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处置行动画句号 欧洲各央行完全停售黄金
欧洲各国央行几乎完全停止了本国黄金储备的出售,由此为十多年来每年都会进行的大规模处置行动画上了句号。
大规模售金行动的消失,对金价有着重要影响,原因有二:一是一个重要的黄金供应源撤出了市场,二是它为金价提供了心理支撑。上周,金价创下了每盎司1300美元的历史高点。
欧元区各国央行以及瑞典和瑞士央行均是《央行售金协定》(简称CBGA)的签约方。该协定为签约方出售黄金的总量设置了上限。
初步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26日的CBGA年度里,各签约方总共出售了6.2吨黄金,同比下降96%。
这是该协定于1999年签订以来最低的年售金总量,远低于2004-05年度497吨的峰值水平。
年售金总量下滑的同时,在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欧洲各国央行正在对黄金进行重新评估。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头十年,各国央行纷纷售出手中不产生收益的黄金,转而买入每年可带来稳定回报的主权债务。但如今,央行和投资者们看中的是黄金的保值属性。
巴克莱资本贵金属销售总监乔纳森•施保尔表示:“现在的形势显然不同于以往;人们的心态与以前截然不同。”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新的CBGA年度里,欧洲各国央行的售金总量不太可能显著增长。
尽管许多国家的央行拒绝透露其售金计划的细节,但某些国家央行的反馈以及对银行家和咨询顾问的多次采访表明,售金总量不太可能回升至过去十年的趋势水平——过去十年,CBGA各签约方年均售出388吨黄金。
瑞典、斯洛伐克、爱尔兰和斯洛文尼亚央行表示,它们没有售金计划。瑞士央行则重申了一份先前发布的、同样表明没有售金计划的声明。
各方最初之所以签订CBGA,是因为黄金矿商抗议各国央行抛售黄金的行为压低了金价。
通胀与通缩转换拉升金价
就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提醒投资者注意令人不安的低通胀率一天之后,星巴克就宣布将提高一些咖啡饮品的价格。
那么通胀率是处在危险的低水平,还是正在逐渐升高?这取决于你观察问题的出发点。
上周美联储表示,通胀率低于合适的水平,并且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情形。美联储还表示,将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以确保这不会演变成严重问题,比如通缩。
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将在10月1日公布。据汤森路透的一项调查,该数据9月可能稍有上升。预计9月核心PCE较上年同期升幅将稳定在1.4%,低于美联储中意的1.7%-2.0%的区间。
该指数扣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不过过去几个月来,食品、能源和其它主要商品的价格已经飙升,这也道出了星巴克等上调价格的原因。
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CRB)指数上周触及八个月高位。黄金价格也触及纪录高位,此外,包括大豆和棉花在内的其它大宗商品价格也达到多年峰值。
而商品价格走高会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及美联储的下一政策步骤产生的影响更不明朗。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低迷的消费支出意味着,许多公司无法效仿星巴克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然而1.4%的通胀率并非是日本式的通缩。里奇蒙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拉克尔表示,通胀率在一段时间内处在1%-1.4%的水平同时却不陷入通缩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却不那么确定。资产管理公司Gluskin Sheff的首席分析师David Rosenberg认为,通缩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并表示美联储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的政策团队只经历过对抗通胀,在应对通缩方面却毫无经验,”他说。
Rosenberg认为,造成通缩的诱因是高企的失业率、疲弱的房市以及仍对家庭支出造成拖累的沉重债务负担。
不过他也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在相反的方向发挥影响,尤其是金价和油价。新兴市场的需求以及投资者规避通缩和美元下滑而产生的避险需求,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对美联储而言,消费者的预期比分析师的观点更为重要,因此本周最为引人注目的信息可能是10月1日公布的路透/密西根大学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最近的一年通胀预期为2.2%,为一年来最低。若该数据继续下滑,可能会在美联储内部拉响警报,并强化投资者对于政策将进一步放松的预期。
而如果民众开始预期物价将上升,通胀预期则可能上升。这对于担心通胀太低的央行来说,并不是那么糟糕。
金市现20年未遇信号,各国央行认同危机从未远去
金价创下历史新高。根据预测,今年全球各国央行将成为黄金的净买家,这种20年未遇的情景,将是金融危机后黄金复苏最明显的信号。
截至2010年6月世界各国黄金储备排名:
自今年1月以来,受主权风险引发的担忧推动,金价已上涨约15%。不过,经通胀调整后,目前金价与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创下的逾2300美元历史最高纪录相比仍有不小距离。
