重变形有很严重的伤势,但是根据媒体报道魏东遗体告别的字里行间看,魏东面容安详,这个特征跟男子自杀的特征不太相符,不排除家属为了送魏东最后一程进行了整容。
作者:
风景
时间:
2008-6-23 11:00
标题:
王益案:掏空云大套现太平洋 “一头猪杀两次”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6:58 编辑
6月17日,昆明,第四天下雨。
行走在街上,裤脚上不会沾上任何泥巴。也不用担心,踏上某块板砖突然有水溅起。此后三天晴朗,据说昆明私家车的拥有量在全国排第三位,令人惊讶的是,没有任何灰尘。
在干净的空气里,财富掠夺血雨腥风。 “见过黑的,但是没见过这么黑的。”在理财一周记者面前,接近云大科技重组小组的多位人士如此感叹。
从云大科技(600181.SH)退市,到太平洋(601099,股吧)证券(601099.SH)上市,一场金钱与权力的黑幕在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证监会前副主席王益被“双规”之后缓慢揭开。
6月17日到6月20日,理财一周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调查从云大科技上市开始,至太平洋成功上市结束。
如此,期间对财富掠夺的行为逻辑逐渐清晰——云大科技大量股权投资、云大科技亏损面临退市、重组小组需要寻找重组方、太平洋成功重组云大科技并获得“不可复制”模式上市(同时,在太平洋上市时凭借资金实力进入太平洋),云大科技在云南省高等法院的债权处置亦正在加速……云大科技走向消失,随同不被知晓的云大科技历史……
“一头猪被他们杀了两次。”上述人士苦笑着说,“他们掏空了云大科技,他们又在太平洋上收获巨额财富。”
上篇 云大科技重组前后 上市:付文明和王益
知情人士H告诉理财一周记者,太平洋仅仅是云大科技故事的一个收尾而已。故事的起点在云大科技。
1998年9月28日,云大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该年年末,总资产为56360万元人民币,业务范围涉及农化、医药及功能食品、房地产、旅游业和城市基础产业等领域。
上市后,六家发起人持股比例变更——云南大学科工贸总公司(简称“云大科贸”)作为大股东占比22.89%,云南龙泰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云南龙泰”)10.02%,云南省农垦供销公司(简称“云南农垦”)9.80%,深圳市蛇口大赢工贸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蛇口”)7.52%,深圳市捷发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捷发”)5.34%,云南正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南正通”)占比1.88%。
云大科技的前身是云南大学生物化学厂,1992年成立,该厂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化学高科技产品。1995年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上市一年后,云大科技被评为“云南最具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和“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之一。
接近上市核心的人士H告诉理财一周记者:“云大科技实际上是一只垃圾股,不应该仓促上市的,因为当时的融资条件比较好,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就上市了。”
按照H的说法,在云大科技上市的过程中,时任云大科技大股东——云大科工贸(2003年改制后名为云南云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云大控股”)总经理的付文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付文明,198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此后留校工作。历任云南大学经济系助教、校团委书记、讲师、校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云南大学科工贸总公司总经理,云南大学南亚生物化工厂厂长。
“付文明是云大科技的创始人。”多位知情人士说。 据H透露,付文明和中国证券监会前副主席王益私交甚好。平常,付文明称呼王益“大哥”。
1995年11月,王益从国务院证券委副主任调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分管股票发行、基金等重要部门。 “在云大科技上市过程中,‘大哥’王益给予了不少帮助。”
知情人士H提醒理财一周记者还应注意如下几个关键人物。
赖昆宏,付文明的大学同学,毕业于云南大学。1994年到1996年,王益在西南财经大学读博士时,赖则为广发证券成都营业部的负责人。
根据当时的招股说明书,1998年,云大科技的主承销商是广发证券。1997年,王益的师兄李建勇(同为西南财经大学的博士,师从刘诗白教授)被广发证券委以重任,接替董正青升任广发证券总裁助理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恰好负责此事的具体操作。李建勇在王益案发后回应称:“我和王益私交是比较好。”(详见东方早报5月17日相关报道《李建勇:广发上市未受王益案搅局》)
黎维彬,付文明在云南大学的另外一个同学,现为国家开放银行天津分行行长。1999年之前,黎维彬是农业开发银行云南分行行长。
1999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成立,黎亦到此任职。
在云大科技上市5个月后(1999年2月),王益调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2008年6月8日,正式被“双规”。
而付文明,自云大科技上市后一直担任董事长职务,2002年10月份“因事辞职”,2003年5月,付文明担任过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简称“花产联”)副会长、云南花卉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随后于2004年年初,付文明再次兼任云大科技的董事长,并于4个月后再次离职。
据接近花产联的人士称,付文明涉及动用花产联资金重返云大科技,此后于2005年6月赴澳大利亚长期不归。期间被花产联撤销相关职务。
上市四年后,云大科技公布的业绩开始急速下滑。
2003年1月4日,公司发布业绩预警公告称,2002年全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农药市场竞争加剧,中国证监会昆明特派要求调整相关债权账龄并补提坏账准备,因此,预计2002年全年度公司净利润,相比2001年将同比下降50%以上。
2002年最终的净利润为3100万元。此后的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亏损2891万元、55082万元、21658万元、9779万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四个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4517万元、5271万元、6753万元、7426万元。
然而,云大科技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亏损的?
