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帖]钢铁股挂帅

钢铁量价齐升 2003年,在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当中,钢铁行业无疑是亮点之一。而股市中钢铁板块的迅速崛起也使得投资者努力擦亮眼睛,希望看清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了解到,2003年全国累计产钢22011.53万吨,同比增长21.15%;国内市场钢材表观消费量(含重复材)2.66亿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453万吨,增长25.15%。全年钢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并且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钢产量纪录,成为世界上惟一年产钢超过两亿吨的国家。

其中,多数重点钢铁企业的钢、生铁、钢材产量均有较大增长(见图1)。同时,钢材价格2003年全年总体保持升势。预计全年重点大中型冶金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6500亿元左右,实现利润480亿元左右,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十大钢铁集团的利润占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宝钢集团实现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128%,马钢集团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588%;还有武钢、鞍钢、南钢、韶钢、唐钢、津西等企业实现利润均超过10亿元以上。

在股票二级市场上,通过行业挖掘进行价值投资以及基金对于大盘股的偏好成就了钢铁股牛市,去年33家钢铁股的加权平均股价上涨了38.63%。在年度涨幅最大的50只股票中,钢铁股占据9席,其中韶钢松山以121%的涨幅摘得“季军”。

总而言之,2003年无论是从行业、公司还是股市表现,钢铁都风光无限。

再观2004年, 进入2月以后,由于国际板材市场货源高度短缺,在中厚板上涨带动下,无缝管、普中板、冷轧板、槽钢、H型钢均呈现价格稳步攀升的局面。此外,年后海运费用上调超过20%,废钢、钢坯、合金铁等炼钢原料价格也逐渐走高,对钢价升温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部分公司频繁上调售价,以韶钢松山为例,价格几乎是每天都在上涨。

钢铁行业前景如何,钢铁股是否能够再续“传奇”,以及政策、行业、股市这三者之间的博弈在2004年怎样展开?这一连串的问题构成了眼下的钢铁迷局。

得益于重化工业化进程

钢材价格暴涨以及行业经济效益提高得益于需求的快速增长,而这一切发生的大背景则是中国迈向重化工业化阶段。

近年来,中国重工业比重不断增加,并且主要资本品行业的利润明显超过传统消费品行业,昭示着一轮重化工业增长阶段已经到来。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杨大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导致重工业比重上升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进入追求便利与性能的阶段,以家电、汽车和房地产等耐用品消费为主。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属于机械工业,自身的发展会提高重工业比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部门对整个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关联效应要明显强于食品、服装等传统消费品部门。同时,钢铁、机械和化学等中间使用部门之间的的关联效应也十分明显,将进一步提高重工业比重。

很明显,在重化工业化进程中,钢铁行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事实上,由于钢铁行业是重工业的支柱产业,其快速发展势头正是经济进入“重化工业”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此外,资本品行业大部分是典型的投资依赖型行业,因此,1999年以来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对钢材需求的增加非常关键。

中国因为进行中西部大开发和执行第十个五年计划,加之准备奥运会和加入WTO,对钢铁的需求量必将呈持续大幅增长势头,钢材消费市场前景相当乐观。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钢铁行业分析师张镭认为,就建筑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而言,未来数年,我国在电力、海洋、桥梁、机场、民用建筑、物流基地等领域投入将增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2008年奥运会等大型项目,对钢铁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钢材的需求将扩大。据WSD(世界钢铁动态)预测,到2005年,中国在钢材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达100亿美元。

资料表明,根据“十五”计划,在未来10年内,中国需要油气管线用钢总量为850万吨左右;由于西电东送计划,用于重点电力建设的钢材将在100万吨以上;未来5年,中国将投资1200亿元开发海洋石油天然气,钢结构用材也随之迅速增加;到200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新增20万公里。公路建设的发展将增加对钢材的需求;万里长江上的长江大桥将由目前的29座增加到40座以上,钢结构桥梁的发展使钢材的需求成为一个亮点;2005 年,全国通航机场将从现在的129个增加到150个。

随着一些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如北京奥运会、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的不断推进,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设施及城镇化建设实施力度的加大,使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未来几年电力、煤炭等基础能源供给紧缺,以及铁路、公路、海运等交通运输紧张,急需发电站以及加快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的投资建设,将进一步增加对钢铁需求,拉动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长。