形势已经发生逆转,在过去10年内,欧洲各国央行大举抛售黄金——当时黄金被视为一种零收益、无吸引力的资产。因此货币当局以黄金交换“能产生收益”的主权债务。
编制基准黄金统计数据的咨询机构——黄金矿业服务公司(GFMS)表示,今年,世界各国央行将净买入黄金15吨左右,上次出现这种情形是在1988年。这种转变是在俄罗斯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央行买进黄金,以及欧洲黄金销量锐减的形势下发生的。
CFMS董事长菲利普•克拉普维克表示,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发达国家的债务水平高得让人担忧,在这种背景下,金价近期迭创新高,攻破每盎司1300美元关口。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印度、沙特等国家均宣布将大举扩充各自的黄金储备,这为金价提供了心理利好因素。
CFMS表示,虽然目前各央行的净买入头寸仍然相对较小,但这已是与过去10年截然不同的重大转变。过去十年间,世界各国央行每年平均出售黄金442吨,相当于黄金总需求的10%左右。
黄金正日益成为中国外储的“最优选择”
中国公开表示对美国国债价值的担忧,最初发自于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后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自此之后有两个迹象值得注意,一是中国不但延续了之前的资源投资战略,更是在4月份把黄金储备从600吨增加到了1054吨;二是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愈加客气,最近一次的表现是盖特纳低调访华。这说明,资源战略也好,黄金储备也罢,都是中国在 对美博弈中可利用的牌。尤其是黄金储备,可能才刚刚开始。
支撑这种判断的根本论据不在中美之间的利益纠葛,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和自身崛起的诉求才是增储黄金的客观历史背景。
黄金储备在中国外储中的比例严重失衡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中国上一次增加黄金储备还是在2002年,从2001年的394吨增加到600吨,在此之后截止到2009年4月的7年多时间里,官方公布的黄金储备数量丝毫未变。
此次虽然通过调整突破了1000吨,但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仍然只有大约1.2%的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这种水平低得令人吃惊。
2001年,正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出口和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的开始。与黄金储备此后毫无变化相对应,外汇储备总额和美国国债余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众所周之,中国目前已经两项数据上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一是外汇储备总额,二是持有美国国债总额。
日本的黄金储备占其外汇储备总额的比例为1.8%,即便是追平日本,中国还有0.6%的增加空间,更何况,中国还有本币国际化的诉求存在。
本币崛起与黄金储备之间的关联从日元的例子来看,似乎黄金储备和本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并无具体关联。但是这一结论并不成立。首先,日元的国际化无疑是失败的,截止到目前为止,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更多地是一种套利工具;其次,一旦进入战争时代,真金白银,以及有大量硬通货担保的货币才有可能充当国际间的交易媒介。从这个角度看,黄金储备无疑是个政治问题,尤其是类似于日本、中国这样的新兴力量而言,大量增持黄金实际上就是对美元的不敬。
美国对此问题再了解不过了。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从1941年3月11 日到1945年12月1日,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这为美元霸权地位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与日本是不同的,中国不但是个经济大国,也具备成为政治大国的基本条件,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承建国际金融中心问题上的脚步表明,未来10年,将是中国大幅提升黄金储备占外储比例的10年。
至少也是“次优选择”最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在美元持续贬值之下中国央行行长的其他几种选择。
首先是资源及能源领域的全球投资。毫无疑问,这可能是中国外储眼下的最优选择,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日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不想把购买美国国债和中国增加能源产业的投资联系在一起来谈——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战略方向没有疑问,但确实也在顾及美国的神经。
其次是藏汇于民。放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限制,股市国际板和港股“半通车”(港股ETF)等都是朝外汇投资私人化方向的努力。这同样是一个趋势,但从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并不具备很大的可行性。
再就是欧元或其他货币。看看现在的欧洲经济,以及欧元兑美元的升势,中国在欧元上的投资可能一样不具备经济性。
总结:黄金正日益成为中国外储的最优选择,至少也是次优选择,而未来10年,将是中国大幅增加黄金储备的10年。
黄金正成为高风险投资?