据另接近重组成员的知情人士L告诉理财一周记者,云大科技的资产究竟如何,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省国资公司”,今年上半年改制成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对此有过调查清理。
他透露,2005年,在成为云大科技实际控制人前后,省国资公司和天津泰达(此前同北京和平公司有过激烈的股权争夺)在云大科技的流通股及云大科技资产清理上有过深入的合作。
“整理清查那些东西,光成本就花了几百万。”上述人士说,“一共有四五箱文件。” 不过,奇怪的是,省国资公司并未公布调查后的详细资产状况。
看过年报后,几位CPA人士表示:该公司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往来款项里面,其次是利润表里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可能包含了不合理成分。此外,该公司经营性资产较少,大部分是股权投资和应收帐款。
华夏证券研究所赵献兵,曾经如此分析云大科技2003年半年报:众多下属公司,支撑起了云大科技23.68亿元总资产,在银行的长短期贷款高达10.46亿元,相当于同期净资产9.46亿元的1.1倍。也正是这些层层叠叠的子孙公司,使云大科技上半年的三项费用高达8500万元,而公司资本金才3.5亿元。
知情人士F表示,大大小小、参股控股的子公司孙公司,云大科技一共有37个。
从云大科技(600181)退市,到太平洋证券(601099)上市,一场金钱与权力的黑幕在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证监会前副主席王益被“双规”之后缓慢揭开。6月17日到6月20日,《理财一周》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调查从云大科技上市开始,至太平洋成功上市结束。“守正、出奇、宁静、致远”,太平洋证券的八字企业精神中,为首的就是“守正”。目前,“守正”二字却值得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云大科技在收购大连联合汉信(此前名为大连高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时花了1.2545亿元,而该公司的净资产仅为5100多万元,相差7100多万元,溢价高达130%。
此外,据F透露,到目前为止,云大科技仍旧有13个多亿元的应收账款未能收获。
对于外围的人来说,云大科技“是个股权斗争很厉害的公司”。
2003年10月15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天津经开”)以8870万元的成本,收购了云大控股51%的股权,从而间接控制了云大科技20.95%(经送股、配股后,所持股份比例因此下降)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让中国和平(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和平”)十分恼火。北京和平早有意向入股云大科技,2002年曾以高出8870万元很多的价格示意,不过未能如愿。
2003年11月,北京和平通过司法拍卖,受让云南农垦所持3040.09万股(8.73%),之后又与云南龙泰、深圳捷发、深圳蛇口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如此共计持有25.966%的云大科技股份,取代天津经开第一大股东位置。
自此,双方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拉开了眼花缭乱的轮流上台大戏。 2003年12月3日,2002年底接任付文明职位的戴晓畅辞职。
2004年1月12日,付文明时隔一年多后,再次担任云大科技董事长。
2004年5月30日,付文明辞去董事长、董事职务,黎志明(北京和平方)被选为新的董事长。
2004年9月13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第三届董事,黎志明落选,2004年11月,冯兆一(天津方)被选为董事长。
在此期间,双方还将彼此告诉法庭各一次:天津方以拍卖程序不合法为由将拍卖公司诉至法院,北京和平则认为200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所选董事不合法。
表面上看起来纷繁复杂的股权争夺,早在当时就有媒体对此进行了解读。《证券市场周刊》李德林认为,“泰达系”与北京和平的结怨,与云大科技难产的MBO计划渊源颇深。
知情人士F认为,真正的斗争不是天津方和北京方的斗争。
2003年,云南大学因为修建教师宿舍急需资金,10月17日,时任云大科技董事长戴晓畅牵线,天津经开介入云大科工贸的改制。从而间接成为云大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上文——据接近花产联的人士称,付文明涉及动用花产联资金重返云大科技。 ——有说法称,付文明花产联期间曾经和北京和平有过合作。不过,并未得到证实。
“我们都是你们云南人叫来的。”F转述说。
重组
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巨亏之后,云大科技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2006年5月8日,云大科技公布2005年年报,再次亏损21658万元。因为连续三年亏损,按照上证所要求,2006年5月18日,公司股票将暂停上市。
与此同时,省政府方面积极的展开了云大科技的重组工作。2005年4月7日,云大科技大股东云大控股、二股东云南龙泰,同省国资公司、云南大学、花产联签订重组工作备忘录,五家单位共同组成*ST云大重组工作小组,实施对*ST云大的重组工作。
一个星期后,省国资公司又分别以一元的价格收购了深圳蛇口、深圳捷发、中国抽纱汕头进出口公司,共同持有的总计2000万云南科技法人股。
根据媒体报道,在整个重组期间,省国资公司先后接触了滇能控股、云天化(600096,股吧)、云南白药(000538,股吧),但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据说云南当地的媒体云南经济日报称,“经过多方甄别,选择了昆明恒安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安公司“)作为主体对云大科技进行重组……于是,从2006年6月份开始,所有工作重心转移到以恒安公司为主体进行重组。”
