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全球确认


也许,历史学家会这么说:“2006年,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全球确认,而中国本身也意识到她在国际社会的身份出现了变化。”现时全球192个国家,其中几乎有一半的元首曾在今年内访华。中国在2006年内,举办了三个有超过十位国家元首参加的特大型国际峰会。当今世上,在中国之外能够做到这点的,大概也只有美国了。

据非正式统计,2006年以来曾访华的外国元首级贵客,最少有86人。现时全球共有192个国家;换言之,在全球的元首里,几乎有一半曾在今年内于中国留下了足迹。以“络绎于途”来形容今年各国元首访华的盛况,可谓并不为过。

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国地位,也在在突显在其举办国际会议时的号召力:在6月于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共有11位外国国家元首、区域组织负责人参加;在10月,中国吸引到东盟10国的全部政府首脑联袂访华,一起出席“中国─东盟峰会”;在11月于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也邀得42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出席。另外,中美刚在12月举行了经济战略对话,也破天荒得到美国7名部长,也即三分之一的内阁阁员随团访华。

从中国今年极为频繁的外交活动里,中国的关键角色也尽显无遗。中国在7月31日支持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案,要求伊朗在8月31日前停止浓缩铀及核燃料再加工活动;在10月14日,中国又支持了谴责北韩导弹试射的第1695号决议案。另外,也是因为中国的居中调停,关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六方会谈也在中止了约十三个月后得以重开。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出席亚太经合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峰头,甚至盖过了美国总统布什:当布什的专机“空军一号”飞抵峰会地点河内时,胡锦涛正向与会的工商领导人发表演说,并已抢先跟主办国越南总理阮晋勇及国会主席阮富仲会面。当时有分析指出,胡锦涛才是这次会议的最重要人物。

中国外交背后存在三条主轴线

在中国今年的外交活动背后,其实是三条主轴:一是商贸往来:据中国官方公布,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在今年2月底为8537亿美元,首次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了11月,中国更宣布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破了人类历史的新高。另外,2006年是中国加入世贸五周年,按照有关协议,中国将陆续开放市场,各国也就瞄准了这商机,希望可抢先攻占这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

二是能源材料补给: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保证能源和原材料的补给。中国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据中国官方数据,中国于1993年成了石油的净进口国;1999年,中国的对外石油依存度已上升至总需求的40%;今年上半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高于同期10.9%的经济增长速度。面对这局面,中国一来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得增加供应来源,务求能稳定能源成本。

三是周边稳定安全。中国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使其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防止核扩散和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对减低中国的安全风险系数十分重要。另外,中国也希望借着协助各国反恐的同时,打击其境内的独立运动。
今年中国的外交活动可以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在其国际社会身份的蜕变。数十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身份认同,都倾向跟 “第三世界”保持一致;一般认为,“第三世界”是指在国际政治上倾向中立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近年有中国在愈来愈多事件的利益,已无可避免地跟较富庶的“第一世界”较为接近。

对中国而言,中国究竟是“第三世界”还是“第一世界”,相信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的沿海城市也许已达“第一世界”的生活水平,但在内陆和农村也许仍属“第三世界”的阶段。应该说,中国同时拥有“第三世界”和“第一世界”的某些特质。但随着中国崛起,中国跟“第一世界”利益较接近的地方将愈来愈多。

话虽如此,但因为已故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曾提出“韬光养晦”的方针,因此中国外交在未来一段日子也不致于太高调。另外,中国不愿以“第一世界”或“大国”自居,也许也跟“中国威胁论”的出现有关。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最早是因为古时中华民族以为自己居于“天下”(世界)的中心地带,甚至曾把周边国家称为带有岐视性质的“四夷”。虽然今天中国政府已没有这种思想,但毕竟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这样的情况,且国内个别的极端民族主义份子是否仍有这种思维还是未知之数,因此周边地区始终还是有点戒心。

胡锦涛2005年在联合国的讲话中首次提到“和谐世界”,2006年6月在上合组织峰会则提出建立“和谐地区”。这也许是胡锦涛对周边国家疑虑的一个响应。中国要消除“中国威胁论”,一方面固然要加强宣传,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但另一方面,中国要加强教育,让国民都有“和谐世界”的概念,且要防止极端民族主义的扩散。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中国不再局限于韬光养晦

中国全球外交是由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区域外交与多边外交四个方面组成的。从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双重角度来看,中国抓住日本首相更迭和安倍晋三对北京有所试探的时机,进行务实灵活与着眼未来的决策,在对日外交上转被动为主动,使得因小泉参拜神社问题而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出现重新启动的局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的访问,使长期冷淡的两国关系升温,揭开了走向未来的新的一页。两者都可以说是今年中国外交具有突破性进展的亮点。

中国推行和谐外交,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毛泽东时代是革命造反外交,把世界分成左中右三派,进行一场“反帝反修反对一切反动派”的世界革命,以求实现空想的无产阶级专政世界大同。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外交,为了创造和平国际环境而韬光养晦,为了促进中国发展而引进西方资本与技术。现在胡锦涛首倡的和谐外交,与前两者有很大的差别。

一、和谐外交具有进取性,不再限于被动的韬光养晦,而是要有所作为。就是要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开拓外交领域,展现中国的独特外交风格。

二、和谐外交的目的,既包含了原有创造和平国际环境的自身目的,又超越了这一目的,也就是要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更大责任,在国际上发挥中国崛起的作用。