同时,来自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作用也不可小视。以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2004年,该地区15城市的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迎来经济建设新的高潮,一批建设项目已经启动。产业人士认为,作为国内钢材消耗最大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腾飞,对周边钢铁企业及钢材市场来说,都会带来众多商机。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结构性投资过热

“价格暴涨直接刺激了国有和民营资本对钢铁产能的投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坦率告诉记者。

以钢材消费大省广东为例,多个大型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投资325亿元、千万吨级的南沙临海钢铁工业基地进入引资阶段;民营钢铁企业番禺裕丰钢铁有限公司表示长远目标是1000万吨;韶钢集团正在酝酿另一个1000万吨的“大制作”;宝钢南方贸易有限公司也以“虚拟企业”的形式,与高明生产厂合作,试水60万吨的冷轧板生产。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得到数据,1-11月份冶金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22亿元,同比增长104.1%,是全国各工业行业投资增幅最高的行业。2003年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钢铁项目增长96.6%,2002年全国各地新上和在建炼钢项目1326个,而2003年仅前10个月全国钢铁工业施工项目已达3038个。

据统计,目前民营钢铁企业已有和在建的炼钢生产能力已超过2500万吨,成为此轮钢铁产能扩张的主要新生力量。2003年8月8日,民营企业复星集团注入16.5亿元资金,获得新组建的南钢联合公司控股权,充分显示了民营资本在这一轮“大炼钢铁”中所扮演的举足轻重角色。

与产能的急剧扩张相伴的是产品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据长城证券金融研究所钢铁行业分析师黄静介绍,钢材按外形可以分为型材、板材、管材、金属制品四大类。一般而言,板材的附加值高,其中薄板又是板材中附加值最高的产品,这一类产品主要满足工业用途;型材的附加值相对较低,特别是线材和小型材,这一类产品主要用于建筑业。

黄静指出,中国钢材产量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一直偏低,从自给率情况看,作为低端产品的小型材和线材国内生产量大于表观消费量,均为净出口的产品。而附加值最高的薄板仍有赖于大量进口,其中镀锌板的自给率最低,只有29.3%。

尽管从长期看建筑钢材产能明显过剩,但去年这一类产品的价格却出现了很大涨幅。黄静认为,国内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诱导众多资本投向钢铁行业,小型材和线材作为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线建设周期短,生产设备要求不高,进入壁垒低,因此成为主要的投资品种,连熄火多年的几十立方小高炉都重新点燃,产能扩张速度很快。

低端钢材品种的价格暴涨和产能急剧扩张,使得中国钢铁产业的结构问题更加严重。仍以广东为例,在目前该省的几十家钢铁企业中,除了广钢、韶钢以外,大都是延伸加工的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落后,其中,生产小型建筑钢材和小焊管、小镀锌管的企业较多。广州市社科院办公室副主任胥东明认为,广东钢铁业的问题不是缺钢那么简单,品种结构不合理,缺好钢、缺高附加值产品是问题所在,这属于结构性短缺。而广东恰恰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上游瓶颈制约产能扩张

作为高耗能行业,钢铁产量的高速增长令上游原材料、能源领域频频告急。

由于国内铁矿石含铁品位低,一般在40%以下,不能满足钢铁企业生产需要,中国铁矿石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进口量已连续3年大幅增长。2002年进口铁矿石11150万吨,比2001年增长20.79%。2003年全年进口铁矿石达14812万吨,其中90%以上来自四个主要铁矿石出口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2004年中国钢产量将达2.6亿吨,较上年增长16.9%,需要进口铁矿石两亿吨。作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中国钢铁产能的快速增长对世界铁矿石价格影响巨大。在2003年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上,2004年年初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中已有两家宣布提价18.62%和18.6%。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焦煤相对不足,加上焦炭大量出口,造成国内焦炭供应紧张。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由于供应不足,钢铁企业转而采购一些低质量的焦煤,造成焦炭质量下降,自80年代以来首次出现了全行业吨钢可比能耗上升的现象。2003年,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能耗上升了9千克标准煤/吨,吨钢可比能耗上升了11千克标准煤。预计到2005年,钢铁工业用煤缺口将达2000万吨到4000万吨。

