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席卷全球之际,人们不禁要问,由精英人士组成的投资机构为什么会购买高风险的次级债?除了贪婪之外,多数评论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金融市场看门人”之称的评级机构对次贷债券的错误评级。
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市场上一个重要的服务性中介机构,为公司债券等打分或者评级,主要工作就是评估风险。从而决定债券发行人能否向投资人偿付所承诺的本金和利息,评估考虑因素包括发行人的财务健康状况及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财务情况,以及金融市场的一般情况等。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只有三家,分别是美国的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据报道,在疯狂投资、漠视风险的十余年间,三大评级机构不仅没有中立、客观地评定债券的信用度,反而在收取了高额评级费后,为“有毒债券”贴上“优质”的标记,与华尔街一起欺诈全世界。
鉴于三大评级机构对于在金融危机中的推波助澜,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上个月表示,已开始调查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
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由普尔于1860年创立,1860年代,欧洲的投资者对于自己在美国新发展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资产需要更多的了解。这时,标准普尔的始创人普尔顺应需求开始提供金融信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标准普尔凭借其“独立、严格”的分析及其涉及股票、债券、共同基金等投资品种的信息逐渐奠定了行业中的地位。
如今,标准普尔员工总数超过5000人,分布在19个国家。标准普尔为投资者提供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其中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现的标准普尔全球1200指数和为美国投资组合指数的基准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等一系列指数。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标准普尔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
穆迪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穆迪,他在1909年首创对铁路债券进行信用评级。1913年,穆迪开始对公用事业和工业债券进行信用评级。目前,穆迪在全球有800名分析专家,1700多名助理分析员,在17个国家设有机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穆迪于2001年7月在北京设立代表办事处,开拓中国业务。
惠誉国际是带有欧资性质的国际评级机构,1913年,惠誉国际由约翰?惠誉创办,1997年底并购英国IBCA公司,又于2000年收购了Duff &Phelps和Thomson Bank Watch。惠誉国际在全球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1000多名分析师。其业务范围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国家、地方政府和结构融资评级。迄今惠誉国际已完成1600多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评级,1000多家企业评级及1400个地方政府评级,以及全球78%的结构融资和70个国家的主权评级。惠誉在美国市场上的规模要比其他两家评级公司小,但在全球市场上,尤其在对新兴市场上惠誉的敏感度较高。
2000年惠誉进入中国市场,并在2003年6月份,在北京成立了代表处,现在主要从事资料的搜集、研究、报告、宣传等工作。
这三家评级机构各有侧重,标普侧重于企业评级方面,穆迪侧重于机构融资方面,而惠誉则更侧重于金融机构的评级。
评级机构的垄断1940年美国颁布《投资公司法案》,按照这一法案规定,金融机构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只能对高质量的资产投资,而所谓高质量资产是指达到“投资等级评定”中的“投资级”标准。70年代,评级机构的业务运营模式和现在大相径庭。需要评级的投资机构需要付费订阅评级机构的服务。后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决定,评级机构应该更多地服务于公众利益,并随即修改了评级行业的商业模式。于是,公司不再花钱订阅评级服务,而是为自己的债务评级支付费用。
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建立了“全国公认统计评级组织”,并制定了“全国公认统计评级组织”加盟标准。标准普尔、穆迪和汇誉三家资信评级机构获得认可,成为该组织的第一批会员。
这个标准实际上是一道阻碍公平竞争的壁垒,自那时起,只有这三家机构在受保护的市场中蓬勃发展,后来侥幸加入该组织的评估机构都被上述三家分别吸纳吞并。还有很多信用评级机构向证交委提出过加入申请,但纯属徒劳。
1997年美国证交委最后一次公布加入该组织的标准,再没公布新的标准,这就形成了目前的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缺乏竞争、滥用权力和利益冲突三大弊端。
“权威”等于可靠?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些评级机构评定的资信级别并不那么可靠。信用评级公司一方面要从请求他们进行评级的上市公司那里收取可观的费用,另一方面要向投资者提供有关上市公司情况的咨询服务。
估计一个抵押贷款池的潜在损失的时候,会从违约的预期频率和严重程度、证券所含贷款的各项指标特性等各个方面检查贷款。他们不会逐笔检查每笔贷款,只会使用一个样本贷款,依赖的是贷款发行者提供的说法。
在利益的驱动下,信用评级公司难免要提高上市公司等级作为巨额评估费用的回报,而提供给投资者信息难免有虚假成份。
评级机构早有失信先例。亚洲金融危机前,这些评级机构对一些亚洲国家证券的评级并没有警示投资者避免这些证券的风险,1992年,加州保险司长控诉标普及穆迪先前给予倒闭的ExecutiveLife保险公司不实且过高的评级,导致投资人遭受损失;1996年,加州橘郡指控标普未能对该郡所投资的基金风险进行恰当评估,以致扩大举债终至破产;2001年安然等一连串大公司出现财务欺诈丑闻,评级机构同样未能发出预警。在安然案件进行的庭审上,当年为安然公司进行评级的评级师承认,他没有认真读过安然的财务报告,当然也就无法真正了解安然财务结构。
标普、穆迪等三大评级机构对中国主权的评级一直较低。直到2003年底,标普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10年不变,即“适宜投资”的最低限——BBB级。去年7月,穆迪公司虽然调高了中国政府长期外币债券评级,将其从“A2”上调至“A1”,但仍低于目前美国政府国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