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岛财经::.'s Archiver

金银岛岛主 发表于 2010-12-31 15:40

2010年金银岛年度投资报告

各位朋友:

大家好!

现在由我来给各位总结金银岛2010年的投资情况。

在进行全面总结之前,先说说投资收益的情况:

2009年12月31日,我在股市上管理的总资产为568.03万。

2010年年初,从股市取走200多万元。2010年我在股市的操作资金为346.58万元。

2010年12月31日,我在股市上管理的总资产为471.52万。年收益率+36.05%。

2009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3277点。2010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2808点。涨幅-14.31%。

和指数相比,同期超过大盘+50.36%。

2010年的中国股市中,38.32%的投资者表示投资亏损20%以上;表示投资亏损10%以上和基本持平的投资者也占较大比例,分别为22.94%和18.77%;表示收益在20%以上和收益在10%左右的投资者所占比例相差无几,分别仅为10.34%和9.63%。这意味着2010年股市投资,投资者的“战果”是六亏两平两盈。






金银岛投资收益表:

年份—— 上证指数涨跌幅 ——金银岛收益率—— 同比  

2004        -15.4%           -1%              +14.4%

2005        -8.3%             +16.6%          +24.9%

2006        +130%             +117%           -13%

2007        +96%              +108%           +12%

2008        -65.39%          -54.48%       +10.9%

2009        +80%              +84.8%          +4.8%

2010        —14.31%          +36.05%          +50.36%





.

金银岛岛主 发表于 2010-12-31 21:09

首先总结的是“滴水穿石”基金。

“滴水穿石”基金成立于2008年1月2日,到今天,该基金运行了三年时间。

2008年1月2日,基金开始运行,当天上证指数收盘5255点。2010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2808.08点。上证指数三年时间下跌2447个点,跌幅-46.6%。

2008年1月2日,滴水穿石基金收益率为0;2010年12月31日,滴水穿石基金收益率+29.8%。

三年时间,滴水穿石基金超越上证指数+76.4%。

这只基金的对比参照指数永远是2008年1月2日的收盘指数5255点,而不是上一年的收盘指数,因为它是一只被动型的长期基金,验证的是长期被动投资的效果。

从三年的时间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三年股市一直处于熊市中,基金却一直保持盈利,并且超越指数,虽然在09年阶段性输给指数涨幅,但三年的总成绩,却遥遥领先。

被动型投资,能战胜熊市,虽然在牛市里或者指数阶段性强势时期(比如09年)跑不赢指数,但盈利不成问题。长期而言,牛熊相加,和指数相比,被动型投资还是稳操胜券。另外,被动型投资还能满足人们在熊市或下跌阶段买股的乐趣。

因此我一直强调,作为一名投资人,主动投资、被动投资都需要掌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特别是在主动投资方面做不好或者盈利不稳定的人,更不能放弃被动投资这把保护伞。只要能坚持下去,10年、20年之后,水滴石穿,它一定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attach]11156[/attach]





.

金银岛岛主 发表于 2011-2-5 14:00

[b]失去的十年[/b]

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是“无所适从”的一年。即使时至今日,人们对它的市场属性仍然争论不休,说牛市,指数明明是跌的,而且跌得不少;说熊市,不少个股又已翻番,有人赚的盆满钵满。

但总体而言,2010年的股市让投资者们很受伤,特别是“东施效颦”的价值投资者,在过去的12个月里,几乎被股市所抛弃——眼下的市场无法用价值来解释:低估的不断被低估,高估的不断被高估;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绩优行业无人问津,一些新兴产业凭借概念就受到资金热烈的追捧。

这表明,股市上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混乱,而长时间大面积的价值混乱,本身就在说明,我们身处熊市。

从2009年到2010年,全球货币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这给风险资产提供了增值的窗口,而与风险资产所对应的实体资产却没有出现相匹配的增长,因此,这一轮风险资产增值仅仅体现为一种货币幻想,流动性宽松制造了资产增值的货币环境,即水涨船高的“价格重估”,而非来自企业利润驱动的“价值重估”。