三、和谐外交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消极和平共处,而是提倡在平等互利互信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消除分歧进行合作,以求改善不同理念与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谋求国际重大问题的妥善解决。

四、和谐外交表明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的认同者与维护者,愿意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下,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寻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五、和谐外交的基础是实力与自信。没有实力,人家就不会跟你搞“和谐”。中国是在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多亿美元,拥有世界第一的上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情况下开展和谐外交的。中国抛出上百亿美元采购欧洲与美国的大批客机,对伊朗和印尼进行上千亿美元的能源长远投资,是其他任何国家力所不及的大动作。这种运用经济财力资源来推动政治外交关系的情况,是以往中国外交所不可想象的。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中国兴旺不等于美国衰落


中国的和谐外交还处于初始阶段,要使理想变为现实,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还须要作出很大的努力,同时也要注意,伴随着重大成就而产生的另一方面的问题。

首先,中国经济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同中国的经济基础、大量人口需求和综合国力相比,仍然远远不够。中国的财力还不足以充当有求必应的财神爷,承担不起普世救援的宏大责任。中国对落后国家的援助,可能得到受援者的欢迎和颂扬,但也增加了要求提供更多援助的压力,甚至引起粥少僧多的不满与国内弱势群体的怨言。因此,如何内外兼顾,量力而行,必须有所考虑和安排。

其次,中国国力增长,外交顺畅,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一方面会使国人增加自豪感,另一方面也会使一部分人对国际力量对比变化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错误估计,以为中国兴旺,美国衰落,中国成为取代美国的世界超级强国已经指日可待。

由于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大量消耗,美国力不从心与进退两难的处境已经十分明显。但是要把这种情况理解为美国力量与地位的急剧衰落是错误的。因为布什政府的困难和失败,是错误决策的结果,并非美国衰落所造成的。美国经济仍然具有活力,美国科技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美国的军事力量与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中国和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情况,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中国崛起并不等于美国衰落,和谐外交也不意味着挑战美国的强权地位,更不是要取而代之。中国刚刚崛起就洋洋自得,产生“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错误观念,是要吃亏的。在客观评价与分析中国和谐外交时,这是必须有的清醒估计。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2006年中国外交丰收年


去年年底时,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曾预测2006年中国外交的风格是“‘和’字为先”。一年过去了,该如何评价今年的外交?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资深外交家吴建民认为,今年的中国外交是个大丰收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从理念上,去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大的首脑会议上提出一个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与我们过去的外交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考虑到当今世界的情况。时代变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已经结束,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为主体的时代。构建和谐世界,本身是一个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处理当今国际关系、国际争端、国际问题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的指引下,今年中国外交取得了大丰收。

首先是三次峰会在中国举行。一个是今年6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有10个国家的元首出席了峰会。然后是今年10月30日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峰会,除中国之外,10个国家的元首都出席了。第三个峰会是今年11月3日到5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来了35个非洲国家的元首,6位政府首脑,1位副总统。

这三件事情不能小视,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第一次,之前,我们从来没请过这么多外国元首,而且是在一年之内。我觉得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大家对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的承认,中国比较得人心;第二,这些国家也愿意发展同中国的关系,觉得跟中国发展关系是一种互利的关系,同时大家也希望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非首脑论坛,标志着中非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与东盟峰会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将会取得新进展;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也正在把成员间的安全领域向经济领域扩展。所以我说今年外交“大丰收”,我不是随便用这个词的。

第二点,中国同大国的关系都取得了进展。比如中美关系,今年来讲尽管有些摩擦,但总的走向是稳定的。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合作在发展。双方在国际问题上的合作在加强。这是好事。中美之间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今年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每当台独分子蠢蠢欲动的时候,美国都给予敲打,这说明保持台海稳定、反对台独分子捣乱,中美之间有着共同利益。而且,中美已开始战略经济的对话,对美国来说,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战略经济对话,这是第一次。它说明美国对中国经济上的作用的重视,而且这种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同时有一个机制能对问题加以及时解决。同时,中欧关系、中俄关系都在发展。

第三,中日关系出现转折,结束了长达5年的政治上僵冷的局面,不可小视。这是中日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中方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政策,而且日本方面也下了很大决心,安倍就任首相之职后,一改往日惯例,第一个到访中国,这一点很了不起,反映出他要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强烈愿望。中方则在六中全会召开期间,特别忙的时候,接受了他的访问要求。中日关系出现转折,中日双方高兴,两国老百姓高兴,亚洲国家高兴,世界高兴。我前不久到美国去,美国人也很高兴。美国白宫还专门就这个问题发表谈话,对此表示欢迎。可见中日关系紧张,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第四点,特别值得一提的,由于中国外交的努力,也由于陈冯富珍本人的工作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她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联合国机构中中国人担任一把手,这是破天荒的事。她的当选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了激烈竞争,当然中国外交也使出了几乎全部的力量。最后表决的时候,159个有投票权的国家,有150个支持陈冯富珍当选,很不容易。

最后一点我想提到朝核,朝鲜进行了核试验,中国对此立场鲜明,发表声明反对核试验,坚持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追求,以及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同时表明了我们反对核扩散的立场。这样一个声明,在全世界都得到好评。他们感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仅关心自身的利益,还关心世界的利益。这五条加在一起,可以说中国外交取得了全面进展,是大丰收的一年。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