不过上述知情人士透露,2006年10月30日,重组小组组长刘岗表示,“重组有可能失败。”11月30日,刘岗再次在给省政府的报告称,只有太平洋能够重组,并且云南崇文作为老股东,还要对太平洋增加4000万元投资。
云大科技的重组得到了高度重视。云南省政府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云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险请求支持的函》云政函[2006]113号,由当时云南省副省长李新华亲自提交证监会。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最终,太平洋和云大科技走到了一起,符合上方的利益。“云大科技重组成功,太平洋成功上市,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再关注他了,以前的历史也因此而消失。”
此外,据了解,云南省高等法院对云大科技的资产债务处理工作已近尾声。
下篇 太平洋收尾 三次扩股
2004年1月6日,太平洋证券成立,注册资本金6.65亿,由五个股东共同出资。
招股说明书里表示,“(太平洋证券)化解云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风险,弥补了云南证券1.65亿元保证金缺口,全面接收了云南证券的客户资产和员工,得到了云南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而在第169页甚至有这样的话,“公司设立时,公司股东为证券市场的稳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这么一个券商,成立时居然没有一个云南当地股东。
无论如何,按照招股说明书的说明,太平洋的增资扩股步骤如下—— 第一个阶段并没有增加资本金,唯一的变化是股东——当地公司云南崇文。
2006年6月9日,泰山控股将所持的全部股权(22.56%)转让给普华投资;2006年8月28日,泰山华信将持有的全部股权(15.03%)转让给华信六合。
2006年11月14日,云南崇文化经营管理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金100万元。11月26日,世纪华嵘转的2852万的股权转让给云南崇文。
第二个阶段,太平洋股东数和注册资本同时增加。
2007年2月13日,经临时股东决议、中国证监会核准,太平洋新老12家股东共同增资7.33亿元,使注册资本增至13.98亿元,而总股东数则达到了16位。
第三个阶段,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向四家股东北京冠阳、深圳天翼、深圳利联、湛江涌银定向增资1.02亿元,此部分股权用于同云大科技换股。至此,太平洋有20家股东,注册资本达到15.03亿元。
“这是说谎。”知情人士L说,尽管他同样把太平洋的增资扩股划分三个阶段,但对上述的部分细节并不认同。
“云南崇文当时(和太平洋相关方)谈好了(利益)才去注册的,在进入太平洋上可进可退。”L说,11月14日崇文完成注册后,一直到12月11日才正式进入太平洋。
11月30日,当时国资公司总经理、云大科技重组小组组长刘岗将“云大科技股权分置改革暨太平洋证券重组上市组合操作方案”送交省政府,并于12月7日获得省政府批准支持。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获得省政府的明确表态后,云南崇文才涉足太平洋的。但是刘岗在11月30日的上报方案里表示,云南崇文已经入股,属老股东。
第二个阶段,在股改前大量购入太平洋原始股,有投资者质疑涉嫌内幕交易。上海中申律师事务所主任郭霁律师指出,“这种交易,表面上看是合法的。”
有金融业内人士则认为:“如此投资,这不是明火执仗吗?!” “守正出奇、宁静致远”,这是太平洋证券的理念。
股东之谜
2007年3月28日,太平洋通过了规范类券商的评审。5月底,云大科技同上述第三阶段进入的第四大股东换股,年底经证监会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有关问题的批复》,并于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成功上市。
截至2008年6月18日,太平洋证券收于19.34元。相比上市首日41.92元的收盘价,尽管跌去一半多,但上述20家股东的账面收益还是达到了将近2000%。
在诱人的收益背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和奇特地方券商不一样,太平洋证券这20个股东来自全国各地——北京、深圳、天津、上海、南京、黑龙江、湛江、昆明,且大多数籍籍无名。
“重组小组组长刘岗,在多次重组工作会议上推荐太平洋证券,称他的股东是非常有实力和背景的。”上述知情人士说。
天津顺盈是明确爆出的有背景股东之一。王益被“双规”后,其弟弟王磊、妹妹王薇被爆出可能持有拥有太平洋原始股,王益成了第一个公开可能同太平洋有关联的高管。
据媒体报道,持有1%比例的太平洋股权。王磊在2006年一度持有天津顺盈85%的股权,但在年底的时候退出。紧接着,王薇在2007年5月份也全身而退,退出前她一度拥有67.5%的股权。对于兄妹俩在太平洋上市前“消失”,有人指出并不排除别人代其持股的可能性。
招股书显示,太平洋第二大股东华信六合(持股13.20%)的股东为涂建、郑亿华、张宪、陈爱华。其中涂建持股最多,比例达到28%,其他三人分别为26%、25%、21%。
上述人士透露,涂建是王益之外,另外一位证监会前副主席的同学,“睡上下铺的兄弟”。1997年时身为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分所主任,被聘请为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法律顾问。
云南崇文则是当地一家公司,其公司股东为林屹松,持股95%。另一股东叫陈惠,持股5%。据了解,林屹松即为太平洋证券董事会秘书林荣环的兄弟。
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参与换股的股东之一,北京冠阳的股东之一李春云,曾经是云大科技的高管,期间担任过云大科技的子公司孙公司的职务。比如,北京联合汉信的法定发表人、昆明上成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云南沃森有限技术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大连汉信(大连高新生物制药)的财务总监。