在混乱中,可以确定的有两点:一、流动性宽松不可能无期限的延续下去。二、在全球经济恢复自身良性增长之前,我们会一直呆在熊市里。

中国经济发展新的繁荣周期的开启,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复苏。在世界经济出现较大不确定的情况下,讨论中国经济新周期来临还为时尚早,这也就决定了目前A股出现有经济基本面支撑的大牛市的时机还不成熟。

在刚进入虎年的时候,有人说,2010年的股市是“虎口拔牙”,当我们走完虎年,回头一瞧,可不是吗,2010年的行情,就像老虎嘴里的两颗牙齿,上半年拔一颗,下半年拔一颗:

虎口拔牙的行情,点击图片可放大:
[attach]11247[/attach]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这两轮行情,虽然时间长短和行情大小有差别,但它们的内部形态却是一样的,表现出来的都是3波上升。在波浪理论里面,3波上升的形态,只能出现在反弹浪中,所以,很明显,虎年的这两波行情,都是熊市里面的反弹,而非牛市来临。

其实,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告别了牛市,告别了“黄金十年”,转而进入熊市,进入“失去的十年”。无论是中国股市,还是中国社会,都陷入价值混乱、群体性迷失时期。乱象横生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

在一片乱象中,和股市息息相关的,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有三点:

一、房地产泡沫

乱象横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常态,所不同的是,在2010年下半年出现了新的变化:曾经在大城市上演的乱象开始在中小城市上演,曾经在沿海城市上演的乱象开始在内陆城市上演。

这意味着,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毒害开始向深度侵蚀,这成了中国最大的不安因素。

30万亿居民储蓄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强大基石,但现在正在被数不清的钢筋水泥置换。而经过钢筋水泥的置换,全民储蓄被转移到了一小部分人手中,比如地方政府、比如开发商、比如建材商。也就是说,房地产成了一台巨大的财富转移机器,这跟基金中的“老鼠仓”并无本质区别。

银行在这中间的角色最为特殊,经过房地产的一换手,居民储蓄就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转到了资产,曾经让全世界疑虑的中国银行业成本问题被“四两拨千斤”地轻易化解了。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按照目前的速度(目前为45.7%),再过十年就将达到60%,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口红利在2015年之后也将转为人口负债,届时被房子捆住的中国人,消费能力将十分有限,这正是中国的远忧。

比之以往更不安的一点是,现在的调控空间已经被很大程度压缩了,政策边际递减效应异常明显。

因此,现在需要考虑的不是房产税能不能控制住高房价,而是房产税之后,再拿什么新工具来调控?

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会出现怎样的乱象?

二、通货膨胀

反应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CRB指数,目前已经突破2008年金融海啸前的水平,每日都在创造历史新高。如果人们对复苏还有所分歧的话,对于通胀,则不存在。

以2008年金融海啸为分界点,可以将这之后的通胀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2009年,廉价资金归来,全球金融市场大反转,通胀进入第一阶段——“资产型通胀”;

2010年,强金融属性的商品价格苏醒,通胀进入第二阶段,“资产型通胀”向“商品型通胀”过渡,流动性仍是通胀的单一支撑;

2011年,商品价格全面上扬,通胀完全进入第三阶段——“商品型通胀”,“经济复苏+流动性充裕”共同推动通胀向上。

在通胀第三阶段,一个典型的特征是,除了金融属性的商品之外,即使没有金融属性的商品,也会受到需求的推动而大幅飙升。

通胀回归经济运行的核心,也就决定了政策导向的主线只会是货币紧缩。

2010年一大批标榜价值投资的中国投资者之所以被埋葬,不是他们的投资理念出错,而是这套逻辑不适用于熊市。

在熊市里,资金是唯一的王道!没有资金,就没有行情,有多大的资金,才有多大的浪。

这也提示每一位投资者,一旦增量资金出现系统性紧缩,市场恐慌必会降临。

人们不应该将未来的希望押注在中国货币紧缩的放缓上面。今天的货币紧缩只是为了对过去两年货币超发的买单,换言之,货币紧缩只是对过去不合理宽松的矫正,因此,这不是一个权宜之计。

