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2011年7月20日金银岛投资报告

2010-07-20    周三

《盘面特征》:股市正在进行一场战斗,大盘就是我的望远镜

上证综指下跌2点,收报2794点。深证成指收报12393点,上涨12点。沪深300指数收报3091点,下跌3点。中小板收报6122点,下跌6点。创业板收报930点,上涨3点。两市成交量昨天是2030.9亿,今天是1831.5亿。

陶瓷、酿酒、印刷、物联网、环保涨幅居前。

医疗器械、黄金和煤炭领跌。

银行、地产等权重股表现低迷。







《盲人摸象》:短期股市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们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巴菲特

【市场观点摘要】:

森洋投资:金融股护盘主力借机洗盘

联讯证券:继续回调将提供低吸机会

国诚投资:大盘高开低走年线压力不减

广发证券:大盘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山之石】:

不看空中国,就会错过下一轮大交易

吉姆·查诺斯并不是唯一一个唱衰中国的人。最近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竞相做空中国股票,再次证明在投资家的圈子里,有一种观点日益流行——如果不看空中国,就会错过下一轮大交易。

美国研究机构罗迪集团合伙人、中美关系专家荣大聂指出:“市场和外国学者现在都变得更悲观了。”

查诺斯是从2009年开始唱衰中国的,当时他手下的分析师们开始研究中国的房地产繁荣,导致查诺斯将中国称为“迪拜*1000”。同年,波士顿的投资公司GMO的爱德华·钱思乐和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也开始预言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

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唱衰中国的阵营。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本月表示,中国可能出现了小的泡沫,而即将离职的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弈礼也表示,中国可能成为“下一个互联网泡沫”。擅长预言的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近日再次重申了他的观点:2013年后,中国政府将无力阻止问题房地产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而导致的经济衰退。

唱衰中国的人中,许多人的观点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经济正在以9%GDP增长率飞速增长。中国政府可能无法控制通胀,如果通胀失控,则会对增长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商业地产和住宅都供大于求,这些地产在未来许多年里可能都是国有银行的包袱,还有可能导致通货紧缩。此外中国政府在固定资产方面还做出了其他一些不明智的投资。

鲁比尼的主要观点是,中共高层一直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鲁比尼指出,中国的净出口额在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时期有所下降,但在政府行为的刺激下,固定投资占GDP的比重(如造桥和修路)从42%上升到了47%,这足以使中国躲过一场严重的衰退。不过鲁比尼也指出,中国的资本支出虽然激增,也不可能全部流入到有实效的项目上。鲁比尼本人在访问中国期间,就看到许多新建成的机场和高速列车都空空如也,还看到许多空无一人的“鬼城”,以及毫无意义的高速公路。中国的商业地产和豪华住宅已经供过于求,汽车产量也已经超过了需求水平。鲁比尼表示,在短期内,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通胀——也就是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好项目。但最终产能过剩会导致通货紧缩压力,而这种压力往往会首先在制造业和房地产部门显现出来。

鲁比尼今年四月在一篇发表于评论网站Project Syndicate上的文章中写道:“问题是一个国家的产能再高,也不可能高到将50%GDP进行再投资而不出现巨额的产能过剩。”

鲁比尼以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例,说明了当国家过度投资但消费不足时将会出现的情况。鲁比尼认为,为了避免中国经济在2013年发生所谓的“硬着陆”,中国应减少储蓄、削减固定投资、减少净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同时着手推动国内消费。

鲁比尼表示:“中国人之所以重储蓄,轻消费,背后的原因是结构性的,这也正是麻烦所在。中国需要20年的改革才能扭转过度投资的倾向。”

上周乔治·索罗斯在出席挪威的一次经济会议时表示,中国已经错失了扼制通胀的良机。索罗斯表示,中国现在“有一点泡沫”。索罗斯补充道,中国已经开始出现由工资带动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在他看来,这也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失去动力。

与此同时,有证据表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确出现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引起了两家大型评级机构的关注。标准普尔615日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展望下调至“负面”,标准普尔表示,明年中国的信贷紧缩可能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10%。穆迪三个月前也把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展望下调至“负面”。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表示:“当然,我认为和经济学家比起来,我们更容易从华尔街的投资人身上感受到他们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恐慌。”拉迪表示他从前就过见过这一幕。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率一度高达25%,但这并未影响中国后来的经济增长。