钢铁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原料和产品的大进大出,形成对铁路、水路运输的极大依赖。2003年国有铁路运量为19.9亿吨,比上年增长6.5%;主要港口吞吐量20.26亿吨,增长18.7%。由于铁路输运能力不足,加上接运钢铁生产原料的港口、码头、货场等基础建设远没有达到与目前生产水平相匹配的程度,使运力日渐紧张,影响了矿石进口。而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多数大宗商品贸易量的大幅上升,使得运费随着大幅上涨。2003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以4765点报收,较年初上涨174.17%。进入2004年,国际运价指数持续攀升,2月4日创下5681点的历史新高。2003年,中国从印度进口铁矿石猛增而从南非进口反而减少,其重要原因就是运费暴涨。

而且,钢铁工业所必需的电力供应也遇到了麻烦。由于高耗能行业高速增长,用电结构重型化和前几年电力投资偏低,造成电力供应不足。国家电力总公司公布的分析报告称,2003年末全国装机容量3.85亿千瓦,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增加3500万千瓦、5000万千瓦、6200万千瓦,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要到2005年下半年才可能缓解,2006年才能够实现基本平衡。频繁的拉闸限电已经对中小型钢铁企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干扰。此外,钢铁行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总量的20%多,位于不同区域的钢铁企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北方地区。随着钢铁工业的急速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将会越来越明显,而且很难缓解。

“快速发展容易造成各方面关系的失衡和不协调,对钢铁工业来说,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等制约发展的因素会抑制产能的发挥,并且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指出,“不过从总体上来看,2004年钢铁行业不会出现严重供求失衡的情况。”

政策降温措施出台

基于以上原因,钢铁工业协会认为,环境容量的饱和、能源的短缺,将大大限制钢铁行业规模的扩张,其中铁矿资源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制约将是致命的。随着新一轮投资中高炉炼铁能力的形成,原料争夺将会更加激烈,一批企业很可能会被“饿死”而出局。

从目前钢铁行业在建项目看,国内十大钢铁企业的投资热点集中在高附加值的项目上,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基本滞留在粗钢的扩能上。在低端产品上的产能过剩极有可能引发价格战。

由于新建钢铁厂50%到60%的融资都来自银行贷款,如果收益不足以回收投资成本,企业将会面临生存考验,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当地政府将面临投资风险,银行将面临无法收回贷款的财务风险,国家发改委会警告说,如果钢铁市场下滑,这类投资变成坏账的风险就会增加。这对于过去5年来一直努力削减坏账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于钢铁投资的限制措施出台了。

2004年2月4日,国务院《关于制止钢铁、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若干规定的意见》出台。同日,国务院召开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电视电话会议。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的通知,对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等单位都采取了相应措施,通过国土、环保、质检、银行信贷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调控措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具体措施甚至包括,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未经审批、违规或越权审批的项目,不得批准上市、扩股、配股,不得供电。

据悉,云南省近期将按国家要求在全省范围开展对钢铁、电解铝、水泥建设项目的清理,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钢铁联合企业和独立炼铁厂、炼钢厂项目;四川省近日做出具体部署,将对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进行专项清理,并对这三大行业的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采取“五不”措施。河北省将对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进行严控,原则上不准审批钢铁、水泥、电解铝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福建省将继续执行去年下半年以来对铁合金、小钢铁、小水泥企业的限电措施。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长期发展乐观

钢铁新政显然对股市产生了影响,在政策出台前后,钢铁股出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以龙头宝钢股份为例,该股由年初的8.06元一路下挫到6.78元,跌幅超过15%。

尽管中国证监会日前表示,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类公司融资项目的审批将更加趋于严格,而并非完全叫停,相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还将允许其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但济钢发行新股计划搁浅的消息仍不胫而走。

由于除包钢、济钢、沙钢之外的大型钢铁企业都已上市,因此股市钢铁板块已经基本能够反映该行业的景气状况。在新政背景下,钢铁行业的走向以及钢铁股定位问题则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莱钢集团董事长姜开文认为,根据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只有具备了三个条件钢铁消费才能达到“饱和点”,一是人均GDP必须达到3000美元,而中国刚刚迈过1000美元的门槛;二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美国实现工业化消耗钢材大约是70亿吨,日本35亿吨,而中国内地至今只不过消耗了19亿吨;三是第三产业比重必须达到50%,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45%到50%,这一比例中国也远远没有达到。由此推断,中国钢铁产品离“饱和点”应该还有7000万吨到8000万吨左右的空间。