“所有这些入股的股东,都需要重组小组的同意。”上述知情人其中之一说。不过,截至目前,云南省国资公司保持着沉默。
“守正、出奇、宁静、致远”,太平洋证券的八字企业精神中,为首的就是“守正”。 (来源:东方早报)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は彩| 六合投は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は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金银岛岛主
时间:
2008-6-30 10:04
传王益“供出”20人“大名单”直指多起股市要案
在受查一周后,原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益已开口交代相关问题,而相关调查已指向资本市场多起要案。
据《财经》杂志报道,自6月8日王益意外被“双规”的十天之后,国家开发银行终于对此案作出回应。据国开行政策研究室有关人士口头通知,中央纪委、监察部按照规定对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益同志的严重违纪问题,经初步核查后,研究决定,并报请中央批准,立案检查,并采取两规措施,王益同志已于6月8日离开工作岗位接受审查。
6月8日,王益仍出席了宁波“博鳌现代物流与自由港国际论坛”并做公开发言。但是在返京的飞机上,王益乘坐的头等舱已被中央纪委专案组成员控制。飞机着陆后,王益即被专案组成员带至其位于阜成门外大街的开行办公室,而后被正式隔离审查。
6月10日,端午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行党委会内部通报了这一消息。
当日下午,在由开行行领导及主要部门主任参加的每周碰头例会上,与会者未能见到王益。此时,消息已广为开行的中高层人士所知。
6月11日晚,媒体开始披露这一消息。
早在今年4月下旬起,王益、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等人即被有关部门实施监控。正当警方协助中央专案组欲控制魏东之际,4月29日,魏在北京跳楼自杀。多位知情人士均表示,魏东之死与王益案关系重大。5月6日,王益亦出席了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的魏东的隆重追悼会。
一位知情人士称,王益在过开行不得志,一直郁郁寡欢,真正理解他的是证券业的人,比如魏东。曾做过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王益,在民营机构中培养最成功、过从甚密的“大佬”就是涌金的魏东。而创建了“涌金系”的魏东在生前积累巨额财富,旗下有九芝堂、国金证券等上市公司。尽管其为人颇有私德,在朋友圈内口碑甚佳,但综合其发家史,一位业内人士一言概之:内幕交易的受益者。王益很早就建议魏东投资法人股,比如每股1元买招行法人股;后建议他借壳上市,国金是第一个借壳成功的。
2007年云南某证券公司离奇上市,是王益及其合作者们通过关系网点石成金的一个“杰作”。
今年初有举报称,有管理层官员涉嫌内幕交易,在股改之前曾购入上述某拟上市证券公司原始股。该公司上市开盘价达到46元,即使按照6月20日19.03元的收盘价计算,也获利近20倍。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王益是云南人,能把当地、肖建华(原该证券公司实际控制人)联系起来,并打通必要关节的,正是王益。目前可以查证到的是,王益的亲属已涉足该证券公司的原始股。
知情人士称,对王益的举报信很多,他早已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今年2月,王益在开行的第一任秘书孟涛因在河南的一笔贷款中受贿数万元而被捕。办案人员顺藤摸瓜,了解到深圳利联太阳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涛曾以自己企业的名义,替王益送给中央电视台一名女主持人两套房。该公司亦为上述上市券商的小股东(持股0.67%),并赞助了王益词曲的《神州颂》在深圳的一场演出。李涛还是《神州颂》演唱会DVD项目的策划人之一。
几乎与此同时,王益之弟王磊也因在开行河南的一笔贷款中,以财务顾问费的名义获取数千万元而被调查,并被发现持有上述券商的股票。春节之后,有关部门即前往云南和深圳,调查部分太平洋证券股东的银行帐户,此时,公安部亦参与其中。其时,如魏东者正在帮助王益“营救”王磊。
在调查过程中,有关部门了解到与王益关系密切的20余人的名单,并找部分人员谈话。其中一些人闻讯离境,包括与上述券商密切相关的数位人士。
据了解,尽管目前查实的违规违纪主要是收受贿赂、家属经商及个人作风问题,但相关调查已指向证券界的多起要案,一场大戏刚刚开幕。
魏东自杀第二天,一班人深夜赴京……
6月22日晚,涌金集团旗下的数家上市公司发布收购报告书,称由原控制人魏东的妻子陈金霞继承魏东在这些上市公司的股权。
据了解,陈金霞是上海人,曾是魏东在“中经开”(全称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时的同事,近年来以持家为主,人大在职研究生毕业。公告称,2001年5月至2005年11月间,她曾担任过上海汇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05年11月至今只担任该公司监事,陈金霞在该公司持有45%的股权。
《财经》透露,自今年4月下旬起,国开行副行长王益(6月8日被”双规”)、魏东等数位人士即被有关部门边控。4月29日,警方协助中央专案组准备控制魏东之际,当着父母、妻子的面,魏东在北京“中海紫金苑”家中突然坠楼而亡。
根据北京警方司法鉴定,魏东死前意识清醒,跳楼坠地导致严重颅脑损伤是致命原因,排除他杀。知情人士称,上述司法鉴定获得中央纪委牵头的中央专案组监督并认可,后者同时备份了现场照片及相关证据。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魏东自杀的第二天晚上,一班人等乘夜班飞机赴京,此行的目的是找陈金霞。据说这些人在“涌金系”里的权益,只有魏东夫妇明白。
作者:
风景
时间:
2008-7-6 22:28
标题:
太平洋证券如何离奇上市 第三种上市模式遭质疑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6:58 编辑
“第三种上市模式”合法性受到广泛质疑
“如果说证监会办公厅在太平洋(601099,股吧)证券上市的问题上代行了证监会的职权,已经从行政程序上暴露了太平洋证券上市程序的瑕疵,那么,在这种简单的常识性的问题背后,是不是有更为敏感和复杂的问题呢?”