在整个紧缩周期,对赌牛市来临,已经犯了战略上的错误,赢得一时也会输掉结果。

三、全球资金逆转

孟加拉国股市近期屡屡暴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冲突。这不是偶然,在2011年,类似的事情将会接二连三的出现。

根据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与海外投资者的交流显示,高达70%的机构投资者认为现在是做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时候。他们当中(有一半以上是对冲基金)比较喜欢的投资者策略是,做多美国股市,做空新兴市场股市。他们的逻辑很简单,美国等发达国家,从政策周期来讲处在一个执行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初期,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周期则正处在一个可能的激进的紧缩政策初期,这对市场是不言而喻的。

通胀越高,新兴经济体的资产泡沫破裂风险就越大。目前,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正愈演愈烈,这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连续紧缩政策的叠加效应将在2011年逐步显露,这会引发全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风险资产的担忧。

2010年,在全球金融资本的不断冲击下,新兴市场的金融资产已经被高估,脱离了业绩基础,仅靠概念包装来支撑。一旦全球资金流向反转,新兴市场的资产泡沫就会破灭。而这一幕,可能在2011年或2012年上演。

全球资金流向将是观察2011年全球金融市场的首要指标。在复苏仍不稳固的2011年,政策是主导资金流向的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当新兴经济体被通胀逼向紧缩政策的道路上后,全球资金流向就存在反向的可能了。

加上美国经济的复苏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一边是“越来越好”,一边是“越来越差”,全球资金流向反转就变成了大概率事件。

对于A股投资者,在观察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热钱输入的同时,也需要时刻警惕做空新兴市场的资本带动热钱外流的风险。特别是在股指期货对QFII全面开放之后,做空中国也成了有利可图的事情。

不管如何,最终我们会看到:在混乱之中,有人会赚得盆满钵满,更多的人会变得遍体鳞伤。




.

金银岛岛主 发表于 2011-2-5 23:28

[b]2010年中国式价值投资(投机)实践[/b]

就中国式价值投资(投机)而言,重要的不仅是要找到一家好公司,还需要前瞻性判断宏观事件与公司发展轨迹的重合点,这是取得市场认同还是寂寞的分水岭。

一个极端典型案例,比如深圳私募大佬李驰所遭遇的“困难”。过去两年,对于低估值金融股的钟爱让这位“中国巴菲特”享尽寂寞。

李驰错了吗?如果生搬硬套教科书来说,他没错。过去两年中国的商业银行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深层伤害,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为什么金融股在这几年如此萎靡不振?一是因为就比较价值而言,太多公司短期利润(1、2年)增速超过银行股。二是,宏观层面上,缺乏推动银行股“崛起”的重要标志性事件。相反,由于股市是个预期市场,投资者担忧地产泡沫破灭后对银行的拖累。也就是说,经济宏观事件与银行发展轨迹形成不了“焦点”,不能形成确定性很强、能够被市场认同的价值。三是,熊市里,资金有限,拉动不了体重庞大的银行股。

我认为,好公司+宏观经济热点,才是中国式价值投资(投机)的关键。比如2009年的新能源,比如2010年的稀土。

在2010年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投机)实践中,我致力于寻找好公司+宏观经济热点相结合的机会,虽然有些收获,但遗憾的是,却错过了稀土,600111和600259我都曾经买进,可结果都是抓住一根牛毛却失去了整头牛。

我一直纳闷自己为什么会没有抓稳这两只股票,稀土的基本面我特意下功夫研究过,两只股票的技术面我也看好,但最终莫名其妙的和我擦肩而过。为什么错失了?这是我至今还没有想明白的问题。迷信的说法,也许这就是缘分未到。不仅仅是和这两只股票缘分未到,更是我对中国式价值投资(投机)的探索还未成功,就像任督二脉尚未打通的段誉使出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的。

在中国股市,好公司并不难找,但要前瞻性发掘宏观经济热点和公司发展轨迹正好相结合的机会,却非常非常难,这不仅需要对经济周期的运行有深刻的领悟,还需要对政策、对行业、对公司、对股市技术面以及介入时机的把握。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性阶段。