此外,尽管2003年中国的钢材消费总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但人均消费量仅为187公斤,远低于韩国最高纪录839公斤、日本611公斤以及美国的425公斤。历史实践说明,一国的钢铁消费在经济工业化过程中以及人均GDP从低点开始攀升时都将加速上升,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当中,因此,钢铁行业爆发投资热潮不足为奇。

2004年1月份运行的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和汽车、造船、房地产等主要钢铁消费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减。而原材料和能源紧张使得20%的新增钢材产能难以发挥,从而减缓了钢材生产的增速,改善了供求关系。还有就是国际钢材市场出现少有的短缺现象。随着国际经济的逐渐转暖,主要钢材消费国的汽车、建筑、机械等行业开始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北美、欧洲的钢材消费有望由负增长变为小幅度增长,而亚洲地区的需求仍然会相当强劲。

因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刘世锦表示,钢铁行业还将有20到30年的高速发展期。

子行业分化不可避免

不过,证券公司钢铁行业研究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并非总量不足或者过剩问题,而主要是内部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

从钢材结构看,钢材品种结构的瓶颈仍未缓解,还有加剧之势。小钢厂仍在大规模扩张,而随着下游家电、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等品种明显供不应求,进口持续增加。初级产品生产投资过度,加剧了钢材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在建的项目大约有1.2亿吨,预计到2005年,全国钢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33亿吨,而同期的钢材需求只有2.5到2.6亿吨。不过过剩是相对的,一边是低端钢材大量生产,另一边是高技术含量的钢板大量进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撰文指出,一般长材国内产能已自给有余,这表明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产品结构不合理则是工艺结构、装备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反映,而上述的结构不合理往往是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结果。民营企业生产规模扩张很快,其产品多属于普通钢材,结果是长线不断加长,短线补得很慢,这种结果实质是投资结构造成的。中国钢铁工业不能再热心于以扩大规模为目标,而应以调整求发展,否则将会导致一部分生产能力过剩而闲置,造成浪费,使全行业陷入危机。

张镭表示,今后钢铁企业竞争将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成本,二是品种。眼下国内钢铁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大多处在“初级阶段”,缺乏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只一味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跨不出国门,一旦市场冷下来之后,那些在成本、品种、质量上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在成本上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必然难以存活。

张镭对2004年钢材市场的供需情况做了一番概括。他认为,由于铁矿石产量只能提高18%左右,国内钢铁企业“以矿定产”的情况会日益突出。因此,虽然有不少新建、改造项目将在2004年完工,但原材料的限制使得这部分新增产能无法完全释放,最终2004年钢材供给增幅在20%以下。如果需求增长仍维持在2003年水平,即25%左右,钢材市场就会出现供需缺口。但事实上需求也会有所减少,一方面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由2003年的26.7%下降到17%,另一方面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本身也会影响需求。总体看来,上半年供需形势仍然偏紧,下半年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钢材价格将有所回落。

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钢铁行业分析师姜南指出,一旦钢材市场的阶段性供求紧张局面得到缓解,子行业分化将加剧。由于建筑钢材主要是受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同时类似螺纹钢这一类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产能过剩,因此受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很大,价格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相反,支撑板材类产品增长的下游产业主要是汽车、家电这些直接消费品生产行业,其需求变化平稳,不会直接受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动的冲击,因此价格下跌的空间不大。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钢铁行业分析师赵志成表示,一旦出现产能过剩局面,那些产品质量低劣的小钢铁厂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但同时,用于汽车、家电、电子消费品和造船业的高端钢铁产品却可能依然供应短缺,这一势头预计将持续到2010年(见表2),中国当前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仍然依赖于进口。根据这种情况,天相投资给出了各子行业投资评级。

2003年钢铁股市场表现来看,每股收益大幅增长的公司股票涨幅也较大,除了武钢属于整体上市题材炒作以外,涨幅最大的钢铁股每股收益同比均大幅增长。面对这种相关性,基金公司对2004年每股收益的增长情况相当看重。考虑到下半年钢材价格可能出现的不利变化,基金更加关注钢铁企业产能的增长情况,韶钢、马钢等产能大幅增加的公司获得了基金的青睐。而QFII则对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更感兴趣,一直在增持宝钢。张镭表示,围绕钢铁股,基金与QFII两大主力两种投资理念的对决结果,将是2004年股市的一大悬念。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