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帖]日本外相最新讲话是对华外交宣战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公开表示,日本将不再为了二战侵华而“事事顺从”中国,现在是日本与中国发展“更平等”外交的时候了。町村还赞扬首相小泉纯一郎,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显示不屈服于外国压力。
  
  町村的这番话既逻辑混乱,又不符合事实。日本不仅没有“事事顺从”中国,而实际上却是“事事逆着”中国。
  
  中国不希望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没有“顺从”。小泉自从担任首相以来每年都去,今年更是选择在中国神舟六号回归的日子参拜;中国希望在有争议地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日本没有“顺从”。日本国内媒体炒作中国军事威胁,政府谈判时漫天要价,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中国政府约束国内保钓力量,也希望日本如此。日本没有“顺从”,在中国人过春节的时候,宣布日本政府接管钓鱼岛上的灯塔。
  
  “事事逆着”中国的正当要求,屡屡作出挑衅之举,然后倒打一耙,把责任推在中国头上,这就是日本的所作所为。
  
  町村还说,日本因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侵略行为负责,已经长期对中国保持低调,但现在是与中国发展更平等的外交关系的时候了。外电对此话的解读是:“日本对华外交宣战”。笔者认为倒是无需上升到这个高度,因为对于中日关系,双方都应重新定位了。
  
  相关新闻:日本外相:过去总服从中国 现在要争取外交平等
  相关新闻:日向美派特使说明东海情况 拟采取“大胆行动”
  
  中日的确应该发展“更平等”的外交关系,但笔者的理解和町村不同。
  
  在小泉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前,中日已举行了3轮战略对话。然而,他的参拜将这个不错的势头压了下去。而今,日本外相所要求的“平等”实际含义是日本要采取更强硬的姿态,而不理会中国的抗议和中国人的愤怒。
  
  日本的确应该平等对待中国,不应该是从骨子里“蔑视中国”,而是要给予理解和尊重。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美之间互动频繁;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欧之间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全面发展。惟独日本从心底里不肯认可今日的中国。
  
  日本对中国的外交有两点致命错误。一是战略定位失策,总是把中国定位为潜在的敌人或对手。其实,日本人也清楚,中国不会以武力侵略日本。但日本习惯了占据优势地位,总是担心外患,甚至把中国的台湾问题也看成是对日本安全的威胁;二是自视甚高,不尊重中国,其表现就是不肯换位思考,不肯踏踏实实理解中国政府的政策和中国人的心态。
  
  战略定位失误是出自我们善良意愿的中国式理解,在日本方面或许不是失误,而是从内心深处防范制约中国。日本不尊重中国,倒是不折不扣的事实。明治维新以来,中国对日本总是占下风。甲午战争中国输了;八国联军进北京日本人是主力;一战后德国在青岛的权益被让给日本,“九一八事变”,区区几万人就占领了东三省。二战日本是战败国,但日本人认为他们输给的是美国,是盟军,而没有输给中国人。正是基于这些,日本对待中国占据心理优势,因此把中国的正当要求看成过分要求,不顾及中国人的感受。
  
  在中国方面,一直特别重视中日关系。在中日双边关系3个重要文件———《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中,人们都可看到“中日友好”的表述。特别是1978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中日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建立长期稳定的中日友好关系,也是我国几代领导人一贯倡导的对日方针。邓小平在1982年和1984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领导人时曾说:“中日关系有很多话要说,但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中国领导人倡导中日友好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推动了两国关系正常化。日本向中国提供的资金在改革开放初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适应国际形势、适合两国关系的新提法。
  
  “友好”不太适合用在以利益为取向的国际关系上。笔者主张中日友好,但不主张两国关系仅仅表述为友好。比如说,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之间都在积极建立战略关系或者伙伴关系,为什么和日本的关系不照此定位呢?中日之间可以是伙伴关系,可以是战略合作关系,可以是平等关系,但在不成熟的条件下空谈友好不是上策。
  
  “友好”是一种愿望,中日友好是中国人以德报怨的善良意愿,两国民间的确存在友好交往、密切合作的案例,笔者就曾接触过不少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友人。现在不提,并不是否定,而是政治和文化分开,政府和民间分开。就是说,民间可以继续友好,继续这么说,这么做,但政府用政治化的术语来定义双边关系,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王冲
[em16][em16][em16][em16][em16][em16][em16]
★☆★人有小九九,天有大算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