经济周期又分为长周期(长波),又称康德拉耶夫周期;中周期(中波),又称朱格拉周期和短周期(短波),又称基钦周期。这几种周期并存而且相互交织,一个“长波”大约包括有六个“中周期”,而一个中周期大约包含有三个“短波”。

从2008年开始,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中国经济由繁荣转为衰退,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让经济走向复苏,在这个复苏阶段,中国经济迈入以设备更新和消费升级为驱动的朱格拉周期,这和目前中国经济的战略主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正好吻合。

这个宏观经济热点,反应到股市上,就是大消费和高端装备制造,会成为白马黑马频出的领域。

2010年,我错过了稀土,但抓住了高端装备制造这个宏观经济热点。当然,我并没有忽略大消费,但相关股票价格已高,所以选择放弃。记得当时我看中了600859王府井,还发动大家对各地的王府井百货做了一个调查,但最终权衡下来我还是选择了000338潍柴动力。后来,王府井涨势也不错,从我看中时候的35元涨到了52元附近。现在想想,当初还是应该分出一部分资金来做它的。股市是一门充满缺憾的艺术,此话不假。

在高端装备制造这个领域,我抓住的两只股票都不错,一只是智能电网的龙头600406国电南瑞,一只是柴油发动机的龙头企业潍柴动力。

国电南瑞的操作时间跨度比潍柴动力长,基本上持股一年时间,2010年2月初买进,到2011年1月卖出,但遗憾的是中途减仓两次,没有满仓到最后。

[attach]11248[/attach]


000338潍柴动力,是我10年下半年买进的股票,介入的时机还不错,买进不久就开始飙升,中途也没有减仓,一路满仓上去,但卖出时机没有拿捏好,主要是对大势的判断有点问题,所以卖出的时候晚了些,部分利润被吐了出来。

[attach]11249[/attach]


这两只股票的操作,奠定了我2010年的投资成绩。




.

金银岛岛主 发表于 2011-2-8 22:34

[b]2010年的不足和思考[/b]

总结2010年的不足,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看大势的问题,一是持股集中还是分散的问题。

2010年,我对大势的判断,可以打80分,无论是总体的大方向,还是具体执行层面——4月份3181点的逃顶、7月份2319点附近的抄底,都判断得很好,进出都很及时,比较完美。问题出在11月的3186点,起初我认为是上升趋势中一次正常的调整,一个月左右就能完成回档,然后继续上行,因此,我并没有及时减仓,而是选择持股不动。直到12月下旬,随着中国央行不断的货币紧缩调控,我才开始反思对大势的判断是否有误,然后清仓出来。这一个误判,导致我2010年的盈利减少了20%(和11月3186点时候的盈利相比),真是令我心痛肉痛以及头痛。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判断大势对盈利是多么的重要。在2011年,我将以更谨慎的态度和更广阔的视野来对大势进行判断。身处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之中,唯有明大势,方可决胜负。

第二个问题是,持股集中好还是分散好的问题。

我习惯把资金分成几等分,同时介入几只股票来操作。2005年以前,我持股比较分散,可以同时操作7、8只股票,06、07年,我把股票控制在5、6只,这两年,我进一步集中,把股票控制在4只。

经过2010年的操作,我感觉我同时持有4只股票还是比较分散,应该再进一步集中。

集中持股,意味着利润大,同时风险加大;分散持股,意味着利润分散,同时风险缩小。

最近我常在思考,如果2010年我更集中的持股,更少操作的话,我的利润至少会比现在增加一倍。咱们岛上有同学,就是集中持有600406一只股票,2010年获得了80%多收益。

当然,集中持股一旦买错股票,就会面临利润小损失大的结果,因此,这需要投资人选股的水平非常高才行。

在2011年,我准备把同时持股数量控制在3只,逐步集中。


2010年的投资总结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2011年的投资总结会更好,希望大家在金银岛上获得更多的收获!

另外,当我想明白为什么错失了稀土股票,我一定及时告诉大家。







金银岛岛主

2010.2.







.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