在太平洋证券(601099)的官方网站上,右上方的显著位置,标注着八个字:守正·出奇·宁静·致远。八个字中,“出奇”二字显得格外扎眼和意味深长。
出奇的出身、出奇的上市过程……太平洋证券从成立之初就备受舆论争议。
当《证券市场周刊》记者李德林的两篇文章———《太平洋证券的上市路径》和《证监黑洞》刊发后,包括资深律师和专家学者在内,公众哗然。随之,不同媒体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然而,很长时间内,太平洋证券和饱受指责的证监会都选择了默不作声。
6月30日,《证券时报》第九版,以特别报道的形式,发表了一篇记者访谈,内容是太平洋证券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上市的相关情况。文中旁征博引,洋洋洒洒8000余字。但报道隐去了“负责人”的姓名和具体职务。这让本就没有平静下来的舆论,再次感受到太平洋证券之“离奇”。
太平洋证券的上市之路,如果在法定条件下进行,是否预示着除了IPO和借壳,证监会正在尝试着第三种模式?但问题的核心是:假如承认这第三种模式,这种创新是否在法定程序下进行?又是否是合规合法?
“离奇”的出身
中央财经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对记者说:太平洋证券的上市肯定有问题。我不愿说过多问题,记者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
李德林就一直在查。他说他查到了作为记者能查到的所有资料:
早在20年前,云南省成立了一家云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成立之后的几年间,业绩辉煌。可是,在总经理陆海莺上任后,云南证券走向了一条不归路。截至2004年,其被清算出负债近15亿元。陆海莺也因此化名潜逃国外。
危难之际,太平洋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云南省有关部门的扶持下,迅速成立,并于2003年12月获得证监会“同意开业”的批复。开业之后,太平洋证券除了为云南证券弥补1.65亿元保证金缺口外,还托管了云南证券所属证券营业部及相关经纪业务部门,使客户交易正常进行。无疑,太平洋证券为稳定云南金融和社会秩序立了一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完成云南证券的平稳过渡过程中,云南的上市公司云大科技(600181),因为2003至2005年连续3年亏损,从2006年5月18日起,其股票被暂停上市。其时,该公司已背负高达9.36亿元的债务,银行债权本金的偿付率只有20%左右。公司近3万名股东面临重大损失。
2005年8月,云南省政府成立了由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共同组成的“云大科技重组工作小组”。据太平洋证券上述负责人介绍,在长达一年半的重组中,始终无法与债权人达成债务和解,“无法找到有足够实力且愿意承担如此巨大重组成本的重组主体”。太平洋证券再次挺身而出。
据《南风窗》杂志报道,事实上,在了解到云大科技的情况后,云南白药(000538,股吧)、滇能控股和云天化(600096,股吧)等一些云南本土的上市公司曾经很希望能够接收云大科技,但是所有接触和谈判都未能成功。“原因正是云南省政府已经既定要把太平洋证券顺势扶持起来。”
随后,云南省政府向证监会递交《关于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云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险请求支持的函》,并与证监会多次沟通协商。
最终,在云南省政府的主导下,股改换股方案为:云大科技非流通股每8股换成1股太平洋证券的股份,流通股每4股换成1股太平洋证券的股份,即换股比例分别为8∶1和4∶1。2007年6月1日起,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云大科技股票上市,理由正是云大科技连续4年亏损。云大科技董事会声明:“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云大科技股东将成为太平洋证券股东。”云大科技彻底退市。
而此时的太平洋证券的经营状况如何呢?
据李德林的调查,太平洋证券2004至2006年净利润依次为-1623.40、-20051.26、13192.19万元;3年中只有1年盈利、累计亏损8482万元。太平洋证券上述负责人的解释是,亏损是为了弥补云南证券的窟窿,实际上的亏损只有3000多万元。他还特意强调,2002至2005年,券商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
“离奇”的上市
很显然,太平洋证券对自己为云南省做出的贡献,没有被媒体所关注,尤其没有被李德林所看到,感到有些冤。其上述负责人自己总结说:
云大科技组合方案的实施,使近3万名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使债权银行的受偿率从20%提高到了50%,大大降低了云大科技各国有债权银行的损失,有效地维护了云南省金融秩序的稳定;使云大科技国有股东避免了巨大损失,使国有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使云南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得以全部完成,并且使云南省拥有了一家上市证券公司。
李德林用“三级跳”来形容太平洋证券的上市之路,而一位证券界资深律师则将该公司的上市之路形容为:“不走门,走烟囱”。
通常而言,公司上市有两个途径:IPO和借壳。
所谓IPO,英文全名是:initialpub-lic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即首次公开上市。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33条的规定,应具备下列条件: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很显然,以太平洋证券的业绩来看,不具备IPO的条件。
太平洋证券的上述负责人也承认:“太平洋证券的公开发行不属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所界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范畴。”
既然不是IPO,那么是不是借壳上市呢?