拉迪补充道:“可以说中国去年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它的增长潜力,现在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已经在通胀中放缓。”不过随着货币紧缩政策减少了货币的供给,加上“政府对高通胀十分敏感,因此我认为中国仍处在良好的轨道上。”

如今华尔街的投资家们纷纷表示看空中国,这种悲观情绪几乎占据了主流。现在该由中国来证明这些美国投资家是对是错了。







《股海夜话》:金银岛岛主的股市日记

股指今天虽然下跌不多,但警报尚未解除。

Snap1.jpg
2011-7-20 16:48



最让人担心的是大盘的成交量,75日至今,成交量一直迟迟不放大,如果还继续这样下去,就要防备本轮上涨只是跌破年线后,对年线的反抽,一旦反抽结束,大盘将继续调整,再次考验2610点,甚至更低位置。





《机构视点》: 各大机构解读市场









《热点透视》:拨开市场迷雾,深度剖析本质



全球化负债时代


我对全球宏观新生态的所有思考,凝炼为五个字:全球化负债。我观察,全球宏观的所有质变都指向共同的一点:全球化红利时代已经落幕,全球化负债时代才刚刚开启,这是时代的巨大变迁,是人类历史的必经过程。


在展开具体解释之前,让我们先回到经济的本源问题上。何为经济?经济为何?


答案可能大家耳熟能详:资源配置,而且得优化配置。


正是沿着资源优化配置的道路,全球经济生态在二战之后经历了三次变迁。


一是冷战时期,全球两大阵营对峙,资源的配置被分割在两个系统内部循环。资本是无形的,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出路,只有在人为限制下才会被阻止。


因此,当1991年结束之后,资源配置在两个系统内部的封闭式循环就被打破了。产业资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重新配置,大规模产业从先进国家向后进国家转移,国际贸易也随之迅速增加,这便拉开了二战之后全球经济生态的第二次变迁:全球化红利时代。


在全球化红利时代,资源进行着全球性的优化配置。发达国家愿意将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也乐意引进这部分产业,于是,开放与合作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国际贸易出现激增,贸易壁垒下降,生产成本得到系统性下降,通胀也因此被抑制住了。由于通胀被压制住,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高福利化政策,并没有立即表现为财政赤字的失控,换句话说,财政赤字风险被掩盖了,而且还被限制在局部区域。


这样一个时代大约持续了20年,从1991年苏联解体开始,直到2008年次贷危机结束。


全球化红利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经济增长的收益由全球共享,因而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均衡的系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各安其事,分工严谨,通胀和赤字风险都被全球化红利淹盖了。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是:资本持续地从美国流入中国,再从中国回流美国,尽管不合理,但却稳定。


次贷危机之后,一切彻底颠覆了。


资源的配置不再是单向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反过来向发达经济体投资,中国、印度向美欧展开的大规模并购就是最好的注脚。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各种壁垒层出不穷。而各国对新兴产业的争夺已不再受要素禀赋的限制,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受资源要素的限制较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红利时代积累了足够的经济基础。生产成本也开始系统性抬升,从大宗商品价格到劳动力成本,通胀全球化脚步已经势不可挡。在通胀全球化的带动下,各国的财政赤字风险开始暴露,而各国为应对次贷危机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则将赤字风险拉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而全球资本持续不断地从发达经济体流进新兴经济体,但回流发达国家的量大大减少了。


不难看出,在全球化负债时代,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角力在加剧,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技术资本的角力也在加剧。


与全球化红利时代正好相反,全球化负债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经济增长的成本(比如通胀和金融风险)由全球分担,因而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动荡的非均衡系统。


在整个系统非均衡之下,大规模政治风险和战争风险也将上升。作为子系统的金融系统也注定会更加动荡,牛市和熊市的交替会更加频繁,而彼此的分界线则会变得模糊。


不能说次贷危机改变了这一切,改变总是在一点点的积累,然而次贷危机确实起到了翻开时代新篇章的作用。


全球化负债,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适用完全不同的投资逻辑。下面,我将一一分解。




(三)




.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