黄金是为数不多几种无论市况好坏都有人乐于购买的投资品之一,不过人们大多在市况坏时才购买黄金。金价首次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是在2008年3月贝尔斯登垮台之际。大约一年后,金价再度逼近每盎司1000美元关口,当时信贷危机全面爆发、经济深陷衰退、标准普尔500指数跌至12年低点。
这次情况则不同。金价此次上涨之际,信贷市场看上去已不再面临迫在眉睫的冻结危险,在最近公布的这批喜忧参半经济数据之前人们曾普遍认为经济正在日益复苏,而美国股市则较3月份时的低点上涨了近52%。
事实上,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性指数(VIX)这一衡量投资者焦虑情绪的重要指标今年下降了29%。德国商业银行的分析师温伯格说,金价通常与该指数同向而动,而不是像最近那样与该指数反向运行。
美元的疲弱无疑刺激了更具传统特性的黄金需求。不断膨胀的政府债务和全球流动性泛滥都是美元面临的长期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将使最能对冲通货膨胀影响的黄金受益。
不过,黄金价格在经济企稳迹象频频出现之际回升,则显示一些人投资黄金并不仅仅是为了规避风险。德意志银行旗下宏观策略集团上周建议投资者购买新兴市场资产、高收益率债券以及黄金,因为这些投资品有可能从经济复苏出现“全球性甜蜜点”以及央行大量投放流动性中获益。该集团将这些投资品称做“一系列高风险资产的完美混合”,并预计金价将升至每盎司1100美元。
不过黄金交易正在变得过于热络。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那些押宝金价会进一步上涨的投机者几乎是作空金价投机者数量的10倍,而一年前前者仅是后者的四倍。温伯格警告说,如果投资者对黄金的前景不再看好,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金价急剧下跌。
虽然长期来看通货膨胀风险有可能使黄金成为投资避风港,但金价未来可能还是会出现波动。(Mark Gongloff/文)
追溯黄金发展脚步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19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世纪。在19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如18世纪的100年仅生产200吨黄金。到19世纪黄金生产跃上了新台阶,100年期间生产的黄金达到了1.15万吨,是18世纪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间就生产了1万吨。
进入20世纪后,总得来说,世界上黄金的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出现过几次产量大增的现象。在1900年世界黄金产量每年300吨,在20世纪早期最高年份产量达到每年700吨、3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达到每年1300吨、6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产量接近1500吨,80年代世界黄金年产量突破2000吨,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量总体还在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黄金产量还是比较稳定的,21世纪以来世界黄金产量平均稳定在2600吨左右。
据科学家推断,地壳中的黄金资源大约有60万亿吨,人均1万多吨。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仅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截止2005年,人类采掘出的黄金不过12.5万吨,约占总储量的六亿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地球上的黄金分布很不均匀,虽然,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金,但是各国产黄金产量差异很大,各地产量却颇为不平均,其中2004年世界前10名产金国依次为: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秘鲁、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布亚新几內亚。其中中国黄金产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在2004年,南非、澳大利亚及美国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产金量的13.9%、10.6%、10.2%;而我国的产金量也达到8.6%。目前,世界每年矿产黄金2600吨左右,但是能达到目前这个产量是经过了人类几千年不断探索和努力的结果。
在19世纪之前,人类社会的黄金生产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认为:在19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如18世纪的100年仅生产200吨黄金。由于19纪一系列黄金资源的发现,使得从那时起黄金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纪后半叶的50年里,黄金产量超过了这之前5000年的总量。
19世纪开创黄金生产新纪元的是俄国在18世纪中期乌拉尔山东坡岩金矿的发现,这个发现使俄国采金业开始复苏,不过当时产量不很高,40年后仅生产了2.6吨黄金,但这使沙皇看到了希望,从而加强了金矿资源勘探工作,在这之后的70年里,俄国又发现并开采了许多金矿,到1840年俄国的黄金年产量已经达到43.5吨,到1847年俄国黄金年产量占全世界年总产量的60%。但是俄国人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同以后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所取得的收获相比却有些相形见绌了。
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了黄金,很快就有数千人汇集在此处寻找金矿,第一年就生产了25万美元的黄金,第二年就增加了40倍,之后黄金产量逐年提高,到了1852年产量达到77吨,1853年达到93吨。
美国发现黄金3年后的1851年,在澳大利亚也发现了黄金,澳大利亚黄金产量也开始快速提高,1852年澳大利亚产金26.4吨,1853年年产金达到70吨。
之后是南非在1886年发现黄金,1887年南非的黄金产量仅有1.2吨,5年后增加了25倍,达到30吨,1898年达到120吨,居世界第一。一直到现在,南非总计生产了数千年来全世界矿产黄金总量的40%。
赶上19世纪黄金生产力大发展末班车的是加拿大。1896年两个探金者亨德森和卡马克在捕捞大马哈鱼时,在克朗代克发现了黄金,从而诞生了一个新城市——道森市,这一地区的黄金一直开采到1966年。
总结19世纪世界黄金生产历史,可以看出:18世纪的100年间全世界共生产黄金不足200吨,到19世纪黄金生产跃上了新台阶,100年期间生产的黄金达到了1.15万吨,是18世纪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间就生产了1万吨,也就是说,19世纪后50年平均每年全世界产金200吨。
19世纪形成的世界黄金生产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续至今,19世纪形成的产金大国目前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产出国。自1980年以来,南非的产金量呈稳步下降趋势,尤其90年代以后,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产金量仍居世界各国第一位;美国的产金量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特别是自80年代后期起,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而澳大利亚的产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产金量趋于稳定,变化不大。目前全球主要产金国有: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不过,百年来世界黄金生产格局也有一些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非洲黄金产量下降的同时,南美的秘鲁、阿根廷以及东南亚的黄金产量在显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黄金产量已占到全球的14%。
目前,虽然一些国家的黄金产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亚、秘鲁、印尼的黄金产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国等黄金生产大国的黄金产量却在下降,特别是南非,其2005年的产量下降了15%,仅为300吨左右,这将使得全球的黄金产量难有提高。另外,由于金矿产业投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如果在一个地方勘探出黄金,按照正常的程序需要7-10年才能生产出黄金来,因为光地质探矿就需要2~3年,然后再做工程,开采矿石,再冶炼,最快也要4~5年。从历史数据看,全球矿产金数量不可能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世界黄金产量不会变化很大,依然会比较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