一位证券界资深律师解释说,通常还有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之分。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国内证券市场上已发生过多起买壳上市的事件。
而所谓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即所谓“母”借“子”壳。很显然,太平洋证券与云大科技之间,不存在母子关系,不是借壳上市。
据李德林介绍,2007年3月28日,太平洋证券通过了规范类券商的评审。随后,在2007年4月10日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定向增资后,太平洋证券股本增至15亿股。同年5月30日,太平洋证券通过与云大科技换股,原本20个股东的太平洋证券股东人数达到28975人。保荐机构安信证券、法律顾问德恒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保荐意见书以及法律意见书均称,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公司为公众化公司,公众化公司可以进行公开的股权转让流通等交易。
换股的行为可否解释为“买壳”呢?上述资深律师介绍说,借壳或者买壳,强调的是对“壳公司”的控制权,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前提是,“壳公司”的存在。显然,云大科技退市的结论是,“壳公司”没有了。实际上,太平洋证券的代码为601099,云大科技的代码为600181。证券代码是上市公司通过证监会审核后,在上交所选定的一个代码,这个代码标志着上市公司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具有流通权,每一个新代码的出现,意味着有一支新股发行。
中兆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江的分析是,云大科技股改是一件事,太平洋证券上市是一件事,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以两者之间的换股直接推导出太平洋公司上市的结论。
既不是IPO,也不是借壳或买壳,太平洋证券却在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成功上市。
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开盘基准价为每股8元,成为A股第七只券商股,上市首日一度窜到49元的高位,市值突破600亿元人民币。
李德林惊叹道:“太平洋证券在2007年实现了三步跨越:增资扩股、成为规范类券商、上市。而在挂牌首日股票涨幅就达到了424%,40倍的回报啊!”
离奇”的审批
难道太平洋证券开辟了第三种上市模式?
此时的李德林,翻遍了证监会和太平洋证券能够见到的所有文件,却无法找到该公司上市的任何审批文件。但李德林得出的确切答案是:太平洋证券上市发行并没有经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以及重大重组审核委员会等上市交易审核机构的审核。
有没有必要经过这两个委员会的审核呢?太平洋证券上述负责人的解释是,没有必要。原因在于:太平洋证券的公开发行不属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所界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范畴,而是云大科技股改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证监会依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依据其法定职权,依法核准了太平洋证券的公开发行;同时,太平洋证券部分股东与云大科技股东换股也不属于《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界定的“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行为”的范畴,自然也无需经过重组委的审核。
根据李德林的调查,他找到了太平洋证券上市的“依据”,即证监会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有关问题的批复》(证监办函[2007]275号)。该批复内容显示:“云大科技股改与太平洋证券定向增发、换股并重组上市组合操作相关事宜已经经过证监会批准。”
从行文看,这份函件下发于2007年12月21日,是针对上交所曾经向证监会提交的编号[2007]168号的《关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发、换股并重组上市有关问题的请示》而发。
李德林和几位资深律师的质疑是,证监会办公厅有无权力下发这样的文件?记者从证监会官方网站上查到,证监会办公厅的职责为:拟订会机关办公规章制度;组织协调会机关的日常工作;承担有关文件的起草、修改;负责会公文审核、文件档案管理、值班、信访、保密、保卫、新闻发布、信息综合、机关财务和会重要会议的组织工作;承办会党委交办的有关工作;负责有关的证券公司监事会日常工作。其中,并不能找到“审核公司上市”的职责分工。
另一位资深律师认为,可能是证监会办公厅代发或转发的证监会的文件。但李德林手中的“批复”影印件显示,落款公章不是证监会,而是证监会办公厅。
在太平洋证券上市公告书上,列举了几个与太平洋上市有关的文件,除了前述“275号文”,还有证监机构字[2007]81号《关于太平洋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及增资扩股的批复》(下称“81号文”),在这份2007年4月6日签发的证监会的批复中,显示的内容也主要是诸如太平洋证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国资等公司增资太平洋证券的事宜。
李德林说,显然,前述的“批复”并不是太平洋证券上市的批准文件,而是与证监会的机构部所负责工作相关的机构管理文件,“批复”详细公布了太平洋证券的股东名单以及持股比例,还强调“太平洋证券应当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和本批复修改公司章程,并将变更后的公司章程报我会批准。”
记者在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上,也未找到其他关于太平洋证券上市的批复文件。
对“离奇”的质疑
太平洋证券的上述负责人,对于广受质疑的上市经历和证监会的审批程序,虽然没有直接说是第三种模式,但也很明确地认为是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带有一定特殊性的模式。他认为这种模式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也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趋势。
李江律师则认为,如果属于创新出奇,就应该能够在完成后得到推广和复制。
而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在现行法律公示的模式下遵照相同的规则进入资本市场的。作为制度安排,如果需要有一种有别于以往的上市通道,这种安排至少也应该是预先公示的,对所有人都是公平适用的。再好的制度和规则,如果只是少数人秘密掌控的“专利”,难免成为寻租的工具。如果未经公示便成为一体遵行的规则,那它压根儿就不成其为好的制度,因此也不会也不能得到推广和复制。
李江说:“如果说证监会办公厅在太平洋证券上市的问题上代行了证监会的职权,已经从行政程序上暴露了太平洋证券上市程序的瑕疵,那么,在这种简单的常识性的问题背后,是不是有更为敏感和复杂的问题呢?从证监会办公厅这份文字不多但概念不少的文件中,看不出太平洋证券的上市发行适用了何种法律程序。”
他的质疑是,太平洋证券之所以能上市,前提就是将云大科技的股东们置换进入太平洋证券。太平洋证券的四家股东用部分持有太平洋证券的股份同云大科技的股东们按照流通股股东4∶1,非流通股股东8∶1的比例与太平洋证券的股票进行交换,但是通过置换形成的太平洋证券的股份不到公司总股份的5%。这么操作后太平洋证券难道就自动获得了流通性?
“上市资格绝不是股东们可以随意叫卖的资产。太平洋证券与云大科技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主体,他们的所有人之间发生的民事交易行为,仅仅是带来公司所有者的变化,并不导致民事主体的法律属性发生本质改变。所有权的交换并不能改变云大科技以及太平洋证券的法律属性,云大科技的上市流通权已经取得了证监会的许可,这种行政许可不能随着股东的利益交换而发生转移。”李江说。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_彩| 六合投_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_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风景
时间:
2008-7-22 22:27
标题:
叶檀:深交所炮轰证监会挑破潜规则
本帖最后由 show 于 2015-7-17 16:58 编辑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法律研究小组上周披露《2007年证券市场主体违法违规情况报告》,在上万字的报告中,深交所重点统计了八类市场主体的市场违规现象,分析市场主体违法违规的原因,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深交所在分析监管源头时,把矛头指向了证监会过于扩张的行政权力(7月18日《新京报》)。
报告认为,正因为行政权力对证券市场的全面干预,不仅使上市公司成为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也造就了现有的股市文化及种种负面的股市行为。
以往指责证监会似乎是中小股民的专利,但此次,深交所却挑破潜规则,将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公之于众。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股市制度建设才能在信息公开、相互制约中走向完善。
在证监会获得准司法权之前,人们对证监会普遍持谅解的态度,认为对内幕交易处置不力是因为权力不够。人们常常举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一个部级机构如何与同属部级的中石油(15.19,-0.19,-1.24%,吧)、中石化等国有垄断企业相抗衡?在引进了国际市场的先进经验之后,证监会被赋予准司法权,这是其他行政部门所没有的权力。
天真的投资者很快失望,因为与众多的内幕交易相比,受到追究的属于凤毛麟角。2005年,在证监会得到准司法权以前,它曾公开发布信息称,自1992年成立以来,通过行政处罚执法工作,该会查处了“大量”证券违法违规活动,处罚了“大批”违法机构和个人。从受处罚的行为类别来看,违反信息披露行为共计110件,操纵市场行为共计19件,内幕交易行为共计7件,期货违法行为共计44件,其他证券违法行为198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的案件共86件。据安邦的统计,平均每年只有0.54个内幕交易行为———中国股市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犯罪率最低的股市”。获得准司法权之后,2007年,券商、基金公司违规的案例居然只有联合证券宋华峰和上投摩根唐建两起个案。
不仅如此,在诸如太平洋证券(18.69,0.30,1.63%,吧)等蹊跷的上市案中,监管部门不能根据举证倒置原则自证其清白,这使人们对于执法者本身产生怀疑。这一怀疑从根本上瓦解了有关部门杜绝内幕交易的艰苦努力。
人们终究会认识到,资本市场的纠偏与杜绝内幕交易是个系统工程,仅靠赋予某些部门以特殊的权力,无法改变市场生存的土壤。如果执法者本身不能自正其身,人们就会进一步质疑,他们要求权力的动机到底是为了肃清市场秩序,还是为了扩张地盘?,从市场的健康发展而言,给予监管者以必要的权力是恰当的,问题是监管者用权力做些什么?
为了杜绝内幕交易需要扩张证监会的权力,而证监会权力的扩张又成为寻租来源之一。行政权力的扩张形成对市场的侵蚀,成为秩序的破坏者而不是维护者。
深交所挑破潜规则的做法本身就值得称道,每个机构都以理智、客观、公平的态度将信息与投资者开放共享,则成为市场趋向理性之第一步。
□叶檀(上海 资深评论人)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Μ彩| 六合投Μ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Μ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风景
时间:
2009-1-8 09:12
标题:
魏东遗孀陈金霞接掌国金证券获证监会首肯
随着魏东遗孀陈金霞“涌金系”新掌门地位的确立,相应旗下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也随之变更。魏东实际控制的国金证券(600109,股吧)今日公告,公司于1月7日收到证监会有关批复文件,核准陈金霞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资格。
陈金霞掌控庞大“涌金系”
去年4月29日下午,年轻有为、顺风顺水的股市“最后的大佬”魏东从北京中海紫金苑家中飞身而下。魏东的突然逝世给涌金系的前途蒙上了阴影。外界曾猜测,魏东的妻子陈金霞和魏东的哥哥魏锋均有可能成为接班人。
2008年6月23日,魏东实际控制的国金证券、九芝堂(000989,股吧)同时发布收购报告称,因魏东去世,其拥有的湖南涌金66.5%股权以及九芝堂集团26.93%股权依法应由魏东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至此,陈金霞终于被确立为“涌金系”新掌门。
公告曾显示,收购完成后,陈金霞通过湖南涌金及九芝堂集团合计持有国金证券21628.19万股,占其总股本的43.25%;通过九芝堂集团持有九芝堂12009.07万股,占其总股本的40.35%。同时,陈金霞将通过湖南涌金持有千金药业(600479,股吧)(600479,收盘价19.3元)3142.14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7.32%。
后魏东时代:国金证券的困局?
一位著名学者曾向媒体表示,魏东是涌金系的核心资源,离开了他,涌金系的无形资产就失去了不少,陈金霞很难继承魏东的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
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曾表示,涌金系最大特点是拥有非常灵通的信息和丰富的人脉资源,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策略,准确把握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脉搏。
上世纪90年代,涌金系主要以转配股、法人股受让、配售新股等“盲点套利”方式积累资金;2000年左右,其借鉴风险投资的理念,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企业;2002年后,又以私募股权投资的手法,受让千金药业股权、以控股的九芝堂集团为平台控股国金证券,并在这两个公司成功上市后获得巨额收益。
“可以说,魏东丰富的人脉关系是一个关键,而陈金霞始终扮演着配角的角色,魏东所拥有的人脉关系是非陈金霞所能比的。”一位知名私募人士这样告诉记者,“此前国金证券能够在国内率先开展各项创新业务是与魏东人脉有一定关系的,在后魏东时代中,国金证券如何发展很难断言。”
据国金证券去年12月25日公告显示,证监会已核准公司为国金期货提供中间业务的资格,似乎国金证券的业务并未因魏东的逝去而受太多影响。
作者:
风景
时间:
2009-8-26 10:59
哈继铭:当前宏观形势与政策建议
我简单谈一下当前的宏观形势;目前现在的问题,还有对未来走势的判断;一些政策建议。我们以后的增长靠什么,靠拉动出口看来难,靠政府不断地给刺激,那也不可能。最终还得靠我们私人部门的需求,来推动未来的经济增长。这种民间的投资,我相信才是真正的“促增长、保就业、调结构”,实现三者的统一。
当前形势有些市场人士经济增长有些也不准,有些质疑。但是我觉得我们看宏观经济要看得大一点,大的方面,不是一些小的数据方面。发达国家的领先指标PMI也在回升。我国的政策刺激力量要比这些国家大得多,这些国家经济都在复苏,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经济确实也在明显的转好。我们看到汽车、房地产销售都在明显上升。三季度GDP就能够达到8.7%,四季度达到9.9%,全年8.2%,明显“过八”了。潜在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的预期在提高,通货膨胀预期提高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尤其在对资产价格的追逐方面,会产生一种冲动。全球会不会避免通胀?我们要注意通胀不会在当口马上显示出来,有滞后的。但是明年就会通胀。中国今年总体的CPI是负的,不太可能拼命加息,做一些微调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会改变。但是明年我们通胀要达到3.5%—5%,那个时候货币政策做更为实质性的调整,可能性比较大。而且这种实质性的调整,有可能在今年末的时候就会把明年的方针政策制定下来。
无数次证明,通胀还没有构成事实的政策,通胀政策制定者不会很快紧缩货币政策。尤其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更是不敢。预期已经形成,但通胀尚未形成事实的时候资产价格往往大幅度上涨。货币政策和历史做一下对比,觉得非常宽松。因为货币供应是未来支撑实体经济增长的,实体经济物价涨得多快,经济增长速度,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国家的货币增速。我们M2(广义货币)的增长高于民营GDP的增速20%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中国没有产出缺口。如果一个国家产出缺口比较大,通常不能通胀。我这里做基本判断,如果过去十年高增长、低通胀,也许未来十分我们是低增长、高通胀。在2015年到来。中国人也会老的。为什么说是2015年,这是我们经过精确地计算得出的结论。一个国家人口结构变化,往往主宰着国家的经济。有的东西政策是改不了的。
跟大家相关的建议我想只谈一条。中国有许多民营企业钱在手里干嘛,总得找地方投,但是实体部门这里也管,那里也管,门槛很高,不让他投,只能买股炒楼。没别的办法。所以我们为了防止泡沫,应该在实体经济降低准入门槛,打破垄断,让更多的民营资金进入到其中。有很多领域,像文化、教育、医疗现在都比较不开放。
另外我想说,中国也需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我们中国到了2015年之后城市化率还像现在这么快。我怀疑,那时候尽管计划生育不是那么执行,但是毕竟这个政策在里边使得我们人口出现拐点性的变化。所以我觉得就应当在中国老化之前把城市化率推到最高点,让土地可以流转。中国将来不仅没有城市化,还有去城市化。只有这样城市化才能做实、做深。中国是很虚假的城市化。(DFCFW)(返回)
欢迎光临 .::金银岛财经::. (http://j-y-d.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